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玉成拨给高猛一个旅,让他带着这两千人的军队主动挑战,而他本身则带着三个旅的军队在后头给高猛压阵。
一共四个旅的军队八千人主动出击,列好阵型之后,浩浩荡荡前往宋军军营方向挑战。
吴拱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病例和病死士兵头疼欲裂,忽然得知农民军主动前来进攻,吓了一跳,还以为他们已经知道了宋军出现大规模伤病的情况。
但是当他进一步得知农民军冲在前面的只有大约两千人之后,他便确定农民军这一波进攻是试探,而不是正式的进攻。
一定是自己好几天没有发动进攻的行为让农民军感到奇怪,所以特意来试探了。
不过该说不说,这群人也算是有些见识有些本领,更有些胆量,自己不过几天没有进攻,他们就觉得不对劲,要来挑战了。
好家伙,这要是给他们发现了宋军内部的问题,那还了得?
吴拱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被他们看穿问题所在,于是决定出兵坚决反击。
第927章 这仗是打不下去了
凑来凑去,吴拱也就勉强凑了不到两千名穿着踏实冬衣可以出战的士兵,这数量远远不够。
无奈之下,只能增派一批穿两件劣质冬衣的士兵集合起来,准备出战。
然而这只是打肿脸充胖子,其实他自己都觉得很悬。
这几天因为气温持续下降,整个宋军军营的运转都靠着不到两千穿着踏实冬衣的士兵维持,为了保证其他士兵不再继续生病,吴拱允许其他士兵躲在军帐里,聚在一起御寒。
可是他低估了那些官僚的荒唐和贪婪,别说冬衣,连冬天使用的被褥都是残次品居多,里头的粗麻和绵絮少得可怜,根本起不到什么保暖的效果。
不仅如此,连帐篷也显露出了残次品的迹象,遮风挡雨的效果非常差,很多士兵在帐篷里面也不停的打喷嚏,觉得寒冷难耐,被子裹了一层又一层也很难御寒。
军队里的柴火数量又有限,分不出太多给士兵们御寒使用,他们只能用自身的浩然正气抵挡寒冷。
然而这浩然正气真的能抵挡寒冷吗?
士兵们觉得是不能的。
他们聚在一起瑟瑟发抖,还是持续不断有士兵因为生病而进入伤兵营,人数越来越多,到了军心动摇难以为继的地步。
吴拱再次怒斥军需官,问他们为什么不事先检查这些冬日的被褥和军帐。
军需官还是很委屈,告诉吴拱他报告了,但是吴拱忙着出兵,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
他想办法了,去信让后方准备厚实的被褥以及厚实的军帐,但是信件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回应,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该死的贪官污吏!
把本该给军队购置合格冬天用品的军费给贪污了,让他的士兵盯着极度严寒作战,现在没有被农民军打败,却要被老天爷和这群该死的官僚给打败了!
混蛋!
吴拱气的牙痒痒,偏偏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给即将出战的士兵每人提供一碗热水,让他们多少暖暖身子,然后就出战吧。
七千军队列阵完成,分做几个方阵准备迎战农民军。
但是老话说得好,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
他们刚刚列队完成准备出击,天上忽然飘起了雪花。
这一日,是十一月二十九日。
眼看着一片雪花飘啊飘啊飘到了自己的手心上,吴拱的心也和雪花一样,不断往下落,不断往下落。
就如同雪花融化成水滴一样,他的心也沉沉坠底,碎了一地,成了渣渣。
坏了,下雪了。
这意味着气温即将再次下降。
老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最迟三天,气温会再次下降到极寒的程度,那个时候要是再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他这两万多人的军营里估计就没几个活人能自由活动了。
会有更多人生病,会有更多人病情加重而死掉。
还真不如冬眠来的快活。
不行,此地不能久留,久了,怕是连鄱阳湖面都要上冻,到时候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冰面,后面是凶神恶煞的追兵。
会全军覆没的。
必须要尽快击溃这支主动挑战的农民军,打怕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战斗力依然强大,然后相机撤退,不能继续打下去了。
指望那群官僚能及时送来他需要的物资,还不如指望气温立刻回暖到春天的地步。
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老天爷!
