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建好后,可以从复州和金州之间围出上万亩良田。
余下的二千多人都守金州,各堡都有五百精壮辽民囤田,金州有五千,这样战时都能当兵用。
新组建的12营为向怀来,这家伙不肯当亲兵,还是被丁毅派了出去。
他营两千兵马,一千守北信口,一千守长生岛,随时可以支援复州。
16营许必成,四千兵马守复州,另有五千百姓在复州囤田。
这样整个旅顺一线,战兵是一万六千兵。(这还不包括守备旅顺内部的两千守备军。)
看起来兵有点少,但丁毅的旅顺还有一万五年的囤兵预备役,是常年受队列训练和打铳射箭的,一旦有战事,如果敌军太多,只要下发武器装备,立马就能组建几个营。
从现在开始,丁毅要求旅顺每增兵一次,都要保证大概相同比例的预备役。
比如旅顺现在有战兵一万六,就要保持一万五的预备役。
一旦战后有损失,立马可以补充,旅顺的补充顺序,一般是战兵损伤后,由守备军补充战兵,再由预备役补充守备军。
旅顺的兵马看起来不多,攻出去和后金野战,短期内是不可能,但现在用来防守,绝对绰绰有余。
皮岛大营由游击徐威、陈有时为主,辖原徐威8营,肖永秋7营,共四千人。
这四千兵马将到皮岛,原本皮岛现在有兵马八千(六千步兵两千水师),囤兵两万,辽民十二万。
这样皮岛也会有一万两千兵马,到时丁毅会重新打乱,重新训练。
皮岛水师将和旅顺原西劳经10营1500人合并为水师营,共3500人。
其中500名是炮兵,由宋飞带队,各部的炮兵,都是从宋飞这里集训完成后分配下去的。
因为炮兵几乎没有损失,搞的宋飞新训了五百炮兵,到现在没地方分配。
眼下丁毅到了皮岛,这部炮兵终于可以分配到新组建的部队中去了。
皮岛东营为沈世魁部,尚可喜为副,负责广鹿岛,大小长山岛,石城岛等岛屿的防守和练兵。
这部原有兵马六千多,人口两万左右,原历史上被陈有时裹挟,先叛乱,后降了后金。
这次没有参与叛乱,因为想叛乱的都被陈有时砍了。
丁毅要求沈世魁和尚可喜,以练兵和囤田以及捕鱼,养海参等为主。
这部兵马的中下层,将有旅顺过来的三十多部把总,队长,甲长等加入,然后集训。
3月下旬,丁毅开完会后,带着7营8营到了皮岛,同行有一百多旅顺各部抽调的练兵小能手,都是什么长,队长级别,对皮岛这边再次重组。
皮岛原步兵六千和丁毅带来的两千共八千人,重组为四个营,基本是每一个旅顺军配三个皮岛兵。
但所有原皮岛兵将统一经过三个月的集训后才分配打乱到各部。
肖永秋领7营,何良武领新组建19营,徐威领8营,陈有时领新组建21营,严雄任皮岛守备营。
沈世魁手下六千兵马分两营,他领三千人23营,尚可喜领25营三千人,他们的一营兵马较多,又都是东江老兵,实力也不弱,分守各岛。其中朝庭派来的吴安邦参将被放在广鹿岛,负责囤田捕鱼,那岛四面临海,他想走也没法走。
丁毅带来的练兵小能手将助他们重新练兵。
另外又从皮岛的囤兵中,抽两千人为守备部队,抽八千人为预备役,俱要训练。
其余的囤兵和百姓依旧囤田。
皮岛是个好地方,虽然能囤的田不多,但好好种田的话,养几万人是没问题的,不过在毛和陈的手上,并没有发挥大作用,主要他们不重视这方面的人才,也没有给相对的福利。
很多囤兵和辽民都没有房子住,一到冬天连活下去都难。
丁毅一来就要求建房子,这边不缺木不缺人,现在也不缺粮。
再从旅顺运来大量的粮食,岛上辽民每十天领米一斗,无论年纪大小,一家三口一个月能领一石,绝对够吃还有的余。
