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个,三四五条。”
“碰!”
“我牌都摆出来了,你再说碰?”钱渊有点恼火,“子直兄,讲点规矩好不好!”
侧对门口的陆一鹏干笑着没吭声。
钱渊抢过三条,还不罢休的牢骚道:“当年在随园你就这毛病……也就是文和太忙,不然让他替你了!”
门口的黄懋官依稀记起,就在今年初自己调回京任户部侍郎的时候,都察院、六科都有上书,弹劾巡按御史钱渊以牌戏乱政。
呃,钱渊有点冤,杀了人不去找凶手,却揪着打制刀具的铁匠问罪,这是什么道理?
国子监、光禄寺、大理寺甚至礼部个别部门在上班期间聚众搓麻……难道还能是钱渊的错?
“少司农。”陆一鹏看黄懋官走到门口了,赶紧起身行礼,苦笑道:“今日受逼迫不过,陪展才怡情一二。”
说的还挺婉转,第一件事就是丢锅……钱渊笑着转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不仅仅是黄懋官,陈有年、孙铤都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他们身侧,唐顺之脸黑如锅底。
这段日子,黄懋官、陈有年身为户部官员,带着小吏、文员亲自盘账,又细细查问通商整个流程,忙的不可开交。
孙铤南下之前号称与钱渊搓麻一较高下,但到任后忙的后脚跟砸后脑勺,别说搓麻了,吃饭都是三口并作两口。
至于唐顺之,好吧,去年沥港招抚汪直之后,他就一直维持高强度的工作,基本就没喘气的工夫。
看到这一幕,谁心里没气?
如今已是十二月份,这是镇海一年到头最忙的时刻,除了日常通商事宜,还要各处盘账应付户部,筹备即将开始的宁海通商,培训抽调人手,就是已经到任十多天的宁海知县赵大河都整天埋头于镇海县衙内。
大家忙的跟狗一样,你倒是舒服,烤着火炉,喝着热茶,吃着点心,然后搓麻!
面对众人的谴责目光,陆一鹏脸上呈现出悔恨的神色,悄悄的往角落处躲去。
而钱渊脸皮有点厚,哈哈笑道:“今日群贤汇集,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陈有年无语了,这货被逮了个正着,怎么一点都不惭愧,甚至脸都不红?
不好意思,前世被发配宣传科,上班时候电脑上搓麻,时常被领导逮着,常规操作而已。
钱渊笑吟吟的将众人迎进来,让下人送来热茶,“文和兄,县衙那边抽调人手去宁海,没什么问题吧?”
“人手不足。”孙铤干巴巴的说:“倒是听说通商初期,展才亲自上阵,白日理事,夜间授课,才迅速教出一批人手。”
“钱某充数而已,实在不行可在府衙抽调人手。”钱渊看向唐顺之,“荆川公,没问题吗?”
去年刚开始通商的时候,钱渊去府衙县衙的户房里视察,看到账目实在是看不下去,咬着牙亲自授课。
白日里忙的跟狗似的,晚上还得上课……面对一群思考方式几近僵化的学生,这样的日子钱渊实在不想过第二遍。
唐顺之懒得搭理钱渊,转头看向彭峰,“拿纸笔来。”
钱渊一时愕然,想了想看向黄懋官,“霖原公,盘账顺利?”
“还算顺利,这记账方式和户部所用不同,不过南下途中,文和、登之在船上都细细说过。”黄懋官神色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今年账册已然全部核查过了,记录清晰,从无纰漏。”
钱渊前世是白手起家,刚开始连会计、出纳都是自个儿兼的,这方面还算半个内行,而且这个时代的会计工作远没有后世繁琐复杂,钱家护卫、随园还有宁波府衙、镇海县衙不少人都是钱渊教出来的,好吧,现在都传到户部里去了。
黄懋官继续说:“这些日子,登之随荆川公、文和走了一遍,其他不论,账册日后一式五份,存放宁波府衙、镇海县衙,递交浙江巡抚一份,北京户部一份,巡视御史再存一份,每三月核查,每年十二月底盘账。”
“巡视御史?”孙铤诧异的看着钱渊,“浙江巡按御史?”
