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362章

唐末大军阀-第362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山丹城廓实在太过广阔,几路魏军仗着重型攻城器械,今日能凿得城墙大片崩塌,那以后几日便能轰出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缺口。
  可是城郭沦陷,药葛罗仁美可汗自知再也没有与魏朝讨价还价的余地,如若他要做困兽之斗,就会集结剩余兵马,并挟裹城内回鹘乃至诸族民众垂死抵抗,那也势必会造成不可数计的平民伤亡……魏军不得已,只得进行大规模的屠杀,这也是刘鄩不愿看到的。
  何况就算能早几日灭了甘州回鹘,但这支族裔届时化整为零,对中原王朝的怨恨也将成倍激增。散落于甘州乃至周围州府零零散散的回鹘部族,也将按他们过往游牧的方式四处寇钞袭掠,由于目标过于分散,只怕没个几年光景,也很难将其彻底歼灭杀绝。
  所以还是要由甘州回鹘的主心骨药葛罗仁美主动投降,表示愿意做为魏朝治下臣子,才能最大化的消除各部回鹘的敌意,之后也将逐步接受被中原王朝统治的事实。
  但是魏朝军旅,既然一度杀至山丹城中,这也对于本来便气馁惶恐的甘州回鹘君臣造成更为强烈的威慑。他们现在都已清楚,山丹城现在随时都有可能失守。
  而一旦失守,地位、财富、乃至自己与家人族亲的性命……他们将会失去一切。本来地位尊崇的可汗与世家权贵,若是要按照草原上的规矩,他们与自己的妻儿家小,也都不过是征服者的奴隶。而面对魏军攻势负隅顽抗,却终究一无所有,最后也很有可能要做对方的刀下之鬼。
  所以在杨福安返回山丹城,向药葛罗仁美禀说拖延时日,以及尽可能祈求魏朝休兵罢战也终究无望之前。甘州回鹘君臣心思转变,便已开始打算如今看来,向魏朝投降,的确也是唯一的出路……
  是夜,药葛罗仁美斥退了一众臣僚,他独自在空荡荡的王宫大殿中静坐了良久,既然长叹了一口气,也终于做出了抉择。
  次日,当黯然落魄的药葛罗仁美行出王宫,再回顾观望,他也十分清楚,此处王庭再过不了多久,便不再会由他的家族世代拥有了。
  未过多久,山丹城头上方,便打出了降旗。城门大开,药葛罗仁美与一众臣僚徒步出城,向魏军表说甘愿献城投降。
  刘鄩乃至康延孝、康怀英等魏朝节度出面接待,正式商谈受降事宜。同时也派出快马赶赴长安报捷,还要由西京留守严可求负责安置回鹘归降部众细节。
  自此本来按正史轨迹,国祚本来还会延续至宋朝仁宗时节,而为西夏李元昊所灭的甘州回鹘政权,如今便已完全并入魏朝。毕竟按李天衢所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些自据一方的割据政权,无论族裔,也都势必要直接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
  而药葛罗仁美带领甘州回鹘族民投降的捷报传至汴京之时,李天衢寻思战事经过,也大概如同自己所料的那般,主持这场战事的刘鄩与康延孝、康怀英这三员牙军节度,乃至几路偏师将领,虽然不是葛从周、符存审、杨师厚、周德威……那等五代十国最顶级的名将。可是动用这些一流、准一流的将才,投入足够的军力,也足以征服甘州回鹘那一方割据势力。
  然而那几路出征甘州的魏军将领当中,唯有房知温那一路被杀得丢盔卸甲,铩羽而归……李天衢知道这厮虽然算是骁勇善战,可为人秉性却是贪得无厌,若是统掌一方,也必然会是敛财害民的残暴军阀。
  房知温既然一头扎进甘州回鹘设下的埋伏圈中,所以才落得一场惨败。李天衢虽然远在汴京,但也立刻意识到他莽撞冒进的因由,遂立刻下旨传诏至长安,务必严查房知温引兵杀入甘州后的行径。而彻查官员如若瞒报,罪加三等,必然严惩不赦。
  直到确定房知温沿途屠村屠镇,大肆烧杀剽掠的暴行,李天衢大发雷霆之怒,并当即又下达圣旨:
  “剥黜房知温官身爵禄,并押解至甘州山丹城,就由药葛罗仁美与其回鹘族民亲眼见证,将这厮斩首示众!”
