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611章

唐末大军阀-第611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败,王建那个老对头也是只身狼狈逃脱……甄萱又扶植新罗王室子金傅为傀儡,他本来以为兼并新罗、泰封,完成三国一统大业的志向也已为时不远了。
  结果暂时控制新罗,并杀败泰封援军也并未给后百济带来多少实际利益……甄萱狂妄到忘乎所以,直接逼死新罗景哀王,公然玷污王室后妃,以及纵兵大肆烧杀掳掠的行径,也给他招致来诸多骂名……泰封国先输后赢,先前依附于甄萱的土豪,又相继转投更懂得收买人心的王建,而使得后百济国力日渐衰落。
  曾经爬得越高,现在摔得越狠……甄萱心灰意懒,愈发感到败馁沮丧,心想这辈子恐怕都别想斗过泰封国的王建,再加上他年事已高,遂有了将王位传于四子甄金刚的打算。
  然而这却又引得甄神剑、甄良剑、甄龙剑那三个逆子联手发动宫廷叛乱,杀害了自己本来最为疼爱的四子甄金刚……痛失爱子,逆子篡位,甄萱深受打击。而且他也很清楚,若不是弑父所将带来的恶名太甚,只怕自己那长儿甄神剑当时便已指使亲信下手,甄萱如今被幽禁于金山寺中,终日也还要担惊受怕,不知什么时候甄神剑还会派人前来,给他老子安排个“染急症暴毙”的死法……
  最宠爱的儿子已经遇害,那三个篡位夺权的子嗣又丝毫不念骨肉亲情……甄萱满心仇恨,又哪里会再与那几个逆子讲什么父子情谊?
  虽说中原正朔魏朝,竟然会发兵前来救援他这个失了势的后百济国主,也着实出乎甄萱的意料之外……不过有强大的外援仿佛从天而降,他也很清楚现在也只有倚仗外力,才有可能清理门户,去寻那几个逆子,以及背叛自己的臣僚报仇……
  所以眼见自己的幼子甄能乂、幼女甄衰福,以及爱妾姑比等家眷也被魏军甲士带来相会,甄萱沉吟片刻,便向带队前来的将官躬身说道:
  “小王幸蒙天朝庇护,劳烦王师前来救援,恩同再造,不敢或忘!全赖上国将士护卫,如今欲带小王与家眷前往何处,也自当遵从!”……
  ……地处黄海沿岸,位于后世全罗南道的务安郡此时也被魏军掌控,先是出其不意夺下沿海水寨港汊,兵发突然,趁着附近守军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出其不意再奇袭攻入一处郡城,对于有备而来的魏朝精锐之师而言,自然也并非什么难事。
  陆续还有海舶舰只,从耽罗岛的方向驶来,自港汊登陆,将兵马与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往务安郡。
  除了务安郡的郡守官吏、守幢兵马暂时被控制起来,魏军方面也已张贴出了告示,晓谕当地民众。平常怎么过,现在你们就怎么过,魏朝军旅也不会侵害扰民,但是若有人胆敢趁乱闹事,眼下且以重刑严惩,直接拉出去砍了脑袋,也休要埋怨没曾提醒过你们……
  除了进入郡城,轮班值守官署的部队之外,魏军其余大多部曲都在城外扎营整顿。诸部军士各司其责,巡哨的巡哨、汲水的汲水、砍柴的砍柴,喂马的喂马……倒也较为注意与当地的平民百姓保持距离,实则周遭后百济民众瞧着那些披甲持刃,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凶悍模样,大多人望之生畏,也都很注意小心回避。
  可是到了生火开灶的时候,不一会的功夫,搭建起来的棚子内便有腾腾热气飘荡开来……饭香吸引得一些胆大的后百济农夫,闻着味就凑了过去,就见魏军的伙夫不但熬粥煮汤,还备置了他们从来未曾见过的酱肉泡菜种类,一个个也都看直了眼,喉结上下滚动着,也不停的吞着口水。
  那些凑近观摩魏军伙食的三韩民夫,很快又注意到那些伙夫正处理着呈卵状长圆形,对于他们却是前所未见的新奇蔬菜摆到案上,或是盐腌、或是酱渍,乃至将那大颗的蔬菜剥叶切段,再丢入已经煮开,正咕噜噜作响的菜汤当中……
  除了当初曾至中土求学的遣唐使,以及进行邦交来往的外交臣僚……当地三韩人根本不识得那种蔬菜,只是瞧着它个头甚大,一颗便够吃上几天了……便有农夫壮着胆子上前,瞧了瞧那些在他看来十分新奇的泡菜,又指了指那大颗的蔬菜,比比划划着,只是勉强说出几句汉话也是口音极重,根本让人听不出个所以然来。
  那些魏军伙夫正忙的没闲工夫,偏偏就见当地有些三韩农户死乞白赖的,凑上前问东问西……其中一名伙夫甚不耐烦,便没好气的说道:
  “饢糠的夯货!喏,这叫菘菜(白菜古称)……你们连这都不识得?至于那些腌制的泡菜,不过易于长期保存,所以做军粮之用,这要是在大户人家,都不过是上不了台面的配菜罢了……都能让你们馋成这个鸟样?”