吴拱心情急切,感觉不能再等了,于是一口气投入自己全部的亲卫骑兵,让亲信亲将带着他们全部上阵,自己身边只留下二十个人保护。
宋军全线出击,很快就对上了高猛所部。
高猛呼喊着战号,要带着士兵们一雪前耻,吴拱则需要通过这一战展示自己还有战斗力,让农民军不敢继续试探,于是倾尽全力。
双方前军激烈对撞在一起,杀的血肉横飞血花四溅。
吴拱力求速胜,于是快速投入了自己的亲卫骑兵四百人,与此同时,农民军方面也有三百骑兵投入战场,和宋军骑兵交手。
结果不言而喻,堪堪能骑马挥刀的农民军骑兵不堪一击,被宋军精锐骑兵击溃,迅速败退。
骑兵败退了,高猛军阵的侧翼就遭到了骑兵的威胁,骑兵反复多次冲锋之后,撕开了高猛所部的一个口子,迅速挤进去大开杀戒,把高猛的军阵杀的人仰马翻。
高猛眼睛都红了,弄死不退,挥着长刀带着自己的亲兵上前厮杀,拼命阻击宋军骑兵。
他人高马大,亲自上阵,一个弯腰上前砍断一双马腿,把从马背上摔下来的宋军骑兵活生生打断了脖子。
有主将的带领,亲兵们无不奋勇作战,以步制骑,硬生生打死了十多个宋军骑兵。
奈何宋军骑兵越战越勇,高猛的军阵被两面夹击,损失惨重,即将崩溃。
关键时刻,赵玉成亲自带兵来援。
他指挥两个旅的军队从左右两翼包抄,准备将这支宋军连同那支凶悍的骑兵在一起来一个反包围。
看到这个架势之后,吴拱心凉了半截,意识到这支农民军很顽强,没有被之前的战败打垮,还有继续战斗的勇气。
没办法了。
吴拱只能硬着头皮立刻下令自己这边的后军和中军投入战斗,和农民军的援军展开激烈战斗。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赵玉成总觉得这支后面跟上来的宋军主力不怎么强悍的样子,反而有点像是被自己这边的士兵压着打的架势。
倒是最开始和高猛所部激烈对战的那支军队依旧顽强,顶着被包围的威胁奋勇作战,大量杀伤了农民军。
战场一片混乱。
双方谁都奈何不了谁,赵玉成急切,又投入了自己的亲卫骑兵两百人,让这两百人奋勇冲击宋军骑兵,不求击溃,但求拖住,给其他的军队一点机会。
但是这个任务也挺难的,吴拱的亲卫骑兵悍勇善战,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战斗力极强,赵玉成的亲兵不是对手。
战况越发焦灼,赵玉成却始终不能奈何宋军。
直到雪越下越大,甚至可以遮蔽视线、这仗已经完全打不下去了的时候,宋军和农民军双方很有默契的同时鸣金收兵,互相退却,脱离战场,没有继续追击。
赵玉成感觉自己可能错误判断了宋军的形势,宋军内部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一战农民军打的很英勇顽强,但是宋军一样很英勇顽强,双方拼了一个五五开,谁都没占到便宜。
赵玉成比较内疚,觉得因为自己的误判使得军队无功而返,还损失了一些人马,他觉得自己需要开会做一下自我批评了。
而吴拱却发自内心的感谢这场大雪,因为如果没有这场大雪使得这场肉搏战打不下去,他的军队一定是率先崩溃的那一支。
因为回到军营之后就有很多士兵瞬间崩溃,不顾军纪往帐篷里面跑,显然是冻到一定的地步了。
眼下最重要的已经不再是这场战争了,这仗打不下去了,能不能活着回去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吴拱开始着手安排撤退事宜。
第928章 我已经看到吴拱的死期了
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若要撤退,当然要赶在农民军还没有发现的时候。
若是在湖边,他就可以直接乘船离开这里,而不需要担心会被死死咬住。
可他现在偏偏在南昌城外,且通往鄱阳湖的水道被农民军封死了,他无法迅速撤退,只能靠两条腿。
现在军中起码有五千多伤病员,且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之中,若是把他们都带上,这个速度肯定快不起来,到时候万一农民军发现了,一路追击,届时等待宋军的就是全军覆没。
他这个主将都要完蛋。
若要快速撤退,就必须要舍弃这些伤病员,把他们留在这里,让他们自生自灭,面对农民军锋利的刀锋。
这样做合适吗?