“不是。”黄懋官摇头道:“回京后,黄某欲上书请单设巡视御史与宁波镇海,专为通商事。”
陆一鹏看了眼钱渊,这倒是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十月离京,如今都十二月了。”黄懋官揉揉眉心,“等宁海通商事毕,即刻启程回京。”
孙铤的脸像个苦瓜似的,“赵道源这些日子天天在县衙里拉人,实在没那么多人手!”
“不早就让你留心了吗?”钱渊不屑道:“县衙府衙那些小吏都是熟手,每日授课,很快就……”
“每日忙的不可开交,哪有空闲?”孙铤忿忿道:“你倒是有空闲,却躲在这搓麻!”
“什么叫躲在这搓麻……这是钱府,怎么能叫躲?”钱渊嘴硬辩驳道:“只是偷得浮生半日闲而已,这几日解决了个大麻烦,心情舒畅,又看子直兄闲得无聊,这才……”
“不对吧?”陈有年打断道:“子直适才说了,是被你拖上牌桌的。”
陆一鹏努力往角落里缩了缩。
“再说了,心情舒畅,就要搓麻?”
正在提笔写字的唐顺之转头看来,“去年六月,临海县内,夫山先生等人登门,展才皆闭门不纳,言惆怅失落,整日只搓麻不问外事。”
黄懋官忍不住笑了,“心情好搓麻,心情不好也搓麻……”
钱渊无语了,那次只是托词而已,王寅、何心隐、沈明臣陆续登门,那时候自己正和胡宗宪暗地里刀光剑影呢。
这次是真的心情好,父亲钱锐信誓旦旦,后顾之忧不再,心情能不好吗?
钱渊回头瞪了眼陆一鹏,你个损友……难道不是你午饭后闲得无聊说搓麻的?
这时候,唐顺之那边已然搁笔,将墨迹未干的纸递给黄懋官,“此次回京,递交吏部吧。”
黄懋官看了几行,大惊失口道:“义修兄何以致仕归乡?”
第668章 当面甩锅,背后扔刀
听黄懋官脱口而出,堂前一片大哗。
钱渊更是大惊失色,紧走几步过来,抢过纸张看了几眼,“荆川公……”
“不必说了,老夫年迈,精力一日不如一日,还是退位让贤的好。”唐顺之淡然道。
角落处的陆一鹏探头仔细打量唐顺之……这老头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前些日子他和陈有年随其出巡,自个儿脚都走的起泡了,唐顺之若无其事。
事实上,历史上的唐顺之再有一年多就病逝了,但这个时空的唐顺之身体还好的好,这也很好解释,历史上这个时期,东南抗倭正如火如荼,唐顺之屡屡率兵出击,又频频奔波海上,身体几度大损。
钱渊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在他的计划中,自己回京后,东南诸事,谭纶、唐顺之二人为首总领全局,孙铤、宋继祖、杨文、卢斌、赵大河、侯继高、吴成器等人分司其职。
这其中,地位最高的是谭纶,而在实际操作上最重要的却是唐顺之。
说的简单点,如果唐顺之致仕,钱渊手中根本挑不出一个有如此声望,曾经立下军功,有任事之能,精于算术,同时清廉如水的继任者。
原先还可能将谭纶顶上去……现在,总不能将谭纶从浙江巡抚位置上拉下来吧?
沉默片刻后,钱渊敏锐的察觉到黄懋官递来的眼神……愣了会儿后,钱渊懂了。
唐顺之要致仕归乡,上书吏部即可,没必要让黄懋官带回去……呃,和朝中官员请辞一样,不是真的想滚蛋,只是讨价还价的手段而已。
!