  ……随后一段时日,便有不少当地的三韩人,虽说尚还不敢去明面讨要魏军的食材口粮,可是就等着每日魏军开炉造饭之后,去捡拾些菜帮子、烂叶子,毕竟如今后百济国民生堪忧,物资短缺,所以正好居住在魏军营盘左近的当地民众,便去捡取军旅废弃的食材回去果腹。
  而处理军粮伙食之后留下来的菜梆烂叶,毕竟积少成多,魏军方面寻思最多拿去做喂猪的泔水,那也就莫不如留给那些饮食极度匮乏的三韩人做食材。
  还有些心软的伙夫在确认每日用度的军粮有剩余的情况下,处理过酱肉泡菜的食材边角料,也都任由那些后百济农夫去取……也引得三韩人如饿狗扑食一般,前去争抢魏军造饭后遗留下来的废弃食材,拿回去便将酱肉渣滓、乱拼泡菜、菜梆烂叶一股脑扔到锅里去炖,因取自于魏军部曲,故而在当地唤作“部曲锅”。
  而后几年随着魏朝相继有部曲调任至朝鲜半岛,这种现象也在三韩人当中流传开来……
  魏朝调遣的军队,经由舟师舰队运载渡海,遂以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隅的务安郡做为立足点,诸部兵马暂且安营驻扎了下来。而派往全州金山寺的骑军都已带着甄萱与其家眷返程归来之时,身处于光州沙弗城的甄神剑方才知晓,竟有魏朝大军登陆犯境,以及他父子也已被救走逃脱的消息。
  而甄萱抵至务安郡,安顿好了他幼子幼女与爱妾之后,便在一众甲士的陪同下,前去与奉旨率部前来的魏军主将会晤。他历经沉重的打击,面色看起来憔悴得很……可是甄萱尽可能挺起身板,神情凝重朝着官署的方向望去,看来也已笃定了心思,想好又该如何与魏军主将交涉,而借助强大的外力去对付那几个逆子……


第1344章 为了震慑泰封,顺手灭国而已
  “所幸我军来得及时,救应百济王免受逆子贼臣挟制,今日有缘得见,还请上座。”
  与甄萱这个被推翻下台的后百济国主会晤,魏军方面的主将也须假模假式的客套寒暄一番,便请他坐到官署厅堂内的正首。
  毕竟甄萱虽然对泰封、新罗乃至治下臣民先前属于窝里横,可是对外向中原王朝朝贡,并请求册封却十分地勤快……魏帝李天衢当初心说也正可以利用后百济与王建的泰封国对抗一段时期,遂也乐得封赏甄萱,授都督全武公等州军事、行全州刺史、海东四面都统指挥兵马制置等事,并封百济王、食邑二千五百户。
  而按正史中后唐对甄萱的册封,他这个后百济国主,在中原朝廷还身兼检校太尉、兼侍中、判百济军事等要职。虽说主要也只不过是受魏朝认可的荣誉虚衔,但是按其官阶爵禄,魏朝高官将帅见了甄萱,自然也要以礼待之。
  不过对于魏军主将的虚礼应承,甄萱却十分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落地的凤凰不如鸡,他这个被推翻下台的国主又算得了什么?如今甄萱只想着向背叛他的逆子贼臣复仇,把姿态放到最低,也不敢再摆出百济王的架子,而连连推让道:
  “安都招讨使折煞老臣了!只恨逆子不肖、贼臣谋乱,既已退位受挟制幽禁,如何敢以国主自居?蒙上国发兵救援,老臣已是感激不尽,得收容就算只做一介小吏,也自当伏拜天朝、铭记洪恩……也断然不敢在都招讨使面前妄自尊大!”