吴拱最开始有些犹豫,因为这群伤病员中也有不少与他一起从川蜀过来换防的老部队,他对其他军队这样搞无所谓,但是对自己的老底子还这样搞,似乎不太合适,可能会失去人心。
但是他很快就想到了他名义上的父亲、实际上的兄长吴玠曾对他说过——慈不掌兵。
作为一个统帅,必须要在关键的时刻做出最符合整体利益的行动,而不能因为一时的妇人之仁毁了一切,他必须要保全最大限度的力量,哪怕为此舍弃一些什么。
壁虎断尾求生的意志是他应该学习的榜样。
这个世界是残酷的,若要挣扎求生,就必须要残酷起来,没有诸葛亮的能耐,就别以为自己能击杀追击的张郃,撤军还是要老老实实的做好周密的计划,不允许任何波折。
吴拱一个人思考了很久,最终做出了这个决定,决定要讨伐。
宋军被命令趁着雪夜悄悄撤退。
冒着鹅毛大雪,宋军各部开始了秘密行动,全面北撤,去湖边找船,快速乘船离开这里,实现成功大撤退。
尽管他们将抛弃五千多伤病员不能带走,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必须要这样做才能让更多人活下去。
北撤的消息层层通报的时候,有人不愿意抛弃自己的同乡、朋友、战友、部下,吴拱没有理睬,出动亲兵强制要求全军北撤,如有敢于违抗者,定斩不饶。
还真有人不愿意走,最后被当场击杀。
冒着热气的尸体无声地告诉所有人,要么走,要么死。
为了活下去,为了更好地活着,吴拱成功率军撤退,冒着茫茫大雪一路北撤,抛弃了好几个军营的伤兵、生病的士兵,放任他们在寒风瑟瑟中苦苦挣扎。
他们走了,剩下来的人被抛弃了。
而当这些伤兵和生病的士兵终于意识到他们已经被抛弃的时候,是相当悲愤的。
他们惊慌失措,并且破口大骂,对吴拱恨极了,骂他的祖宗八代,咒他不得好死,并且同样试图往北逃跑,不愿意被丢在这里死掉。
但是他们的身体太虚弱了,根本跑不了多久,很快就倒在了冰天雪地之中,更没有人能够帮他们从冰天雪地之中爬起来继续向前,于是他们的结局便是显而易见的。
赵玉成经过一次不成功的试探之后,作了检讨,但是他并未放弃扭转战局的希望,部下们也依然信任赵玉成。
全军整顿一天之后,雪停了,赵玉成便派出侦察兵侦查宋军军营的情况,想看看宋军有什么动静,这才发现不对劲。
宋军军营里的雪太多了,几乎没有清理的痕迹,都快要把军帐压垮了,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卫兵,看不到巡逻岗哨,这不正常。
难道……
他们撤了?