成年人领米就干活(儿童被集中起来开始学习),岛上辽民人人称颂,个个干活也卖力了。
其余各岛一视同仁,这下连沈世魁和尚可喜都动容失色。
他们甚至劝丁毅,怕丁毅将来粮食不够。
但丁毅让他们安心,言道:“我所希望,我辽东兄弟姐妹,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仅此而已。”沈尚等人听的动容,甚至由感而落泪。
赵大山在边上听的拼命点头,是的,仅此而已,丁大人真的没有想打天下,你们要相信俺和丁大人。
旅顺发展到了这个时候,也只有诚实如赵大山这样的好同志,算是看出点端倪了。
因为他干的是情报司的工作,丁毅让他干的事,都不是一个正常总兵能干的事。
经过足足一个多月的整编分配,丁毅治下人口已经达到近三十万。
此时东江镇总兵马为三万四千。(另有各处守备军六千)
朝庭核兵仍为两万八,发饷也是如此。
这意味着丁毅自己要养六千人,而且朝庭现在发饷越来越少,越来越拖。
丁毅基本就要靠自己养着近三万多兵马。
而这次一下子接受了皮岛一万多兵马,需要好好消化一下,所以丁毅短时间不打算增兵。
四月初,丁毅再回到旅顺,并召集两地将领在旅顺开会,定下步的打算。
参加的除了各司各局外,沈世魁,尚可喜,陈有时等原东江将领第一次参与。吴安邦继续在岛上钓鱼。
丁毅在会上下了几个命令。
今年开始的第一任命是囤田,储粮。因为农民军越来越厉害,粮食只会越来越贵。
原本丁毅只有旅顺,他的囤田能自给自足,现在加上皮岛,那就远远不够。
第二是抢人。
借天下大乱的机会,收聚流民,加快囤田,扩大人口资源,这个他已经在登州布署了,只看杜如海,刘元等人在那边干的怎么样。
第三是扩大势力范围。借这次登州之乱,丁毅的势力已经占领了全部皮岛东江,并有部分兵马进入登州。
但这还不够,借农民军的影响,丁毅要把兵马伸向全国各地,占据更多的地盘。
这三步目标中,前两个,丁毅是在开会时明确的,第三个,只有少数人心里知道,并不公开说。
第318章 真理都是在大炮的射程内
四月中旬路超的事发生,丁毅大怒,差点要斩了路超,但诸将求情,路超常住旅顺的老婆也带着儿子,专程来皮岛求情。
丁毅便饶了他,立马将路超调回来,降为小旗后,没多久又被派了出去,谁也不知道派到那去了。
此后丁毅基本是在旅顺和皮岛之间来回,一是巡视各部训练效果,一是妥善安置两边辽民。
原东江皮岛兵(包括登莱之乱的降兵)开始极难训练,老兵油子比较多,论个人勇武,都非常强,但纪律很差。
训练司的人,斩了一批,赶了一批,一个月处理了一百多人,接着又发军饷和粮米,终于稳住这些骄兵。
丁毅也不急,这些人三个月一训练完,基本都会老实。
再打乱重新分到各部,半年之后,应该能稳定下来。
而且丁毅只要连发半年的粮饷,没有人还会有异心。
因为他们在毛文龙手上也好,徐敷奏手下也好,孔有德麾下也好,从来没有连续三个月拿过实足的饷银和米。
在辽民的安置上,丁毅也想根据各地粮米的储备来。
皮岛储粮很少,囤田也不理想,人口现在和旅顺差不多。
旅顺有十四万亩田,人口也最多,原本有十五万。
猪岛三千,麻洋岛五百,中岛一千五,这五千人基本全是工匠和工匠家属,还有少量守备兵。
长生岛放了一万人,北信口,南信口,红嘴堡,望海堡,归服堡,复海堡,各有五百百姓。
复州五千百姓,金州五千百姓,余下全在南关口以南,旅顺内。
十四万亩田,勉强以养着他们这些人。
而且等将来复州和金州之间开始囤田,都有粮食可以卖了。