  虽说甄萱是土豪世家出身,就是个大老粗,也不似当初曾有遣唐使经历,乃至汉学程度较深的官员那般能将汉话说得流利……可是好歹有通译在旁,彼此沟通也不成问题。
  而听那翻译引荐,甄萱得知与他客套寒暄的魏军主将名为安审琦,也是在中原武名远播的高官宿将……彼此都曾久经战阵,所以甄萱大概也能觉察到,面前那个年纪大概要比小了三十来岁的魏军主将,举手投足间也有股威武之气……而此番前来,安审琦战时受任熊津行营都招讨使,也就相当于派到后百济国的军旅,全权都是由他说了算。
  情知自己就算夺回王位,只怕也难以长久支撑下去,所以对甄萱而言国王可以不当,后百济的国土也可以不要了。他一门心思的复仇,当然要仰仗魏朝针对后百济这边,所派出最高级别的主将。
  眼见甄萱坚持,安审琦便也不再刻意礼让,又寒暄了一番之后,便别有深意的问道:
  “按陛下旨意,若是甄公愿意,我朝会为您择选一处封邑颐养天年,末子爱女世袭爵禄,世代富贵,自然也不必忧心于生计……而我朝既然已经出兵,自然没有半途而返的道理。甄公那长子篡位夺权,仍控扼百济朝堂,我军恐怕势必要与之兵戎相见。
  甄公以讨逆为名,招抚百济民众,由我军荡灭反军叛党便可。只不过……甄公那长子虽悖逆不孝,毕竟也是你的亲生子嗣。诛讨百济篡国贼臣,只怕也免不了父子相残,甄公可已经想清楚了?”
  “亲生子嗣?那三个孽子……自从合谋杀弟囚父伊始,老臣便没有再将他们视为亲生骨肉了!早知今日,只恨当年没有将那三个畜生扼死于襁褓当中!他们不念父恩,老臣也只把他们当做谋逆该杀的乱臣贼子!”
  听通译转述说罢,甄萱眼中仍满是恨意,而咬着牙狞声说道。他当然也很清楚无名不来、无利不往,魏朝发兵前来,可不是要做老好人助自己匡扶社稷的……魏帝李天衢的目的,就是要趁着后百济父子反目之时,趁机吞并疆土。
  然而甄萱先前便已经意识到自己斗不过北面泰封国的王建,偏生意志极度消沉,心想百济国主的位子也坐不长久时,甄神剑、甄良剑、甄龙剑那三个逆子便合伙发动兵变,将他这个老子幽禁起来……既然如此,那便是宁与外邦、不予孽子,后百济国的王位我不要了,这个国家宁可覆亡,也不能留给那些畜生!
  毕竟按史载轨迹,甄萱逃亡至泰封,便不惜低声下气地主动央请他当年的死敌王建,去发兵灭了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国家……如今则是魏朝主动前来救应,哪怕明知是被利用,有更为强大的外力可以助他复仇,甄萱自然更乐不得魏军尽早灭了后百济,方才能泄心中的恨意。
  是以甄萱未做片刻迟疑,便朝着安审琦纳拜道:
  “老臣情愿投身于天朝帝君,愿仗陛下天威。以诛逆子耳!伏望天朝借以神兵。歼其贼乱,臣……虽死而无憾!”
  后百济开国君王甄萱,于次日便发檄文怒斥其长子甄神剑篡夺王位,号召各地军民不可抵抗天军,理应顺应天命。本是开国君主,却不遗余力的为外敌做动员,而铁了心要灭亡自己的国家,这也使得后百济朝中臣僚、地方官吏都乱了阵脚……
  本来是子篡父位的本国内乱,结果却演变成后百济先主为魏朝摇旗呐喊……导致如今的后百济,也要如当年那国祚延承六百多年的百济国那般,到头来也要为中原王朝所灭!?
