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或许不愿意听,但是老臣不得不说,若光复军战败,金主必然不会就此罢手,极有可能顺势南下,兵锋直抵两淮之地,威胁我大宋的生死存亡!”
张浚的直言直语把赵构脆弱的小心脏吓得不轻。
“德远,你就那么确定?”
“确定。”
张浚开口道:“枢密院之前还得知金主正在派人修缮开封,扩建宫室,这意味着什么?陛下应该很清楚,这意味着金主有把都城南迁到开封的准备,他这样做是为什么?南侵!”
张浚讲话就是那么直接,一点弯弯绕都没有,刀刀见血。
赵构深吸了一口气,咽了口唾沫。
“此事,没有转圜的余地吗?”
“五十万大军南下,转圜?那可是要伤筋动骨的,金主野心勃勃,志向很大,五十万大军可以算作倾国之力,倾国之力,只为对付占据山东与河北的区区光复军?其所图者,必是大宋!”
张浚斩钉截铁地开口道:“老臣斗胆请陛下立刻战备,沿国境严防死守,随时通报金军动向,以备不时之需,否则金军一旦南下,大宋没有丝毫准备,那可就坏了。”
赵构心里慌乱,想了好一阵子才低声道:“之前已经安排枢密院在濠州、安丰军、光州还有信阳军一带进行战备了。”
“不够!”
张浚说道:“如果金主打定主意南下进攻大宋,必然三路出击,两淮是其一,荆楚是其二,川蜀为其三!大宋必须要三路战备,严防死守,必要时主动出击,如此才能击退金军!”
“荆楚?川蜀?”
赵构颇有些惊讶:“金主难不成想要彻底吞并我大宋?”
“很有可能!”
张浚从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金国,便开口道:“老臣听闻金主素来狂傲,狂傲之人,办事必然不留余地,用兵必然竭尽全力、全线出击,大宋不能只在两淮战备。”
赵构心中很不安。
“那这岂不是全面的国战?”
“就是国战!”
张浚点头道:“陛下必须要做好准备,一旦金主开战,必然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大宋若不坚决反击,将有亡国之危!”
亡国之危。
这四个字大大的刺激到了赵构。
他只想做一个安稳皇帝太平天子,只想安安稳稳的享受生活,根本不想和金国有什么战争和动乱,为此,他不惜杀掉岳飞,也要换取绝对的安全。
他可以当儿子,可以喊爸爸,可以跪在完颜亮面前称臣纳贡,只要他自己关起门来还是皇帝,还能享受荣华富贵,那么百姓受多大的苦难、北伐派的臣子们多么无奈,他完全不在乎。
可是完颜亮不能让他不当皇帝。
只有他自己可以让自己不做皇帝,他不愿意的话,别人不能强迫他。
完颜亮要是不让他当皇帝了,就算他不能主动抬头,用手扶着也要强行抬一次头,打一场保卫皇位的战争。
完颜亮可以骑在他头上小便,但是不能大便。
“德远,你以为以如今的态势,若是金主南下进攻大宋,五十万大军压境,大宋可以打赢吗?”
赵构带着不安和期待的矛盾态度询问张浚。
张浚微微一笑,心想着我就等你问我呢!
这方面我在行!
于是张浚把富平之败和淮西军变的记忆抛诸脑后,缓缓开口。
“此战若然开战,虽然凶险,但是未必没有胜机,陛下,老臣想请问陛下,金主为何要南下?”
“为何?”
赵构一愣,开口道:“当然是为了平叛,不为平叛他为何南下?”
“不,陛下,金主是被逼南下。”
张浚摇头。
赵构有点意外。
“被逼南下?”
“对,被逼南下。”
张浚抚着胡须缓缓道:“老臣这些年虽然闲居,但是也时常听闻金国的一些事情,比如金主又杀了哪些皇亲国戚之类的,听了那么些年,老臣也算是明白了,金主完颜亮,如今这地位可不稳。”
赵构心里一惊,然后缓了缓心神,开口道:“这……倒也不能说不是,不过金主到底也算是一方霸主,怎么会被逼南下?”
“他越是暴虐,杀人越多,就越是需要权势的支撑,金国乃蛮夷之国,不知礼数,非礼仪之邦,更换天子如家常便饭,君主若没有炙手军功,就坐不稳皇位。”
张浚笑道:“所以说,金主杀人越多,就需要越多的战功,他越需要战功,就越是会主动出击进攻别国,以此换取威望,增强权势,坐稳皇位,好继续做皇帝。
这个时候,任何一丁点的本国战乱都会给金主带去巨大的威胁,一战不胜,则权势弱一分,二战不胜,则权势弱五分,三战不胜,则权势全无,地位不稳,这皇帝,怕就是做不下去了。”
张浚这话说着,赵构听着,越听越感觉这话说得有道理,觉得从一个帝王角度来看,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唉?这老家伙莫不是在指桑骂槐?
