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720章

启明1158-第720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木牌和羊皮纸上依稀可见的内容,他们发现这其中有开元某某年的年号的记录。
  因为《中原西域记》的普及和教育,明军基层士兵普遍具备相关的历史知识,他们都知道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于是基本确定这是唐代遗址。
  他们进一步推断这里很有可能就是唐代开元年间设立的葱岭守捉的军队驻地,是四百年前中原治理西域之地的先驱者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开元中期,唐在葱岭设下葱岭守捉,安排军队驻守葱岭,对西部边陲进行切实有效的统治。
  除了这些东西,士兵们还发掘出了一些已经蚀锈的无法使用的刀剑,还有弩机、箭矢、盾牌等等,都已经锈蚀不堪用。
  但是其中也有几把有鞘守护的战刀,拔出来的时候依然光亮如新。
  恍惚间,跨越四百多年的岁月沧桑便随着刀身的反光映入了士兵们的眼中,进一步沉入心底里,再也忘不掉。
  时空间的界限在这一刻显得无比的虚无、模糊。


第1467章 天下只有一位棋手
  得知这件事情之后,苏海生感觉这一切都很有意义。
  大唐的鼎盛代表着古中国的鼎盛,大唐把古中国的荣耀推向巅峰,却又在巅峰时刻随着一场注定无法避免的安史之乱坠入深渊。
  这是封建王朝无法避免的轮回,也是民族心中的伤痛、遗憾。
  不过好在时隔四百年,他们的批判继承者到底还是回来了。
  他这边倒是没那么好运气,一路打过来还没有发现唐代军事遗址,他打算接下来询问当地人,看看能不能找到当年的军事遗址,好让他祭奠一下那群奋战四十二年的西域白首兵。
  让他们在九泉之下魂魄安息。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算是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洪武十年十二月二十日,苏海生代表整个西征大军向中都朝廷送去捷报,告诉中都朝廷,告诉苏咏霖,西域之战已经完全成功。
  明军战前全部的战略目标都已经达成,西辽覆灭,西州回鹘和东喀喇汗王国也被明军彻底消灭,进军沿途覆灭敌对部落超过八十个,战功赫赫,功勋累累。
  洪武十年九月二十日,明军集结,准备出发。
  整整三个月后,明军获得了战争的全胜,这场历时三个月的战争就此结束。
  从中原之地脱离统治长达三百余年的西域之地自此回到了中原王朝的统治秩序之下,中原王朝三百年的遗憾和悲愿自此被苏咏霖领导的大明国彻底终结。
  明军基本上把中原势力在西域的扩展恢复到了唐代扩展的大部分地区。
  少部分安西都护府的外围都督府则因为各种考量而不被苏咏霖所执意恢复。
  未来大明若是突破了火车技术,恢复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若是火车技术迟迟不能突破,一时恢复,倒也难免劳民伤财。
  未来将复兴会组织发展到当地,效果会比设置军事性质的都督府要好得多。
  尽管如此,这场为西域白首兵所渴望的回归之战的胜利,在迟到三百年后,终归还是来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十二月二十三日,苏海生上捷报与中都的三日之后,曲先地区传来消息,说当地驻军在当地人的指引下,于曲先以西十余里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古老破败的军事遗址。
  曲先驻军在这处军事遗址做了大规模搜寻和初步挖掘,暂时没什么收获。
  但是根据地图所示,还有《中原西域记》中所记载的大唐安西军最后一战的位置,大家都认为这里应该就是龟兹古城遗址,就是当年白首兵们拼死奋战到最后一人的地方。
