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兵头更低了。
“马上再挖。”何小车道。
“现在挖个屁,以后记住。”丁毅板着脸:“何小车这个月工资全扣了。”
刷,何小车脸通红,一阵羞愧,这是他的错,他是千总,没教好。
丁毅很快又从坑道中出来,走到另一边时,看到山边有人在打铳。
砰砰砰,前面有一排树,十几个兵对着那树打。
边上有几个老兵,好像在教他们。
丁毅走过去:“那一部的?”
沈世魁脸色一红:“23营……”23营正是他的部下,他以为这些兵打的不好,有点丢人。
“23营6局的,丁大人。”一把总站的笔直,有点不敢看丁毅。
“周至良是吧。”丁毅看了几眼,叫出名字。
周至良大喜:“是俺。”没想到丁毅还能记得他名字。
“金州之战你就是老兵了,也去过集训队,你腰间的刀,还是我亲手给你的。”丁毅道。
周至良羞涩的扰扰头,一脸不好意思。
“兵练的不错,加油。”丁毅最后道。
“多谢丁大人,多谢丁大人。”周至良兴奋道,一手握着腰间的日本刀,那上面有他名字,是丁毅亲手给的。
丁毅转身走几步后又回来,指了指他腰间的刀:“这刀好看,但不实用,以后打仗,别带着。”
“诺。”周至良赶紧收起来。
第381章 必须全歼
下午,柳琳和赵延虎,徐完召集朝鲜诸将商议,如何进攻。
有人提不同意见:“明军远道而来,又自动上山,为何咱们要仰山而攻?六万大军,困住他们,自然能不战而胜。”
马上有人附议:“叫兄弟们沿山挖坑筑墙,围住明军,山上虽然有水,但他们能带多少粮?”
营帐中大部份都同意围困,不想强攻。
柳琳因为和赵徐两人已经达成共识,所以三人的意见是一致的。
国王李倧并不想和明军拼命,打败明军就好,逼明军退出朝鲜是目标,若大量杀伤明军,引的东江镇举兵再来报复可不好。
困住明军的话,容易引发明军死战,到时就不好收拾了。
赵延虎率先说话:“明人占了东华岛,抢了我岛上几十石万粮,那些粮都是供应汉城的精粮,他们才一万多人,或带个几千石上山,就能吃好久。”
“咱们六万多兵马,每天耗粮无数,还需从仁川四周运过来。”
“听说明军有骑兵,到现在咱们还没找到,万一骑兵劫我们的粮,别说困死明军,咱们自己先没粮了。”
赵延虎说的有道理,大伙一听,瞬息没声音了。
他们只想着困死明军,没想到自己也需要粮,而且比明军需要更多的粮。
附近最大的粮仓就是江华岛,却被明军占了。
他们的粮需要从仁川甚至更远的地方远过来。
柳琳见说服众将,当下拍板道:“不用多说了,明军远来挑衅,唯有血战,才能显我国威。”
“明人自古以父国自称,高高在上,小看我王国和臣民,这次更敢派兵深入,抢我们的粮,羞辱我们的国王。”
“只有血战,好好教训明人,让他们知道,咱们朝鲜也不是好惹的。”
“血战。”大帐里有人怒吼,很快大伙齐声大叫。
柳琳当下就开始布置,赵延虎率五千骑兵游弋四周,一防明军骑兵突袭大伙背后,二要保持粮道通畅。
以他的估计,明军坐船而来,骑兵不会多,最多一两千骑。
赵延虎领命,很快把骑兵分成两股,一股两千五,专门四下搜寻明人骑兵,保护粮道,另一股也是两千五,护卫在新岭山下,防止明人骑兵袭后。
朝鲜在商议的时候,丁毅这边也在召集诸将部署战术。
新岭山不高,才一百多米,下面五六十米高度比较平缓,这段高度足足有一百五六十米长,且多树木,不易炮轰。
