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141章

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41章

小说: 明末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大典按住不发,也不回。
  有豪强家属上告到京城,状告登莱巡抚刘元纵兵掠夺,但这些当地豪强在京城没多少关系,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而很快有人发现,上告到京城的豪强,又被灭了。
  于是,很快余下的豪强缙绅们都学会了闭嘴。
  事实证明,明末的士缙豪强们的确很厉害,但前提是,他们要有足够多,足够团结,还能抗杀。
  而登莱这块,被孔有德和丁毅这么搞一下,余下的士绅豪强已经没多少人,掀不起风浪。
  三月初,丁毅安排好一切事务后,终于回到旅顺。
  他走后,严雄镇压豪强的行动还在继续,到四月才完全停止。
  三月初三,杜如海从旅顺带了批人过来,开始在登州建堡囤田,对外的理由是,恢复民生,兴修水利,重建登莱。
  登州之乱导致登莱两州人口坠减,又因孔有德是被大户王家逼反,所以憎恨大户,杀了很多富商大户。
  再被丁毅以盗挖金矿名义扫了又一批富商豪强。
  杜如海到了之后,很快与路超,找上刘元,经过一个月的统计调查,眼下登莱两州人口不到二十万,其中无主的良田达到十一万亩。
  另有十三万多亩良田的主人,以前都是富商官员,现在家里做主的都被杀了,只有老弱病幼还在。
  比如原王徐前寨前所千户以下,数百军户被叛军击杀收拢,军官死后,留下军田一万多亩,现在暂归登州府,等着重新分配。
  朝庭原本要调派其他军户,后来王卫忠奉命组建登州营,有部下千总暂任千户,带五百旅顺军驻守,这田也就归了旅顺。
  登莱两州各卫所在叛乱中几乎被屠一空,没死的也降了叛军,又被官军抓回。
  眼下这田大部份归了登州营,总计三万多亩。
  听到这消息时,杜如海在没人的时候,悄悄问路超:“我听说,大人抓到俘虏后,把小旗(什长)以上所有军官,都砍了?”
  路超愣了下,然后一本正经的摇头:“没有的事,大人原想叛军也都是明军,大伙都是明人,能放一马就放一马。”
  “是王卫忠那狗东西,自作主张,怕降兵聚众闹事,所以全给砍了。”
  杜如海意味深长的看了路超一眼,这次登州之乱,根本没领兵出战的路超,却因功升千户,驻守金山左所(现威海边上),果然是会说话。
  “王卫忠杀的好。”杜如海马上点头道:“不然这些军田,不好分配。”
  路超一脸茫然,好像听不出什么意思。
  当日晚上登莱巡抚刘元在家,宴请杜如海,王卫忠,路超(现为金山左所千户),周有根(现兼为王徐前寨前所千户),方多台(现兼为奇山所千户),杨端(现兼为海阳所百户)等十余人。
  刘元见到他们时也微微一愣,这些百户千户,前几天都还是把总千户,一纸命令后,全部就地转为卫所驻军。
  一般来说,营兵转卫所兵,大部份不怎么原意,因为卫所军籍世代相传,不怎么好。
  但旅顺兵二话没说,直接就转了。
  朝庭也是希望他们转。
  一是各卫所在叛乱中已经被清一空,从其他地方调卫所兵马过来不现实,只能就地让营兵转驻。
  二是这样分了丁毅的兵马,把他的精兵变成卫所驻军。
  朝庭诸公是觉的挺好的。
  但刘元看着满满一堂,全是丁毅的部下,突然感觉整个登莱都快是丁毅的。
  可他知道自己也已经无路可退,因为剿盗金的事,是以他的名义干的,登莱两地的豪强现在都对他刘元恨之入骨,他要没有丁毅庇护,恐怕都活不到明天,只能闭着眼睛走到底。
  而且丁毅确实待他不薄,这次硬生生救他一命。
  酒过三巡,刘元也不客气,朗声道:“这次召诸位来,是商议丁总兵的大事。”丁毅升副将,相当于副总兵,刘元也就直接叫总兵了。
  各位军头凝神听着。
  “丁总兵要田,要大量的田,咱们统计后,军田是没什么问题,还有二十八万亩是有主的,但是,这些原主人,都已被杀,家中只有族人……”
  刘元说完,大概意思是,可以试着拿钱去收购,眼下他们的主家不要,很多富户和官员都死了,家属们可能愿意卖。
  “这要好多银子呢。”杜如海是干后勤的,当然知道,现在一亩良田,差不多要五到十两。
  这么多银子,丁大人可拿不出。
  “一两银子一亩,我去跟他们谈。”路超这时道。
  “。。”全场侧目,你这是去抢啊?