皮岛这边人多田少,目前全靠旅顺支援,但一年后,田囤起来,也能自给自足。
丁毅把大部份人放在皮岛和各岛,少量放在铁山,作为前哨。
一旦有后金兵从镇江过来,铁山能示警。
……………………
四月二十日,阮思青与佛朗从日本归来,这次他出去半年多,先到福广,大员(台湾),回程去日本,带出去二十只船,一千人,回来只有十八艘,九百多人。
他在台湾地区又被海盗打了,正是历史有名的海盗刘香。
刘香原是郑芝龙十八芝成员,后来因不肯招安和郑芝龙翻脸,一直在福建广东浙江一带窜掠,丁毅估计上次他们被打,也是刘香的人马。
这次阮思青遇到十几艘海盗船围攻,好在他们船上炮多,铳多,逼的刘香也没敢和他们拼命,被打沉了两艘船后,他们也打沉了刘香两艘,刘香的人看他们难打,便撤了。
丁毅听了安慰阮思青和佛朗:“人回来就好,咱们的船厂,今年可以做千料商船,五百料战船了。”
这两年丁毅到处挖工匠,从小渔船开始,一步步做大,上个月李织告诉他,工匠和学徒的数目以及动手能力已经差不多了,可以试建造千料商船和五百料战船。
但以丁毅现在的船厂规模,一年造一艘五百料商船,和两艘四百料战船为好,先求船多,再求船大。
丁毅当时就大喜,这海军可是他最重视的部门,只是发展实在太慢。
佛朗和阮思青听到自己终于能造大船了,也俱是很兴奋。
阮思青此行收获也颇丰,他先运了东江的毛皮人参海货,还有精盐到各地等地卖掉,又在松江徐府收购生丝,棉织物,最后到福广等地,进购了一批蚬木,大员(台湾)荷兰人的砂糖,还和郑芝龙交易了一船物货,但郑那边,硝石火药等物越来越少,到是给了大量的闽铁。
丁毅听了,若有所思了片刻。
阮思青接着去日本,卖掉了生丝砂糖,按丁毅的要求,收购了十万石米粮。
他这么半年跑下来,带回来五十多万银子,十万石米粮,两船铁料,一船日本的硝石,硫磺,燧石,一批蚬木,少量的铜矿。
另有一百多工匠,其中有明人的,也有日本的。
众人听了皆是大喜,丁大人又有钱有粮了。
但丁毅觉的还不够。
因为他眼下地盘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
同时期的郑芝龙,一年收入可能有几百万,他跑了半年多一百万也没有,确实很少。
这又让丁毅想起抄家,眼下能和郑芝龙比赚钱速度的,也只有抄家了,可惜不能随意的干。
“为啥铜料少了?”丁毅这时问。
因为他野战炮用的铜,日本进口的铜,很重要,旅顺现在的铜储存都快用完了。
“日本出事了,松蒲隆信和幕府好像不对劲。”
阮思青带回来几个重要消息。
一是荷兰人让他们今年暂时别再去收糖了,听郑芝龙的意思,好像也打算要教训下荷兰人,他们两家可能要翻脸。
丁毅马上想到,原历史上的料罗湾海战,郑芝龙大败荷兰人,稳定了海洋霸主的一役。
二是幕府对石见银山卖铜的事很不满,并把石见银山奉行松平海野给撤了,换了人。
因为幕府现在准备铸铜币卖给明国赚钱,不准铜矿出国,而且松平卖的太偏宜。
松平海野因为这件事,受到了斥责,连石见银山奉行这位置都被撤。
接替他的是六大近臣之一的阿部忠秋弟弟,阿部次郎。
阿部次郎与松平海野关系不错,这次便又卖了少量的铜矿给阮思青,但声明,以后没有铜矿了,和明人丁毅的交易到此为止。
与此同时,和丁毅交好的富田贵和也被人举报收受大量利益,免去职位,继任者是幕府六人众之一的三浦正次的族弟,三浦正和。
这样的话,意味着丁毅在日本的大量利益被一刀砍断。
而且据松浦隆信言,幕府已经开始约谈松平,要考虑加大平户的税收。
这是什么意思?
