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哑口无言。
连瘫在地上的赵昚都不嚷嚷了,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苏咏霖蹲下身子,直视着赵构。
“如果我是你,我不会傻傻等着靖康年的事情发生,眼睁睁看着国家衰败文恬武嬉,就真的一点忧患意识都没有吗?若是如此,我也无话可说,非要等着等到自己穷途末路了再哀嚎着没有可以信任的人、没有可以用的军队,早干什么去了?
你以为只有你是受害者对吗?你把自己当做一个受害者来看是吗?可是你算哪门子的受害者?你们赵家王朝所遭受的一切都是活该,我一点都不同情你们,只是可惜天下千万生灵,因为你们的腐朽无能而白白丧命!”
苏咏霖站起了身子,俯视着赵构,冷冷说道:“你根本就没有反思过为什么自己会落到这个境地,你只是怜惜你自己,一辈子都在想着自己,自私自利到了极点,你这样的人做皇帝,南宋也难怪要走到这个地步。”
说完,苏咏霖不再和赵构做什么交谈。
他已经没有交谈的价值了。
他剩下来的价值就是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面教材,被彻底清算并且定论之后,带着永远的耻辱,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赎罪。
不仅仅是赵构,连同赵昚在内的整个赵宋皇族都不会得到宽恕,他们会遭到最严厉的审判。
当然,他们也不会全部被杀。
在集体公审之后,这群宗室子弟之中,有罪大恶极草菅人命过的会被杀死,其他的将按照罪责轻重,被分配到不同的地方,以罪人的身份服苦役,一直到死为止。
第1166章 让他们不要被遗忘
针对这场世纪公审,苏咏霖召开三司联席会议的时候,只提了一点要求。
“赵宋皇室对天下万民造成的伤害,绝不仅仅只是一代人就能赎罪结束的,把他们都杀了是便宜了他们,我的意见是从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两个开始,一直到赵昚为止,按照亲缘关系来看,他们一共传位八代人。
所以,眼下这群赵宋皇室子弟也要付出同等代价,从他们开始算起,往下数八代人,都要服苦役,做最艰苦最劳累的苦役,为国为民服务,若是他们还能传承八代人下去,那么到第九代的时候,就能恢复自由之身。”
三司官员们对苏咏霖的这个意见倒是没什么看法,因为按照明国的律法,对待官员犯罪和罪大恶极者的惩治是相当严苛的。
自己被严惩还不算,还要殃及子孙,两三代人遭受连坐都算是少的,而且就算有大赦,这个犯罪群体也绝对不在大赦范围之内,这条律法是铁律,无论如何都不准更改。
两三代人基本上都能带走一大波家族,让他们断绝传承,更别说是连续八代人的严格治罪。
这几乎能把整个赵宋皇族一波带走,让他们在事实上断绝传承。
不过没人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
否则被三易回河和黄河决口害死的千万生灵估计会在他们的睡梦中找他们麻烦的。
他们自己做的孽,需要自己来承担。
清算到底,绝不宽恕。
赵宋皇室子弟人数众多,等十一月中旬他们基本上到齐之后,已经超过了三千人。
十一月二十五日,中都城内召开了集体公审会议,赵宋皇室子弟们按照官职、财产、从事工作种类和是否有犯罪记录等等进行判罚。
