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启明1158 >

第20章

启明1158-第20章

小说: 启明1158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不需要翻脸,还能暂时成为朋友。
  事实上苏咏霖选择金国开局也正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他一度考虑过在南宋发动起义,直接掀翻赵构,重整山河,发动北伐,走一遍朱元璋的路子。
  然后他到处搜集资料,进行研究,判断这种政策的可行性。
  接着他很快就被南宋强大的对内镇压力震撼了。
  他发现,每当南宋内部发生农民起义的时候,最激动的不是南宋官府,而是作为基层权力实际把持者的地主乡绅。
  每当发生农民起义的时候,起义队伍首先就要遭到地主乡绅武装的不断袭击。
  然后才是朝廷大军的威慑。
  比起被记入档案的需要朝廷大军出动的农民起义,更多的农民起义还在初期没能成势的时候就被地主乡绅们瓦解掉了。
  地主乡绅们往往会不断的用曾经的宗主关系拉拢分化农民起义队伍,对领导人许以重利,财物诱惑,美色诱惑等等,不一而足。
  很多农民起义队伍就是被内部瓦解掉的。
  一个有名望有势力的地方家族,可以控制很多土地、农民甚至商铺,而在这些区域内,官府是不能插手的。
  大家族自己有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朝廷干涉不了,赵官家说话都不好使。
  这个权力,就是私人的、宗法的权力,大家族内部靠这个权力压迫族人、农户和其他产业人口,形成一个事实上的私人王国。
  什么打板子、活埋、浸猪笼之类的,都属于宗族的宗法权力,家族族长掌握在手,以此控制他可以控制的人。
  这些人当然不会对南宋这个朝廷带来什么帮助。
  当然,这对于南宋朝廷来说并非全是坏事。
  朝廷虽然也有说话不好使的地方,但是这样一来,行政成本也大大缩减了。
  所以赵官家表面上和士大夫共天下,实际上是和这些掌握宗法私权的家族族长们共天下。
  造反,发动农民起义,首先面对的肯定是这帮家族族长,他们才是造反者的第一敌人。
  这一阶段,赵官家可以躲在后面,享受民脂民膏、坐观成败。
  除非起义规模实在太大,领导人又很有骨气,灭不了,朝廷才会投入正规军,联合地主武装一起剿灭起义军。
  在这个结构之下,南宋的赵官家们固然要面临土地兼并、收税减少、权力缩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他面临的内部统治压力也大大减轻。
  有些时候平定农民起义的都不是官方,而是那些族长们,都不需要官方动手。
  这才是造反最难解的一环。
  在南宋起义,不仅要对付高高在上的临安朝廷,还要面对地方上无数的私人王国,他们狡猾,奸诈,心狠手辣,为了维护自己的私人王国,不惜一切代价。
  还有文化上的优越属性,让不识字的泥腿子们对他们天然的崇拜、畏惧,打心眼儿里觉得他们不可触碰,不能冒犯……
  儒家发展到这一步,越来越有了儒教的味道。
  打破肉体枷锁容易,打破精神枷锁难。
  与之相反,金国完成封建化以前,被它统治越久的、被农奴化越久的地区,就越没有这一类的精神枷锁,农奴们在精神上层面上就越是容易被拯救,想要发动起来反而没有那么难。
  更重要的是暂时不会触动本土地主乡绅们的利益,让苏咏霖有了发育的时间,甚至可以伪装起来和地主乡绅们联手反金。
  黑锅金人背,好处苏咏霖笑纳,这等好事,古今难寻!