  苏海生十分激动,把事情交给行军书记韩伟,自己带人快速从虎思斡耳朵抵达曲先,又传消息给中都,请中都立刻派历史专家前来。
  如果这里真的是当年白首兵奋战的地方,那么他们一定可以发掘出无数遗址、遗物,可以帮助今人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当年发生的事情。
  明国这边充满了战争获胜之后的余裕,甚至连主将都开始关心起了历史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俨然有化身为历史专家和考古学家的趋势。
  与明国的余裕相比起来,无论是萧斡里剌还是花剌子模国王伊勒·阿尔斯兰都处在极度的焦虑泥潭之中无法自拔。
  原因很简单。
  萧斡里剌指挥不动西喀喇汗王国继续出兵为他复国。
  阿尔斯兰整顿不出足以对西喀喇汗王国发动进攻的军事力量。
  在明军消灭西辽和西州回鹘并且正在整顿修养军队的档口,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这两个人都对改变局势没有任何办法。
  他们想要做点什么,却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到,他们发现自己失去了对局面的改变和掌控能力,这无疑是非常让人不愉快的。
  阿尔斯兰其实还好,因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实力不济,可他多少还是个国王,有权力。
  之前打了败仗折损好些兵力,主力军队溃散,现在收拢了一下败兵,打算在国内强征一些兵员,凑个四万人,倒也不是难事。
  他想着争取一把将西喀喇汗王国控制的河中地区拿下,这样就能弥补之前的战争损失了。
  所以阿尔斯兰不是办不到这件事情,而是当下办不到,他需要时间,需要金钱。
  但是萧斡里剌就不一样了,他是真的给他时间给他金钱都办不到这件事情。
  跟着他一起成功大逃亡的部下只有三百多人,后续他不断收拢败退而来的溃兵,渐渐汇聚了一千多人,跟着他一起从虎思斡耳朵附近逃到了察赤地区,勉强算是到了安全的地方。
  但是他怎么可能沉溺于安全呢?
  他急切的前往河中府,找到西喀喇汗王国汗王马斯乌德,向他寻求帮助,说他需要更多的兵力回去挑战明国,将明军全部消灭。
  他要求西喀喇汗王国提供给他更多的军队和粮秣,助他复国。
  然而他得到的不是马斯乌德的款待和笑容,而是直接拘捕,接着马斯乌德前往牢狱,对着萧斡里剌一顿痛骂,把他骂得一文不值。
  当然了,这也是难免的。
  西喀喇汗王国素来跟随西辽前进,西辽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当然建立在西辽的强势基础之上。
  而这一次西辽不仅灭亡,还顺带着葬送了西喀喇汗王国两万多精锐,三万军队活着逃回来的不过数千人,这让汗国元气大伤。
  马斯乌德尤为愤怒,原因在于这支三万人的军队是汗国中央直属军队,少了这支军队,汗国中央面对日益抬头的地方离心势力就会更加被动,马斯乌德本人也会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当时要出兵作战的时候,马斯乌德曾经有过疑虑,担心不是明军的对手,不想和明国为敌,但是慑于萧斡里剌的强势,他不得不照做。
  而现在萧斡里剌已经打了败仗,身上的强势光环没了,更兼西辽也差不多完蛋了,这还有什么可害怕的?
  萧斡里剌一开始还搞不清双方的实力地位转变,还颐指气使要求马斯乌德立刻调动全国兵马交给他指挥,但是迎接他的只有牢狱之灾。
  萧斡里剌很愤怒,和马斯乌德对喷,说他是个没有良知的混蛋,完全不可理喻的臭鸡蛋,居然敢抓捕上国都元帅,难道不怕上国问罪?
  “八万军队都被你败光了,上国还有个屁的能耐来问罪我!你以为明国人的军队是摆设吗?”
