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这次和阿济格一起败逃回来的,还有少量汉人百姓。
其中一个百姓在路上被明军拦住,明军给了他一封人,让他回到盛京后交给刘兴贤,刘兴贤一定会给他银两十两。
那汉人百姓回来后,左思右想,本来想直接交给后金。
后来发现这信没封,找了个识字的看了下,大喜,于是便交给刘兴贤。
皇太极拿过来一看,原来是旅顺守将丁毅写来的。
大概写的很匆忙,字迹很潦草。
丁毅大概的意思是,老汗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甲胄起兵,雄霸建州,威压草原,大汗你雄才伟略,天下无敌,女真崛起执不可挡。
俺丁毅,不过混口饭吃吃的明朝游击小将,唯一的希望,就是在这个乱世好好的活着。
皇朝兴衰更替,自古皆有,谁当皇帝坐天下,我根本不在乎,我只要自己能活好混好就行。
咱们旅顺和你一衣带水,同气连枝,是兄弟呐。
你又何必,苦苦相逼。
丁某也不是胡说八道,还可以发誓,他日只要大金攻下明朝京城,立马就降,而且,第一个就降。
你看这样可好?以后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信中最后还说,对刘兴贤兄弟表示谦意,我从刘兴治那里得到他与大汗的信,兴贤兄呐,我也不想杀你五哥,是你五哥先下手的,这样吧,你把信送给大汗,我让人把你五哥他们几个刘家兄弟的尸体,送还你,大伙以后,见面还是兄弟,千万不要记恨我呐。
皇太极看完哈哈大笑,转手递给范文程等几个汉臣,最后还递到李永芳等手上,大伙轮流看了个遍。
阿济格率先大喜:“好机会啊,这是证据,拿去送到明朝京城,让崇祯看看。”
李率泰看白痴一样看向他。
李永芳不出声,低着头,眼睛里目露精光。
皇太极冷然道:“什么证据?谁能证明这是丁毅写的?文印签押什么都没有?范文臣现在就能写十遍不一样的。”
“是不是把明军所有将领都写一遍就行了?”
阿济格尴尬笑笑,心想,那你激动啥,笑这么大声。
皇太极冷冷看向四周,沉声道:“诸位汉臣怎么看?”
他也不问阿济格,直接问汉臣们。
几个汉臣面面相觑,好像都不想先开口。
“李永芳,额驸,你说。”皇太极点名李永芳。
李永芳想了想,沉声道:“我观此人,狡诈无耻,不择手段,实乃我大金心腹之患。”
“一定要除之。”李永芳最后断然道:“称他羽翼未满,全力发兵,打破旅顺,不给他任何机会。”
皇太极没表态,看向范文程。
范文程想了想:“我观此信,可谓再世刘邦,咱们,不能做项羽。”
“哦”皇太极意外的看了眼范文程,没想到他评价这么高,居然比丁毅是刘邦。
他又看向佟养性。
佟养性则道:“我也不懂什么军国大事,但我知道一件事,我要做生意遇到对手时,决不会给他机会发展起来,必须要极早的把他往死里打压,这才能保证我没有对手。”
众人听完,都纷纷点头。
佟养性以前商人出身,因投靠后金早,得以身居高位。
看所有汉臣一至的决定,就是要继续打?
一定称丁毅没有发展起来之前,灭了旅顺才好。
阿济格鄙视的看着这些汉臣,汉人对汉人真是一个比一个狠啊。
皇太极听完诸汉臣的意见,再次哈哈大笑:“丁毅小人,以为我是三岁小孩,写这种东西来糊弄我。”
他笑着笑着,突然哧啦一声,直接把信撕个粉碎。
众人大惊,怎么着也把信留着呀?