  等撕破脸皮的时候,应该已经是图穷匕见的时候。
  那个时候,匕首在手,生死可能就由不得那些地主乡绅们了。
  而这个发育的时间,南宋那些貌若潘安心如董卓的地主乡绅们,是绝对不会留给苏咏霖的。
  一旦要在南宋发动这种形式的起义,一定会被周边那些地主乡绅们死命镇压。
  从这一点上来说,在南宋起义才是地狱开局。
  在完颜雍以前的金国起义,最多是个困难开局,视情况而定,甚至可以是普通开局。
  那么好的、几乎被金国拱手让给自己的机会,苏咏霖当然要牢牢抓住。
  但是每每想到完颜亮仅仅只用猛安谋克户控制了四分之一的土地、农户,他就感到十分的不愉快。
  为什么不能更多的掌控一些呢?
  为什么不能更多的杀掉地主乡绅呢?
  你们的刀不够快吗?
  完颜亮还是不够强,没有更凶残的逼迫地方官员们,以至于地方官员们下手还是不够狠、不够快。
  废物!都是废物!
  苏咏霖暗自腹诽。


第37章 等我创业成功,一定给你五星好评
  话虽如此,苏咏霖还是有点喜欢完颜亮的。
  如果不是完颜亮做皇帝,上来就是那个路子比较稳的完颜雍,估计他就不会选择这条路来收拾金国了。
  到时候南宋无法开局,金国的路子也很难走不通,那他估计就真要走海贼王路线了。
  但是人家西方搞海贼王路线是有坚实的大后方和经营几百年的殖民地还有配套制度、科技,绑在一起才能把垂暮之年的带清打成筛子。
  而他既没有后方也没有殖民地,当了海贼王也只能发育,占据那些无人之地搞殖民,然后自己烧脑攀科技树什么的。
  那需要的时间就太长了。
  要是活得足够长,说不定能熬死完颜雍,熬到他儿子,再找个机会出手闹腾。
  要是运气不够好,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那……
  所以说,还是要感谢完颜亮,给了他这个千载难逢逆天改命逆转乾坤的宝贵窗口期。
  谢谢!
  等我创业成功,一定给你五星好评!
  为了感谢完颜亮提供的宝贵窗口期,苏咏霖更要分秒必争,加速急行军,不断催促部队用更快的速度向费县前进。
  当然,虽说是急行军,但是也没有到完全不能休息的地步,经过一天的奋战,苏咏霖对金国基层的虚弱和腐败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完全不担心这帮庸碌无能的地方官和军官能有什么特别的建树,面对起义军有心算无心的进攻,他们不可能胜利。
  但是话又说回来,金国的体量放在那儿,它就是那么强大,一旦它反应过来,还是可以用绝对的实力碾压起义军的。
  所以无论如何,起义军都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强大自己。
  很明显的是,经过一天的胜利,很多义军士兵的心理出现对金国和金军的轻视——从最开始的戒备与略微的恐惧到现在的轻视,这个过程转变是挺有意思的。
  但是这两个心态都是不对的,起义军要正视金军的强大,不能轻视,也不能恐惧。
  于是苏咏霖在休息的时候召开了全体军官会议。
  赵玉成及其所部军官也要求加入,作为旁听。
  会议上,苏咏霖提出了之前作战的时候义军所暴露出来的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军官们并没有带领好部下根据演练的战术作战,同时也做了自我批评,表示是因为他首先没有做好表率,所以才导致全军乱打一气。
  苏勇这个憨憨带头对此表示不解。
  “阿郎,咱们不是打赢了吗?两个谋克的金贼都被咱们干掉了,而咱们自己只有二十多个弟兄战死,这是大胜啊。”
  苏咏霖眼睛一瞪,苏勇顿时一个哆嗦,低头不说话了。
  “那是因为我们占尽先机,奇袭,而金贼腐朽至极!如果这样还不能取胜,我们干脆也不要造反了,直接全部自杀算了!”
  苏咏霖环视所有军官一圈,表情非常严肃。
  “我们现在面对的金贼都是一群自甘堕落的废物,甚至没有提前准备迎战!但是你们不要以为金贼就没有会打仗的!我们赢了是赢了,但是我们是在和金贼的军队面对面决战吗?
