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550章

启明1158-第550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
  赵玉成是个不服输的性子,但是有些事情也不是他不服输就能无视的。
  虽然眼下有着江西兵团建立的流言,不过这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目前来说张越景还是此次军事行动的总指挥,他也要听命于张越景。
  “对了,听说军中近来有成立江西兵团的说法?”
  赵玉成试探着打听道:“你这里有什么消息没有?”
  张越景摸了摸下巴。
  “之前有听到过风声,不过具体的还是要等主席的命令和枢密院行文,你且放心好了,你立下那么大的功劳,这方面奖励少不了你的,按照我的猜测吧,未来南下灭宋,估计就是咱们两个兵团和关中齐鲁兵团的事情了。”
  “如此就好,虽然说做文职工作也是不错,不过我现在更想做的还是军事工作,率军前往各地征战。”
  赵玉成笑道:“主席一路走来,历经艰险,而他之前的辛苦,我经过这段时间在南宋的经历才算是有了些许的感触,老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读了那么多书,总要走更多的路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
  “你还想有什么感悟呢?”
  张越景笑眯眯的看着赵玉成。
  赵玉成叹了口气。
  “你或许不清楚,在我发起起事的同时,当时的江南西路也有很多同样饱受压迫的人揭竿而起,反抗南宋的压迫,他们一度声势浩大,聚众二三十万,规模远远大过我,但是他们失败了。
  而且他们的失败还不仅仅是南宋方面的剿杀,还有他们内部的自相残杀,且他们占据一些地方之后,就没有继续征战了,反倒开始享受、讲起了排场,讲起了规矩,讨论了谁大谁小。
  有人不服,就开始互相残杀,就在这个时候,宋军杀了进来,把他们杀的血流成河,溃不成军,原本声势浩大的反抗,很快就失败了,我麾下第四师师帅张小虎是那场起义唯一的幸存领导人。
  所以我就在想,为什么他们失败的那么快,为什么他们堕落的那么快,明明是为了反抗,可是转瞬之间整个人就像是换了种一样,开始贪图享受。
  同样的情况,我在这里发展的时候,咱们内部也出现过了,很多曾经的同志贪图享受,贪污受贿,做了上等人,这让我很是疑惑。”
  “原来如此,你经历了这些。”
  张越景点了点头,叹了口气,缓缓道:“你想不通的事情,其实我也想不通,主席这些年处置了不少人,其中也有不少都是复兴会员。
  他们都是读过书接受过教育的,有些还是我们都认识的人,那些时候多么明事理,多么求长进,有些事情本该明白,可为什么还会犯错呢?”
  “所以啊,我还有很多疑惑,怎么想也想不通透。”
  赵玉成开口道:“但是我一边征战,一边就有了一个想法,也不知道对不对。”
  “什么想法?”
  “这可能和战事有关。”
  赵玉成开口道:“战争时期,我们一心一意扑在战事上,全心全意打仗,只为了胜利,为了成功,没有那么多闲心思想来想去的,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问题。
  可一旦闲下来,就不一样了,就和当年我的那些叔伯亲戚一样,最早开始起事的时候,总也是小心翼翼处处谨慎的,可一旦自以为天下安稳,就开始各种享受,各种作妖,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
  所以我想着,战事,或者说是类似于战事的一些需要大家伙儿全身心投入的事情才是维持内部纯洁性最好的方法,如此便没有人有心思想着该怎么奢侈享受剥削压迫了,你觉得呢?”
  张越景听了赵玉成这一番言论,想了想,便捏着下巴缓缓摇了摇头。
  “主席说过,战争是政治上的矛盾无法调和而发起的最后解决手段,并不是常规手段,难道你觉得未来咱们一统天下之后还要继续无休止的发起战争吗?
  国虽大,好战恒亡,这句古语我是认同的,战事一起,不知道多少钱粮损耗,多少百姓有家不能回,多少人家不得团圆?
  开战以前枢密院算的那笔账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打仗,那真的是烧钱烧的彻底,咱们积攒三四年,也就一场打仗就没了。
  解放固然重要,但是考虑自身的经济基础也很重要,主席《洪武政论》的第二卷 你看了没?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打仗打的就是钱粮。” 
  赵玉成沉默了一会儿。
  “可是除了战事和类似于战事这种需要大家全身心投入进去的事情,比如说土地改革,比如说对付地主豪强,除了这些事情,还有什么事情能够阻止那些人腐化堕落呢?
  以主席的才能、威望,尚且不能阻止那些混账东西收起那些混账心思,有朝一日主席若是不在了,天下又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模样。
  现在尚且如此,再过个几十年,咱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咱们那么辛苦建立起来的大明国彻底变了模样?变得和南宋一样?”
  张越景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总觉得赵玉成说的不对。
  “你说的也有一点道理,但是玉成,你总该想想总是发起战争,就算不去考虑那些损耗和民众的厌战情绪,这天下的仗也总有打完的那一天,等全部的仗都打完了,打到了极致了,咱们又该怎么办呢?”