  按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就算是久经战阵的宿将,也难免因一时大意而阴沟里翻船。所以即便落得场惨败,必然要降罪贬职,可如果只因一次败仗便会丢了脑袋,也难免会有同袍武将会生出兔死狐悲的心思,为败军之将出面求情。
  可是李天衢定下房知温的死罪,还要这厮在甘州回鹘归降部众的见证下被砍头处死……态度也是十分坚决。他脸上杀气满布,于内朝大殿当中环视向面前一众文武臣子,又寒声说道:
  “我魏朝出兵讨伐甘州回鹘,而收回河西汉家故土,乃是势在必为。可房知温以天朝王师收复汉土的名义,便滥杀屠戮他族无辜百姓,只会激得甘州回鹘更加仇视我朝……这等行径尤为可恨!
  更何况,他只是为一己私欲而贪利冒进,当时大败亏输,狼狈东返。牵一发而动全身,甘州回鹘也不是没有可能趁势挟制住其它几路军旅,而致使我朝要尽快迫使药葛罗仁美归降的计划前功尽弃!
  如若晋军赶在药葛罗仁美投降之前驰援杀至,而熬到我朝不得已撤返。晋人与甘州回鹘联合,也将直接危及西京长安。房知温的罪咎,又何止是一场败仗?此贼贪婪残暴,而险些误了国家大事,朕倒是可惜……他也只有一个脑袋可砍!”


第793章 河西局势已定,你确实迟了
  败逃返回长安的房知温气恼怨恨,他本来以为就算朝廷问责追究,也不过会将自己贬职查办。
  而除了他以外,其余几路袍泽却接连建功报捷,这也让房知温倍感丢人现眼。他满心怨毒的恨意,仍在盘算着自己终究还是魏朝的官,待回鹘族类只得归顺降从之后,便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也势必要伺机凌虐掠杀,这才能泄心中无穷的怨恨!
  然而一队军健闯入府邸,立刻将他五花大绑的给擒住。又听传旨官员宣读要将其押解至山丹城处斩……房知温如遭雷殛,旋即拼命挣扎的叫起了撞天屈,直呼自己忠心赤胆为魏朝效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为大义奉旨征讨甘州回鹘,即便不慎战败,任责任骂,但也是罪不至死……
  可是李天衢朱笔御批,亲自下达的诏书,长安方面军旅又怎敢抗旨不遵?
  何况房知温秉性贪婪残暴,功利心又极重,按正史轨迹,就连设伏兵杀害奉旨取代自己主将地位的同袍那等恶行都做得出来。在同一处军司任职,可不似汴京殿前司那边不知房知温的为人底细,所以他与不少同僚的关系也说不上如何和睦……
  又是陛下下旨要治你死罪,那么谁还会出头保你?