罪责较轻的被安排到内地的劳动改造工场参与劳动改造,用劳动为自己赎罪。
罪责较重的则被编入新设立的苦役编制当中,属于脏活累活危险活第一批次冲上去的罪犯编制,是苏咏霖新设置的一群人,全都是贪官污吏、重大犯罪者和他们的子孙后代。
他们将被分配到明国边境各州参与城墙建设、道路建设和水利维修等各项苦工,但凡哪里有苦工,他们都要第一时间被征调过去进行工作,然后才是雇佣的民工和征调的军队。
他们将从此远离富贵荣华,远离自己所谓的高贵血统,成为阶下之囚,他们的足迹将会走遍明国大地,为了明国的繁华和民众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劳动力,至死方休。
罪责更重的,有虐待民众、草菅人命等罪恶行为的赵宋宗室子弟将被公开处刑,公开审判之后公开处死,且不是在中都处死,而是在当年的黄泛区,在宋统治者犯下罪孽的地方进行公开审判,然后当场吊死。
而作为首犯,赵昚因为图谋破坏黄河堤坝的罪行,和他的同谋者虞允文一起被判处死刑,两人被囚车锁着押赴黄河下游水势最为猛烈、情况最危险的滑州。
他们被安排在滑州进行公审,然后直接吊死。
吊死之后,两人的尸体被焚烧,之后挫骨扬灰,撒入黄河水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被吊死之前,赵昚看着台上台下群情激愤怒火冲天的中原百姓,看着把自己的脖子牢牢套住的绳子,崩溃了,然后哭了,哭得一塌糊涂,一直以来强行坚持的尊严在这一刻崩塌了。
虞允文从头到尾面色呆滞眼神呆滞,一言不发,唯有看着赵昚因为恐惧而崩溃最后痛哭失声之时,他长长叹了一口气。
被处刑之后,赵昚和虞允文图谋破坏黄河堤坝的事情在滑州黄河堤坝边被用碑文的方式立下,将宋统治者赵昚和虞允文作孽的前因后果讲述清楚,让所有人铭记,曾有一个皇帝因为什么样的罪行在这里被吊死。
所有集中处死赵宋宗室的地方都按照惯例立碑作传了,将他们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被处死的前因后果写下来,作为永恒的纪念。
冤死的千万生灵不能复生,后人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不要被遗忘。
帝王将相的家谱不纪念他们,人们就该用自己的方式纪念他们,这是人文主义的光辉。
整个审判过程中,只有一支赵宋皇族子弟得到了稍显宽宥的审判。
这是已故南宋宗正卿赵士亻褭的家族支系。
之所以这群人得到了特别的待遇,是因为赵士亻褭在岳飞冤案中站出来为岳飞鸣冤,以一家百口人的性命为岳飞担保,犯下了政治错误。
为此,赵士亻褭一家子遭到了赵构和秦桧的政治打击,举族被迁移到福州居住,他自己本人最后郁郁而终,这一支宗室也遭到冷遇,生活比较困苦,没有作奸犯科。
因为这一则往事,三司对这一支皇族子弟网开一面,予以宽大处理。
苏咏霖令其全家代表赵宋皇室为岳飞守墓,并且在即将建成的岳将军纪念祠中担任工作人员,世世代代传承守墓、守护纪念祠的职责,作为赵宋皇族对岳飞微不足道的补偿。
大审判耗时一个多月才判处完毕,期间中都民众来了一波又一波,亲眼目睹这场针对赵宋皇室的世纪审判,并且为此津津乐道,连着一个月,对赵宋皇室的审判都是中都城内的头版头条。
而那些罪大恶极被带到黄泛区公开审判的宗室子弟也引起了当地民众的轰动围观。
围观他们被公审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一眼望去全是人。
