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闹!”钱渊踱步出亭,冷然厉喝道:“梁生!”
梁生应声而来,单膝跪下,“少爷。”
“记下十棍。”
“是。”
“如若不胜,二十棍。”
梁生愣了下,眉飞色舞的冲着场中脖颈上青筋毕露的护卫喊道:“大侄子,不胜,二十棍!”
那护卫也是台州黄岩下梁乡人,是梁生的侄儿梁万宁,听得此言,精神一振,左手将对手挟在腋下,弯腰右手抓住对手的腰带,怒喝一声,手中用力将那厮抬起来用力掷出。
“好!”
“干得漂亮!”
梁生、张三、周泽周济兄弟几个不怕惹事的货同时喝彩,惹得对面毛海峰脸色铁青,手都摁在刀柄上了。
“还想拔刀?”汪直大步走来,瞪了眼毛海峰,“真不怕丢人!”
“义父……”
“输了也不冤。”汪直看了眼对面五六个英姿勃发的青年,“难怪钱大人纵横东南,护卫亦是虎狼,难怪徐海不能敌。”
“钱家护卫?”
徐碧城瞳孔微缩,毛海峰瞪大眼睛打量对面双手抱胸的梁文,两人身后的海盗一阵骚动。
第530章 不孝子
虽然从未率倭寇侵袭东南沿海,但钱家护卫的名声早已传遍海上,徐碧城、毛海峰等人如何不知?
传闻中……比事实夸张的多,据说浙江总兵俞大猷、浙江副总兵戚继光、宁绍台参将卢斌,均是从钱渊处习得兵法,钱渊又屡屡将护卫入军教习士卒,东南才练出如此强兵,一战击溃徐海主力。
这个……实在有点扯淡啊!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毛海峰脱口而出的是一句,“扫帚星!”
当场一片寂静,静的连海风呼啸而来挂过灌木丛的声音都清晰可闻,胡宗宪一脸的怪异,汪直尴尬的搓手不知道如何解释,杨文、张三等钱家护卫个个低着头忍笑。
“扫帚星?”钱渊缓缓踱步到毛海峰面前,“别以为钱某不知道,扫帚星这个绰号压根就是从海上传入东南的。”
“谁给钱某取的绰号?”
“谁?”
“难不成是你?”
毛海峰咽了口唾沫,往后退了两步。
钱渊环顾四周,骂道:“娘的,哪个缺德的家伙?!”
“让老子逮着,割了你的舌头!”
周围的护卫都看惯了自家少爷有时候的骂骂咧咧,但其他人有点瞠目结舌……虽然因战功闻名东南,但钱渊向来是以文官、士子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眼前的。
唐顺之犹记得当年崇德县内初见,项笃寿介绍时提到,华亭县人赞其温润如玉。
还温润如玉呢,唐顺之心里暗骂,简直就是个泼皮无赖……他可记得清楚,自己当日是如何答应接过开海禁通商一事的,人家说了,你不干,就把严嵩干儿子鄢懋卿弄来!
倒是那些海商或者海盗看过来的眼神有些亲切,这货看起来倒不像是肚子里弯弯绕绕的主……呃,这只能话说这些人太天真了。
“好了,展才。”唐顺之越众而出,“你跑到哪儿都能碰到倭寇来犯,如何不是扫帚星,碰上你的倭寇哪一次讨得了好……对谁来说,扫帚星都在情理之中。”
张三和梁生两个货终于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惹得对面刚才还怒目而视的海盗中也响起一片轻微的笑声。
汪直大笑道:“算徐海那厮倒霉,对他来说,钱大人的确不负此名……走走走,还请总督大人、钱大人入席,早就预备好了。”
“毛海峰对吧?”钱渊还不依不饶,“欠你个人情……回头去查查,到底哪个王八蛋取得绰号!”
毛海峰哭笑不得的看着钱渊远去的背影,路过的梁文撇嘴道:“我家少爷每次出门都能碰到倭寇……”
“还真是扫帚星啊……”
“别以为你少了条胳膊,我就不会下手揍你!”
“钱家护卫好大名气,要不要待会儿来一场?”