炮弹打过去,很容易被树木挡住。
所以他们的兵马都在七十米高的地方,从这里开始,山坡比下面陡了起来。
这时爬山就比较吃力。
他军中一局是六门炮,这次总共带了6磅和12磅野战炮约190多门。
但有些留在船上,有些留在江华岛,这次带到山上才100门。
炮带的少,是因为要带更多的炮弹和火药。
所有的炮都安放在山顶上,距离丁毅的阵地是四十多米,从上往下,可以越过丁毅的阵地,打到下面的敌军。
放在山顶上的好处,就是保证可以打到所有方向爬上山的朝鲜军。
缺点就是不好使用霰弹,容易打到下面的自己兵马。
虽然丁毅的兵马有大部份躲在坑道中,但不是全部。
但考虑这山面积比较大,爬上来时,人员不会太密集,霰弹作用较小,如果朝鲜兵真的密集,到时大伙可以往山上撤,留出空间给打霰弹。
丁毅听完炮兵的布置,想了想后又道:“打战不是死呆硬板,需要随机应变。”
“如果朝鲜兵四面合围,炮放在山上最好。”
“等打起来,看朝鲜兵有没有主攻方向,如果有,可以适当调整。”
“咱们的炮小,可以移动,到处往下移,自然可以打霰弹。”
大伙纷纷点头。
当晚,丁毅在庙里一夜没睡,都在想心事。
倒不是害怕会打败,而是想着如何全歼这批朝鲜军,从而达到逼和朝鲜的目的。
所以晚上的时候,他又把沈世魁叫了过来。
翁婿两人自然什么话都能说。
“朝鲜人很容易被打败,前锋一崩,就可能随时逃跑。”
“咱们骑兵少,他们骑兵多,而且路比咱们熟,一旦溃败,抓不到什么俘虏。”
“不能全歼,就可能演化成持久战,这是不利于咱们的,到时咱们只能立马退兵回旅顺。”
“啊。”沈世魁愣了下,没想到丁毅和他说的是这个问题。
开始被叫来,他还以为丁毅睡不着,担心明天输赢,没想到丁毅想的问题比他想的高端多了,居然要全歼这批朝鲜兵。
“你故意守在山上,引他们四方集合兵马来攻,就是想全歼他们?”沈世魁瞪着眼道。
“当然,不能全歼,就会演变成持久战,征朝一役,就等于输了。”丁毅道。
沈世魁是老将,自然也能懂这个道理。
一旦不能把眼前这部朝鲜军全歼,那怕他们胜了,朝鲜兵退走,很快又会卷土重来。
到时就进入持久战,不停在朝鲜国土上缠斗,毫无意义,且对丁毅这种客军,没有任何好处。
关键是,丁毅是想征服朝鲜,得到济州岛。
如果真是为了抢粮,其实打完江华岛就可以走了。
不能逼和朝鲜,得到济州岛,此次出兵,就是失败。
沈世魁想了想后,认真道:“咱们铳兵太猛,朝鲜兵上来,估计被几波齐射就打崩了。”
“当示敌以弱,前期有限杀伤,保证打痛他们,又不能打怕他们。”
“他们没被打怕,就不会逃走,等他们决定长期围困咱们时,突然冲下去,有机会围歼。”
丁毅大喜:“可以试试。”
沈世魁能当一镇总兵还是有点能力的,这个办法不错,前期不能打的太狠,不能打怕他们。
朝鲜人一怕,就可能跑。
接着丁毅把各营头头们叫来,详细说了打法,讨论了作战细节。
更提出了丁毅的目标,此战,务必要全力围歼朝鲜兵主力,能抓多少,就抓多少。
众人都是有点兴奋,以九千步兵,围歼朝鲜六万人马,简直没把朝鲜当人呀,就是六万头猪也要抓好久啊。
第382章 好好教训他们
次日清晨,才勉强睡了两个小时的丁毅很早起床,亲兵们递过来一副铁甲,帮他穿上。
他很少穿铁甲,这具铁甲是匠作局专门为他打造,有点类似板甲,在胸部,后背,腿部等,都是大块大块的钢板组合而成。