  赵玉成点头认可这个问题。
  “这个我也想过,但是我想着,这仗大抵是打不完的,早些年我在主席那里看过一张地图,天下之大,不知有几千里几万里。
  大海对岸,还有更加广袤无垠的大陆,如此广大的土地,又有多少穷苦人正在吃苦受罪呢?多少人在等着咱们去解放呢?
  只要咱们一天不忘记初衷,一天不停止和上等人作斗争,一天不忘记解放那些被压迫的人们,咱们的内部就始终会保持着事业的热情,就会源源不断的出现更加优秀的同志。
  这样,即使咱们内部会出现一些虫豸忘记了初衷,那也是少数,绝多数人会始终维持着战斗的热情,会牢记自己的使命,这就好像农民军的同志们一样,那么多年,也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呢?”
  赵玉成结合自己身边的事情,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告诉了张越景。


第1099章 他们就是一群永远也不应该停下来休息的人
  打到大海对岸?
  打到全天下?
  赵玉成的这个想法让张越景相当吃惊。
  “你还想打到外头去?那张地图我也看过,咱们的神州大地不过是所有土地的一部分,往南往西往东都是陆地,往东倒是一片大海,可大海对面还是一片大陆地,地方确实很多。
  但是路途遥远,打过去也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多少钱粮,怕是军队还没有开过去,咱们就已经耗尽了钱粮了,这仗还在怎么打?没得打啊。”
  “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决心和意志。”
  赵玉成笑道:“你想想咱们经历过的那些事情,我就带着了一百多人南下,现在拉起来的是八万人的队伍,出去的人不需要太多,去一些人,只要有压迫,就能拉起来反抗的队伍。
  到时候大明作为咱们的大后方,咱们在外奋斗,和上等人进行斗争,不断地打败他们,解放那些受到压迫的人们,只要还有人被压迫,咱们就要奋斗不息,绝不停止!
  地方远,咱们就慢慢来,十年不够二十年,二十年不够五十年,五十年不够一百年,一代人没有完成的,下一代人继续,下一代人还完成不了,那就再来一代人!
  这样一来,不仅咱们的事业不会停止不会失败,还能源源不断的培养足够优秀的后继者跟着咱们继续下去,一直到天涯海角。”
  张越景看着他,无奈的笑了。
  “可是玉成,再怎么打,再怎么消灭上等人,再怎么清算,之后也还是需要治理需要生产的,土地是需要耕种才会长出粮食的,不会平白无故长出粮食的。”
  “但是如果生产和治理都是有明确目标的话,就会不一样,而且那个距离问题,我记得我当时曾在主席那边看到过一张图纸,那图纸上画着一种奇怪的车子,叫火车来着,说是速度能比最快的快马还要快好几倍!”
  赵玉成满目都是精光:“那种车子一旦成功了,咱们打出去就不是问题了,速度会非常快,会减少很多损耗的钱粮,不是吗?”
  “火车?跟火炮火枪一样吗?”
  张越景想了想火炮火枪打出来的炮弹的可怕威力,进而在自己的脑袋里模拟了一下火车的模样。
  和火炮发射是这样的,一个超级大的铁管子,火药在后头爆炸,车子嗖的一下窜出了铁管子朝着目标就飞了出去,从这头飞到那头,从临安飞到中都……
  或许只要一天,或者两天。
  那……
  还真有可能打到天涯海角去啊。
  张越景大为震惊。
  “乖乖,一发炮弹就要那么些火药做发射药,那这火车要装那么多人,还要飞那么远,那得要多少火药多长的炮管子才能飞起来啊?”
  “飞?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是主席说这个车肯定是可以做出来的,而且速度超快,能够彻底改变咱们打仗的老大难题,会让咱们轻松不知道多少倍。”
  赵玉成笑道:“如此一来,我觉得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了,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张越景情不自禁的跟着点了点头,然后立刻意识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什么希望的,差点给你绕进去,你小子这些年在南宋到底是怎么历练的?怎么满脑子都是这些天马行空的东西?脚踏实地才是最重要的,可别想这些好高骛远的事情,不然主席饶不了你!”
  “这怎么叫好高骛远呢?这是合理假设,主席经常说允许假设,允许如果,凡事都要思考,没有思考,哪来的咱们大明国?而且这个问题难道不是真实存在的?”
  赵玉成摊开双手看着张越景,张越景张张嘴巴,感到无言以对。
  赵玉成说的确实很有道理,贪污堕落这种事情确实存在,而且历朝历代都存在。
  他一度以为大明国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大家都是苦出身,都是苦过来的,好容易翻身做主,不可能再去走回头路。
  但事实并非如此,当初黄河工程爆雷,河南行省当地就有大量官员落马,其中就有一些复兴会员,张越景最初的值的时候愣了好一会儿才接受了这个事实。
  事实上这也是相当一部分老复兴会员的疑惑。
  他们想不通为什么受苦受难的同志们好不容易翻身做主不再受苦了,却又反过来去做那些他们最讨厌也发誓要消灭掉的事情,那可都是大家发过誓无论如何都要消灭的事情,是加入复兴会的时候发下的誓言。
  当初的言之凿凿,转瞬之间就忘掉了,就被上等人的调调腐蚀掉了?