钱渊咂咂嘴,换成其他人,自己还有手段,或软或硬……但唐顺之是不同的。
这种不同不在于唐顺之的名望,而在于唐顺之在钱渊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在这世上,无论什么人,都需要一些敬畏感,没有真正的无拘无束,什么都不怕,也什么都不在乎的人。
区别只在于,有的人从内心深处无意识的去敬畏,而有的人主动去寻找一些需要敬畏的人或制度。
后者的举动中,体现出的是一种对自身的主动约束,未必有什么直接而显著的效果,但却能在某些时刻起到关键的刹车作用。
所以,在华亭,钱渊敬畏老师陆树声,在东南,他敬畏被自己一力拉出来背锅又推上宁波知府的唐顺之。
而陆树声、唐顺之也都会无意识但恰当的使用这种被敬畏,不同的是,陆树声用的是棍子,而唐顺之直接要走人!
娘的嘞,钱渊痛苦的在心里哀嚎,这老头就是看不得别人过得悠闲!
类似的事发生过不止一次了,唐顺之最看不得的就是钱渊浪费时间……呃,在钱渊的脑海中,这叫享受生活。
最早唐顺之托谭纶来信劝诫,之后亲自登门,严词训斥,好吧,现在直接上大招了!
这枚炸弹显然威力不小,将钱渊炸的头晕脑胀。
啧啧,看来今天这场麻将还真坏了事……但唐顺之怎么知道自个儿在搓麻?
钱渊狐疑的视线在孙铤、陈有年身上打了个转
“荆川公身负东南之望,如何能轻言致仕!”钱渊一步一步挪到唐顺之面前,痛苦的说:“若是精力不济,大可总揽全局,些许小事可交付文和兄、鼎庵兄……钱某亦愿竭尽全力!”
唐顺之面无表情的说:“小女去年定亲,再有两月就出阁,盼老夫归乡,小儿不比随园众杰,至今未过乡试……”
“符卿年方弱冠,以博学闻名,才名远播……”钱渊也是无语了,唐鹤征还没参加过乡试好不好!
“小儿哪里有钱龙泉幼年的才名,不过得一‘勤’字而已。”唐顺之黑着脸继续说。
人家都点出了个“勤”字,钱渊只能悲痛的点头道:“符卿强钱某多矣。”
黄懋官只顾着饮茶,时不时挑两块点心,对老宁家的柿饼也挺喜欢,孙铤、陈有年……幸灾乐祸的看着钱渊,总算有个能制得住你的了!
唐顺之突然话题一转,“宁海设市通商,需修缮码头,平整道路,缺银少人,宋望之来信相询。”
宋望之即宋仪望,谭纶升任浙江巡抚后,因钱铮举荐得继任台州知府,此人是聂豹门徒,和钱铮关系极密。
“银子……”钱渊眼角余光瞄了下黄懋官,“向台州大户募银,民夫从台州、金华、温州三地招募。”
“这几府的府尹均是展才故交,此事你一力承之。”唐顺之继续说:“现在问题最大的是人手不足,库房、码头、商市各处管事都缺人,虽展才所拟条章详尽,但仍要一一讲解。”
钱渊沉默的点点头。
“宁绍台参将卢斌驻守宁海,需遣派至少五百兵丁。”
钱渊再次沉默点头。
“宁波府衙,镇海县衙均抽调人手往宁海,账房人手不足,需展才授课,因白日事忙,只能夜间授课。”
钱渊真的不想点头,去教那些脑子都打结的货……但只能咬着牙点头。
唐顺之起身,挥袖道:“如若再犯,老夫立时回乡!”
“不敢,不敢。”钱渊用陈有年、孙铤从来未见过的谄媚姿态毕恭毕敬的将唐顺之送出门。
但等钱渊回到堂前,脸上未有一丝笑意,神情肃穆,眯起的双眼中带着威压,视线缓缓在众人脸上扫过。
“镇海处处皆有奋发之态,展才懒散至此,也难怪荆川公看不下去。”黄懋官笑着起身离开。
钱渊行了一礼,伸出手臂将跟在黄懋官身后的陈有年、孙铤拦了下来。
“展才?”陈有年皱眉道:“今日还有事未完……”
“就是,县衙那边一堆事!”孙铤含含糊糊的说了句,绕开手臂就要出门。
钱渊一侧身将孙铤拦了回去,冷声道:“从彭溪镇回镇海之后,小弟这还是第一次搓麻,这么巧?正好被荆川公逮了个正着?”
