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弃疾和张越景互相看了看对方,明显没想到沈该会提出这个请求。
沈该坚决点头。
“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吾等经过商讨之后得出来的结论,吾等非常希望大明可以保留一支军队在临安,用以震慑宵小之辈。”
这个想法还真不是沈该等人的临时起意。
在之前,想到明军撤军之后临安政局一定不稳的情况之后,张栻就提出了这个担忧。
“大宋军队尽丧,剩下来的临安守城军队也基本上都是新兵,没有训练,缺乏武器装备,缺乏有效的指挥,保护临安姑且还可以,但凡有什么突发状况,根本不能应对。”
张栻低声道:“简单来说,至少在一年以内,咱们没有任何办法应对各地可能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川蜀问题,更是无法应对的。
说穿了,大宋……咱们江南国现在就是个泥足巨人,一推就倒,没有人起兵作乱还好,一旦有人起兵作乱,咱们将束手无策。”
张栻把话说得很明白了。
当时沈该、周麟之等人的面色难看到了极点,却不得不承认张栻所说的是对的。
以现在临安朝廷的实力来说,自保尚且是个难题,更遑论镇压不臣。
一旦地方上出现大规模叛乱,对临安不服从,哪怕只是阳奉阴违,都会让临安十分痛苦,所以张栻大胆提出策略——狐假虎威。
主动邀请明国驻军,利用明国驻军震慑宵小。
让宵小之辈知道临安朝廷虽然失去了威慑力,可是他们得到了明国的承认和扶持,一旦宵小之辈心怀不轨,大明天兵就会立刻出动,讨伐他们。
你们不怕我们,难道还敢不怕大明天兵吗?
借助明军的力量震慑宵小之辈的不臣之心,就可以为临安中央恢复军力和威慑力争取时间,甚至还可以借助明军的优秀训练模式,聘请明军军官对南宋军队进行训练,让南宋军队也变得善战,这难道不是很有意义的行为吗?
还真别说,张栻的建议提出来之后,还真的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他们纷纷认为这是眼下最好的办法,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了。
唯有周麟之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样做对临安来说就是摆明了要做明国的狗腿子,甚至要依托明国做事情,处处仰仗明国,而且让明国驻军在临安附近,这不是找死吗?
那他们还有什么自主权力吗?
“如此一来,吾国岂得自主?”
周麟之的这句话让一些官员支持他。
这些官员认为就算他们已经变成了江南国的臣子,确也不能就此失去独立自主,这是底线问题。
但是张栻随后又是一句话彻底说动了沈该。
“在自主之前,要先存续,存续都没有,谈何自主?当下情势,明国不需要吾等,是吾等需要明国!”
周麟之无话可说,反对派无话可说。
最后沈该决定采纳张栻的意见,在谈判会议上向明国提出额外条款,主动请求明军驻军,留下一支军队在临安,协助临安中央震慑宵小。
第1151章 没有大宋,只有江南国
这个事情明中央还真是没有预料到,苏咏霖也没有预料到。
之前他们是想过要在临安驻军,但只是保留五百人的精锐用来保护办事处,关键时刻五百精锐也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可谁知道临安方面居然主动要他们驻军,给他们名正言顺把军队留下来的机会。
狐假虎威?
他们是想要借助明军的力量威慑那些对战后威望尽失的临安朝廷心怀不轨的地方分离势力吗?
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可以有效震慑对临安朝廷不满的地方势力,能够维持地方稳定,等于间接为他们减少了极为大量的军费支出。
辛弃疾和张越景低声商议一阵之后,觉得这个事情事关重大,还是要请示一下苏咏霖再做出决定。
“此事事关重大,需要请示一下大明皇帝再给你们答复,只待条约签订,我立刻派人回去上报消息给陛下,请陛下圣裁。”
“如此甚好。”
沈该点了点头:“事已至此,吾等将全部接受大明的一切要求,还请辛总长尽快汇报消息给大明皇帝知道,大宋……哦,是江南国,江南国翘首以盼大明天兵留驻,震慑宵小之辈。”
辛弃疾点了点头。
“为防万一我再多问一句,这件事情,是沈相公可以最终决定的吗?”
