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好吗?这当然不好,我认为这是非常的不好,我说了,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也会犯错,我犯了错误,尚且会在会议上向诸位认错,诸位如果犯了错,为什么不能够坦诚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呢?”
第808章 天网军的密报
苏咏霖并没有明确表达自己说的是谁。
但是话说到这个份上,不少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的看向了江育。
只见江育神色不自然,脸有点红,虽然一句话没说,不过看得出来,他的内心相当的不平静。
苏咏霖看了江育一眼,正好江育也看了过来,两人的视线对碰一下,江育便像是触电一般挪开了眼神,不敢直视苏咏霖,脸上的表情更加不自然了。
苏咏霖在心中暗暗叹息。
这件事情之后,苏咏霖开始集中精力于内部整顿。
整个洪武三年二月中旬,苏咏霖开始整合朝廷吏部、法部、大理寺、都察院,与复兴会组织部、监察部等数个部门,多次联席开会,布置了针对中都周边地区的反腐行动。
并且组织多个工作组奔赴全国所有行省,对各行省进行整风行动,抓紧吏治,准备趁外部环境较为优越的情况下来一波内部整顿,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外部扩张行动打下基础。
否则出了问题,他哭都来不及。
强大的国家从来没有从外部被攻破的,都是内部崩塌,从而走向覆亡。
大明已经足够强大了,在十二世纪中后期东亚大区的优秀匹配机制的影响下,大明已经超脱了匹配机制,完成了钻石对青铜的暴打,并将在之后的岁月里持续打破东亚大区的上限,重新把东亚大区带回到原本的匹配高度。
因此,苏咏霖决不允许有人在他行动的时候给他拖后腿。
原本苏咏霖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向,而是打算来一次全面整顿。
对旧官僚也好,对于复兴会员也好,来一次全面的整风运动,好好处理一下称帝三年来积累的一些问题,趁着这些问题还没有影响到朝廷根本的时候,将它们全部解决掉。
这是他最初的想法。
但是很快,又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苏咏霖最初的想法。
这件事情跟黄河工程有关。
洪武三年三月初,泰安州复兴会支部主任胡玮通过复兴会的渠道向复兴会中央送来了一份内部文件,挺有意思。
这份文件当中提及去年十二月开始,泰安州几个县的物价近来上涨的比较快,很多生活物资的物价都涨的比较厉害。
本来年关将至,老百姓手里有点余钱的话都会拿出来买点年货,物价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这不奇怪,也不值得担忧。
而且因为黄河整修工程的存在,大明朝廷财政部向各地方采购整修黄河需要的物资也是采取一个就近原则以节省运输费用。
比如新修的黄河河道途径大名府、东平府、济南府、淄州、棣州、滨州六地,所以当地拥有的建材就尽可能向当地采购。
当地采购不到的建材再由中央调拨或者就近选择其他地方调拨,反正能近一点就近一点,降低交通成本。
这是林景春精打细算之后的结果。
正是因为就近原则,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有大笔现金流涌入当地市场,当地从一般商户到农家百姓都会得到收益。
建材向商户购买,粮食向百姓购买,住宿问题也要在当地解决,能在当地解决就在当地解决,当地人还要出劳力,还能得到一笔工钱,所以口袋里的钱很快就多了起来。
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了,就会拿出一部分出去消费,市场上流通的钱变多了,物价相对应的上涨一部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事实上大明建立三年以来,苏咏霖的确观测到了一些国内比较重要的中心城市的物价开始缓慢上涨。
但是这背后隐藏着的原因是苏咏霖恢复生产、降低赋税的政策推行下去之后,百姓手里有钱了。
大明收取的赋税远远没有金国那么恐怖,又通过国家粮食收购储备制度直接向农户购买粮食,让百姓手里的铜钱变多,由此能用来消费的铜钱变多,市场上流通的钱变多,这才带来了物价的缓慢上涨。
这是属于平衡状态之下的经济繁荣,并不奇怪。
所以年初这份报告送来的时候,苏咏霖没当回事。
只觉得给出这份报告的胡玮尽职尽责,因为他规定了地方上的复兴会分部有必要关注地方上物价的变动趋势,并且随时向复兴会总部,向他本人汇报。
苏咏霖觉得很满意,就亲自回复胡玮,表扬他,让他再接再厉,继续关注这件事情。
如果说这还不足以让苏咏霖起疑心的话,接下来在山东地区活动的天网军第十一行动组的汇报就让苏咏霖眉头紧锁了。
十一行动组汇报说他们安插在东平府的一名密探商人刘晴给他们提供了情报。
这名密探被十一行动组安插在东平府这个贸易集散地做商人,打的主意就是东平府是山东的交通枢纽、贸易中心,在这里汇聚着四面八方的客商,在这里做生意可以轻而易举得知很多正常渠道无法得知的消息。
同样的密探还有不少人,也都在这里做各种生意。
有开旅店的,开饭馆的,经营船舶运输的,跑陆地运输的,等等等等。
给十一行动组提供情报的那个密探是经营运输生意的,靠着组织的扶持和自己的一些经营天赋,把运输的生意搞得挺好,规模挺大,还赚了不少钱,为天网军提供了比较多的行动经费。
生意做得好,就容易认识不少商业上的朋友,酒肉朋友也好,狐朋狗友也罢,各有各的用处。
其中有一个叫做薛致礼的商人不久之前向他借了不少钱周转,一直拖着没还,他催了好几次都没用,结果年关一过,此人主动还钱来了。
刘晴一开始没当回事,还跟他打趣。
“我说你这有点问题啊,我之前催了你三次你都不还我,怎么现在主动还钱来了?”
