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处饿死边缘而被苏咏霖用一块饼一碗粥救回来的乞儿田珪子,已经很久没有露出过有温度的表情了。
是的,赵开山等人,是苏咏霖他们目前唯一的盟友。
目前他们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推翻金国。
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只要赵开山等人不主动敌对,苏咏霖也绝对不会对他们动手。
因为大家都是推翻金国的盟友。
而当金国被确定推翻了,那个时候,才是图穷匕见的时候。
而到那个时候,苏咏霖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他决定舍弃城池选择农村,本也就是两手准备。
我不要城池里的财富,我要人心。
因为他的敌人绝对不仅仅是金国统治者,还有所有的上等人。
其后,苏咏霖又召开了苏家核心集团的三百人大会,在会议上宣布了起义之后的行动方案。
“咱们起事的规划,是由赵大统领、孙统领等人首先行动,他们会把与他们相识的沂州、莒州和密州三州的金廷军政首脑请到他们的家里,热情款待,然后在席间动手,杀死他们。
这帮军政首脑一死,三州群龙无首,一团乱麻,咱们就可以立刻起事,出兵攻打三州城池,绞杀敢于抵抗的官吏、金兵,一举占领三州作为咱们的根据地。
而咱们这一千人的任务,你们都知道,是在赵大统领率领主力攻打城池的时候,去乡野之间绞杀镇防猛安和民户猛安,阻止他们可能的行动,以此确保主力可以快速拿下城池。”
苏咏霖说完,大家伙儿纷纷点头,表示明白这次的行动目标。
“当然了,军事行动是这样计划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还远不止于此。”
苏咏霖深吸一口气,开口道:“攻打镇防猛安和民户猛安,这是我主动提出来的,最好的东西当然都在城池里,财富也好,兵器也好,都在城池里,但是我认为,我们最大的财富,还是在乡村之中。
咱们是外来户,在本地其实没有根基,实质上,咱们是依附着赵大统领而存在,没有自己的根据地,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其他土地都有了主,咱们没有借口去占领。
所以,就要在战争之中剿杀猛安谋克户,从他们手里把土地、农户抢过来,如此,被咱们攻下的乡村,就会成为咱们真正的根据地,咱们才算是真正的在山东站稳了脚跟。”
核心成员们纷纷点头,对此也表示理解。
“可仅仅是占领,是不够的,不要强占土地,而要把土地分给农民,让他们拥有土地,然后用我教给你们的方法,让那些本地农民成为咱们的自己人,别人抢不走的咱们的自己人。”
大家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起了苏咏霖告诉他们的该怎么争取农民的支持这件实情。
苏家义军并不需要在这个时候就获取大量的财富,他们需要的是可以作为后勤基地的根据地,真正可以让他们站稳脚跟的根据地。
苏咏霖现在并无法得到中原汉人精英们的帮助。
但凡有点出路的汉人精英现在都在帮金人做事,都在做官,通过科举考试加入金廷,维护自己的利益。
赵开山这一类的,其实属于已经被边缘化的地方豪强。
现成的谋臣武将都不会自动来投靠,所以,只能从最底层没人在意的劳苦大众们之中获取支持者。
当然,最重要的本身,就是劳苦大众。
这个时代,没人知道,或者根本就不想知道这个真理——他们帮谁,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精英们都觉得自己才是天下主宰,都在忽视这个真理,这很好。
这就给了苏咏霖依靠农民而不断成长的巨大机遇。
