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7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玉成对此也没有任何异议。
“那么,对于中央代表们普遍对这件事情感到不满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做呢?”
“我不打算怎么做,不过是吃个饭聊聊天罢了。”
苏咏霖转过了脸,望着窗外的月亮,身影淡漠。
“他们的情绪在两次会议之后有明显落差,所以会说些抱怨的话也很好理解,我不觉得奇怪就是了,但是究其根本,我觉得第一种人和第二种人的差别也没有那么大。
无非是忽视和蔑视之间的区别,说到底,都是不相信民众可以达到决断国家事务的程度,认为民众不适合甚至是没有资格决断国家事务,国家事务还是应该全部交给他们去处理。”
赵玉成听后,略一思索,便缓缓点头。
“的确能感觉到,当前的局势下,有些中央代表似乎并不太愿意和民众代表大会合作共事,这不是什么好事,我希望您可以尽快采取措施。”
“倒也不需要那么紧张就是了。”
苏咏霖摇了摇头:“目前来看,这尚且是我们内部的矛盾,还没有升级到其他地步,谈话规劝为主,能改过来的就改过来,其他的再想办法,不需要着急。”
苏咏霖并不想让赵玉成参与到这件事情里面太多,所以只是宽慰赵玉成。
赵玉成听了这些话,觉得事情也没有那么严重,便放宽了心。
“若是如此的话,我也就放心了,我就继续回去给徐通那小子张罗婚事去了。”
“哦?给徐通那小子张罗婚事?”
苏咏霖顿时产生了兴趣,笑着询问道:“怎么一回事?咱们的霍去病终于要结婚了?”
“嗨,看他二十好几了还是一条单身汉,看不下去了。”
赵玉成呵呵笑道:“再怎么说也是个兵团司令级别的人物,居然还单着,所以打算这次回去把他顺路带到广东去,我妻子有个不错的好朋友,也是个知书达理的姑娘,打算给他介绍一下,要是合适的话,就把事儿给办了。”
“你这可是封建包办婚姻啊。”
苏咏霖哈哈笑道:“这可是咱们着重批判的陋习,不应该啊。”
“我又不是强迫他,他不愿意我还能乱点鸳鸯谱不是?”
赵玉成笑道:“主要还是他这个兵团司令的身份比较敏感,要是不结婚留个后,怕有人说他闲话,往后也不利于他的前途,您说呢?”
苏咏霖想了想,倒也觉得这话说的有道理。
以前封建时代大家伙儿都讲究一个单身不任,也是因为单身的人没什么把柄好抓,灵活性太强,不利于上级拿捏控制,也被视作没有稳定心与恒心的象征,素来不被看好。
现在虽然大明过度到了民主共和国,但有些观念显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掉的。
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对封建传统思想的破除其实还没有贯彻到底,不过随着大明国底层运行逻辑的转变,集体经济的绝对优势的确立,破除封建传统思想其实也就是那么些年的事情。
从个体户小农经济向全面的集体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明国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不再是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分散状态的农业生产,而是数百户农民组织起来形成的集体农庄来主导的集体农业生产占据主流。
就当前情况来看,集体农庄的农业生产模式运行的比较好,农户们集体耕种土地,轮流出去做工赚工钱,一切生产所得按工分分配。
他们在集体农庄内复兴会组织的带领下开垦荒地,提升农业技术,更换生产农具,兴修水利,众人拾柴火焰高,越来越具备对一般旱涝灾害的抵抗能力。
也因此,在这些年里,很多年份绝对算不上所谓的风调雨顺,但是靠着水利工程和众人合力,粮食收成还是保证了最基础的增长,并未衰退。
所以明国建国以来,并未出现过范围性的饥荒。
感受到偌大的好处之后,农民们也是真心拥护集体农庄政策,认为这个政策是个好政策,能让大家伙儿真正的过上好日子,能吃饱饭,不会挨饿。
在这个过程中,明国国家征税对象从一户一户的自耕农转向了一个又一个集体农庄。
把农民组织起来的过程中不仅赋予了一个集体农庄更强的灾害抵御能力,也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他们赖以生存的“传统智慧”。
这些传统智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实就是封建宗法观念。
在封建时代,面对一言以决生死的皇权的恐怖威慑,这些传统智慧还是有道理的,大家抱团取暖对抗皇权的威慑,倒也是无奈之举。
但是进入民主共和时代之后,这些传统智慧就有些不那么合时宜了,或者干脆可以说,过时了。
苏咏霖听说现在有些地方还在流行什么算命、拜河神、祭龙王之类的活动,每年为了搞这些活动还要额外支出不少钱。
集体农庄内的复兴会组织不支持这样的迷信活动,一些思想守旧的农户就自发组织起来自己掏钱搞这些活动,据说为了这个事情,一些集体农庄内守旧派农民和革新派农民还有比较强的对立关系。