等于是幕府对松平隆信进行试探。
平户是日本最大的巷口之一,各国与日本通商,必经这里。
松浦家族常年占据地利,收取大量的税金,早引的幕府不满。
因为松蒲把女儿嫁给明国将军,幕府更加忌惮,所以在今年初,提出加两成税。
如果松蒲答应,来往客商肯定怨声载道,要骂松蒲,可这税却是幕府拿去的。
如果不答应,等于公然对抗幕府。
当年一代银山奉行大久保长安的经历很快出现在松蒲的脑海里。
如果反抗,会不会身死族灭呢?
松蒲看到阮思青过去,马上联系他,要求丁毅和郑芝龙,无论如何,都要去日本一趟。
日本那边,可能要出大事。
丁毅听完,脸色很严肃。
眼下他地盘刚刚变大,人口变多,朝庭又几乎不发饷,等着看他笑话,日本路线是他最赚钱的路线,松蒲氏也给了他大量的支持,这条线,绝不能断。
“大人,情况就是这个情况,另外,濑香小姐,也说很想念大人。”阮思青最后古怪道。
丁毅点点头:“我知道了,看来,必须要和幕府,谈谈道理了。”
而道理,都是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是每个现代人,都深为熟知的事情。
第319章 绝望时的选择
阮思青回旅顺后,丁毅身上压力一轻,无论是粮食还是银子。
因为丁毅在登莱弄到的银子都要准备用在登莱,那边现在需要前期大量的投入,尤其是粮食。
而据阮思青和日本的说法,朝鲜那边,现在正偷偷的卖粮给后金。
明末朝鲜墙边草,先后卖过粮给皮岛和后金,开始卖后金还偷偷摸摸的,后来就直接光明正大了,同时还派兵跟着后金一起打明朝。
但这也不能怪人家朝鲜,谁让你明朝大哥天天被人揍。
结合日本和朝鲜的变化,丁毅慎重考虑后,决定金州和复州之间的囤田继续,把所有的田先耕好,但秋播先不播。
因为只要他一播种,到收成期,皇太极可能要派兵过来。
为了尽量避免挑衅后金,同时稳定他的后方银钱和粮食来源,丁毅把近期的主要近期的目标定为朝鲜和日本。
他很快下令。
一是由皮岛东营和皮岛大营抽调一万兵马,从三月一直集训到七月,再集合。
二是让阮思青派一条小型快船去福建,问问郑芝龙,要不要帮忙,又能不能来日本。
因为今年历史上,郑芝龙要和荷兰人打。
如果郑芝龙需要帮忙,丁毅会先去帮他,再伐日。
三是派船假扮海盗去日本长崎幕府势力附近转圈。
丁毅下了命令后,匠作局开始加班加点打造兵甲。
目前匠作局每月常规产铳达到两千五。
每月产铁甲400具,棉甲副。
每月产12磅铜炮16门,24磅铁炮10门,每月造佛朗机炮30门。(但现在铜不够,短期内会以铁炮多)。
现在铳的产量是逐渐跟上装备,皮岛和东营的只需要练习射铳就可以。
但衣甲制作最慢,铁甲也不够,造了三年多铁甲,丁毅兵马也越来越多,眼下他全军三万四千人,只有八千多的铁甲,大部份都是装备在旅顺营身上。
同时丁毅要求重点多造引信炮弹。
而皮岛两营的兵马从三月份就开始队列训练,正好可以一直训练到七月集合。
四月中旬,丁毅突然从旅顺抽派两局兵马,攻打镇江,镇江是个小堡,屡次被明军攻破,又是一战而下。
……………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