这套甲用了二十多斤精钢,造价不偏宜,还费时费工。
但丁毅怕死啊,必须弄一副这样的穿着。
全套铁甲穿上后,丁毅走了几步,二十多斤有点沉,但总体来说能接受。
他不用亲自上阵肉搏,影响不到他的动作。
亲兵很快拿来他的弓箭。
自来了明朝,他每天都会抽点时间练箭。
他的弓也是让工匠特制的,拉力大概相当古代一石半。
这也是他目前力量的极限。
军中很多军将都拉不了,相当佩服丁毅。
丁毅前世练了二十几年弓,底子还是有的,刚来这里时有点营养不良,力气不足,眼下这三四年天天都练,拉力也是越来越强。
亲兵副队长黄斌带着一波亲兵跟着他,有个亲兵背上还背着一个箭筒,众亲兵跟在丁毅后面,眼中全是崇拜之色。
“走。”丁毅哈哈一笑,拿过弓试拉了下,又还给亲兵,然后走向前阵。
如今正是四月,天气不错,丁毅穿着铁甲也不觉的热,但不知道为什么,拿着弓的手心里却好像有点汗。
他很快知道为什么,自从徐大堡出来后,这是他第一次带万人以上的兵马和敌军打野战。
这就像一个赌徒,以前都是小赌小闹,每次都能赢。
于是他胆子慢慢大起来,一下子拿出四分之一的身家,和别人赌一次大的。
对赌果然很剌激,那怕他心理素质远超这个时代的其他人,那怕他知道朝鲜兵连明军都不如,他还是能感觉到紧张。
他当然明白这是为何,因为他兵少,底牌少,输不起。
如果他有四十万大兵,他都可能不会亲自指挥,那怕这一万大兵尽墨,也输的起。
这让他明白了赌徒的心理。
那些心理素好的赌徒,是因为钱多。
此战,一定要胜,他在心里暗暗为自己打气。
他拎了会弓,感觉很沉,就把弓给了身后的亲兵,带着几个亲兵又到四下转转。
大部份兵士都全副兵甲的在山坡的,有的站的,有的蹲着,还有坐着的。
这次又是防守,并没队列要求,大伙现在还很松散。
看到丁毅过来,有军官带头,都齐齐站起来。
丁毅大概看过去,什长以上,基本全认识,有些还记得名字,有些可能忘了。
因为每个军官的升职,都要经过丁毅面见,授刀。
很多人眼睛红红的看着丁毅,那是追随丁毅百战百胜的信仰和崇拜。
丁毅想了下,哈哈大笑:“朝鲜人打仗还不如咱们国内的其他明军,今天咱们,好好教训他们。”
哈哈哈,很多军官先笑了起来,略有紧张的军士们也跟着笑。
不知是那个低级军官,在人群中突然举手:“跟着丁大人,百战百胜。”
马上有人跟着叫了起来:“跟着丁大人,百战百胜。”
“跟着丁大人,百战百胜。”叫喊声越来越大,还向远处漫延。
不多时,更远的地方,也都在叫,很快满山遍野,俱是这样的叫声,场面热血沸腾,十分壮观。
此时山下灰尘滚滚,朝鲜军无边无际的兵马正从远处汇集到山脚下。
新岭的地形,朝鲜人当然比明军更熟悉。
丁毅用望远镜看到他们并没有从四个方向同时攻过来。
因为东面的山形很陡,能爬坡的地方不多,所以最后朝鲜军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同时攻上。
而西面的坡面最大,兵马能投放的最多,也是朝鲜军主攻的方向。
举目望去,西侧大地全是朝鲜兵马,无边无际,比当年后金攻金州的兵马看上去还要多。
后金当年号称举兵十万,但正面在金州城下也就一两万人。
如今朝鲜六万兵马,差不多四万都在西面,声势浩大。
丁毅这边很快也跟着调动,一个个命令发下去。
