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光武 >

第268章

大汉光武-第268章

小说: 大汉光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六章 黄昏独上大风骤 (一)

  第五十六章 黄昏独上大风骤  (一)


  “迁都?”  众文武实在跟不上刘玄跳跃的思路,不由自主地齐声惊呼。

  “迁都!” 刘玄笑了笑,好像将都城从洛阳迁往长安,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朕不能等着刘秀和樊崇两个前后夹击,干脆给他们来个釜底抽薪!”

  “陛下圣明!” 大多数文武躬下身,齐声赞颂。少数几个无法体会“圣意”者,也闭上了嘴巴,不再说任何反对或者质疑之词。

  刘秀拿下了河北,樊崇兵临颍川,洛阳的确时刻处在两者的威胁之下,不适合再做都城。而将都城迁回长安,却可以巧妙地避开这两支队伍的威胁。并且今后朝廷兵马无论去攻击哪家,都不用再担心另外一家趁机抄自己的后路。

  只是,计策虽然为好计策,想把机构臃肿的朝廷搬往长安,却不像寻常百姓搬一次家那样简单。即便群臣都拿出了全力配合,赤眉军也因为内部纷争,没有顾得上过来添乱。待刘玄重新于长安城的金銮殿内坐稳的屁股,时间也到了更始三年。

  春风由南向北,将大地再度染绿。鄗县内外,鸟鸣阵阵,花香幽幽。

  大汉朝萧王刘秀,放下毛笔,对着无尽的春光,轻轻伸了个懒腰,神思不知不觉间,就飞到了云霄之外。

  最近几个月来,洛阳朝廷那边忙得焦头烂额,他在河北,却按照严光、冯异两个的谋划,果断停止了扩张脚步,一边整顿吏治,一边从新划分田地,调整税赋,让治下百姓修生养息。

  大乱之后,任何微小的善政,都会收到令人无法相信的巨大成果。动荡的郡县,迅速恢复安定。流民成群结队返回老家。土匪山贼们失去了兵源,不得不选择向官府屈服。极少数规模庞大,或者冥顽不灵的匪帮,在铫期、马武、贾复、吴汉的联手打击下,也纷纷灰飞烟灭。

  而就在河北全部平定,青犊、尤来和铜马义军,全都成为过往之时,刘秀又通过特别的途径,接到了岑彭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密报,更是喜不自胜。

  原来,开春之后,赤眉军居然放弃了对洛阳的进攻,掉头西进,逆着当初绿林军东征路线,一路打进了宛城。更始帝刘玄先后派出二十几万大军围追堵截,却被那樊崇和徐宣,或者智取,或者强突,打了个丢盔卸甲。

  拿下了宛城之后,樊崇和徐宣食髓知味,竟然再度依葫芦画瓢,沿着当年申屠健和李松走过的道路,长驱直入,进逼三辅。

  平氏王申屠建,淮阳王张卯,随王胡殷,平氏王成丹等人,先后战败,泚阳王王匡、宜城王王凤两人临危受命,披甲上阵,也只是勉强能够守住城池而已。如今,长安一日三惊,文武百官坐立不安。当初刘玄看似聪明无比的迁都之策,竟然因为赤眉军的“不肯配合”,彻底变成了一个笑话。

  除了彪悍的赤眉军外,名不见经传的蜀地豪强公孙述,竟也连续击败了益州牧张忠和前来支援的柱功侯李宝,将绵竹据为己有。从此,西川失去屏障,公孙述进可攻、退可守,志满意得,自立为蜀王。、这时候,刘玄再想将都城搬回洛阳,已经不可能了。首先,国库空虚,大汉朝再也没有家底,供他继续折腾。其次,谁也无法确保,将都城迁回洛阳之后,赤眉军会不会如跗骨之蛆般跟上来,再度让朝廷面临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在对更始朝诸般不利的消息中,丞相李松亲自率兵剿灭了临泾方望,杀了伪帝孺子婴,显得格外光鲜。但是在刘秀看来,这并不算什么战绩,方望只是个妄人而已,手下连一万士卒都没有,就敢学吕不韦奇货可居,简直是自寻死路。在大浪淘沙风起云涌的时刻,他的崛起和覆灭,注定不过是朵小小的浪花罢了。