“这不是周转不开吗?现在周转开了,就来还你呢,这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
薛致礼笑嘻嘻的跟刘晴说笑,刘晴笑骂他不正经,让他从实招来,是不是干了什么违法乱纪的勾当。
薛致礼赶快摇头,连说没有,只是他之前借给妻弟周转的一笔钱妻弟也是拖了好久没还上,现在突然还了。
“怎么个突然法?怎么你们家人都那么突然?”
刘晴觉得好笑。
“我这可不是突然,我是真的周转不开,我那妻弟可不是……我跟你说个事,你别跟别人说。”
薛致礼左右看看,压低嗓门道:“我这妻弟不知道攀上谁了,可能要发大财了。”
“大财?”
刘晴好笑道:“你且说说,什么大财,有这种好事你还能告诉我?”
“那不一样,要掉脑袋的。”
薛致礼满脸紧张兮兮,低声道:“我跟你说,无本买卖,谁做都要发,但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胆子去做。”
“无本买卖?”
刘晴皱了皱眉头。
“是啊,我当时也觉得奇怪,我这妻弟好赌,之前把周转的钱赌没了,我看在我家夫人的面子上才借钱给他周转,本来也是想着花钱消灾,估计是肉包子打狗了。
没成想过了一阵子他居然把钱还了,还洋洋得意跟我吹嘘他有赚钱的路子,我心痒痒啊,就拉他喝酒,把他灌的醉醺醺的,就问他是什么生意,你知道他怎么说?”
“怎么说?”
“他跟我说,他有路子,有人帮他,只要趁着天黑把黄河工地上的建材搬出来运到指定的地方,就能赚一大笔钱。”
“什么?!”
刘晴大惊失色,忙问道:“黄河工地上的建材?偷出来卖掉?”
第809章 那你应该后悔让我做皇帝
把黄河工地上的建材偷出来卖掉,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刘晴瞬间就意识到这里头水很深,不是很好把握,稍有不慎就要牵连出一桩大案子。
当然,这种事情大家都是心里敞亮,知道不是随随便便某个人就能办成的。
薛致礼也知道。
“估计不是他自己能办到的,肯定是上头有人给他行了方便,否则他敢这样做?”
薛致礼撇了撇嘴,一脸不屑:“就他那德行,要是没人给他托底,他敢这样做?他是什么性子,我最了解了,过小日子,他不甘心,发大财,他又没那本事,眼高手低。”
“上头有人……你的意思是,这是官家有人自己在操作?”
“肯定啊,监守自盗不就是这帮子官老爷最擅长的事情吗?这些东西朝廷花了钱买来的,他们转手给卖出去,无本买卖啊,能不赚吗?
这种事情我看得多了,以前金国还在的时候就是这样,朝廷发下来的东西给这帮官老爷分润一下,大大小小各级官吏都有好处,彼此照应着,一起发财。”
薛致礼摇了摇头,颇有些感慨道:“要我说,这大明国还真的挺不错了,要说这当今皇帝啊,也真是了不得,起兵几年就把金贼赶跑了,咱们汉人翻了身,脑袋上没有金贼继续压着了,这是好事儿。
后来他废除苛捐杂税,废除各种过路杂税,拦路要钱的兵头没了,山匪没了,路畅通了,这对农民好,对咱们这些走商的也好,没人不夸他大明朝,我也是打心眼儿里觉得他好。”
“那是当然的。”
刘晴默默点头。
“皇帝是好,但是光皇帝好没用啊,下面人欺上瞒下的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就拿这黄河工程来说吧,修黄河当然是好事,鬼知道这黄河哪一天忽然又改道,把咱们这儿也给淹了,那不就完了吗?