  我们终有这样一天,如果不能和金贼决战获胜,我们现在所取得的一切战果都会被全部夺走!不趁现在的机会演练战术,积累经验,等面对金贼正规军队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苏勇被苏咏霖怼的说不出话来,其余军官们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赵玉成举起了手。
  “雨亭叔,金贼的正规军有多强?”
  “现在多强我不知道,但是当年最强的时候,他们十七个骑兵追着两千宋兵打,还打赢了,宋兵损伤惨重,死了几百人。”
  整个场面就变得十分安静,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表示难以置信。
  “不相信吧?对付之前的那些金贼,我也不敢相信他们就是当年能十七个人追着两千人打的精锐,但是事实如此,无可辩驳,否则,宋国怎么会被打的只剩下半壁江山?”
  苏咏霖严肃地说道:“总而言之,你们要牢记之前训练的战术,不要以为猛冲猛打就很勇猛,毫无章法的猛冲猛打遇到训练精良的军队,简直就是送死!
  我现在下令,之后哪怕是进攻村寨的时候,也要结阵前进,冲入村寨之后,根据地形散开,组成咱们练习过的巷战阵型,听清楚没有?”
  底下稀稀拉拉的传来几声“喏”,大部分人面露难色。
  苏绝直接举起手。
  “阿郎,咱们也知道军阵好,但是训练时间不够,咱们很难把握好。”
  苏绝说的情况倒也是真的,一点也不假。
  为了应对攻城战之后的巷战,苏咏霖带着军队演练过那种专门用在巷战里的小军阵,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这套战术只练习了两次,算是让大家都混个眼熟。
  至于效果怎么样……
  谁也不敢打包票。
  但是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苏咏霖叹了口气。
  “不要觉得我在逼你们,咱们是起事,是造反,是要命的事情,我想给你们足够的时间,但是金贼不会给咱们足够的练兵时间,时间不在我们这里,所以,战斗就是练兵。”
  这话说的就很实在,大家都听懂了,表示认可。
  “喏!”
  这一次回应的人就更多了。
  当然也有不懂的——赵玉成和他的军官们对此一无所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迷茫。
  于是赵玉成在会后找到苏咏霖。
  “雨亭叔,你们方才所说的大军阵小军阵什么的,都是些什么阵型?都练过吗?”
  “那是自然,练兵首要啊。”
  “雨亭叔擅长练兵吗?”
  赵玉成目光灼灼的看着苏咏霖。
  “算是会一点吧,祖父曾经跟着岳将军北伐,做过一些工作,对岳家军有一些了解,所以传授了我一些练兵的本领,我自己也读了一些兵书,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那,等之后有机会了,能不能请雨亭叔帮我也练练兵?雨亭叔麾下的军队,总觉得精锐非常。”
  赵玉成一脸期待。
  苏咏霖想了想,便笑了出来。
  “当然可以,等这一阵过去,咱们能站稳脚跟了,我一定抽点时间帮你练练兵。”
  “多谢雨亭叔!”
  赵玉成很开心。


第38章 战斗就是练兵
  急行军还是相当辛苦的。
  所幸这个夜晚没有下雨,军队走一阵歇息一阵,在出发之后第二天的凌晨时分抵达了费县,全军前进到了费县镇防军的军营附近。
  根据探子的汇报,军营防备相当松懈,他们从远处能看到军营门口的几个卫兵像是在赌博的样子,根本不是在执勤。
  卫兵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里面的金兵了。
  “既然如此,雨亭叔,干脆直接冲过去解决他们吧?”