“不过。”皇太极语气一转,冷笑道:“本汗就当他说的是真又如何。”
“我大金从来不怕任何一个对手,区区一个明军游击,本汗,还真没放在心上。”
“好,就给他机会发展,他日,必挥师,打破他的旅顺,本汗要让他知道,天下,没有大金攻不破的城堡。”
“大汗英明。”众臣和阿济格齐齐叩服。
皇太极盛气凌人,雄霸天下,根本没把丁毅放在眼里。
你要时间发展是吧?我给你时间,你不就是怕我打你吗?皇太极当然想灭了丁毅,但是不能今年再打了,一年内如果失败两次,他刚刚破关建立的威严会荡然无存。
他如果再要打丁毅,必然要以雷霆万均之力,一举击破旅顺,决不会给丁毅再翻盘的机会。
而眼下,刚刚大败,很显然不是合适的进攻机会。
“刘兴贤。”
“末将在。”
“你马上回信告诉他,就说本汗觉的他说的很对。”
“咱们辽东建州,一衣带水,当是兄弟之交。”
“只要他不主动来犯,本汗愿与他,共结秦晋之好。”
“我的敖汉固伦公主年纪还小,等过两三年,就差人送往旅顺,让他安心等着吧。”
丁毅胡说八道,皇太极也信口开河。
他的长女这会才十一岁,说要嫁给丁毅,让他等几年。
现场大伙都笑了,你们两人真是一个个睁眼说瞎话,都不要脸。
第224章 大汗圣明
很快大殿里只留下皇太极,范文程,和佟养性,皇太极的脸色也不好看起来。
他当然想立马打破旅顺,活捉了那丁毅,然后让他跪在自己面前,看着自己凌辱玩弄他的女人才痛快,这会让他有征服明人的快感。
但最近真不能再打。
四平之战大金败了,打旅顺大金又败了。
连败之后,丧兵失将不说,大金刚刚入关的胜利也黯淡了许多。
自从大金入关成功后,很多蒙古部落纷纷来投,他们似乎认清楚,在这片大陆下,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可是,如果他们知道大金连败,又会怎么想?
再打一次旅顺也不是不行,但万一打不下怎么办?
就算打下了,旅顺那边有船,明人丁毅肯定坐船跑掉,他们大金又不能守,也只能和上次一样,毁城离开。
旅顺其实没啥油水,耗费兵力去打,得不偿失。
打赢了没什么好处,再打输了,他大汗的位置能不能坐稳都是问题。
所以,皇太极在给诸臣看时,心中已有决定,旅顺肯定要打,但不是现在。
范文程和佟养性看皇太极心情好像不好,也不敢吱声。
等了片刻后,皇太极沉声道:“前日,汉臣王文奎向我建议。”
王文奎这个大汉奸说,明朝垄断着工匠和技艺,咱们大金眼下不缺打仗和赚钱的人才,所以招募人才的重心,要放在招纳民间技术人才(比如铁匠,铜匠,和铸造工匠。)
历史上原话大概是:“为今之计,汗宜恳切出一明谕,不拘俗类,不限贵贱,不分新旧,令有才能者,不妨自荐,有熟知者,许令保举。”
范文程和佟养性立马同时跪伏于地,感激淋涕的大叫:“大汗英明。”
佟养性更道:“明国匠籍极为低下,一入匠籍,终身不能脱籍,且子孙后代皆是。”
“这让明国匠人地位低下,生活艰难,所以打制火器,皆出工不出力,是以次品极多,不堪重用,我大金,不可步明国之后尘。”
范文程也道:“火炮,攻敌之利器,守城之根基,此仍我大金必须要掌握的技艺。”
“然”皇太极重重点头:“我欲颁布号令,治国之要,莫先安民,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差摇公务,毋致异同,希望‘汉人安堵,咸颂乐土’。”