  “怕是不肯。”刘元为难道。
  “再给我一百降兵。”路超冷笑:“如今兵荒马乱的,登州之乱刚平,乱军四处逃散,老子倒要看看,谁家不肯?”
  “嘶”诸将齐齐倒吸一口冷气。
  “千万不可。”刘元马上道:“丁总兵向来爱民如子,看重民声民意,路千户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万一传出去,有损丁总兵的声誉。”
  “砰”路超拍案而起,哼道:“杀的奸商贪官,老百姓拍手称快还来不及。”
  “家中良田过千的,那个屁鼓是干净的?不是奸商就是贪官。”
  “路千户说的对,俺支持。”周有根呵呵笑道。
  接着诸将纷纷嚷嚷着支持。
  刘元大急。
  真是一群粗鲁军汉。
  他苦口婆心的劝道:“杀不得,若是传了出去,以后到了其他地方,只会引起更大的反抗。”
  杜如海见壮,便道:“刘大人你多虑了,这是叛军干的事,咱们又不会干,为何会传出去?”
  “难道刘大人,你和丁大人不是一条心?”
  刘元大惊,赶紧摇头:“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刘大人安心做好巡抚,只要丁大人在,保证你没事。”杜如海最后拍板道。
  四月中旬,又有逃进山中的乱军又出来横行登莱,多次袭杀拥有大量粮田的富户士绅,登莱总兵派登州营围剿,历经一个多月围堵,终于平定,登莱两州渐渐恢复安定。
  乱军横行和打击盗金的事先后发生,最后差不多同时平定。
  消息传到皮岛,丁毅大怒,要斩路超,众将纷纷跪求。
  最后,路超杖责五十,从千户降为小旗,调回旅顺。


第316章 皇太极满血复活
  整个登州兵乱结束后,丁毅得到降兵两万多,粮田二十多万亩,银两七十多万,黄金十几万,又代掌东江事,不但一下暴富,还几乎掌握登莱两州。
  可谓是最大的赢家。
  三月初,丁毅先回旅顺。
  各司各局纷纷来迎,因为大伙已经知道丁毅升副将,管东江事了。
  从此以后,整个东江将在丁毅的掌控下。
  这意味丁毅有了更大的地盘,更多的人口,更多的资源。
  大伙想想当初从徐大堡,几百人如丧家之犬般落荒而逃,明面上说是撤退,其实大家都知道是逃,生怕后金再来攻。
  如今三年多过去了,在丁大人的领导下,俨然成为整个大明最强的一个镇。
  回去后的第一件事,丁毅不再是开会。
  而是召集全军,对这次对外作战,有功的军士进行升赏,战死战伤的进行抚恤。
  这两件事,都得高调的做,并让宣传司加大宣传力度。
  这要让所旅顺上下都知道,打仗一定要拼命,有功就会有升赏,那怕战死受伤,家人也能得到照顾。
  尤其旅顺军每次出战,死伤都是较少,那像其他明军,动不动全军覆没。
  这让全军上下,都觉的必须要好好打仗,立下大功才行。
  整个三月丁毅都很忙,先看了复州城的修复,他远征的半年,后金并没有过来骚扰,因为后金也在赶着修盖州,双方很有默契的互不侵犯。
  而且皇太极和原历史上一样,会同蒙古各部去打林丹汗。
  原历史上,皇太极于去年的3月决定打察哈尔部。
  但在这次历史上,因为金州之战的惨败,皇太极为了恢复元气,延后了半年。
  大概是在丁毅出兵登州时,皇太极也出兵察哈尔部。
  在开打之前,如历史上一样,先召集蒙古各部,得到了蒙古各部的响应,喀喇沁、东土默特、喀喇车里克部(后并入翁牛特)、伊苏忒部、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阿鲁科尔沁、嫩科尔沁等部先后与后金会师。