但是啊,修黄河你皇帝一个人也修不好,得上上下下多少人跟着一起修啊,这人一多,就难免有些坏心思的,一旦起了坏心思,手就管不住了,这工地上到底还能剩下些什么,也就不好说了。”
薛致礼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咱是没那个胆子掺和进去,有多远躲多远,不然一旦事发,咱跑不了,全家都要送进去。
但是这事儿我估计不是我那妻弟一个人在干,肯定有很多要钱不要命的人在做,还有很多官面上的人在帮忙,长此以往,这黄河要修到什么时候,可就不好说了。”
刘晴默默听着薛致礼把话说完,与他喝了一顿酒,把他送回了家。
然后他就亲自前往十一行动组总部,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十一行动组组长杜非。
杜非得知以后非常重视这件事情,一边将消息直接送到中都天网军总部,一边安排人手以此为突破点,开始暗中调查。
同时他也意识到这件事情牵扯很大,恐怕不是随随便便几个人就能解决掉的,搞不好还是个大案子,很有些弄头,说不准要牵扯出一大批人来。
在自己负责的辖区内出现这种事情,而自己并未第一时间察觉到,反而让部下因为一个人的醉话而察觉到,这让他感到非常恼火。
但是转念一想,他安排那么多部下用各种不同的身份深入民间,不就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通过这种途径得知不法分子的不法之事吗?
不法分子又不会主动把不法之事告诉他们,也不会把【我要干坏事】这五个字写在脸上。
天网军存在的意义就是对社会各阶层的无死角渗透,通过消息的收集和分析发现犯罪的蛛丝马迹,从而将一切犯罪行为尽早查处,并且斩草除根。
这就是天网军十一行动组的最高使命。
那些光明正大的执法人员在太阳光底下维护大明的声誉和社会的公理,让大明枝繁叶茂。
而他们这些见不得光的存在则要在暗中守护着大明的根基,让根基稳固,不至于溃烂。
总有些事情必须要靠他们用各种方式各种手段去获得,然后才能解决问题。
毫无疑问,刘晴是非常称职的密探,而天网军十一行动组的安排也没有任何问题。
这则情报送到中都天网军总部之后,因为总负责人苏隐前往西夏执行任务尚未返回,这一消息就被苏隐的第一副手、天网军第一副指挥使陈晨知道了。
他阅读完这份情报之后,面色一变,立刻亲自携带这份信件前往皇宫,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苏咏霖。
苏咏霖看后面色阴晴不定,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之前胡玮交给他的那份复兴会内部文件,他把那份文件调阅过来看了看,与天网军的情报放在一起想了想,得出了一个结论。
“我以为黄河工程关乎大明,关乎万民,是天下人都在瞩目的事情,如此重大的事情,不会有什么人敢于在其中动手动脚,但是我错了,我低估了某些人的贪婪和愚蠢,我把他们想得太好了。”
苏咏霖面色平静的放下了两份文件,露出了微笑。
“陈晨,你通知十一行动组,不要打草惊蛇,要顺藤摸瓜,慢慢的摸,不着急,给我把这伙人从树叶到树根都给挖出来,我要把他们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而且我觉得,这两件事情虽然有关联,但是应该不是一伙人办的,这应该是个窝案,但窝不止一个,十一行动组那边要是人手不够,你就多帮衬帮衬,总要把事情给查清楚。”
“臣知道了。”
陈晨点头,转身离去。
陈晨离开之后,苏咏霖心情不好,思来想去,总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于是就把孔茂捷喊了过来,把这两份文件都给他看了。
“山东……何人如此大胆?居然敢对黄河工程出手?!”
孔茂捷看到这两份文件之后大怒。
作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田珪子外出负责黄河工程的时候,他主持起了都察院的工作,现在山东出现了窝案,他这个右都御史责无旁贷,一定要参与进去。
他很生气,立刻向苏咏霖请求授权,亲自赶赴山东调查处理这件事情,把那些胆大包天的人统统揪出来,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绝对不轻饶。
苏咏霖想了想,缓缓摇了摇头。
“现在不急,有天网军去调查这件事情,还有复兴会的分部协助,想要查清楚应该不是难事,而且这些事情是什么人做的,我心里也大概有个数。”
孔茂捷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您所说的,是那群旧臣吗?”
“除了他们,我不知道是否会有咱们内部的人协助,之前我还不相信,但是许励的事情发生之后,我不敢确定了。”
苏咏霖笑了笑,少顷,他收起笑容,看向了孔茂捷。
“茂捷,你觉得这件事情的起因到底是是什么呢?谁才是这件事情最主要应该负责任的人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孔茂捷皱眉苦思,想了一会儿,他深吸了一口气。
“最好不要是礼部那帮人,他们最好什么都不知道,否则,我会让他们后悔来到中都做官,我会让他们付出代价的!一群虫豸!”
孔茂捷捏紧了拳头,毫不掩饰心中杀意。
他还是那么的正气凛然。
看着他,苏咏霖忽然笑了出来。
“那你应该后悔让我做皇帝,你当初应该竭力反对我当皇帝,在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说不定我就不当这个皇帝了,也就没有现在那么多事儿了,不是吗?”
第810章 未来的新时代,没有他们
苏咏霖的话让孔茂捷一时半会儿没有反应过来,他满脸震惊的看着苏咏霖。
“陛下,这……”
“茂捷,这件事情最根本的原因在我身上啊,是因为我,才会出现这件事情的。”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苏咏霖叹了口气。
“还不明白吗?茂捷,我为了快速稳定天下,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巩固咱们已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