“大汗圣明。”范佟两人喜极而泣,再次深拜,这次还从英明上升到圣明的高度。
皇太极接着又道,他要组建汉军青旗,以佟养性为旗主,专注炮兵建设。
这就是汉军八旗的雏形。
他当即下令,让佟养性从民间招募技艺精湛之工匠,想方设法自己铸炮。
只要有工匠能铸炮,立马可以脱去匠籍,提拔为官。
范佟两人又是大喜。
很快,盛京许多汉人工匠获得了人身自由,不再算是低贱的匠籍身份。
有今年刚刚在永平之战中被俘获的工匠王天相被佟养性招募,他有娴熟的‘失蜡法’铸造技术,被委以为专职铸造官,赐白银千两,奴婢十名,庭院八间。
工匠金世昌精于泥型铸法,委以匠作副官,赐白银千两,奴婢八名,庭院六间。
另有多名工匠,因掌握不同的铸造技艺,由奴隶提拔为千总,把总。
盛京城的汉人工匠们听到消息,一个个更加的卖力了。
皇太极最后告诉佟范两人,等到大炮一造好,先拿旅顺开刀。
原本历史上,皇太极是明年大炮做出来后,才决定组建汉军青旗。
但今年在旅顺吃了一个大败仗,皇太极不想再用兵马去拼,决定提前组建炮兵,大力发展火炮技术。
………………………
丁毅这会还不知道,因为他又打败了后金兵,皇太极原来还犹豫到明年的决心,提前一年就下了。
此时他们正在清点汇报战果。
此战当然还是大胜,共打死打伤蒙古和汉军近两千人(其中大部份战死,重伤的也几乎被明军当场清理了),活捉一千两百,另活捉了七百多明人百姓,总计得到人口两千。
这两千人,当然又全拿去干基建重活了。
另得到完好战马四百多匹,蒙古军溃逃后,有人带走一部份,还有被打死打伤好多战马,这让丁毅心痛不已。
但眼下他手上有近一千匹马,张经的骑兵又可以多点了。
其余的刀盾甲胄无算,所有人身上搜到的银两大概是三千多两,平均每人身上就带了一两多。
必竟是出来打仗,战兵们身上不会带太多银子。
若攻克了明人的城堡,肯定会有大把的银两。
另有盾车几十部,丁毅也笑纳了,放在堡里,将来也能防守用用。
而丁毅这边的损失也不算小。
全军伤亡三百余人,是丁毅历次打仗以来伤亡比较多的。
考虑到他以五千对九千,这个伤亡还在承受范围。
主要还是汉军李率泰这边打的好,等明军前排蹲下,铳兵开铳时,他们起来暴射。
后面还冲到明军阵前,肉搏近战。
好在明军铳兵都有铁甲在身,盾牌又多,真正战死和重伤要退出现役的,大概有两百左右。
虽然算大胜,但战后很多事要处理。
清点人员伤亡,整理战场,处置后事,安抚兵民,提拔有功将士等等。
足足忙了三天才息下来。
三天后,盛京来人,接刘兴治尸骨回盛京,并送来皇太极的信。
丁毅看后,哈哈大笑,递给众将。
“皇太极,这,这也是胡说八道啊。”赵大山笑道。
“嗯”丁毅微笑:“我写这信就是试试他的态度,眼下他这回信很明白了,以后咱们,就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剌。”
“等他们的火炮要是造好了,一定先打我们。”
大伙立马神色严肃起来。
这次打的并不算好,对面的李率泰也是良将,后金兵也没上。
下回带上炮,就更难打了。
只有赵大山和张经互视一眼,老大怎么知道后金兵能铸好炮?