陈有年讪讪的退了一步,孙铤咳嗽两声,“展才运气不太好……”
“运气不太好?”钱渊冷笑道:“登之兄事未毕,文和兄县衙事忙,偏偏和荆川公同时登门?”
“说?!”
“谁告的密!”
孙铤往后退了两步,面无表情的说:“县衙那边忙的不可开交,这还是三日内第一次登门,如何知晓?”
“呸!”陈有年脸色一变,反正堂内都是随园的人,他指着孙铤的鼻子,“我只不过随口提了一句,还不是你唠唠叨叨还捅到荆川公面前去!”
看着还在互相斗嘴的陈有年、孙铤,再看看还在角落处装死的陆一鹏,钱渊有点绝望,自己交了一群什么样的好友……当面甩锅,背后扔刀!
第669章 不合
寒冬日,孙铤、陈有年每日清晨挣扎着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开始一天辛苦的工作……这工作强度可比他们在六部强太多了,光是走的路都至少多了十几倍。
不过如今,他们内心的痛楚要小得多,因为钱渊来陪他们了。
不仅如此,钱渊还将本来无需参与其中的陆一鹏也拉下了水……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甩锅,居然说是我死拖硬拽着拉你上牌桌的!
天蒙蒙亮,就被唐顺之赶到码头处,钱渊戴了副皮手套,接过小吏手里的单子,“按次序来就是,怎么这么乱?”
小吏苦笑道:“这不是都十二月了嘛,海商琢磨着月初启程,赶在年前回来。”
“那也不行。”钱渊瞄了眼乱哄哄的码头,江面上甚至两艘船撞在一起,几个人失足落水,登时一片大乱。
钱渊冷哼了声,孙丕扬和孙文和都是文官,但不同的是前者坚守上虞,又是设市通商的元老,颇有权威,而后者心思敏捷,灵活多变,但稍显软了点。
码头最前处的孙铤一脸郁闷,疾步赶回来,指着即将靠岸的一艘大船,“令其一刻钟后靠岸,非不听……”
“竖棋!”钱渊轻喝一声。
身材魁梧的朱八举起旗杆,斗大的“钱”字大旗在码头上飘扬,嘈杂的声音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那艘大船上几个头领模样的家伙登时跳着脚大叫,船只止住来势,缓缓向后退去。
“告诉他,两个时辰后再靠岸。”钱渊哼了声,看向孙铤身边的文员、衙役,“每艘船都文书齐备?”
“那倒不是。”孙铤主动说:“为省时间,拿到通关文书,买卖未成交,船只就靠岸,抢个位置装货。”
一个小吏苦着脸说:“去年没这么多船……今年船只太多,都赶着年节时分,装货的,卸货的,挤在一起……”
“应该是两处。”钱渊皱眉道。
孙铤咳嗽两声,“海船每十日出海,装货码头这不是空的吗?”
“那也不行,立下的规矩不能改,如今是因为闽粤尚有倭寇,海船集中远航。”钱渊也不顾孙铤的面子,径直道:“卸货的都让他们去东面码头。”
将小吏、衙役甚至身边护卫全都赶下去,好一会儿码头、道路才通畅起来,钱渊站在高处低声道:“未必需要萧规曹随,但有的规矩不能改,镇海是天下第一处通商之地,规矩很可能直接沿用他处。”
孙铤之一边听一边看着下面,突然指着不远处道:“又是那帮家伙!”
钱渊转头看去,几十个汉子正在对峙,已然推推搡搡。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码头处卸货装货虽然有畜力,但很多时候还是要靠人力,这些做苦力的汉子自然会拉帮结派。
“鼎庵兄也不管?”钱渊疑惑的问了句,朝着彭峰努努下巴。
彭峰带了十来个护卫赶过去,苦力汉子里还有几个身手不错的,居然将几个护卫放倒。
钱家护卫精锐甲于东南,彭峰这下气坏了,也不拔刀,厉喝一声,护卫整队进击,不多时驱散众人,将为首的几个汉子摁在地上。
“钱大人。”脸上颇有风霜之色的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