  马斯乌德恼火之下对着萧斡里剌的肚子就是一脚,萧斡里剌被锁住四肢,遭此重击直接痛不欲生,晕厥过去不省人事。
  这一脚,不仅发泄了马斯乌德心中的恐惧和怒火,也让他对西辽还有萧斡里剌本人的所有畏惧都消失了。
  他决定再也不跟随西辽前进了,西辽自己也前进不了了。
  面对当下的局势,他没有别的选择,他只有向大明献上忠诚这一条路可以走。
  只要赶在明军进攻过来之前向明军投降,明军就不能击败他。
  只要承认了他自己的无能和软弱,那么他就无敌的。
  当然了,为了增加投降成功的概率,马斯乌德决定用萧斡里剌作为诚意的象征,辅以大量的金银珠宝,外加他亲自率军剿灭的一千余西辽士兵的脑袋,以此表示西喀喇汗王国的“忠诚”。
  似乎,他完全没有考虑过大明到底有没有染指西喀喇汗王国的想法,也从未考虑过花剌子模国的想法。
  在他眼里,花剌子模国是个刚刚被击败的loser国家,根本没有资格下这盘大棋。
  而当前这个时期,天下只有一位棋手。
  那就是大明!


第1468章 我的国家很强大,非常非常的强大
  因为西喀喇汗王国过于懂事,过于恭敬,以至于正沉迷于历史问题而无暇自顾的苏海生接到了这份来自西喀喇汗王国的丰厚礼物的时候,颇有些郁闷。
  看着西喀喇汗王国使者那诚挚的眼神,苏海生感觉这个问题多少有点麻烦。
  战前苏咏霖的明确指示是不管西喀喇汗王国,把它交给花剌子模国自己处理,大明不干涉,保持信誉,只要得到约定中属于大明的那部分就可以了。
  其他的交给花剌子模国也没什么不可以,反正未来都在大明的势力范围内,大明有足够强大的影响力能够影响到花剌子模国。
  可现在人家主动找上门来,还把苏海生日思夜想的萧斡里剌给活着送过来了,这就让苏海生十分为难了。
  不接受吧,这萧斡里剌的确是大明应该得到的。
  接受吧,大明和花剌子模国之间的约定又该怎么处理呢?
  这西喀喇汗王国的使者明确表示了,他们想要改换门庭做大明爸爸的狗,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
  他们的态度太诚恳,眼神太真挚,让苏海生实在不好意思说出真相,只能暂时收下这些礼物,然后把具体的消息快马通报给苏咏霖知道。
  此时此刻,苏咏霖待在中都,一边处理政务、军务,一边还抽出时间完善自己那出《醉官图》的剧本。
  在苏海生和姜良平收复西域的三个月作战当中,他不断抽出零碎的时间打磨剧本,还和赵惜蕊一起探讨其中的部分情节。
  屡试不第的落第考生宋登阁又一次考试失败了,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榜单上,他心中痛苦,看到身旁那些考中举人的人在疯了一般的欢庆,他内心的嫉妒、痛恨和自卑也如野火一般疯狂滋长。
  他疯狂的想要考中,疯狂的想要做官,由此引发了之后梦中考中、做官、贪腐最后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故事。
  在梦中经历一声之后,他恍然惊醒。
  然后他见到了一位刚刚考中科举被分配了官职的年轻人被轿子抬着经过他面前。
  经过面前的时候,那轿子里的年轻人掀开布帘,轻蔑地看了一眼一身穷酸的宋登阁。
  恍惚间,宋登阁好像看到了梦中的那个嚣张的自己。
  对于这个剧本,苏咏霖原本是打算借用南宋背景,就把这个事情设定为旧时代的封建官僚所做的事情,不过经过赵惜蕊的提醒之后,苏咏霖觉得这样做或许不太好。
  “封建旧官僚所做的事情出现在了咱们大明,是不是意味着大明也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一切只是换了一个面目,其真正的本质到底有没有改变?我觉得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你想要针砭时弊,想要用这个剧目来告诫官员、提醒民众的话,我建议最好还是就用咱们大明背景,否则大家还以为这件事情就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不会发生在大明。”
  赵惜蕊一席话点醒了苏咏霖。
  苏咏霖觉得赵惜蕊说的很有道理,他能想到这个剧本,主要还是同样的事情一样发生在了大明,而且性质更加恶劣。