当地复兴会组织趁机进行了一波政治历史宣讲,向民众宣传这些赵宋宗室子弟到底犯了什么错、到底做了什么恶,为什么要被公开审判并且当众吊死。
这一波宣传的效果非常好。
反正这些恶棍在被吊死之前都有幸享受臭鸡蛋、烂菜叶之类的投掷武器的洗礼,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散发着让人难以忍受的臭气。
大审判结束之后,其他赵宋宗室子弟的命运都已经确定了,也没什么别的事情需要做了,等着受刑就可以了。
除了赵构。
作为最具备政治意义的政治首犯,苏咏霖对赵构的处置和对其他人的处置并不相同。
第1167章 赵构的精神胜利法
洪武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苏咏霖下诏给江南国,令江南国将岳飞墓葬迁回其相州汤阴县老家,与其子岳云、岳雷之墓葬一起回归祖坟。
当年岳飞冤死之后,他的尸体被一个狱卒冒着危险背走下葬,等赵昚继位为岳飞平反,狱卒之子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朝廷,于是南宋朝廷将岳飞改葬在栖霞山下。
苏咏霖则认为落叶归根才是对英雄最好的抚慰。
另外,岳飞尚且还活着的家眷——妻李娃及其三子也当一并回归相州汤阴县生活安置,落叶归根。
诏令中还有要求江南国将奸臣秦桧、秦桧妻王氏、万俟卨、罗汝辑、张俊等五人之墓葬摧毁,开棺戮尸,挫骨扬灰。
秦氏、王氏、万氏、罗氏、张氏五大家族全部列为战犯,举族逮捕送往中都受审,族中罪大恶极之人将判处死刑,余者将被编入苦役编制,往下三代人都要服苦役,至第四代人才能恢复自由身。
汤阴县由财政部拨款监修筑造岳将军纪念祠,为纪念岳飞、弘扬正气、勇气之用。
江南国需要同时将全部关于岳飞和岳家军抗击金人的记录资料交给明国,由明国官方进行进一步整理,最后放置在岳将军纪念祠之中,公示天下,让天下人永远记住岳家军曾经的英勇顽强。
对与岳飞一同遇害的大将张宪的家人进行找寻、赏赐,将张宪的墓葬迁回原籍,勒令张宪原籍阆州官府为张宪修建墓碑、建立墓园,派人妥善看管。
对为岳飞冤案鸣不平的官员薛仁辅、李若朴、何彦猷、何铸等人进行嘉奖,若本人还活着就把嘉奖给予本人,若已过世就把嘉奖交给家人,由家人代为继承。
对没有权势却依然敢于为岳飞鸣不平的幕僚智浃和平民刘允升、范澄之三人予以嘉奖,令江南国寻找他们的尸体迁回故乡安葬,勒令故乡官府为他们修建墓碑、墓园,妥善看管,并且寻找他们的家人,将嘉奖给予他们的家人。
对已故赵宋宗室赵士亻褭进行褒奖,而他的家人已经得到了宽大处理,就不额外进行赏赐。
至此,整个岳飞冤狱算是基本了结了。
最后还剩下一点扫尾工作,便是赵构派上用场的时候。
苏咏霖决定在岳将军纪念祠中塑造一尊威风凛凛的岳飞戎装像,就建造在纪念祠正门入口前,而在这岳飞像周边,将铸造赵构、秦桧、王氏、万俟卨、罗汝辑、张俊等六个人的跪像。
这六个跪像将用钢铁铸造,涂漆,时时看护,也时时供人参观。
赵构作为六人当中唯一还活着的那个,也作为知晓已经死掉的五个人的相貌的唯一一人,需要将自己印象中这五人的容貌画出来。
苏咏霖知道赵构有不错的艺术水准,据说他就算是在被金兀术追击的东逃西窜的时候也不忘记刻苦练习书法,想必这方面的工作应该不是问题。
所以苏咏霖特意下令让他负责这个工作。
“听说你非常擅长书画,画出这五个奸佞的肖像,不难吧?”