  如今能让刘秀稍稍心烦的,只有两件事。第一是自己名义上的正妻,萧王妃郭圣通,屡次派人送信过来,催促他回邯郸相聚。

  莫说阴丽华已经在邓奉的护送下,有惊无险地来到了河北。即便没有阴丽华在身边,刘秀也不想跟郭圣通那种精力旺盛的小姑娘朝夕相对。新婚之夜,他喝得酩酊大醉,一厢情愿地将郭圣通当成了马三娘的影子。然而,短暂的自我欺骗过后,他却终于明白了一件事,郭圣通就是郭圣通,永远不是马三娘。所谓浴火重生,不过是当年扬雄为了缓解师父的病情,所编造的一个善意的谎言罢了。

  经历了这么多风雨之后,刘秀甚至隐约感觉到,师父在去世前的那几年里,其实早就发现了,三姐根本不是他的女儿。只是,只是,老人家却不想面对冷酷的现实,宁愿活在虚幻当中而已。

  刘秀还年青,还做不到像师父晚年时那样,把虚幻当做现实。所以,他隐约竟有些畏惧,去面对郭圣通的热情。更不消说,在跟阴丽华重逢这几个月里,后者已怀上了他的骨肉。以郭圣通的强势,他真的不敢想象,阴丽华跟着自己回到邯郸之后,二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另一个让刘秀心烦的事情,则是究竟何时挥师渡河南下。若是早了,自己跟刘玄拼个两败俱伤,肯定会白白便宜了赤眉军。若是晚了,万一刘玄这个软骨头支持不住,直接选择了向赤眉投降,自己即将面临形势,将更加严酷。

  毕竟如今的赤眉军,堪比当年刚刚起事的舂陵兵,那樊崇跟自己的大哥刘縯当年比起来,也不遑多让。至于现在还在名义上坐拥天下的刘玄,已经跟当年昆阳大战之后的王莽,没有太大区别了!

  “主公,今天好生悠闲!” 朱佑沿着台阶快步走上,圆圆的脸上,满是春光。“不认真读书,当心被先生打板子!”

  击杀了孙登和谢躬之后,朱佑的心境,明显改善了许多。眼睛里的仇恨一天天变淡,言谈举止,也恢复了早年的幽默与诙谐。

  “先生何在?!” 刘秀笑着站起来,用同样的语言大声回应。“近日读书,正有许多不解之处,需要向先生求教!”

  “先生昨夜被师母罚跪,站不起来了,站不起来了也!” 朱佑摇摇头,放声大笑。声音震得门外的桃花,如飘雪般簌簌而落。

  刘秀被逗得哈哈大笑,许久之后,才擦了擦眼睛,正色问道:“仲先,你今日来这里所为何事?莫非南岸那边,又有异常动静?”

  “动静没有,但今天有个名叫强华的书生,求见于我,向我献上了一个有趣的东西!” 朱佑收起笑容,从拎在手里的牛皮袋子中,掏出了一卷看上去非常古旧的书简,缓缓摆放在了书案上。“说是来自上古,名为《赤伏符》,与河图洛书同代,呵呵,你快来鉴赏鉴赏!”

  “上古?” 刘秀敏锐听出了朱佑话语里的不屑味道,沉吟一声,信手打开了书简。

  有股霉味,扑鼻而至。紧跟着,几排蹩脚的秦篆,映入他的眼底: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鬭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六九之间水龙吟……


  第五十七章 黄昏独上大风骤 (二)

  第五十七章 黄昏独上大风骤  (二)


  这种图谶预言,刘秀当年在太学便已见的太多。“圣人皇帝”王莽,国师大儒刘歆(秀),包括自己的妹夫李通,都是个中翘楚。李通更曾一语道破天机,跟他明言“天意即是民心”的道理。没想到,如今这种装神弄鬼的东西,被人呈到了他自己眼前!