你们不要农民,我要。
第22章 打出一分战果,要宣传出十分的气势
军队训练继续,而整个起义造反的谋划也不断推进。
三月底,赵开山等人完成了最后的联络,敲定了全部的细节,一些很难得到的起义物资也逐渐到位,起义的准备逐渐完善。
赵开山忙里忙外做准备,安排军官和管理后勤的人,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和亲信随从挨个放到要紧职位上确保自己对军队的绝对指挥权,然后又筹划着占领城池以后怎么扩充实力。
等一切都忙完了,他终于想起苏咏霖还在练兵呢。
说是要练精兵,从他这里要去了一日三餐的待遇,还要去了五日一顿的肉食,兵要是练得好还行,练不好,那就真的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不过苏咏霖手底下搞情报的人不错,屡屡给他送来临近几个州府尤其是益都府统军司的动向情报,这很有意义。
私盐贩子就是擅长搞情报啊。
赵开山如此感叹。
苏咏霖如果不是个带兵的人才,用去搞情报也不错,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怠嘛。
于是他让人通知一下苏咏霖,说他要去“视察”一下苏咏霖练兵练得如何了。
苏咏霖接到通知,就把这个消息放给了所有人,让所有人知道大统领要来视察了,让大家都做好“汇报演出”的准备。
等赵开山来到军营的时候,苏咏霖带着几个卫兵站在大营门口亲自迎接赵开山。
“哈哈哈哈,贤弟啊,近来可好?好些日子没见你了。”
苏咏霖还是一样的笑容可掬。
“好着呢,好吃好喝,顿顿都能吃饱,全赖兄长给咱们那么多粮食吃。”
“贤弟若能练成精兵,吃的好一些又如何呢?”
赵开山大笑着,便和苏咏霖一起进入了大营。
苏咏霖稍稍落下赵开山半个身位。
“兄长能相信我,给我那么多粮食让我练兵,我是非常感激的,所以这些日子来夙兴夜寐,唯恐有负兄长所托,白费了兄长的一片好意。”
苏咏霖这话说的赵开山就很开心。
于是他停下脚步拍了拍苏咏霖的肩膀。
“贤弟,不要有这些顾虑,咱们都是第一次造反,没有经验办错了事情并不奇怪,你兄长这儿别的不多,就是粮食多,仅仅是粮食,兄长还是能满足你的!”
苏咏霖一副大为感动的样子。
“多谢兄长,兄长,请!”
赵开山哈哈一笑,便跟着苏咏霖来到了大操场,一眼望见了军容严整的一千名义军士兵,顿时眼睛一亮。
“贤弟,这……有点样子啊。”
赵开山一脸兴致勃勃的走上前去,左看右看,就觉得这军容怎么看怎么舒服。
走到左边边角横过来一看,喝,所有人都在一条线上。
竖过来再一看,嘿,还是一条线。
那……
斜着再一看,哟,还是一条线!
这队列真是有模有样,这人也站的有模有样。
个个挺胸抬头器宇轩昂,目视前方毫不偏离,仿佛除了前方就没有什么地方好去看似的。
“贤弟,你这兵练的有模有样啊!”
赵开山左看右看都觉得欢喜,甚至有点惊喜的感觉。
赵开山是没想到这短短十多天的功夫苏咏霖就能把兵练成这样整齐的模样。
苏咏霖也只是笑了笑。
“步军打仗,首重军阵,军阵之术,首重队列,所以练兵,顶顶重要的事情便是操练队列,就是那么基础的事情,眼下也才打个基础,看起来像个样子,真要上了战场,不顶用。”
“贤弟不可妄自菲薄。”
赵开山走来走去对着士兵们的队列比划直线,越比划越来劲,笑着开口道:“就这样的队列,我就没在金兵队伍里见过,那一个个歪瓜裂枣的模样,哼!”
“那不是最好的事情吗?”
苏咏霖呵呵一笑。
赵开山连连点头,看了一阵,又好奇地问道:“贤弟能操练一下军阵让我看看吗?”
“怕是要让兄长看笑话了。”
“这才几天功夫就能练出个样子来,为兄虽然没带过兵,但是也知道这精兵练起来不容易,贤弟有如此能耐,为兄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笑话你呢?”