辛弃疾看着沈该。
沈该直视着辛弃疾,点头。
“可以。”
“好。”
辛弃疾不再问询其他。
双方就其他的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比如战争赔款之类的小问题商量了一下,辛弃疾做了一些让步,给沈该留了一点面子,没有要钱要的太多,价格上还是很公道的。
然后双方便正式敲定了这份和平协议。
辛弃疾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式两份的正式和谈文件拿了一份交给沈该,自己留下一份签上自己的名字,并且盖上了苏咏霖交给他使用的国玺印章。
沈该也拿出了本该属于赵惇的国玺印章,在签下自己的名字之后,盖上了印章。
双方交换文本,再次签上各自的名字,盖上印章。
如此,这份和平协定便正式具备了法律效力。
从此,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南宋的存在,有的,只是一个叫做【江南国】的国家,这个国家属于明国的属国,国家元首等同于王爵,但是正式名称叫做【江南国主】。
第一任江南国主名为赵惇,他将在日后得到明国皇帝的正式册封从而成为江南国主。
并且每一任江南国主都需要得到明国皇帝的册封,然后才能算作是正式的江南国主并且行使权力。
江南国主是明国皇帝的臣子,各项事务当中,必须要对明国皇帝称臣,不能僭越,不能违背明国皇帝的号令,更不准对外称国主,对内称皇帝,不得阳奉阴违。
江南国不能有自己的年号,必须全盘采用宗主国明国的年号,也就是洪武年号。
江南国需要从法律上认可原有的京西南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江南西路、淮南西路、镇江府、建康府、泉州府、广州府这五路四府之地将割让给上国大明作为此次战争的赔偿,宣称永久放弃这五路四府之地的所有权,承认这是上国大明的疆土。
江南国需要交出明国认定的战犯及其家眷给到明国,一切由明国处置,绝对不允许有所隐藏,包括主要战犯虞允文、王大宝等人还有他们的全部家眷,都要交出来,由明国处置。
临安城内需要设置大明上国的办事处,由大明自己派遣官员和军队管理、驻守,办事处内部等同于大明国土,江南国官员、军队都不得随意进入。
一应江南国境内的大明子民都不归江南国的法律管理,若是犯法,需要交给办事处,以大明国的法律进行处置,江南国方面没有处置大明子民的资格。
提出那么多要求的同时,明国也不是没有对江南国做出一些让步。
比如作为宗主国对属国的恩遇,原先属于南宋对明国上供的“岁币”就此停止,明国不再需要江南国缴纳什么岁币。
战争赔款方面也可以和平协商,做出一些让步,不需要江南国付出太多的赔偿,意思意思也就可以了,大明国吃点亏就吃点亏。
看,大明国对于你们是多么优厚?
感动不感动?
感动,当然感动。
“国主殿下身体可还好?”
交换和约文本的时候,辛弃疾毫不在意的顺嘴问了问。
沈该也就顺嘴回了一句。
“国主殿下病着,躺在病榻之上,不能起身面见上国使者,实在是非常抱歉,但是太医说国主殿下的身体还是可以调养好的,很快就可以恢复,辛总长无需担忧。”
辛弃疾摇了摇头。
“无妨,请国主殿下好好休息,顺便,请沈相公为我带去大明皇帝对国主殿下的问候。”
“一定带到。”
沈该面色如常,没有任何变动。
“那么之后的诸多问题,包括割地的交割事务,还请相公全力协助了,当然,江南国作为大明的属国,大明也会全力支持国主殿下的执政,决不允许有任何人对江南国产生歹意,关于驻军的事情,我也会尽力促成。”
辛弃疾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意识到沈该等人请求明军驻军到底是个什么用意,感觉这件事情对于明国来说没什么坏处,便把话说得很到位了。
听到这句话,沈该心中没来由的一松,扯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向辛弃疾表示感谢。
之后大家一起举办了盛大的欢庆宴会,庆祝战争结束,庆祝和平回归,庆祝临安城逃过一劫,庆祝临安居民们逃过一劫。
入夜,酒过三巡,宴会结束,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睡觉的睡觉,呕吐的呕吐,发酒疯的发酒疯,大笑的大笑。
回皇宫办公室的路上,张栻将醒酒药递给了微醺的沈该,沈该接过醒酒药,缓缓服下。
“相公喝得有些多了。”
“高兴啊,从此无忧了,怎么能不多喝一些呢?”
沈该眯着眼睛看着张栻,笑道:“敬夫啊,这一次,咱们能顺利把问题解决掉,换来一份难得的安稳,这多难得啊?只要明国答应驻军,咱们不就有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了吗?”
张栻抿了抿嘴唇,然后笑了出来。
“这哪里是什么安稳?这分明是回光返照啊……”
闻言,沈该敛去了脸上的笑容。
“这个建议是敬夫提出来的,现在敬夫却自己认为这是回光返照?”
“那是自然,哪里能看不出来呢?明军虽然撤退,不打临安了,可他们与我们签订的协定,已经完全把咱们死死锁住了,且大宋军队尽丧,从今往后整个大宋都不会有摆脱明国的可能了。”
张栻敛去笑容:“很显然,明国虽然短期内没有彻底攻灭咱们,但我想,那不过是明国尚未完成黄河工程、所以腾不开手的缘由,一旦他们解决完了内部问题,想要吞并大宋,不过是举手之劳。”
第1152章 敬夫同志,别来无恙
签订这些协议是明国的目标,但是保留明军在临安附近驻守却是沈该等人自己迫切的需求。
谁都清楚,除了明国,没有其他的帮手可以帮助他们,哪怕是饮鸩止渴,他们也必须要这样做。
对,饮鸩止渴。
“看来你看得很清楚。”
沈该点了点头,开口道:“既如此,吾等是否该考虑一下接下来的事情该怎么处理?总不能这样就岁月静好万事大吉了?明国一时半会儿不要咱们的命,也能保护咱们,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可不好说了。”
“这一点相公应该很早就有考量了吧?这些事情该怎么处理,该怎么收尾,请来的大神要如何才能请走之类的,相公应该考虑过了吧?”