赵构当时的脸色非常精彩,但是他不敢反抗,便接下了这个工作,然后按照自己的记忆,把这五人的相貌画了出来。
最后,明廷雇佣中都知名人像画师周长安为赵构现场作画,将赵构的容貌画了出来。
这六个人的跪像也将由知名塑像工匠进行制作,务求结实耐用、长久保持。
而赵构就在这之后得到了自己不同于任何赵宋宗室子弟的任命。
他接下来这辈子的工作就是在岳将军纪念祠中为保证这六个跪像不出现锈蚀而工作,他需要时时刻刻关注这六个跪像,负责让这六个跪像保持最好状态。
若是来访的人们忍不住自己的情绪对这些跪像做点什么,他也需要在事后将这六个跪像恢复原样。
然后。
他余生的每天上午和每天下午,都要在固定的时间,在岳飞塑像前跪上半个时辰,风雨无阻。
人来人往也好,无人前来也好,除非病的起不来床,否则每天都要跪足一个时辰,纪念祠里会有专门负责人监督、记录,赵构一天都别想逃过去。
这是苏咏霖最早的想法,不过后面苏咏霖又做了一番考虑,觉得赵构活着的时候就让赵构和五个塑像一起跪着,亲身参与进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岳飞的忏悔之意。
等他死了之后再把塑像搬出来代替他。
这样效果更好也说不定。
嗯,就这样做。
于是苏咏霖正式通知了赵构,让他知道自己晚年的安排。
听到苏咏霖对他的这个安排之后,赵构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痛哭流涕。
庆幸的是,他不用和其他皇室子弟一样被编入苦役编制,这一辈子都要在辛苦的体力劳动之中度过了。
痛哭流涕的是,他怎么也算是一个君王,是天子,岳飞是他的臣子,自古以来,哪里有天子向臣子下跪的道理呢?
他将自己的痛苦小心翼翼陈述给苏咏霖知道,希望苏咏霖可以在看在同为君王的份上,免去这样的折辱。
“我这里没有天子,只有做皇帝的人,臣子也是人,犯错的君王向冤屈的功臣下跪认错,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更何况你现在已经不是皇帝,是个罪人,而岳飞始终是大将军,你的地位尚且不如他,向他下跪,天经地义。”
苏咏霖给的回复让赵构感到绝望。
从今往后的每一天,他都要向岳飞下跪,甚至还要在人们的注视之下向岳飞下跪,听着人们对他的种种评价和嘲讽,一直到死。
这不比死了还要难受?
赵构很难受。
但是一想到死亡,他顿时觉得这又不是很难受了。
虽然很没有面子,但是至少可以活着,还相对轻松一些,不用承担更加痛苦的劳役,不用和赵昚那群人一起走南闯北做苦工,做他们曾经最厌恶最不可能去做的事情。
虽然每天要跪着一个时辰,但是其他时间都是可以坐着的,做点擦拭清洁的活计,一日三餐有保障,住宿有保障。
至于生理需求……
反正那里也没办法抬头,就一直低着头过活算了,总归也不是什么难熬的事情。
这样一想,赵构的心情稍微变好了一点点,觉得接下来安稳的活着或许也不是什么难受的事情,至少和那些已经死掉的人比起来,他实在是一个幸运的人。
赵昚死了,虞允文死了,很多他认识的人都死了。
他们有的被吊死,有的被斩首,有的受尽折磨之后惊惧而死,全都死了。
但是他还活着。
所以,我赢了。
我是失败者中的胜利者,我是一个赢了的输家,没有人比我更懂怎么在败中取胜。
赵构感到无比的快乐,感到无比的庆幸,并且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他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这种逆来顺受的变态阿Q精神了。
第1168章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洪武五年十二月到洪武六年二月,三个月的时间里,苏咏霖给江南国朝廷下达的命令被江南国朝廷办理的很好。
尤其是岳飞遗孀李娃和岳飞的三个还活着的儿子,更是被沈该下令客客气气好吃好喝的一路送过了长江。
他们是在岳飞被赵昚平反之后就离开了原先的流放地,返回了临安地区,之后一直生活在临安,等着赵昚的进一步安排。
但是赵昚刚刚平反岳飞之后就撞上了明宋战争之类的大事件,接下来的生存环境更是急剧恶化,所以无暇关注岳飞遗孀李娃和她的三个儿子,这一家子就像是被遗忘了一样。
现在骤然被提起,江南国立刻把他们奉若上宾,生怕有一丝一毫的怠慢从而惹得大明爸爸不开心。
过了长江之后,他们就被当做烈士家属交给了明国官方,明国方面派专员一路陪同将他们带到中都去见苏咏霖,等见到苏咏霖之后再前往相州居住。
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