赵构忽然注意到了奇怪的华点。
但是他又看了看张俊满脸得意的表情,还是摇了摇头,想起张浚耿直的性格,觉得他这话说出来应该没什么言外之意,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大敌当前,姑且容忍他。
赵构就没有发作,继续询问他。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金主南下是被逼的,若是被逼的,就一定会出纰漏?”
“陛下英明!”
张浚一个大礼让赵构心里舒服不少。
“原来如此,那这样说起来,金主虽然动用五十万大军南下,我大宋未必就没有应对的方法?”
“自然如此!”
张浚点头道:“金主固然兵多将广实力雄厚,但是人多,粮食就要消耗的多,金主大举南下,粮食供应很成问题。
举大军南下,则后方空虚,万一后方的契丹人再有什么人物起事作乱,对金主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还能安心打仗吗?
所以只要陛下积极战备,巡视边境,广纳军情,任用贤良,那么,此战若真的开打,我大宋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赵构被张浚说的动了心思,稍微起了一点雄心壮志,拍了拍张浚的肩膀,说一定会研究一下,给张浚一个可以执掌此番战事的职位,让张浚可以运筹帷幄,为大宋取得一胜。
张浚大喜过望,立刻谢恩,然后离开了皇宫。
赵构的宫闱里向来没什么私密的事情可以“隐藏”。
没一会儿,赵构和张浚之间的对话内容就传了出去,有些人就开始传播与之相关的消息。
比如赵构和张浚谈得非常开心,要重用张浚,张浚重新被宠幸,即将出任宰相或者参知政事,亦或是枢密使,乃至于平章军国重事这一类真正的要紧权力职位。
千言万语反正就是一句话。
张浚回来了。
这个消息传出来,有人欢喜有人忧,而且欢喜的人少,忧的人多。
第510章 雷霆雨露具是天恩
张浚是个铁杆北伐派,是个在主战派当中都属于少数且不受待见的北伐派的灵魂人物。
他一旦掌握重权,必然以推动北伐为最高目标,要是真让他得逞了,主和派不高兴不说,主战派里的大多数人也不会高兴。
北伐派可以归类到主战派当中,但是主战派的主流从岳飞死后就一直是积极防守派。
所谓积极防守派,也就是希望政治军事局面维持现状。
北方可以不要,可以让给金国,但是金国如果还要南下,还要欺负大宋,那大家就真刀真枪干一场,看看谁的脖子硬。
淮南是最后的底线。
实际上这一拨人的主体是不愿意接受金国折辱的、脾气比较大的南方士大夫。
他们和主和派的绝大部分人一样,都是南人,但是在应对金国的态度问题上有所不同,主和派的弹性更大,主战派的底线更高。
而北伐派和投降派一样,都属于主战主和两派当中的少数、另类群体。
而且比起嘴炮、软蛋居多的投降派,行动力更强也普遍骨头硬的北伐派更值得大多数人警惕。
因为这是要损耗南方士大夫的利益去为宋帝夺回北方失地的一群人,在南方士大夫的眼中,纯粹是搅屎棍。
用我的财力物力人力去给皇帝老儿夺回失地,然后再把手上的权力分给那些北人?
合着我什么好处都捞不着还要倒贴一半的权力?
那我不就成了跪着要饭的吗?
这能忍?
这当然不能忍,所以北伐成功不仅是敌人不希望看到的,自己人也未必愿意看到。
眼下,北伐派的灵魂人物张浚即将王者归来,执掌重权,在这场空前的军事危机之中大搞北伐项目,这顿时让一大半的文武官员紧张了起来。
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赵构最终的任命。
不过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档口,枢密院的新任掌门人王纶偷偷拜见了赵构,把金兵万一南下的防守作战所需要耗费的钱粮物资统计和一旦发起北伐所需要的钱粮物资统计对比交给了赵构。
召张浚回临安的命令刚一颁布,王纶就偷摸摸地组织手下做起了这两份文件,因为他觉得迟早有用的到的时候。
果不其然,现在果然用到了。
赵构看着这两份文件,揉了揉有点发涨的太阳穴。
“德言,你想说什么,直说吧。”
王纶点了点头。
“谢陛下,陛下,臣只是想说,北伐,是张德远之夙愿,此人一旦掌权,必然不会甘心只是防守江淮,必然会相机北上,讨伐中原,届时且不说能否获胜,获胜了,自然有一堆事情要做,若是败了,情况只会更加严重。
臣不是反对朝廷北伐,臣也希望朝廷可以北伐成功,还于旧都,但是陛下,张浚屡败于金贼,昔年富平之败,把大宋西军精锐全部葬送,关中沦于敌手,如今若是再败,可就大事不好了。”
赵构把王纶送来的两份文件放到了一边,一双闪着精光的眼睛看着王纶。
“德言,如果你不让我用张浚,我就要用你了,你可是枢密使,你能为我出谋划策,统领军队,击败金主南侵吗?”
赵构一句话把王纶问的有点意外。
他想了想自己的本事,顿时觉得自己要是承担起这个重任,基本上老家人就可以排队等着吃席了。
“陛下,臣……臣未经战阵磨炼,恐有负陛下所托……”
于是他支支吾吾,底气不足,略作推脱。
赵构冷笑一声。
“那你的副手呢?叶义问可以吗?周麟之可以吗?”