  相当一部分坚持理想的老复兴会员经历多次政治动荡之后心中都有疑问,然后就如何防止复兴会员腐朽堕落的事情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张越景记得黄河案之后,当时复兴会内部还为此征集了大家的意见,讨论该如何防止会员被上等人腐蚀,产生了不该有的想法。
  至于结果如何,张越景不知道,但是就之前零星爆出的一些贪腐事件来看,似乎探讨的效果并不太好。
  要怎么做才能防止大家腐朽堕落成为上等人呢?
  当初苏咏霖提出这个可能性的时候,还有些人觉得苏咏霖是在小题大做——复兴会员怎么会堕落呢?
  大家都吃过那么大的苦,受过那么大的罪,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搞死那群上等人,怎么会腐化堕落贪图享受呢?
  可事到临头,被打脸的人不止一个两个。
  南宋还没干掉,大理、西辽、高丽、草原还没有彻底解决掉,大明国的周边环境也只是改善、还远没有到彻底安稳的地步,就已经有些人忍不住,要暴露本性了。
  这以后还得了?
  张越景参加河南兵团内部的复兴会组织会议的时候,一些五六年老会员就提出过这样的问题。
  赵玉成召开江南西路复兴会组织会议的时候,他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并且发动大家进行思考。
  事实上很多地方上的复兴会组织在那场大清洗之后都进行过内部反思、商讨,讨论大家在思想道德上出现滑坡的问题,也提出过很多建议,但是效果……只能说并不明显。
  最有效的还是复兴会监察部主任孔茂捷提出的一系列监察震慑手段,他在复兴会总部会议上宣誓,将永远和堕落腐败作斗争,谁敢起不该有的心思,他就敢送此人一口棺材。
  但是赵玉成认为这种方法镇得住一时,镇不住一世,赵玉成觉得还是要回到当初大家齐心协力搞斗争推翻金国的时候,从那个纯粹的时刻汲取力量和智慧。
  那就是不能让同志们松懈下来。
  一旦松懈下来,就必然产生那些封建王朝会出现的现象。
  会有人贪腐犯罪,会有人贪图享受从而多纳妻妾,会有人存有私心从而为自己或者家人谋取利益。
  这样的情况都会出现,大明最终会变成一个和过去的所有王朝没什么不同的王朝,复兴会的存在也将彻底失去意义。
  所以,不能松懈,不能让大家觉得到此为止,接下来就是享受胜利果实了。
  不是这样的,真正的胜利果实不是刚刚胜利就一起享受权力,那终究会重新走上当年那些江南西路农民起义者的老路,终究会失去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
  或许他们就是一群永远也不应该停下来休息的人,或许他们从踏上这条路开始之后就没有停下来的可能,他们必须要一刻不停地战斗战斗再战斗,成为永远的战士,一直到死。
  什么地方有上等人,就去战斗,一刻不停地战斗,一刻不停的维护大家抛头颅洒热血获得的成果,决不允许这份成果遭到任何玷污。
  赵玉成的这种想法刚刚成型没多久,他还没有在公开场合发表过自己的看法,目前,也只有少数几个人听他说过,张越景就是其中一人。


第1100章 击破京湖战区
  说老实话,张越景感觉赵玉成的想法挺雷人的。
  毕竟一直战斗这种事情想想也要付出很大很大的财富力量和人力,这种程度的支出是大明国可以承受的吗?
  一直战斗下去需要付出的钱粮,付出的人力,那都是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现在光修一个黄河就能让大明国陷入暂时的停滞当中,更何况是其他的大额支出呢?
  从经济上来看,张越景非常不看好赵玉成的想法。
  但是另一种角度来看,张越景不得不承认赵玉成的想法确实是目前唯一看上去可行的方式。
  因为大家聚在一起刚刚开始奋斗的时候,在抵达中都建立明国之前,真的都是一心一意。
  所有人都是斗志昂扬,怀着对上等人的彻骨痛恨在占领地发起全面的改革和清算,对当地上等人进行彻底打击,解放民众,并且号召他们跟着苏咏霖一起掀翻压迫,夺回自由。
  那一场场公审大会,一场场诉苦大会,一场场令人心潮澎湃的集体会议上,人们挣脱枷锁之后仰天长啸的模样,让张越景记忆犹新。
  是什么时候开始出问题的呢?
  张越景自己来看的话,出问题的时候应该就是苏咏霖决定暂时和部分较为开明的上等人联起手来稳定局势并且快速覆灭金国的时候。
  当时张越景打心眼里就不支持这个办法,但是却又感觉这是当时唯一可行的道路,因为自己人太少,敌人太多,确实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可是细细想来,第一批同志被腐蚀,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吗?
  苏咏霖自己都提前预料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