  《赤伏符》这前四句中,前三句是很通俗易懂,讲的是他兴兵替天行道,各路英雄竞相归附,四海臣服,从而按照刘歆(秀)的五德始终说,应继承大汉的火德。不过最后一句,却写得有些云山雾罩,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看不懂吧,还有这个!” 见刘秀的目光停留在了第四句上,邓奉又笑着拿出了一块似金非金,似玉非玉的薄片,如碗口大小,轻轻放在了《赤伏符》旁边。“前几天,据说有人在太行山中听到龙吟,循声而去,竟找到一块“龙鳞”,就是这个东西。”

  “这厮,这厮想当官,想疯了吧!” 时至此刻,刘秀如果还想不明白那个名叫强华的书生想干什么,他的四年太学,等同于白读。立即撇着嘴,连连摇头。“打了出去,乱棍打了出去。你我兄弟,有昆阳血战之功,有重整河北,与百姓修生养息之德,何须这东西来蛊惑人心?!”

  “你我不信,问题是,有人信!” 朱佑叹了口气,苦笑着道,“据密谍送来的最新情报,樊崇在挖井之时,挖到了一整队帝王仪杖。当晚,又有儒生亲眼看到祥龙当空而舞,河中金莲盛开。然后,樊崇就拥立了一个皇帝,正式与刘玄分庭抗礼了!”

  “无耻!” 刘秀一听,就知道樊崇是借着祥瑞的由头,效仿当年王匡和王凤,拥立了一个刘姓子弟做傀儡然后自己躲在椅子后当太上皇。气得双眉倒竖,胸口上下起伏。

  “他拥立的那个皇帝,也是你曾经跟我说起过的故人,姓刘,名盆子!” 仿佛唯恐刘秀的怒火还不够旺盛,朱佑笑了笑,果断又浇上了一盆热油。

  “无耻,刘盆子才多大?!”  刘秀果然愈发愤懑,用手将桌案拍得啪啪作响。

  与八面玲珑的刘玄不一样,刘盆子则性情耿直,心地善良。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摆脱樊崇的控制,反客为主。等他成年之后,要么继续任人摆布。要么,就会被樊崇等人残酷地杀死,成为一具无人收葬的尸骸。

  “据我故意派到赤眉军的眼线汇报,拥立刘盆子登基之后,樊崇立刻以刘盆子的名义,改元建世。并且向四周发下了数百道圣旨,大肆封官许愿。相信用不了太久,对你、我,还有马大哥,吴汉他们的封赏,就会送到大伙的家门口!” 偷偷看了看刘秀的脸色,朱佑将第二盆热油,迅速浇了下来。

  “嘶——” 刘秀听得倒吸一口冷气,脸上的怒火,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果愤怒能解决问题,当年他的怒火,就可以将宛城烧成一片白地,将刘玄、朱鲔、李秩等贼,全都烧成飞灰。然而,眼下他再愤怒,也救不了曾经将他当做亲叔叔对待的刘盆子,更拿远在黄河南岸的樊崇无可奈何。

  更关键的一点是,樊崇这招封官许愿,看着好似愚蠢,却早已被事实证明,非常有效。当年王匡就是靠着封官许愿,获取了舂陵刘家几个长辈的支持,给大哥刘縯来了一记釜底抽薪。随后刘玄也同样靠着封官许愿,拉拢了李秩、刘嘉等柱天都部大将,不着痕迹地将大哥刘縯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吃一堑,长一智。刘秀当年因为不够老练,所以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家哥哥被谋杀,却无能为力。如今,樊崇居然又准备拿同样的招数瓦解他的军心,他岂能再听之任之?!

  “仲先,这不是你的主意吧?我可是从你穿开裆裤时,就知道你有多聪明!” 想到这儿,他忽然笑了笑,盯着朱佑的眼睛询问。

  “当然不是!” 朱佑脸色微红,后退半步,做理所当然状,“只是我脸皮比所有人都厚而已。”

  “所以,你就替他们出头,变着法子上劝进表??” 刘秀狠狠瞪了他一眼,继续低声追问。

  什么《赤伏符》,什么想当官想疯了的愚蠢书生,根本就是朱佑等人拿出来的幌子!以朱佑、严光、邓禹等人的本事,应该第一眼就看出来书生强华在装神弄鬼,然后直接进将此人乱棍逐出。他们之所以没那么做,并且故意将此事跟樊崇立刘盆子为皇帝,用封官许愿的招数来对付河北的举动,放在一起说给自己听,为的就是催自己尽快向上迈出那最后一步!