这十分不利于集体农庄的农业生产与民间和谐。
想到这里,苏咏霖便感觉的确是有必要在全国范围的集体农庄里面来一次比较干脆彻底的思想解放,将这些需要花不少钱又没什么卵用的祭祀活动都给批判一下,大力传播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
明国大半个身子已经踏入了新时代,但还有小半个身子顽强的留在旧时代不愿意跨过来,像是有了自我意识似的,还挺麻烦。
接下来,苏咏霖感觉自己不仅要和内部的一些产生不好思想的人作斗争,也要和民间部分根深蒂固的顽固思想作斗争。
第1600章 苏咏霖不站在他们这边
也算是苏咏霖有先见之明。
民主改革之后,他以九人决策小组的方式减少了工作负担,多了不少时间,这些宝贵的时间就能用来做这些事情。
赵玉成离开之后,苏咏霖把苏隐喊了过来,把自己得知的事情与他知道的消息一对照,得出了一个非常准确的结论。
大明高层统治集团之中,已经出现了一批不太希望自身的权势受到影响和限制的人的存在。
民众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苏咏霖推动律法在大明社会之中的意义的这件事情,注定会限制如今官员们都权力和地位。
一旦这件事情成真,他们将失去现有的便宜行事的空间,不得不在法律框架内办事,而被拿下的标准将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他们一旦违背律法,就会轻易的被拿下了。
官员们自然而然会产生忧虑、不满的情绪,不管是原本就遵守律法的官员还是原本就不怎么喜欢律法的官员。
更兼之前明国领导层的办事风格,其实就是精英决策,和民众完全没有什么关系,最多就是政策推行之后看看效果如何再做调整。
如今却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引入了民众代表大会这一存在,实质上会在权力运行的方面带来巨大的变化。
这种改变带来的影响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造成官员们的不方便,直到他们彻底习惯。
而在这批人之中,有温和派与激进派之分。
苏海生在其中算是温和派,虽然也对民众代表大会不满,但是不满的是会议本身的一些内容设置,还没有延伸到整个制度。
说到底,他们的思想还没转过弯来,不是不愿意转弯。
而某些人则是对整个制度感到不满,觉得这个制度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甚至于还有人私下里提出了【苏咏霖不站在他们这边而站在民众代表大会那边】的言论,完全背离了大政方针,出现了危险的思想倾向。
于是苏隐的脸色就非常不好看了。
“这帮混蛋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的确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但是从人来看,这也是人之常情。”
苏咏霖摇了摇头:“玉成是我的钻石,但是天底下不会有那么多玉成,也没几颗真正的钻石,多的还是沙子啊。”
“那您打算怎么做?”
“还是那句话,不打算怎么做。”
苏咏霖叹了口气,缓缓道:“他们既没有触犯会规,也没有触犯国法,嘴上抱怨几句,我还能以此为理由拿下他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搞到道路以目,这可从来不是什么好事。
我要真为这个把他们都给拿下了,这中都的氛围可就有点恐怖了,到时候人人想说话,人人不敢说话,后面,可就真的不好收场了,搞到这一步,我这个革命革了一辈子的家伙还不要身败名裂?”
苏隐闻言,微微松了口气。
“之前,我还真以为您要为此大动干戈了。”
“他们说几句不中听的话,发几句牢骚,我虽然不满,但也不至于为了这个把他们拿下。”
苏咏霖长叹一声,缓缓道:“我这样做,不过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既然知道了倾向,真要出事了,也能早早动手把局面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我不想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但愿他们不要逼我。”
苏隐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总是要做些什么的吧?”
“多加人手,隐秘盯防,把这份名单上的人列入重点监控名单,每个月更新一次最新动向。”
苏咏霖沉声道:“对待咱们内部的某些变化,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我不愿意对他们动手,可他们如果对中央改革新政阳奉阴违甚至暗中阻挠,我就容不下他们了。
民众代表们现在是不懂治理国家的要义,但并不意味着永远不懂,难道我们这些人各个都是霍去病,天生下来就会行军打仗?不还是这些年的学习总结所致吗?古人尚且知道不教而诛是罪过,更何况现在?”