“好,单挑群殴随便!”梁文傲然如此回了句,快步跟上。
彭峰侧身小声问:“梁哥,真打啊?”
“当然真打!”梁文哼了声,“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总是好事……放心吧,如果不能动手,少爷刚才就不会只打十棍,还是记在账上的呢。”
“记在账上……那也得打啊?!”
“你啊,太老实了。”张三不屑道:“我跟着少爷这么多年了,记在账上的棍子至少好几百!”
“还有脸说呢!”梁文咧咧嘴,“不过待会儿不能输了……输了,少爷怕是要恼。”
“放心,输不了。”一直没吭声的杨文胸有成竹,“无论是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均列阵以对。”
“那要是单挑呢?”
杨文、张三、周泽、梁生齐齐转头打量了下如小白兔一般的彭峰,最后还是厚道的王义解释道:“单挑,是他们一个人单挑我们一群人。”
看了眼傻乎乎的彭峰,张三补充道:“这是少爷说的。”
外面闹哄哄的一片,里面倒是安静的很,让钱渊有点诧异的是……之前一直承上接下,让场面不至于尴尬安静的父亲钱锐,似乎有点火气。
“方先生年岁不小了,还在海上奔波,不知可有归乡之意?”钱渊笑吟吟道:“应天府好地方啊,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在下年岁已老,幸得老船主给口饭吃,不敢胡言乱语。”钱锐生硬的回道:“只盼日后归葬乡梓,不至于孤魂在外不得返乡。”
“招抚事成,天下大可去得。”胡宗宪也有些奇怪,随意劝了两句,抿了口汪直斟的清酒,“招抚一事,关键在于不得再有倭寇攻城略地,东南诸军不畏战,甚至倭寇首级兑三十两纹银,士卒踊跃喜战……”
只有四人在内,汪直苦着脸说起自己的难处……不是所有海商都愿意老老实实做生意的,为了保证自身航运的安全性,他不得不培养大批武装力量,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海商有机会就会上岸劫掠,当然,这种海商其实是散兵游勇的倭寇,大都死在了绍兴一战。
但汪直还是难以保证没有倭寇来犯,仅仅浙江、苏松都难以保证,更别说福建、广州、通州、山东等地。
胡宗宪再次强调,东南诸军不会另调,只会在东南一地剿倭,只要保证没有攻城略地的倭寇……
汪直心领神会,连连点头。
这两人不停讨论各种细节,胡宗宪详细问起海上势力划分,汪直也想探听开海禁通商到底怎么打算……
另两个人……面对钱渊委屈的眼神,面无表情的钱锐只顾着饮酒吃菜。
呃,不能怪钱锐啊。
自己亡故的消息传回华亭,家中是如何的惨状,幼子挺身而出,赴杭为父兄复仇,又屡屡击倭,名震东南,身登皇榜,光大门楣……钱锐能想象得到钱渊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久别重逢,自己巧言让人采摘来新鲜的李子……甚至亲口尝了两个,确认熟透无涩味。
而儿子回报给自己的是什么?
那个被钱渊破口大骂,甚至说逮住要割了舌头的……正是钱锐。
只是想让倭寇多一些忌惮……飘扬海上,倭寇比寻常百姓更加迷信。
但谁知道你每次出门都能撞上倭寇……钱锐恨恨想,还能怪到我身上?
虽然知道钱渊不知实情,但钱锐还是心里别扭的很……不管怎么样,这是儿子骂老子啊!
又是一杯酒下肚,钱锐冷眼看了眼对面的儿子,真是个不孝子!
“沥港之名久闻,不料这金塘山也有可观之处。”胡宗宪突然长身而起,“方先生曾久居沥港,可否为本官向导。”
钱锐愣了下,转头看了眼也莫名其妙的汪直……正说到关键的开海禁通商,胡宗宪突然要出去赏景?
这金塘山倒的确景色不错,但如今外面海风呼啸,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是倾盆大雨……
汪直脑子没那么快,但钱锐很快反应了过来,深深的看了眼对面微垂眼帘的钱渊,“总督大人有此兴致,敢不从命?