王纶咽了口唾沫。
“他们……他们都未经战阵,经验不足,恐有负陛下所托……”
“哼!”
赵构冷笑道:“不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一个个的都侃侃而谈,胸怀乾坤,个个都是武侯再世、诸葛传人,需要你们上前线的时候,又一个个的经验不足,恐负所托!”
“陛下……”
王纶有点害怕了。
“张浚虽然有很多问题,也打过败仗,但是只有一点他就比你们强了,我让他上战场,他不会推脱。”
赵构不满道:“金主大军压境之时,你们要我不用张浚,可以啊,我不用张浚,你们谁上?嗯?”
王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赵构请罪。
“陛下恕罪!臣糊涂!”
“你是糊涂!”
赵构怒道:“你以为我和张浚之间谈话的内容是谁传出去的?你以为是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要重用张浚的?”
王纶一愣,抬起头愕然看着赵构。
“陛下,您……”
“糊涂!太糊涂了!”
赵构站起了身子走到了王纶面前,盯着他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北伐有多危险多麻烦?你以为我不知道张浚在想什么?你以为我不知道用张浚会有什么危险?
当年富平之败,还有淮西军变,一幕幕我都记在心里,当初我说宁愿亡国也不用张浚不是在开玩笑,但是你们好歹给我多一点选择啊!
但凡有个可靠的人,我都不会用他!但是只有他才敢为我带兵北上抗敌,我倒是希望你们能站出来,你们能吗?你们敢吗?怕不是到时候我被金主擒获,你们一个个都跪在地上做大金忠臣了!”
赵构越说越生气,说到最后简直就是在吼叫。
王纶悚然一惊,被吓得跪在地上叩首道:“陛下!臣对大宋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绝无二心啊!”
“我什么时候说你有二心了?”
赵构翻了个白眼,叹息道:“我只是告诉你,你以为的事情,我都知道,并且清楚的很。”
“那……”
王纶抬起头,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赵构:“陛下,张德远的事情……”
“连你这个枢相都不愿意让他成事,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赵构叹了口气,走回了自己的皇位上坐下:“张浚在朝中没有根基,拥趸虽然不少,却不掌握重权,我一番试探,你们一个个的都慌了,毛手毛脚的,生怕他北伐成事。
执掌枢密院的你尚且如此,其他人又会如何呢?会有多少人配合他?会有多少人阳奉阴违,暗中坏他的事?有你们在,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德言,你说呢?”
看着赵构似笑非笑的表情,王纶只觉得自己的心头有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
这话像是在承认他们的业务能力,但是怎么听怎么有种骂人的感觉在里面。
皇帝在骂我?
王纶不想承认,但是也不敢有什么反应。
少顷,他哂笑道:“陛下说的是。”
“去吧。”
赵构摆了摆手:“记着,若金主南下,至少在张浚击退金主之前,不要生事。”
“臣……知晓。”
王纶再拜,然后缓缓退出了宫殿。
出了宫殿,迎面一阵寒风吹得王纶不由自主地紧了紧身上的官服。
快走了几步,走到宫门口,王纶的脚步慢了下来。
一种奇怪的感觉开始渐渐弥漫在他的心底深处。
他意识到,张浚在赵构的心里就是一件工具,一件应急的工具,若不是此番金军逼迫太甚,数十万大军南下威逼让赵构实在是太害怕,他根本不会让张浚回来。
张浚从来都不是他所需要的那个人,只是不得以,不得不稍微利用一下张浚丰富的军事经验。
尽管如此,他对张浚也是非常的小心谨慎,任命之前,先给予枷锁,让所有人都警惕他,做好坏他事的准备,还把自己给完全摘了出去。
这位皇帝陛下能在数十年风风雨雨之中坐稳皇位站稳脚跟,到底还是有点本领的,即使这心思实在是太阴了一点。
可怜的张浚,还以为自己梅开二度,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可是他不清楚,他的再度起复从头到尾都是个阴谋,也是个悲剧。
想到这里,王纶越发感觉寒风凛冽,又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加快了离去的脚步。
就在此之后的第二天,赵构颁布命令,任命功勋老臣张浚担任参知政事,与陈康伯搭档,进入南宋最高决策层。
一天之内,张浚从一个流放边远之地的边缘人一步登天,完成华丽的逆袭,成为大宋帝国数得着的权势人物。
赵构在寸土寸金的临安城内为张浚赐下宅邸,赐下专业奴仆、园丁、管家、厨子,给他配备好了顶级的生活设施,就等着张浚一家子拎包入住,成为那座宅子的主人翁,享受幸福生活。
而当张浚一家子乘车来到宅邸门口的时候,看着奢华高档的宅邸,看着气派的正门和挺胸抬头的看家护卫,又如何能不感慨呢?
张浚红了眼眶,眼含热泪,朝着皇宫的方向、在家人的搀扶下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头,颤声道:“臣张浚,多谢陛下天恩,陛下如此厚待于臣,臣怎敢不为陛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