“明白。”
苏隐点头应诺,然后便要告辞离开。
没走几步路,苏咏霖喊住了苏隐。
“阿隐,一棵大树若要生长的枝繁叶茂,没有深深扎根于地下并且茁壮生长的根系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和沐浴在阳光下的枝叶不同,根系是见不到阳光的。
根系虽然重要,却经年累月在泥土之中,暗无天日,连一般的清新空气都接触不到,这和你们所做的事情别无二致,总是做一些暗中的脏活累活,虽然极为重要,却不为人所知。
我对此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我也希望你能明白,这个国家虽然辉煌且荣耀,但是总有些暗地里见不得人的事情需要有人去做,需要有人在暗处保护这个国家,这个职责,我只能交给你。”
苏隐回过头,望着苏咏霖,微微笑了笑。
“打一开始,这不就是您交给我的职责吗?我从未怀疑过我做的事情不能保护这个国家,其他人在战场上浴血厮杀,我也有我的战场,我感到很充实。”
“那就好。”
苏咏霖微笑着点了点头,温声道:“我相信你的坚韧和信仰,但是你也会有疲累的时候,疲劳累积的时候,不要硬撑着,晒晒太阳,或者来找我说话,不要让自己的心也被笼罩着见不到太阳。”
苏隐心头微颤,便缓缓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苏隐离开之后,苏咏霖转身返回了卧室。
赵惜蕊已经把两个儿子都安排睡着了,正穿着睡衣在书桌边上看书,见苏咏霖进来了,便放下书上前给他脱下外套,挂了起来。
“我听肖翠说了,今天的宴会很成功,大家伙儿都很高兴,这民众代表大会也算是正式成功了吧?”
“嗯,这是当然,咱们费了那么多心思,当然得成功。”
苏咏霖走到桌子边上喝了杯水,叹息道:“惜蕊,你说,如果有一天,一个你曾经非常熟悉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却再也认不清他的模样,你会觉得很难过吗?”
赵惜蕊正在给苏咏霖整理衣服,忽然听到他这样说,愣了一下,随后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苏咏霖笑着摇了摇头。
“没有,没出什么事情,我只是想问问你。”
“这可不是什么好问题。”
赵惜蕊打量着苏咏霖的面色,没看出什么不好的,便摇了摇头,缓缓道:“非常熟悉的人,不是亲人,就是关系非常好的友人,站在面前却再也认不出来模样,那不就是反目成仇了吗?”
“反目成仇……”
苏咏霖叹了口气,缓缓道:“若是一句反目成仇就能概括,倒还真是简单的事情,结仇无非是那么些事情,终有解法,可要是因为理念的冲突,可就真的是没有解法了。”
“你肯定是有什么事情。”
赵惜蕊坐到了苏咏霖身边,盯着他看:“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咏霖笑了笑,伸手摸了摸赵惜蕊柔顺的长发:“的确不是什么大事,至少眼下还不是,相信我吧,事情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出不了什么大事,这是一定的。”
“你越是这样说我越是担心哟。”
赵惜蕊无奈的摇了摇头道:“雨亭,你总是把很多问题一个人装在心里头,心里头的事情装多了,人也是会很累的,我不想你那么累。”
“我是一国领袖。”
苏咏霖笑道:“虽然不再是皇帝了,可我依旧是国家领袖,我要是完全不累,国家不就要出问题了吗?放心吧,我会把控好尺度的,你做好你自己的事情,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好吗?”
望着苏咏霖温柔的面庞,赵惜蕊只能微微叹息,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第1601章 无为和有为
苏咏霖不想把国事带到家里。
让家和国家没了界限,对于家庭生活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赵惜蕊的理解也让苏咏霖感到宽心,并且也让苏咏霖下定决心,要和那些人稍稍做一次谈话,在这个国家新政即将全面铺开的时候,让他们知道自己最该做的是什么。
培养一个精明强干的高级官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管是军队将领还是行政官员,能在他手下登上高位,无一不是经验丰富且非常能干的种类,都是这个国家的财富。
不到万不得已,苏咏霖不想对他们下手,不想把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优秀高级干部送去库页岛修房子修港口,那也是一种浪费。
只要他们还能做事,只要他们没有犯罪,苏咏霖不想做到最后一步。
除非他们自寻死路,自己把自己的道路给走绝了,彻底走到了民众的对立面,那就无话可说了,必须拿下。
苏咏霖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但更是一个律法明确规规矩矩的社会,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遵照律法办事的社会。
这个律法并不严苛,更多方面的规范是在公权力的使用方面,为民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不过度干涉民生。
这其实非常难。
规矩不是贬义词,规矩意味着稳定,稳定意味着民众生计的稳定延续。
他其实很欣赏汉相曹参。
他认为萧规曹随这个词其实应该偏向中性,不该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落得和墨守成规一样的待遇。
曹参是武将出身,打仗是行家里手,但是和平时期的建国治理就不怎么拿手了。
汉建国之后,刘邦不知道抽了什么风,让战功赫赫的曹参帮他的长子刘肥治理齐国,做了齐国国相。
曹参倒是没什么委屈的,只是关于治国理政这方面他什么都不会,面对齐国的一系列烂摊子,他傻了眼。
这个时候,曹参作为专业军人出身的专业人士的优势就发挥出来的。
行业壁垒越高的行业内专业人士往往有一个比较好的习惯,那就是特别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
曹参作为优秀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