张栻微笑着看向沈该。
沈该闻言,微微叹了口气。
“这件事情对于你我来说,都是无可奈何才会做的事情,若非无可奈何,谁会去做这个叛臣呢?现在所面临的一切,也是叛臣必然需要面对的局面。
然而在事前,我从未考虑过此事,所以也没有任何应对方略,敬夫,这是你提出来的办法,理所应当,该由你来收尾,不是吗?”
甩锅给我?
看着沈该貌似无奈实则狡黠的目光,张栻无奈的摇了摇头。
“天下之大,若是明军南下,就彻底没有了咱们的活路,所以,似乎唯一的道路就是出海,前往与大宋有不错邦交的国家,寻求庇护,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沈该沉默了很久。
“当真没有其他的办法吗?”
“倒也不是当真没有。”
“什么?”
“按照明国的规矩来,用全副身家财产换一条命,老老实实做明国的顺民,如此,方能保一家平安。”
“……”
沈该看着张栻看了一会儿,忽然笑道:“敬夫,对于你来说,这是可以接受的吗?按照明国的说法,咱们都属于上等人,是罪恶的,是要被清算掉的。
当然,你的意思是我们主动交出全部的家产,交出全部的积蓄,还要在明国朝廷的管束之下,从一个上等人,变回一个普通人,和普通人为伍,彻底失去一切为所欲为的可能……”
说到这里,沈该顿了顿,仔细打量了一下张栻的面色,才又继续说道:“这样的事情,在作为一国掌权者们的我们这里,是可以被接受的吗?”
张栻思考了一会儿,笑了笑。
“相公觉得呢?”
“我在问你。”
沈该看着张栻。
张栻深吸一口气。
“有点难度,但,若是性命攸关,也不是不能考虑,我是这样想的。”
沈该闻言,缓缓点头。
“敬夫是这样想的啊……其实可能我也曾经这样想过,但是我觉得,现在我冒着生命危险做了大事,所为的应该不仅仅只是保住性命那么简单。
权力这个东西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没有的时候,日日夜夜都在想,有了,也不会觉得厌烦,反而会觉得这权力异常的甜美,越来越不愿意松手。”
沈该伸出手掌,放在张栻面前,然后将其紧紧握住:“敬夫,之前的咱们,想要做什么都必须要经过其他人的同意,而现在,没有这种问题了,这种感觉……真的很让人着迷。”
“相公,您……”
“我难以割舍,真的,我难以割舍。”
沈该看着张栻,笑道:“我算是知道为什么那张皇位只有一张,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脑袋都想要上去坐一坐,敬夫,你不这样认为吗?”
“相公是最大的功臣,所以相公享受这种权力也是理所当然的,我只是辅助,没有这种资格。”
张栻轻声道:“若是如此,相公就必须要为自己考虑后路了,毕竟明军南下,咱们没有任何可能挡得住,明军若驻军临安之后更是如此,这是毫无疑问的。”
“……”
沈该又一次沉默了。
这种长长的沉默一直维持到马车“到站”,站在皇宫门口,沈该伸手握住了张栻的手。
“敬夫,我有个不情之请。”
“愿闻其详。”
“敬夫为我谋划政变之事,我深深意识到了敬夫的才能,现在,我没有别的人可以信赖,唯有敬夫可以信赖,所以,我想让敬夫为我参赞后路之事,敬夫能否答应呢?”
沈该说着,伸手握住了张栻的手:“我的家人,还有敬夫的家人,应该都不能在明国治下很好的生存,对吧?”
夜色深沉,张栻脸上的表情不是很能看得清楚,沈该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太好,凑得稍微近了点儿,却又担心张栻有别的想法。
不过最后张栻的回答并没有让他失望。
“相公所言,也是我所想,能为相公办事,是我的荣幸。”
“如此,甚好。”
沈该看上去已经放心了。
回家的路上,张栻思来想去,感觉自己对沈该的了解还是不够多,但是当时那种情况之下,除了沈该,他也没有什么多余的选择了。
尽可能的把事情办了,让明国减少了很多的损失,所以事前的行动目标应该已经达成了。
只是接下来的事情一样不好做就是了。
以沈该为首的保守派集团虽然畏惧明国的赫赫军威,可是他们对于明国的意识形态一样怀着深切的恶意,绝不可能简单的束手就擒。
临安城中依然存在着数量极为庞大的反动保守派势力,整个江南国也依然保持着极为强大的保守派势力,他们虽然在军事上不是明国的对手,但是想要用军事手段全部祛除,难度一样很大。
今后的路看起来并不好走。
张栻坐在车中思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