于是在赵开山的撺掇下,苏咏霖亲自挥舞令旗,叫鼓手敲鼓传递军令,让士兵们在军官的带领下执行军令。
倒也是不负众望,有几个方阵很成功的没反应过来把队列搞乱了。
赵开山却很满意,拍着苏咏霖的肩膀称赞他练兵有方,还当众宣布要送点肉过来犒劳大家伙儿,引起一阵欢呼。
视察完毕,苏咏霖送赵开山离开练兵大营,赵开山就向他交代重要的事情。
“贤弟练兵有成,这起事的事情为兄也就更加有底气了,现在咱们三个州的兄弟们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咱们已经约定日期,日子一到一起动手,直接占领三州,贤弟这边也要抓紧。”
苏咏霖点头。
“兄长放心,我这边只要兄长一声令下,立刻出击,绝不拖延,兄长不必担心我,全力拿下城池。”
“那就好,对了,还有。”
赵开山压低了喉咙低声道:“贤弟,若是三州起事顺利,为兄想要往济南一带发展,那边人多,富庶,咱们可以更加壮大,贤弟以为如何?往那里发展可以吗?”
苏咏霖看着赵开山,发现他似是有些焦虑不安的模样。
不过想想也觉得正常,毕竟是造反,稍有不慎满门抄斩,谁不会感到焦虑呢?
这是好事,毕竟赵开山终于开始思考未来的走向了。
“这当然可以,济南府虽然不是山东东路治所,但也是重要的地区,那一带人口充沛,较为富庶,占据可以获取更多的物资,可以让咱们更加壮大。”
“那是自然,自然。”
赵开山点了点头,走了几步路,忽然停下脚步,转身握紧了苏咏霖的手。
“贤弟,你说,咱们一旦起事,会孤军作战吗?会有盟友帮助咱们吗?”
苏咏霖看着赵开山脸上略显犹豫的表情,立刻笑了出来。
“兄长放心,金廷倒行逆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要咱们这里打几场胜仗,一定能极大地鼓舞整个山东乃至整个中原的仁人志士,到时候他们都会揭竿而起帮着咱们一起对付金人,咱们绝不会孤军奋战。”
苏咏霖握住了赵开山的手,给他加油鼓劲。
赵开山望着苏咏霖坚定的表情,稍微松了口气,然后抿着嘴唇点了点头。
“有贤弟这番话,为兄就放松多了,好,贤弟,那咱们就这样定下了,生死相依,决不背弃!”
“生死相依,决不背弃!”
苏咏霖与赵开山一起许下誓言。
送走赵开山,苏咏霖沉默了一会儿,叫人把刚从益都府回来的苏隐喊到了身边。
“咱们起事,不能孤军奋战,要充分利用金国的内部矛盾,只靠咱们自己,时间太紧,力量太弱。”
苏隐眨了眨眼睛。
“阿郎,你的意思是,咱们要和契丹人联系?”
“对,和契丹人必须要有联系,要让契丹人知道咱们在这里打的风生水起,有模有样,另外,不只是契丹人,整个中原,我就不相信没有对金人感到痛恨的豪强。
一旦咱们在山东站稳脚跟,阿隐,我要你潜入河南、河北,在河南河北之地广泛散播咱们起事的消息,然后再去燕云之地寻找契丹人,把山东起事的消息散播给契丹人知道。”
苏咏霖深吸一口气,开口道:“咱们这边要打,那边也要宣传起来,打出一分战果,要宣传出十分的气势!知道的人越多,造反的人就越多,造反的人越多,咱们的胜率就越大!”
苏隐立刻明白了苏咏霖的意思。
“所以,阿隐,我会给你安排更多的人手,你要抓紧时间训练他们,时机一到,你就要立刻北上,不惜一切代价,把消息送到各地!”
“喏!”