第531章 真佛
看着胡宗宪和钱锐出门,钱渊有些惋惜,如果换成自己就好了,有很多话藏在心里要脱口而出,有很多事还需要询问父亲的意见……还有,母亲很惦记你,她一直带在身边的灵位,早已经烧个干净。
“钱大人?”汪直也明白过了,一说到开海禁通商胡宗宪就含含糊糊,甚至脱身而走,看来面前这位才是正主。
钱渊回过神来,用挑剔的眼神打量着汪直,指了指桌上空空如也的酒杯。
虽然流落海外,但始终养尊处优的汪直脸色有点难看,犹豫半响才拿起酒杯斟了杯酒。
“还算不错。”钱渊一饮而尽,“能给他胡汝贞斟酒,五峰船主可是觉得,给我钱展才斟酒,委屈了?”
“难道钱某人这个巡按御史没有他浙直总督有分量?”
“还是钱某人太年轻,五峰船主觉得拉不下脸?”
钱渊看了眼垂诞好久的大虾,放下筷子抓起一只,“五峰船主也算是人物,不知可信佛?”
短短几句问话,谈话节奏和主动权已全然落到对方手中,汪直不敢再小瞧,沉声回道:“漂泊海上,随时都可能身遭不测,自然是信佛的。”
放口大嚼几口,钱渊丢下大虾,就放了点姜片,估摸都没放料酒,也没葱蒜,有点腥,他拿过毛巾擦擦手,笑道:“既然信佛,那就应该知道,拜佛就要拜到真佛面前。”
“真佛?”汪直眼神闪烁不定,“钱大人此话何意?”
“海鲜不错,可惜厨子不得力,腥味太重。”钱渊点评几句,右手大拇指反向指向自己胸口,“五峰船主可知钱展才?”
“东南遍传松江钱氏英杰之名,汪某远在海上也有耳闻……”
“不不不,钱某指的可不是东南。”钱渊长身而起,“嘉靖三十四年乡试后,钱某入京,当日觐见陛下,一举定下此后数年东南大局。
当年末,秦晋之交地龙翻身,钱某适时在西苑觐见,背负陛下护送,从此得陛下宠信,第二年元宵佳节,陛下还御驾钱宅。
嘉靖三十五年,钱某身登皇榜,陛下钦点庶吉士入翰林院。”
汪直深吸了口气,毕竟是海商,自从倭寇四起后,东南世家大族和汪直的走私通道被截断后,他最多只能对东南沿海有一定的信息捕捉能力,京城发生的事……虽然已经几年过去了,但汪直从不知晓,也没渠道知晓。
面前这位简在帝心……汪直第一时间如此判断,但心中疑团不解,要知道胡宗宪是严党,论简在帝心,只怕面前这位比不过内阁首辅严嵩吧。
“且让钱某替五峰船主稍稍剖析朝局。”钱渊冷笑道:“自前任吏部尚书李默李时言罢官归乡,再到今年初京察严党大胜,严嵩权倾朝野,几近一手遮天,虽然徐华亭损失惨重,但仍能勉力支撑,五峰船主可知为何?”
汪直迟疑道:“据说内阁首辅已年近八旬?”
“不错,分宜已老,论朝中能继任首辅者,舍华亭何人?”
汪直恍然大悟,轻拍桌案道:“听闻钱夫人是徐阁老孙女?”
钱渊递去一个“你终于明白了”的眼神……啧啧,脸皮一点都不红,钱徐两家早年就不合,虽然如今是姻亲,但已是分道扬镳。
说的严重一点,不管是在东南诸事,还是日后回京……钱渊最需要警惕的是徐阶,而不是任何其他势力。
“嘉靖年间,党争酷烈,严嵩下手之狠本朝罕见,前内阁首辅夏贵溪遭弃市即明证。”钱渊细细分析道:“嘉靖三十三年,南下督战的兵部尚书聂双江亦被严嵩斥退,两年后病故。
徐华亭上承夏贵溪余党,又是聂双江亲传弟子……钱某深知,日后朝中必是腥风血雨,惨不忍睹。”
虽然早年就经商为生,但汪直幼年也是攻读经史的,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噢”、“哎”的叹词……他出生地歙县雄村在明清两朝名气不小,多出文人士子。
“华亭上位,必然清洗,这……不用钱某解释了吧?”