他身后跟着很多亲兵,除了带箭的,其余亲兵每人身上都带着令牌甚至笔纸。
根据战场的紧张情况,丁毅会口授和笔写。
“让肖永秋7营调一个局到西面来。”
“诺。”
“让沈太爷调一个局到西面来。”
“诺”
“上去一人,等朝鲜兵爬到三区时,让炮兵下来60门炮。”
“诺。”
丁毅说的三区,大概就在西侧上山后三十米距离。
在朝鲜兵没来之前,他们已经把下面各地全部分区,并以参照物来区分。
有的实在没有参照区,便撒石灰,或用火烧,这样上面的炮兵,可用望远镜看清楚敌军在那个区。
此时各路大将都在自己的位置,丁毅这边主守的何小车部,向怀来部,两部主官都跟着丁毅。
丁毅左右看看:“你们可以回去指挥了,按昨天的布置,看情况自我决策。”
二将脸色凝重,齐齐抱拳:“是,大人。”纷纷转身离去。
二人刚转身的时候。
轰,山上一声炮响。
朝鲜人率先开炮,拉开了进攻的号角。
嗖,一颗巨大的铁球飞向半山,但在距离丁毅兵马四十多米处时,扑通,掉了下去。
四周围观的兵士们皆笑。
山顶的炮兵立马用望远镜看起来。
朝鲜有几百门炮,但基本都是落后的大将军炮之类,且火药也不充足。
他们大部份炮都在步兵阵后一里外。
距离新岭有一里以上。
看样子他们也知道明军火炮厉害,怕被明军炮火打中。
但第一炮明显距离不够。
山下的步兵已经闹哄哄的开始爬山。
朝鲜的各路军官一边爬,一边嚷嚷,不要急,明军跑不掉,慢慢爬,节省体力。
所以朝鲜军上来的很慢。
朝鲜的炮兵开始往前推。
他们的炮有两种,一种体积比较大,很沉的,基本就固定在原地,并摆放在高处(或是山头或用土堆积),还没有开打,估计在等明军炮响,判断位置。
另一种是刚刚开打比较小的,打不到这么远,此时正往前面推。
片刻之后,轰,后面的重炮打响了一门。
嗖,一枚炮弹飞向山上。
东江兵都在看着,眼看着这炮弹飞向山腰。
这炮打的很远,还直接飞向丁毅这边。
第383章 不能打太痛
“大人。”几个亲兵就要冲过去挡在丁毅身前。
“别慌,打不中。”丁毅看那弹道,应该会飞过自己头顶,打到身后。
而且他身边不远处就是坑道,随时能跳进去,上面堆满了沙包,是不怕炮的。
果然,那炮弹直接飞过丁毅头顶,他身后也有大量东江军,顿时一阵鸡飞狗跳,很多人纷纷往坑道里跳。
扑哧,那炮弹重重打在一堆沙包上,也没弹起来,直接停下,接着缓缓滚落到下面。
这炮弹打的很远,估计射程在二里以上。
但这么远距离飞过来,正常情况下,看到后再躲,还来的及。
可这炮也给东江兵一些警示,很多人开始往坑道里躲。
不多时。
轰,轰,轰,山下朝鲜的炮开始连绵不断的打起来。
嗖嗖嗖,一枚枚炮弹飞向半空。
东江兵的炮都没动,他们的炮兵阵地永远是这个时代最好的。
基本都先彻墙,再用树木架在头顶,再盖沙包,只露出一个出炮口。
像新岭山上比较难挖,就用石头堆砌加大树,再盖沙包。
这样的防护,和碉堡似的,被这个时代的重炮打中根本没事,除非正好打在炮上面。
因为丁毅觉的优秀的炮兵很难培养,所以很保护炮兵,每次打仗,都能保证炮兵的损失几乎是最低,甚至没有。
西劳经站在碉堡里,拿着望远镜通过射击口看下面。
不多时,他便下令。
“1区。”身边马上有人拿起一杆写着2字的旗帜,伸到碉堡外面,摇了摇。
四周连绵过去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