苏隐单膝下跪。
大起义就在眼前,时间已经不多了。
苏咏霖愈加加紧练兵,天天亲自督促,甚至削减了识字课的时间加紧练兵,加大了训练量。
“不要觉得我是在折腾你们,你们终究是要上战场的,战场上,敌人不会给你们喘息的机会,他们只会拼尽全力要了你们的命!现在多喘几口气多流几滴汗,战场上你们才能活着!”
苏咏霖看着因为得到赵开山的赏赐而有些懈怠的军官、士兵们,如此恨铁不成钢的训斥他们。
“我爹娘都没了,所以我把你们看成我的弟兄、我的家人,我希望你们都能活着,懂吗?我要你们都活着!我不想看到一场大战之后你们纷纷离我而去!我要你们都能好好儿的活着!”
苏咏霖的训斥之后,练兵大营里的氛围开始变得紧张起来,人人面色肃穆,少了几分轻佻,多了一丝凝重,连苏勇都不会说颜色段子了。
天边密布的战云正在缓缓逼近他们的头顶,大战开始之前的紧张席卷了每一个人的内心。
南宋绍兴二十八年四月初六清早,赵开山派人来通知苏咏霖,说他已经成功邀请了沂州防御使到自己家里做客,起事近在眼前。
若是顺利,下午就是正式起义的开始。
要是更加顺利,今天晚上,他赵开山就能在临沂县城里睡觉了。
第23章 安贞美滋滋的筹划着之后的官途
得到赵开山的通知,苏咏霖立刻召开了全体军官军事会议,把地图摊开,最后一次讲述义军的行军攻略。
先打弱的,再打强的,根据金人村寨和镇防猛安营寨的分部方位,从距离最近的金人村寨开始攻击,攻打他们的民户。
他们的民户基本上都化身为养尊处优的地主,要说战斗力,估计也不剩几分。
通过打击他们的村寨获取军队的战斗经验和胜利者的心态,扫除大家对于金人的恐惧,然后再去拔除作为真正的军事设施的镇防猛安。
这应该不是难事。
怀着如此这般的信心,苏咏霖开始交代战士们不一样的东西。
这些事情之前他也交代过,现在是最后的嘱咐。
“记住,除了打胜仗之外,还有一个重点,那些金人俘虏能不杀死就不杀死,要把他们留给本地农民,要发动农民,把刀交给他们,如此,才能让本地农户与我们真正的站在一起,无法割舍,明白吗?”
军官们整齐划一。
“明白!”
苏咏霖点头。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不能有妇人之仁,不能有任何迟疑,明白吗?”
“明白!”
全体军官领命,四散而出,把苏咏霖的指令传达给全体士兵,从上到下,统一意志。
随着军官的到位,全军开始行动。
负责后勤的林景春带着妇女和儿童们这些“后勤人员”把钢刀、长枪、盾牌、弓箭和简单的自制甲胄纷纷发到每一名士兵手上。
部分士兵看着妻子、孩子,对她们笑了笑,没说什么话。
妇女和儿童们也没有说话,默默地把后勤物资发给每一名士兵,然后列队整齐的离开了操练场。
她们的职责完成了。
她们知道自家男人、父亲要去干什么,也知道这一去会有什么样的危险,但是她们更知道不这样去做,未来就是昏暗无光的。
苏咏霖说过,要带着他们去创造一个属于咱们自己的未来。
这些妇女儿童和男人们一样,也都怀着同样的信念,对未来怀有深切的期盼。
后勤物资全部到位之后,军官们带着士兵们一起全副武装,然后在大操场上集合队列,等待接下来的命令。
很快,全军集合完毕,苏咏霖顶盔掼甲全副武装的来到全军面前检阅部队,然后下令下发全军铭牌。
“这小木牌牌上有你们的名字,籍贯,还有所属队伍的番号,随身携带好,不能丢掉,到时候领赏也好挨罚也好,都要靠这个小牌牌,你们有,我也有。”
苏咏霖举起了属于自己的铭牌:“当然,最重要的是,当你战死在沙场上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