“别怕,耗到明年才好,明年这个时候,咱们的炮,比他们多多了。”丁毅现在就需要时间。
拖的越久,他就越强。
皇太极要给他五年时间苟着,他能一举打翻后金。
不过眼下看皇太极的回信,肯定把他当成了重要的目标。
好在他确信,短期之内,后金是不会打过来了。
第225章 再练新兵
此战大胜,还得到两千多人口,丁毅让他们继续修建南关口防御,炮台,挖坑。
尽快的加固此处的防线,以防后金军造好炮后,再来攻。
他记不得后金军具体那年造好炮,但有预感就这一两年。
战后,旅顺内部多人因功晋升,提拔了一批勇敢善战的基层军官,同样,也处理了八几名枪盾兵,十余名铳兵。
这次大战新兵较多,有数名新兵,在汉军打到身前时,有人听到蹲下口令不蹲,转身就跑。
影响他身后铳兵开枪,有汉军称势杀了前面另一个枪盾兵。
还有第二排战兵在汉军冲过深坑后,因为害怕,蹲在地上后,就没再起来,不敢与汉军交战。
另有些铳兵在面对汉军的箭雨时,其他铳兵都纹丝不动,继续保持瞄准开火的姿势,他们要么不顾点燃的火铳,试图弯腰拿盾挡箭,结果火铳不小心打出去,差点打死前面的同伴,要么不敢对射,直接蹲下拿盾。
这些胆小的兵,有人被处斩,有人被发配到俘虏营中一起干重活,其中有两个有家属,一起发配。
并通令全军,以此为戒。
此时旅顺的做事更有章法,各种战报和通令有宣传司张贴到旅顺各处,张贴七日后摘除,包证旅顺全部军民都能看到。
除严惩的几人,战死的军士都厚葬,有家属的,安家费十两银子,每家每月二两银一石米,养到老死,若只有小孩,则由丁毅养到成年。
重伤不能上战场的,十两银子安家费,另根据伤势和个人需要,安排到旅顺各处,做些轻松的管事的活。
比如看看仓库,看看战俘等等,每月由旅顺支银。
不能干活的,每月一两银一石米。
所有奖惩公告贴满旅顺,全部军民都能看到。
当初丁毅在徐大堡干这事的时候,阮文龙曾提出来这样花费太多,因为当时丁毅确没什么钱。
现在丁毅已经算是比较有钱,但这并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丁毅告诉阮文龙,首先他们每次阵亡的人不多,其次,阵亡的军士,有家属的更不多。
像这次伤亡三百多,其中阵亡一百八十人,有家属的才二十一人。
丁毅的兵马,大部分还是没家属的多。
所以这么大一场仗打下来,事后花费的钱,仅战胜得到的兵器甲具卖给皮岛都能赚回来。
但这还是小事,宣传司连日组织人员排练戏剧,数日后,轮流组织全体军民观看。
戏剧主要是分两小部,第一部 份拍明军有人畏战战败,后金军攻入城中,大开杀戒,明人家破人亡,死伤无数。
第二部 份是明军援军赶至,奋勇杀敌,击退后金军。
看完后大伙的脑海里都只有一个想法,畏战后退,只会害了城中的家人亲人和朋友。
只有拼死血战,取得胜利,那才是大明军人该做的事。
丁毅一边加强工事,一边轰轰烈烈的展开宣传工作,必竟这是老祖宗战胜强大敌人的无上法宝。
而且经过这战之后,旅顺全军得到锻练,也让他们看到传说百战百胜的鞑子兵,也不过如此。
明军阵斩两千,活捉一千,才损失三百多人。
这证明,只要咱们不敢死,就肯定能打胜仗。
而那些怕死,连累同伴的明人,就应该彻底被大伙唾弃,永远的离开旅顺才好。
明军的升赏主要是旅顺内部进行,在上报朝庭时,丁毅则轻描淡写。
8月初,后金有一万大军来犯,旅顺上下同仇敌恺,誓死奋战,打死打伤蒙古和汉军数百人,旅顺伤亡上千,得汉军首及三十个。
报到兵部后,兵部尚书染廷栋非常尴尬,这不就是杀良冒功吗?
上万人过来,你一个后金军都没打死?以前丁毅你不是这样的啊?你是大明最能打的啊?
他收了丁毅的银子,挺想帮丁毅说话的,但眼下,真没办法说慌。
朝庭要验首及,没有后金首及,你怎么办?
只好如实禀告崇祯。
但他真的是拿钱办事的好人。
他汇报说,后金几千蒙汉军去金州附近,与到丁毅的兵马,有个小小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