  大军集结完毕,皇太极向蒙古各部重申了军纪,又列举林丹汗种种欺凌各部行径,以激发蒙古各部同仇敌忾之心。
  八月,科尔沁、扎鲁特、巴林、奈曼、敖汉、喀喇沁(哈喇慎)、土默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阿苏特等部的台吉会于西拉木伦河岸,总兵力约10万。
  九月下旬进驻归化城,得知林丹汗已渡黄河而去。遂停止追击,经宣府、张家口返回。途中收拢了林丹汗所遗部众数万人。
  皇太极回到盛京已经年底寒冬,立马休生养息,吸收实力。
  这次征服和统一漠南蒙古后,后金的实力再次得到提升,新增蒙古人口六万,其中可控弦之士一万二千。
  金州之战被丁毅惨败的损失,瞬间满血恢复。
  又因为他统一漠南蒙古,其余的两部即喀尔喀蒙古和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鉴于后金强大的实力和察哈尔林丹汗抗金失败的教训,喀尔喀蒙古和漠西蒙古决定采取了与后金遣使修好的政策。
  这样一来,整个后金的西面侧翼已经没有了敌人,皇太极完全可以空出来手,全力对付明朝和丁毅。
  进入1633年,丁毅还在山东时,后金内部曾经提议再征旅顺,收回复州。
  此时距离上次金州惨败已经一年有余,后金的大炮更多了,兵马也更盛了,元气也恢复了。
  但马上有人说,复州的明军挖了一年了,以丁老鼠那尿性,估计复州地皮都给他挖了三层,强攻的话,得不偿失,咱们好不容易打赢了林丹汗,得到许多好处,回了点血,可不能再折给丁老鼠手上。
  皇太极思前想后,觉的有道理。
  而且他实在不愿意让大金兵马,去蚁附坚城。
  丁老鼠太混蛋了,什么破堡到了他手上,都能被其挖成坚城。
  “还是用间。”很快大金上下达成共识,要想办法,让明人皇帝除掉丁毅。
  因为之前李永芳已经在干了,而且据说效果不错。
  丁毅平乱后,并没有被明朝皇帝升为东江总兵,且有一部兵马被留在登州,明显是被崇祯皇帝猜忌。
  所以后金诸贝勒们,觉的用明人对付明人,真是屡试不爽的好办法。
  …………
  金州之战已经过去一年多,丁毅再次来到复州,感觉又不一样。
  眼下的复州,并没有像皇太极们想的那样,挖的到处都是坑。
  因为丁毅现在手上有新的万人敌了。
  有了万人敌,守城就容易很多,丁毅坚信,只要没有内部的破坏,复州肯定是守的住的。
  现在复州的防守和普通城池差不多,前面的护城河被扩宽了一点,达到六米宽,四米深。
  内部改变也不大,只在城墙上,依然新建了很多小碉堡,给铳兵和战兵躲炮和箭雨。
  整个复州城上面现在有一百二十门铁炮,三十门24磅铜炮,佛朗机虎蹲等炮一百多门,达到二百多门炮。
  后金敢攻过来,仅火炮就能打的他们哇哇大叫。
  过去一年多新造的炮,几乎全放到复州和金州,反而旅顺几乎没添加新炮。
  这样的话,丁毅已经有把握守住复州到金州一线。
  下一步,他打算开始在金州和复州中间新建一堡,等于圈块地盘,然后就可以开始囤田。
  从复州往下,原有北信口,红嘴堡,归服堡,正好是一条线上,只要在红嘴堡和北信口之间再建一堡。
  这样这条线上的几个堡与堡之间,距离在十到十五里之间,非常之近。
  此时,丁毅站在复州城上,身后各将都跟随着。