  所以房知温叫屈反抗,那些擒执住他的军健按所部上官的吩咐,便立刻又是一通棍棒招呼下去。房知温当即被打得头破血流,晕死了过去,他家眷妻儿,得了笔长安府署发付的钱粮,便被勒令出府另谋生路;官邸中仆役使女也被遣散,房知温名下的房产、家财,也尽由长安留守司收缴充公。
  至于房知温本人被押上囚车,便直接送往山丹城去挨那兜头一刀。
  做为被征服的一方,本来也注定无法再去讨算族人被胜利者屠戮虐杀的血债。可是魏朝把屠杀残害甘州回鹘族民最为凶狠的房知温押解至山丹城,在众人的见证之下伏诛处斩,这也着实出乎药罗葛仁美与回鹘归降臣民的意料之外。
  直到房知温抵至山丹城,他口中塞着快发馊的抹布,被反剪住双臂,即刻便被押解至市集当中。一员砍惯了人头的军汉绰着把鬼头刀踱步上前,伸脚死死踩住房知温的后背。他又往掌心唾了口吐沫,便抡起大刀,朝着横在下面的脖颈狠狠劈落。
  鬼头刀轻易的剁开脖颈,房知温的人头便骨溜溜的滚落到一旁去,无头体腔内喷射出来的鲜血染红一片地面,死尸猛的又抽搐了几下,便再没半点动静……
  一时间,山丹城内集市间鸦雀无声。李天衢要下旨处斩房知温的用意,其一也自然是为了杀鸡儆猴,敲打其他各路统军主将,也莫要以为天高皇帝远,便阳奉阴违,徇私罔顾军法……尤其是因一己私利、枉杀良善而拖累战局,罪加三等,以往再是劳苦功高,也照样要掉脑袋。
  而势必要将房知温押到山丹城处斩,李天衢另外还有个理由,也是要向药罗葛仁美以及甘州回鹘明确表态:
  以往河西诸部混杂,而族裔之间也难免会有隔阂,相互敌视仇视。可是如今你们若是诚心归顺,那么便是我大魏子民,也合当一视同仁,绝不会因为回鹘人的身份便剥削欺压。
  而在场旁观回鹘族民当中,隐隐的也有人发出欢呼之声。药罗葛仁美也都看在眼里,也意识到魏朝如若一直国力强盛,并且当真能对待诸族各部一视同仁……那么诸部回鹘逐渐接受魏朝治下百姓的身份,他药罗葛家也不可能于河西再度称王了……
  甘州回鹘既已归顺降服,刘鄩也放还了先前擒执住的药罗葛狄银,乃至众多回鹘俘虏。而垂头丧气的药罗葛狄银与自家族兄弟再度重逢,也不禁黯然道:
  “我不敌魏人,兵败被擒,我甘州回鹘只得降伏归附,也实在愧对兄长……”
  药罗葛仁美上前拍了拍他兄弟的肩膀,便喟声叹道:
  “人还活着,没有枉折性命便好,败了便是败了,你也终究难以挽回局势。罢了,先前我药罗葛家舍不得可汗之位,更不肯归附献地,可终日惶惶而不能自安,如今不必再争了,倒也是无事一身轻……即便我等不再是甘州的主人,可这对我回鹘族民而言,或许也未尝不是好事……”
  即便城破在即,方才投降归顺。可药罗葛仁美好歹也是主动打出降旗,所以即便不能再以可汗的身份统治甘州,起码还能确保家门衣食无忧、世代富贵。
  药罗葛仁美与其族亲家眷,也乖乖的按着魏朝的安排,举家迁至长安,得赐封官邸园地,领了个闲职得享爵禄。再经过一段时日的观察,甘州回鹘降将降臣,也仍有可能受朝廷擢升提拔,并被委以重任。
  至于药罗葛仁美的族弟阿咄欲,也完全遵照魏朝的安排,从回鹘降军中择选三千精锐,转迁赶赴至汴京,组建为回鹘直,而被编入殿前司诸直禁军当中。
  而长安留守司调派官员,着手重新整理户籍,转迁安置甘州境内诸部回鹘族民之际。北面也已有一路大军刚刚启程,浩浩荡荡的往凉州、甘州的方向杀去,然而在行军途中,才收到了甘州回鹘君臣已归顺于魏朝的消息……
  ……
  凉州以东,位于庆州(后世甘肃省庆阳市)治下的一处郊野。
  一支规模大概有五六万人的军队就地整歇,这路军旅下辖各自部曲,也多有生得龙精虎猛,一看便知是久经杀阵的悍将精兵,行伍间透着股肃杀之气,让人望之也会感觉到心头沉甸甸的透不过气来。