“呃,理所应当。”
“而严党除却严嵩本人之外,最要紧的三人,分别是其子严东楼,工部尚书赵文华,浙直总督胡宗宪。”
绕了一大圈,终于说到关键处了,钱渊上半身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五峰船主仔细想想,徐华亭会放过天下第一封疆大吏,浙直总督胡汝贞?”
“开海禁通商……用不着欺瞒,朝中科道言官必然蜂起弹劾,就算严分宜能压的下来……但他老人家年近八旬了啊。”
“也就是说如若内阁首辅严阁老一旦致仕或……”说到这了,汪直自然听得懂,登时打了个寒颤,“徐阁老上位,必然抓住开海禁通商一事对总督大人下手……”
“五峰船主果然慧眼。”钱渊满意的点点头,这段时日的准备果然起到了效果……呃,之前是准备再对胡宗宪用的又一次釜底抽薪。
“那……”汪直脸色阴晴不定,“招抚一事……”
“别急啊。”钱渊指了指面前的酒杯。
汪直又斟了杯酒,笑道:“钱大人有话直说就是,如若能成……送大人几十桶酒就是。”
端起酒杯的钱渊无奈的放下,笑骂道:“怎么着……扫帚星之后,五峰船主想给钱某起个‘酒囊饭袋’的绰号?”
“钱大人说笑了,说笑了。”汪直干笑几声,“总督大人和钱大人亲上沥港,想必……”
“其实招抚和开海禁通商是一件事,至少在你看来是如此。”钱渊看汪直默默点头,接着说:“在东南文武官员来看,亦如此,但在朝中,却是两件事。”
“如今朝中严党一手遮天,若无胡宗宪,招抚一事必然横遭干戈,只有严嵩在背后撑腰,胡宗宪才有胆子行招抚一事……当然了,如若日后倭寇再起,胡宗宪只怕难逃一刀。”
“小股倭寇海盗侵袭难免。”汪直拍着胸脯说:“但攻城略地的大股倭寇……适才已经和总督大人商议过了,决计不许。”
“那是你和胡汝贞的事。”钱渊摆摆手,“如若没有徐华亭插手,日后清算,开海禁通商……必为万夫所指。”
汪直楞在那想了好一会儿,才叹道:“难怪钱大人舍却翰林,两度南下,原来是……”
在汪直的心里,招抚的前提是开海禁通商,开海禁通商必然先要招抚,两者相辅相成。
但想要招抚,非胡宗宪不可,想要开海禁通商,非徐阶的孙女婿钱渊不可!
啧啧,好复杂啊!
钱渊笑了笑,摆出一副神秘莫测的表情……你想吧,想的越多越好!
钱徐两家的关系,除了徐渭等这些随园士子外,外人很难看得清,更别说远在万里之外的汪直了。
汪直以这个时代的普遍标准如此判断,钱渊和徐阶是同乡,又是孙女婿,自然是受徐阶的指派南下。
甚至汪直还在揣测,钱渊南下八成就是为了开海禁通商,呃,东南战局中,胡汝贞和钱渊都是头脑人物,应该是严嵩、徐阶的意思,这也吻合朝中势力对比。
呃,还真不能怪人家汪直想的这么偏,关键是钱渊非要把汪直往歪路上撵。
第532章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一场雨后,午后的金塘岛山格外清新,遍植的李树在海风中摇曳,颗颗饱满的李子惹人垂诞。
不过,胡宗宪和钱锐都满腹心事,哪里有闲情雅致赏景,再加上有绵绵细雨,两人很快就回到亭子,一边等着里面正在进行的谈判,一边摆开棋桌。
明朝中期,围棋和象棋都很流行,胡宗宪选的是象棋,刚刚摆开阵势,踱步过来观战的唐顺之就“咦”了一声。
看了片刻,唐顺之仔细打量了钱锐一眼,“当头用炮能惊众,夹肋藏车可突围,倒是有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