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周至不说话了,张越景缓声道:“虽然现在有些问题,但是张中彦能让咱们快速占据沿边重要军事据点,完成对宋国和夏国的军事防御,把关中彻底吃进肚里。
等关中吃进肚里,把关中局势稳定住,安抚好流民百姓,咱们才有算账的余裕,这是欲成大事之前必须要做到的隐忍,咱们已经很强了,更多的强硬并不能带来更多的收益,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与会众人很久都不说话,显然已经被张越景说服了。
看到这个局面,张越景意识到内部已经稳定了,于是他说道:“这件事情我会去处理,你们不要插手,不要与张中彦有什么接触,也不要公开说他什么不是,这个时候,他是最敏感也是最害怕的,明白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无可奈何的点了头。
第584章 张越景的惩戒
张越景猜得不错,此时此刻,张中彦的确是惶恐不安,非常敏感,颇有些惊弓之鸟的模样。
他甚至暗中把亲卫军队调集到自己的身边,准备一旦光复军要问罪或者做点什么不好的事情,他就立刻反抗。
虽然不敢保证什么,但是至少要保住性命,保证自己可以跑路。
他没听说过光复军军纪严明的事情,以为光复军和自己的军队差不多,只是多了“军纪严明”而已。
但是亲眼目睹之后,他发现光复军不只是军纪严明,甚至还有点岳家军的风范,对长安城秋毫无犯,甚至拿出自己的军粮安抚城内民心。
于是他沿途烧杀抢掠引来的流民出现在长安城之后,他听到了光复军军中颇有一些对他不满的声音。
什么张中彦这样做是罪大恶极,需要处理。
什么张中彦的军队军纪败坏,需要严惩,决不能轻易放过。
这都算是温和的,甚至还有些不堪入耳的言论说的更加激进,更有攻击性,这让他感到惶恐不安。
光复军军力强盛,这是他看在眼里的,金军精锐也不是对手,和光复军一交战,立刻就溃败了,一点精锐的风范也没有。
精锐尚且如此,就凭他手上的臭鱼烂虾,欺负老百姓是一把好手,临阵打仗百分之百要跪。
如果光复军决定因此而问罪他,对他不利,他几乎没有反抗成功的希望。
到那个时候,估计只能逃跑了。
于是把他亲卫精锐军队集中起来,交给两个儿子统领,随时准备跑路。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两个儿子前来汇报,说大军司令官张越景带着两个卫兵前来他的军营,要和他商议事情。
两个卫兵?
张越景亲自来了?
张中彦颇有些惶恐,但是又觉得很奇怪,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赌一把,亲自出营迎接张越景。
不管张越景要做什么,张中彦都觉得自己事先做好了准备,可以确保自己的老命不丢。
至于其他的……
听天由命吧!
但是见到张越景之后,张中彦发现张越景的表情很差劲,见到他就是一句【张将军,你干的好事!】
不知为何,张越景上来就斥责他的行为反而让他心头宽松了起来。
“张司令,这……”
张越景挥手打断他的话。
“那么多流民是怎么回事?行军途中为什么不约束军纪?现在闹得事情那么大,那么多人对你不满,你让我怎么做?你让我的部下如何看待我?如何看待你?”
张越景劈头盖脸一顿怒斥,把张中彦骂的狗血淋头。
“张司令,这是有原因的!”
张中彦忽然不再感觉惶恐,他不由自主的急切的希望解释。
张越景脸色很不好的站在他的面前双手抱胸,听他解释。
“你说。”
张中彦松了口气,立刻开始编……陈述自己之前的经历。
“之前徒单合喜因为兵力不足,所以授权我签发本地壮丁参军,想着增加兵力对抗大军,做困兽之斗,可是他下了命令,却不给我足够的军费,军队组成了,军费没了。
我三番五次问他要军费,他却让我凤翔府暂时先垫着,可是凤翔府素来穷困,财政从来也没有富裕过,我哪里有钱能垫的上军费?
他不管,又要军队,又不给军费,就差直言让我纵兵去抢掠了,我左右为难之际,您带着大军杀入关中,要我带兵去会合,我怎么可能违背您的命令呢?
于是我就硬着头皮带兵上路,上路之后军队果然因为没有军饷和食粮不够而闹事,我无可奈何,只能让士兵就地取粮。
您也知道,没有粮食和军饷的军队有多可怕,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兵变,到时候我死于乱军之中是小事,坏了张司令和光复军的大局才是大事,我又如何敢耽误大事呢?”
他连珠炮似的把早就组织好的理由倾泻而出,说的张越景一愣一愣的。
好家伙,人都说人老成精,这真不是假话,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己摘出来,变成无辜的绵羊,徒单合喜与他张越景才是罪魁祸首,他一点错都没有,错的是其他人。
这口才,不去当言官真是国家巨大的损失。
张越景都不得不佩服他开口说疯话的本事,也算是见识到了这些官场老油条到底是怎么说话办事的,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
但是事情不会因此消失。
张越景只能强忍心中怒火,摆出一副皱眉苦思的表情。
“徒单合喜不给你军费?”