  他指了指东侧:“今年在红嘴堡,和北信口之间,再建一堡,用新来旅顺的五千降兵,就叫,复海堡吧。”
  各将纷纷点头,这样复州和金州之间就被三个堡直线拦住。
  三堡以下往南,多了几万亩良田。
  三堡之间距离十到十五里之间,鞑子来攻复州,必要防备三堡的兵马支援,想打三堡,也要防着复州,可以起到将后金兵力分散的作用。
  “几个堡规模都要扩大,最少能放一局三百兵马加五百精壮辽民,辽民农忙囤田,不忙时当兵练,这样等于每堡有八百人,加上咱们的防守利器,至少能守住五千后金进攻。”
  “可以保证,一天之内不会被攻破。”
  有了一天时间,旅顺各部的兵马就能出来支援。
  有几个堡在附近,旅顺兵也可以选择和后金野战。
  丁毅的兵马,不能一辈子躲在城里,早晚要和后金野战。
  特别是开始囤田后,后金肯定会学丁毅,派兵过来骚扰,如果兵少,这就要各堡的兵敢出来野战了。
  回去到旅顺后,丁毅召集各将开会。


第317章 三十万人口
  此时为崇祯六年(1633年)3月。
  丁毅仅旅顺有人口十五万五千(包括汉军降军五千,登州降军五千)原汉军降军中,在这一两年里有好多已经改造过来,成为旅顺囤兵,负责囤田。
  另有完成囤田十四万,南关口以南,旅顺中已经没有地方囤田了,全部囤完。
  去年秋收加夏收两季,共收粮二十七万石,这个产量同时期和江南等地相经是比较低的,但已经基本能满足自给自足。
  原有兵马一万九千人,后登州王卫忠部带走两千加一千辽东降兵(算三千。)
  另有一千多辽东降兵跟来旅顺,这样旅顺兵马是一万八千多。
  丁毅回来之后,立刻下令征兵一千多,凑够两万以上。
  治下另有精壮囤兵(预备役)一万五,工匠和工人四千多,其余十一万俱为百姓,其中年青能当兵的精壮最少还有三四万。
  丁毅根据眼下的情况,形势,再次重组,这次变动极大,大量的中层将领受到提拔。
  很多人没得到朝庭的提拔,但大伙都知道,朝庭的任命,在这里是不作数的,只有丁大人说的,才有用。
  丁毅将设立旅顺大营,和皮岛大营、皮岛东营三大营,上报朝庭为旅顺营,皮岛西协,皮岛东协。
  旅顺营游击张经,辖原1营,3营,12营,16营,和骑兵1营。共计一万六千人。
  主要负责复州,长生岛,加旅顺的一线的防守。
  骑兵营由一千人扩至三千人,张经兼主官。
  1营主管马跃,丁毅内部称为营正,兵力还是两千,有两千总带队,都是实足的千人以上,每千总三局,局主官为把总,主要是南关口一线的防守。
  这次会议上,丁毅也基本把他的军队结构制订了大概。
  营主管为营正,下面单位是司,一个司一千人,主管为千总,下面为局,主官为把总。
  每局三百多人,每司超一千人,一营几个司不等。
  一般会选一个司的千总兼职为营正副职,战时,若营正死,营正副职顶,下面千总和把总类似。
  3营还是毛信,但同时兼任旅顺营副游击(这个副游击在明军中是没有的称号,丁毅也不想改成现代的,便称游击副职,意思为张的副手,证明毛信是旅顺大营的二把手。)
  3营毛信兵马比较多,有五个司,五千人。
  其中一个局三百多在望海堡,一个局在归服堡,一个局在红嘴堡,两个局会在今年新建的复海堡,另一个局在南信口堡。主要负责这条线上的防守,这几个堡改建好后,可以从复州和金州之间围出上万亩良田。
  余下的二千多人都守金州,各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