赵玉成短暂的犹豫了一下,便立刻派高猛带兵出城,直接越过宋军大营一路向北,追击宋军。
而赵玉成自己则亲自带人查看宋军军营并且派兵清理军营内的积雪,想看看军营里还有点什么能用的东西。
他这才惊讶地发现这座军营里已经没有活人了。
等最后把积雪清理的差不多之后,出现在赵玉成和农民军士兵眼前的是惨绝人寰的场面。
大部分军营内都是没人的,只有位置靠后的几座军营有人,大抵是伤兵营。
但就是这里,场面十分骇人。
清理掉营帐周边的积雪,掀开帘子往里看,看到的全都是躺在地上睡着稻草盖着破杯子的冻僵的尸体,军帐里极为阴冷,没有一丝温度。
有些营帐周边就全都是尸体,看着尸体都是朝着外面的方向倒下,而军帐内有些床铺就没有人,大抵是这些人在离开军帐之后没过多久就抵御不了严寒,冻死了。
从军帐门口开始,一直到军营的出口处,长长的一条直道上,躺了一长条的宋兵尸体,身上没有伤口,身体僵硬,显然是被冻僵而死的。
他们想要离开军营,但是没能成功离开,就冻死了。
这些宋兵是怎么回事?
撤退的宋兵到底做了什么?
难道是抛弃了他们?
赵玉成不清楚。
第二天一早,高猛低着头带兵回来,说没追上宋兵主力,倒是抓到了一批因为各种原因没跟上主力撤退脚步躺在路边上等死的宋兵,大约五百多人。
高猛就把他们作为战利品带回来了。
看着他们冻得瑟瑟发抖只剩半条命的样子,赵玉成下令给他们衣服穿,给他们姜汤喝,把这五百多人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然后这些半死不活的宋兵俘虏就集体跪在赵玉成面前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一边哭,一边把赵玉成想知道的事情告诉了他。
因为其中甚至还有几个是负责军需供应的军需官兵,所以赵玉成知道的比较详细。
吴拱抛弃了所有伤病员。
因为后勤不力,这支宋军的过冬物资非常差劲,很多都是次品,根本不能御寒,所以从之前气温骤降开始,宋军就开始出现大量士兵感冒发烧,失去了战斗力。
且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这样的病人越来越多,很快上千,趋势根本控制不住,吴拱却不能解决这个事情,最后终于到了下雪天,吴拱担心继续下去宋军会全部冻死,于是就决定撤兵。
可当时已经有五千多人病的挺严重,躺在床铺上起不来,他们是撤退的累赘,吴拱决定放弃他们,带着健康的和病情比较轻还能跑动的士兵离开这里,北撤。
吴拱带走了全部的口粮和能用的物资,把超过五千人的伤病员都给抛弃了。
而这些人在冰天雪地里苦苦挣扎,又没有饭吃,也没有水喝,更没有药,想来他们的结局就是在冰天雪地之中,在饥寒交迫之下,悲惨的死去了。
赵玉成和农民军的一种军官指导员听后,默然无语,然后带着这五百多人去看被他们打扫干净的宋军军营。
看着冻病而死的五千多宋兵,这五百多人哭的声嘶力竭,全都跪下了,似乎是在向死者们请罪,希望得到死者的原谅。
望着这样一幕,赵玉成深有感触。
“虽然有古训说慈不掌兵,将军应该控制自己的感情,为了胜利,可以放弃很多东西,但是我始终觉得一个残酷的只为了胜利而战斗的将军是不能长久的。
慈不掌兵,说的或许并不单单是要将军一定冷酷到底,这其中的尺度,或许是将军应该去仔细衡量的,而不是单纯的因为四个字抹杀掉全部的情感,成为杀人机器。
吴拱固然善战,但是自此之后,还会有人信任他吗?还会有人愿意跟随他一起作战、同生共死吗?或许会因为命令而跟随他,却绝不会在危难时出手相助,所以,我已经看到吴拱的死期了。”
第929章 赵昚显然已经是一个学会甩锅的成熟帝王了
感慨过后,赵玉成下令把这五千多冻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