“很早以前,各地军费就没有足额拨付过,上表给朝廷也没用,朝廷和地方反正就是互相推却责任,实在逼得没办法了,给军费了,那也是东扣扣西扣扣。
经常性的要一万给五千,要五万给三万,就算钱拨付下来了,从上到下层层盘剥,上官拿大头,底下人拿小头,落到咱们这些带兵的手上,就只剩下一点点,真是无奈。”
张中彦连连叹息,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被欺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的老实人,其他人都是坏人。
张越景心知肚明,但也没有戳穿他。
“居然到了这地步?”
“如有妄言,天打雷劈。”
张中彦举手发誓。
这可绝对不是假话,他张中彦当然不是什么好鸟,但是朝廷更坏,又想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饱,指望马儿变成永动机,不吃饭不睡觉也能跑的飞快。
呸!做他们的春秋白日大梦去吧!爷不伺候了!
张中彦眼看着张越景陷入沉思,脸上的怒色渐渐消退,大为庆幸,心中大感放松。
他觉得这一关他是过去了,而且看起来,张越景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对自己怎么样,只是生气,过来斥责。
骂几句就骂几句,那么多年了这张老脸的脸皮越来越厚,最不怕的就是上官的责骂——上官愿意骂,说明还没放弃你,真要是一脸笑盈盈的过来套近乎,张中彦反而要立刻撒丫子跑路了。
现在看起来,应该不是这么回事了。
只见张越景思考良久,最终叹了口气,看了看张中彦的军营,无奈的摇了摇头。
“若果然如此,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在你头上,但是这件事情也不能全然当做没发生过,否则军中对你的怨言不能平复,张将军,你应该可以理解的,对吧?”
“自然,在下做了错事,还请司令惩罚。”
张中彦低头认错,态度很好。
张越景点了点头,对张中彦做出了五十万钱和十万斤粮食的罚款,另外要削减他的部队。
“我会用军粮安抚流民和长安民众,愿意留在长安城的就安置在长安城,愿意回乡的我也会安排他们回乡,这段时间,你对你的军队进行检查,身强体壮的留下来,老弱病残全部清退,和流民一起遣散回乡,留着他们也没有意义,徒费军粮罢了。”
五十万钱和十万斤粮食对于张中彦这种地区性大豪族来说只是九牛身上的一根毛,根本不能算是什么严重的惩戒,倒像是象征性意义的警告。
只是削减军队数量让他有些在意。
可是张越景的要求合情合理,他也没办法抗议,略思考一阵,他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末将遵命。”
“嗯,那就这样,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张越景翻身上马,离开了张中彦的军营,来去匆匆,雷厉风行。
望着张越景离开的背影,张中彦的长子张符走上前,开口道:“父亲,您说这张越景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是要借此削减父亲的兵权,还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
第585章 向强者臣服,需要诚意
听了儿子的询问,张中彦沉默了一阵子,便转身往回走。
他边走边开口。
“二者皆有吧,也是要削减我的兵权,也是要做做样子给人看,这说明光复军内部对我不满的人不少,张越景的压力很大,但是张越景并不愿意严肃处置我。
张越景这个位置,必然直接接受苏咏霖的命令,张越景的态度直接可以等同于苏咏霖的态度,说明这是苏咏霖要保我,对我的惩罚只是让内部那些人闭嘴而已。
只是我完全没有想到,光复军的军纪居然真的到了这个地步,我听闻只有当年的岳飞治军才能到这个地步,而光复军居然也是。
我算是明白为什么苏咏霖能覆灭金国称霸中原了,就这种军队,绝对是把民心掌握得死死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他不得天下,谁得天下?”
张符有些不解。
“苏咏霖要保父亲?这是他的态度?”
张中彦点了点头。
“他苏咏霖为什么要接受我的投降?不就是看中了咱们张家在关中的地位和声势吗?他需要我,通过我向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人宣布他的态度,让那些人不要抵抗,尽快归降他,他也能尽快控制关中,彻底覆灭金国。”
说到这里,张中彦又叹了口气:“他需要我,我又何尝不需要他呢?与他为敌,固然可得一时利益,但是看他的军队如此军纪严明,甚至有点爱民如子的模样。
民心啊,民心必然被他攥在手里攥的死死的,咱们要是看不懂大势,等时间久了,必然为其所害,只有跟随苏咏霖,才能维持长久的利益,说到底,互相利用罢了。”
张符默然无语,少顷,又问道:“那咱们需要裁撤多少兵马比较合适?”
“一半。”
“一半?”
张符愁眉苦脸:“太多了吧?一半就是两万人,只有两万人,咱们还能和过去一样吗?这要是苏咏霖哪天翻脸了,咱们还能反抗吗?”
“现在四万军队咱们就能反抗成功吗?”
张中彦的反问让张符默然无语,低下了头。
开什么玩笑?