  除了把守沿海港汊与务安郡的部众,安审琦点齐三万兵马,便直朝着光州的方向杀去……后百济国缺乏战略纵深,也不过两三日的路程,便将抵至其国都城,魏军遂意图直捣黄龙,擒杀篡位以国主自居的甄神剑,想必进而再掌控后百济全境,也将会易如反掌。
  而光州这边,当王位还没坐热乎的甄神剑惊闻他父王甄萱不但为魏军救走,还发檄文痛斥逆子不忠不孝,又有魏朝军旅撑腰,而朝着后百济国都这边杀来……他当然也免不了大发了一通火,只是满脸的惊恐之色,仍是溢于言表……
  我篡位夺权,名义上也照样会对中原奉表称臣,对于魏朝而言,这与先前又有何区别?可恨那魏帝李天衢,怎么就容不得我做百济国主……为何非要助我爹卷土杀来!?
  甄神剑忿恨的想着,他却还闹不清楚对于李天衢而言,他们爷俩无论是谁做后百济的国主,的确都不重要……然而泰封国王建觊觎辽东,魏朝也只是出自于牵制泰封国的目的,震慑王建不敢轻易向北拓张疆土,又恰逢他囚父篡位,时机适合,所以便顺手灭了他后百济而已……
  以后百济的军力而言,也就只能去欺负东面孱弱的新罗国,却被后发制人的泰封国全面压制,当然更难以与雄踞中原的魏朝抗衡……甄神剑心急如焚的寻思着,事到如今,他老子甄萱有魏朝撑腰,那么自己又能拉拢那一方势力做为外援?
  当年甄萱打出复兴百济的旗号,建立的国家史称后百济……而三百多年前,那个为唐朝所灭的正牌百济覆亡后,起码还有倭国拥立其宗室质子宣称复国,曾派出水军去与唐军交战……
  可是如今的日本,却相当于开启了单机模式,对外的政策甚是封闭……当初甄萱也曾以新罗诸侯的身份向日本进贡,宣称自己称王一方,而愿建交修好,结果三番两次也都被回绝……甄神剑自知以谋反篡位的方式夺去了后百济的王位,那么日本那边,想必也更懒得搭理他。
  不能指望三百多年前有意助百济复国的日本……难道我国唯有只身独力,去抵挡魏朝的攻势不成!?


第1345章 父子相会,却要往死里掐
  “……魏朝虽然势大,可是今番入侵我国的,也不过三万多兵马……立刻集结军队,眼下当务之急,是要杀败迫近京城的敌军。
  而以后大不了促成与泰封、新罗结成同盟,递相救应,共同对抗中原。魏人以为掌握住甄萱,便要趁机吞并百济……也没那么容易!”
  光州王殿当中,甄神剑咬牙切齿的嘶声念道,便喝令他那两个兄弟,与几员将领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兵马,集结军力,还是要尽可能驱逐已经犯境杀来的魏朝军旅。
  就算后百济先前与接邻的泰封国、新罗国都属于敌对关系……可是甄神剑也知道事急从权的道理,他宁可遣使往泰封国,表态愿意臣服于王建,承认他霸主的身份,也总好过后百济直接被魏朝吞并。
  想必以王建的见识,也很清楚他们这三个国家先前虽然相互攻伐,可是一旦有外部势力,直接动武介入朝鲜半岛的局势,那么后百济与泰封、新罗唇亡齿寒,暂时放弃所有争端,且先将外敌从半岛上赶出去。
  只是眼下重中之重,后百济还是要主动出击,尽己所能杀败入侵的魏军,并尽快夺回被外敌控制的港汊……毕竟处于海岸线中心,主掌海防事宜的务安郡又与国都全州实在太过临近,魏军大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兵马登岸,就算这次能击败三万敌军,但是下次中原王朝再发动十万、三十万大军来时,又能力抗得了多久?
  就算已经过去三百多年,可是当年唐朝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统领水陆军十三万出海远征,水军由海入江,首尾相连而前,马步军则夹江并进而迫近敌国都城,百济举倾国之兵来战,却仍被杀得溃败亡国……
  就连后世半岛南面某国的忠清南道扶余郡的古庙内五层石塔当中,可还留有《大唐平百济国碑铭》呢……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