  “冲过去当然是要冲过去,但是冲的是骑兵,不是步军,步军必须要保持军阵和稳定,不准乱。”
  苏咏霖安排了一下,自己和赵玉成统领仅有的三百骑兵作为先锋冲入营寨,抢夺营寨大门,步军主力结阵,随后跟上,步步推进,收拾骑兵留下的残局。
  敌人太强不是好事,敌人太弱也不是好事,这种松懈的防备,让苏咏霖设想的无数战术都落了空,最高效的反而就是最简单的冲击战术。
  接着,战斗展开了。
  步兵交给苏绝负责指挥,苏咏霖和赵玉成上马,率领三百骑兵缓缓起步,然后越跑越快,越跑越快,开始了高速冲击。
  在那几名正在赌博的卫兵惊恐的注视下,义军骑兵如疾风一般转瞬之间就到眼前。
  雪亮刀锋一闪而过,几颗头颅冲天而起,无头尸体悲惨的倒地,抽搐几下,终于没了动静。
  攻击正式展开,镇防军营就跟炸了锅一样的混乱起来,呼喊的,叫嚷的,哭嚎的,嘶吼的,有人战斗,有人上马,有人逃跑,有人干脆躲起来不想被发现。
  三百义军骑兵横冲直撞,后头苏绝率领的步军主力也很快赶到,快速巩固了骑兵的战果,剿杀残余金兵。
  虽然战况很顺利,但是赵玉成所部的军阵很快就散乱了,变得各自为战。
  他们的军阵散乱了,苏咏霖所部的军阵也随之出现了散乱的情况。
  苏绝在混乱之中无法很好地控制军队,所幸战局已定,金兵已经溃败,这些金兵回天乏术,无法反攻,好几个义军追着一个金兵杀,杀的他们鬼哭狼嚎。
  差不多两炷香的时间,战斗结束了,金兵全军覆没,少数投降的也被杀掉——义军现在根本不需要俘虏。
  战斗结束之后,苏咏霖看着混乱的步军们,叹了口气,感觉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义军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不过还好,打败这支镇防军之后,剩下来的十四座村寨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尽管一路平推过去就可以了,多演练几次步骑战术,通过多次战斗,就可以在战斗中让军队熟悉军阵。
  真实的战场训练一定比单纯的训练要好。
  于是大军继续前进,按照既定路线一座一座的攻克金人村寨。
  义军人数绝对占优,金人村寨又没什么防备,被苏咏霖和赵玉成率领骑兵高速突击,一上午的功夫攻破了五座村寨,最后干脆是步兵在后面追,骑兵在前面跑。
  步兵军阵有没有熟练苏咏霖不清楚,但是打到这个份上,骑兵冲击的战术他绝对是熟练了不少。
  中午的时候稍微休息了一阵,军队多少吃了点东西,恢复了一些体力,下午接着进攻。
  苏咏霖本以为接下来的每一场战斗都会和之前的战斗一样毫无波澜,就这样顺利地打下去,军队也得不到什么锻炼。
  但是他没想到,下午发起进攻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座做了一些准备的村寨。
  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听到了风声,这座村寨居然做了一些防御准备,他们驱使农民把村寨口用杂物堵住,设下了不少陷阱和拒马,把村寨团团围起来,使得苏咏霖已经熟练的骑兵冲击战术无法使用。
  这倒是有趣,还是头一回遇到有了防备的村寨,苏咏霖立刻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列阵,步军居中,骑兵列阵于步军两侧,摆出了非常经典的宋军叠阵。
  “雨亭叔,这帮家伙有了准备了,咱们怎么办?强攻?”
  “攻吧,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村寨,不打一下岂不可惜?总是打顺风仗对咱们没有好处,偶尔也该和一些难缠的对手打一仗,正好锻炼一下步军的作战。”
  苏咏霖握紧了手里的刀:“现在就是用军阵的机会!玉成,你的部下没有练过军阵,就四面散开,把这座寨子团团围住,主攻交给我这只训练过的部队吧。”
  赵玉成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下令军队分成四部分散开,远远的把这座村寨四面包围,摆出了一副要他们全部死光光的架势,给里面的金人施加心理压力。
  接着苏咏霖就指挥自己军队结阵。
  苏家义军训练的军阵就是经典的宋军叠阵,那种在北方骑兵的铁蹄下千锤百炼而得到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