  “文叔,我、子陵、仲华、君文,都是你的生死兄弟。马大哥,二姐夫、冯公孙、铫次匡,还有王元伯、万君游他们,也不会将别人许诺的高官厚禄当一回事儿。” 朱佑的脸色,迅速变得郑重,叹了口气,缓缓补充,“可除了我们这些人,如今说你身边,还有刘扬的两个儿子,耿氏父子、王梁、寇恂,甚至还有卷了谢躬的邺城前来相投的吴汉。你如何保证,他们中间所有人,也都对樊崇开出高官厚禄毫不动心?!当年大哥正因为自己迟迟不愿意取刘玄而代之,才给了刘玄可乘之机!”

  “住口!!” 仿佛被一把匕首戳中的心脏,刘秀疼得脸色煞白,猛地挥掌拍了下桌案,将上面的木箭、帛书,震得四下乱飞。

  朱佑却仿佛根本没看到他脸上的痛楚,一边弯下腰捡拾竹简和帛书,一边缓缓补充,“咱们家乡有一句老话,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大哥当年对李秩推心置腹,但是大哥不做皇帝,李秩的官职和爵位就无法继续高升。所以,他跟刘玄一拍即合!”

  “不要说了,不要说了!” 刘秀的身体,又晃了晃,怒吼声已经变成了祈求。“出去,你给我出去!”

  “唉——” 朱佑终于完成了使命,又长长叹了口气,转身快步走出门外刘秀双手扶住桌案,颤抖得宛若风中落叶。

  向上再走一步,就是自立为帝。

  国无二主,接下来,河北与长安之间,必然爆发战争,许多当年曾经并肩反抗王莽的兄弟,必然会站在各自的旗帜下,刀剑相向。

  杀谢躬,刘秀心里毫无负担。杀那些当初跟自己一起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抵抗新朝官兵的兄弟,刘秀却做不到无动于衷。

  凭着重整秩序,与民休息的功劳,刘秀可以做皇帝做得心安理得。

  凭借什么符命,祥瑞,他却无法不对自己心生鄙夷。

  他在太学时,最看不起的,就是王莽及其麾下臣子们一道装神弄鬼。

  而现在,他却要做那些当年最看不起的事,甚至,将来有可能还会变成那些自己曾经看不起的人!

  如果换了大哥,该怎么做?

  一个念头,在刘秀的心底快速闪过。然后,他抖得更厉害,额头上冷汗滚滚而下。

  如果换了大哥刘縯,与他异位而处,肯定不会听从朱佑的劝告。

  大哥从没怀疑过他麾下弟兄们的忠诚。

  大哥刘縯宁愿受一些委屈,也不肯跟昔日的伙伴同室操戈。

  所以,大哥死了!

  死于他的好兄弟李秩刀下!

  死不瞑目!


  第五十八章 黄昏独上大风骤 (三)



  更始三年六月己未(公元25年8月初),刘秀于河北鄗县千秋亭,接受百官朝拜,烧柴祭天,祝告上苍,登基称帝。礼毕,年号为建武,改鄗县为鄗邑,册封群臣,大赦天下,立郭圣通为后。

  “竖子,竖子!竟如此欺朕,如此欺朕,朕必将你碎尸万段,碎尸万段!” 暴怒的吼声,在未央宫上空回荡。中兴圣主皇帝刘玄满脸漆黑,额头上青筋根根乱蹦。

  金銮殿内,文武大臣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劝刘玄且熄雷霆之怒、。

  从早上到现在,已经有四个说话不过脑子的家伙,先后被推出辕门斩首示众。他们的下场虽然一样,罪名却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乱臣贼子进言”,有的是“妖言惑众,扰乱军心”,有的则是“剿匪不利,贻误军机”,还有的则是“勾连反贼,大逆不道”。

  大伙谁都不想做第五个,更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替刘玄殉葬。

  一个月前,赤眉军再度打到了三辅外,长安城内人心惶惶。半个月前,泚阳王王匡、宜城王王凤、淮阳王张卬三人,在新丰大营拥兵自重,拒绝出战,令局势雪上加霜。十天前,刘玄忽然生病,群臣结伴赶赴皇宫探望,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