  而且大明建立的政治根基以及整个政治的运转逻辑都和旧时代不一样了,如果不说的明白一点,很有可能被那帮同样有理论能力的家伙们给颠倒黑白,变成夸耀他们的也说不定。
  那就明明白白的把前因后果搞出来,来一出大明官场现形记,让那些变质的混蛋无处躲藏。
  苏咏霖遂决定把宋登阁改编为一个底层出身的农民革命者,带领大家一起反抗旧时代封建官僚的压迫和剥削,宣示民众的胜利。
  在胜利前夜,他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梦里面,他带领大家获得了革命的胜利,并且成为了高官显贵,但是那之后,他却逐渐被权力所腐蚀,自甘堕落,沦为民众的敌人。
  他做尽坏事,用权力为自己和家人还有朋友寻求各种不和规则的利益,对于反对者和民众大加打压,彻底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上。
  最后,他自取灭亡,被民众推上公审台,就和曾经那些被他所审判的上等人一样,转了一圈之后,他也成为了被他人所审判的人。
  在被绞死的那一瞬间,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怒火的眼睛的时候,他真切的后悔了。
  随后,他悚然惊醒。
  惊醒之后,他发现庆功酒宴仍然在进行当中,觥筹交错之间,他愕然发现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推杯换盏、面上迷醉,互相恭贺对方功成名就,仿佛革命已经获得了胜利一般。
  这新版《醉官图》没有原版的皮毛,却有原版的灵魂,将原版的用意明明白白的展现了出来,且更加直白。
  这一出戏剧的核心直指革命团队中的蛀虫、变质者,正视这一问题,并且首度向公众提出【就算革命政权建立起来之后也要继续革命,绝不停息】的观点。
  接到西域之战胜利结束的消息的前一天,苏咏霖完成了剧本的打磨,把剧本交给了赵惜蕊,让赵惜蕊拿到戏剧团里面,让那些正在培训的戏剧团新人们率先接触这个剧本。
  戏剧团主力已经兵分三路展开全国巡演去了,现在留在中都的只有少数教育骨干和大批量的培训中的新人,苏咏霖想着把这个剧本就交给这些新人去试试接触,看看结果如何。
  然后,西域之战一战功成的消息就传来了。
  苏咏霖非常高兴,立刻下令枢密院嘉奖全军,论功行赏,接着就按照之前的预定计划,展开安西行省和北庭行省的建设流程,开始准备将西域彻底进行本土化。
  然后,这个消息被向公众公布,向人们宣布西域已经被英勇无畏的大明军队彻底攻克、收服。
  大家津津乐道的西域,失落三百年的荣耀之地,已经回到了大明的怀抱之中,回到了这个大家庭之中。
  因为前一段时间的西域热,中都民众对西域的重视和了解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各地区,大明军队在其他地方取得胜利的时候,他们可能只是简单高兴一下,但是西域则不然。
  一段时间的宣传之后,民众对西域的关注度很高,更是深深为西域的一度沦陷感到十分的难过。
  这场胜利的消息传来之后,他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尽情诉说西域回归给他们带来的无边喜悦。
  然后中都三大商业街的生意又火爆了起来,大家纷纷带上家人一起下馆子欢庆胜利,商家们也十分懂行的推出各种优惠条款,相应这场欢庆。
  当然,你可能小赚,商家绝对不可能亏。
  一夜狂欢之后,生活还是回到正轨,大家该做什么做什么。
  做工的做工,做生意的做生意,种地的种地,上学的上学,出差的出差。
  但是彼此之间总觉得有些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具体是什么不一样了,他们也说不出来,唯有抬头看到飘扬在面前的大明国旗的时候,一种难以言表的呼之欲出的感情在胸中流淌。
  哦,这里是大明。
  这里是我的国家。
  我的国家很强大,非常非常的强大。


第1469章 真是个甜蜜的烦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