和那群杀气腾腾的光复军大兵干仗?
张符可完全不敢去想。
张中彦摇了摇头。
“苏咏霖是强者,虽然他需要我,但是并不代表他不是强者,向强者臣服需要诚意,假使没有我,虽然他会面临一些难题,但最终,关中还是他的,而没有他,我就没有了。
张家只是关中名门,苏咏霖是天下王者,向天下王者臣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儿,收起你的心思,张家若要存续,就要在不伤害自身的前提下,竭尽所能迎合苏咏霖,明白吗?”
张符愣愣地看着张中彦,然后艰难的点了点头。
“明白了,父亲。”
“嗯,去办事吧,把声势拉起来,让所有人都知道张中彦正在裁军,还有,从被裁撤的那部分人里面挑选一两百个交到军法司去。
就说……他们犯了罪,我主动找到了这些违法乱纪之徒,主动交给军法司惩戒,然后,你私下里告诫留下来的人,务必约束自己,再有敢犯事的,我容不下他们。”
“我知道了,父亲。”
张符很快就前去办事了。
很快,张中彦所部大规模裁军的消息就传了出去,整个光复军都知道张中彦正在大规模裁军。
与此同时,河南兵团军法司也接到了张中彦所部押解而来的一百三十九名【扰民者】,说这些人都是张中彦主动审讯出来的混账,交给军法司严格惩处,张中彦绝对不会姑息养奸。
再然后,张越景也对外公布了此番对张中彦的惩罚,罚钱粮,罚他裁撤不可靠的兵员。
一口气砍掉他一半的兵力。
如此一套组合拳下来,光复军内部对张中彦所部凤翔军的不满情绪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舒缓,没有那么多人天天喊着对张中彦算总账了。
张中彦所部凤翔军被砍下来的签军就和长安流民们一起,愿意居住在长安的可以安置在长安,愿意回家的就整顿一下,跟着大军一起回家,要求各地官府接收他们,负责善后事宜。
什么?
你不愿意?
看看我带来的大军!
这是武装移民!
那些之前投降了张中彦的、一旦出事就喜欢踢皮球的地方官府面对着光复军大军武装护送流民回家,一点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张越景统计了流民的籍贯,在每一个流民籍贯所在地的县府都留下了一些指导员和一小支部队,成立一个流民安置办事处,专门监督地方官府办理此事。
至于安置失去家园的流民需要的钱粮,光复军会出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
张中彦一拍胸脯,说他愿意按照张越景的要求把被罚的钱粮运送到需要的地方,运输成本他来承担。
张越景满意的点了点头,给众多流民和签军所属的五个县设下了钱粮标准,勒令地方官府负责到底,如有办理不妥者,必将严惩!
在雪亮的刀锋面前说出“不”这个字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
而这些投降过一次的地方官员显然没有这样的勇气。
光复军大军整顿完毕之后,在七月中旬抵达了凤翔府,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往泾州、一路往陇州,再次开始了攻略。
失去了主力军队和统一指挥的金国地方官府势力无力抗衡光复军的大军进击,除了少数硬骨头,大部分都是望风而降,看到光复军大军来了就开城投降。
这种情况下当然是能不打就不打,尽量不要给当地造成什么损失,以减轻未来的统治压力。
张越景的规矩就是看看对方是不是望风而降,不降就派张中彦去劝说,如果张中彦劝说了还不降,那就没办法,只能打了。
不过,能扛过前面两到程序的地方官员也不多,所以张越景连下泾州、陇州、秦州、平凉府,一共也只在秦州首府成纪县遇到了秦州刺史李怀的坚决抵抗。
他带领秦州边防军和光复军作战,不投降。
关键这家伙骨气是有的,身边的人却比较拉胯,自己也没什么军事才能,打了半天,光复军凶猛的火力让他的部下们受不了了。
于是他的部下们一不做二不休,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偷袭了他,把他绑了起来开了城门,向光复军投降——你一人想死,别拉着我们一起啊!
秦州边防军全体投降,秦州遂下。
与此同时,与姜良平合兵一处的苏海生统领大军进入镇戎州,在镇戎州遇到了金军的最后一次成建制大规模抵抗。
这次抵抗的发起者是镇戎州防御使蒲离黑,他主张统领军队和光复军决一死战以报效国家,但是逃跑而来的乌延蒲辖奴并不愿意,主张让蒲离黑和他一起率军西逃。
“国家危难之际,正是需要你我这样的人站出来力挽狂澜,这个时候不想着奋勇杀敌,却要仓皇逃命,难道也能算是深受皇恩之人吗?”
蒲离黑斥责乌延蒲辖奴,但是乌延蒲辖奴被光复军的威势吓破了胆,还是打算逃跑,根本不敢与光复军战斗。
于是蒲离黑一不做二不休,趁着乌延蒲辖奴没有防备,率军袭杀了乌延蒲辖奴,斩下他的头颅,消灭他的亲卫,并且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