  然而连番有快马传来急报之后,这支军队只得就地整歇,大批将官兵卒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言语中也多透着股躁急与懊恼……
  而位于军阵前列,却是河东先主李克用膝下众多亲儿义子当中,曾最早与魏帝李天衢相识的李存璋。当年尚还是军中青壮将才,可时过境迁,如今的李存璋也已是满面沧桑,而显出几分老态……
  做为河东军中的老资历,又是自己义父临终托孤的重臣之一。本来这些年来李存璋已主要司掌军政事务,而极少领兵出战。
  可是义父所收的众多义儿……李嗣昭、李存进相继阵亡;李嗣本、李存贤分掌振武、卢龙二镇,提防北面的契丹人;李嗣源、李嗣恩也要与周德威、史建瑭等将领秣兵历马,准备与河朔方面的魏军再度交战……后唐调遣诸将各领一方兵马,现在却也到了不得已还要由李存璋出山,坐镇延安府统领陕北诸州兵马,而与魏朝长安、河西方面的敌军僵持抗衡的地步。
  而此刻李存璋端坐在高头大马上,默然良久,忽的恨声说道:
  “自问已是尽快协助党项诸部,讨灭定难军叛臣。可如今再发兵杀往甘州,到底却还是迟了么……”


第794章 腐化的权贵,毕竟人是会变的
  “……传令下去,三军调转方向,返程回延安府去。那甘州……现在也不宜去了……”
  听李存璋下令说罢,也引得周围将佐军校一片哗然,其中一员牙将也不住忿声说道:
  “节帅,魏人先去凉州、再夺甘州,而统掌瓜、沙二州的归义军,乃至肃州龙家也甘愿归附南朝……我军又怎能坐视魏人掌控河西大半疆土?即便甘州回鹘屈从,可待我军杀至,诸部回鹘……难道便不会反覆再叛南朝?”
  李存璋却摇了摇头,又叹声说道:
  “甘州回鹘,本来也必定不会轻易任由魏人兼并疆土。可他们既然降了,也就意味着抵抗心思已是荡然无存。何况药罗葛仁美既已献地降从,眼下魏人几路兵马掉头过来可以专心与我军交战……
  倘若我军被截断后路,再被几路敌军死死牵制住……届时南朝再由潼关、长安派出一拨军旅,意图袭取延安府,又如之奈何?战局瞬息万变,也须随机应变。而甘州回鹘既已归附南朝……以我鄜延军的处境而言,也实在不宜集中军力,再陷于河西而让魏人有机可乘。”
  李存璋这一席话下来,周围一众将佐虽然不甘心又坐视魏朝开疆拓土,却也不得不承认如今形势的确如此。只是有些人也难免心中怨恨,偏偏定难军节度使李思谏死后,便有叛将高宗益引兵哗变,袭杀了继任节度的李彝昌。
  定难军既然是支持后唐的附属势力,李存璋当然要立刻出兵协助平叛。否则那高宗益如若完全掌控藩镇,也极有可能效法昭义军李继韬那个叛徒,易帜宣称愿意归附魏朝。
  毕竟事分轻重缓急,李存璋自然也唯有立刻出兵灭了高宗益那厮,再推举拓跋部李仁福继任定难军节度使。然而难免耽搁了一段时日,魏朝便悍然发兵,而且速取凉州、甘州所用的时间,也着实出乎李存璋的意料之外……
  李存璋行军统兵也十分果断干脆,察觉到已经错过了保住甘州回鹘的时机,他便立刻拨马转向,统领麾下牙军打道回府。只是他在马背上思虑之时,眉头紧锁,脸上神情也显得十分凝重。
  休说不可能再拉拢甘州回鹘、凉州温末倒向自己势力的阵营,而一并与魏朝为敌……现在魏帝又于河西拓疆兼并,而定难军党项诸部当中,虽然处于首脑位置的拓跋部主张与后唐联合。但是不久前牙将叛变,藩镇内部,有人已经开始试图颠覆拓跋部在定难军的统治权,党项诸部,也未必都是心甘情愿的归附后唐。那么拉拢帮手不成,以后还要劳心费神的提防后院失火……
  可即便是忧心忡忡,李存璋目光灼灼,眼中也仍似有两团火焰正燃烧着。
  本来李天衢得知李存璋不再于太原坐镇后唐朝廷中枢,而被李存勖委派至延安府,被任命为于陕北新设的鄜延军节度使,便意识到后唐任命调度,也绝对可以说得上是知人善用。河西、甘陕方面刘鄩等藩镇节度,要与李存璋这个敌手对抗,也决计不可大意。
  因为李存璋不但是能带兵打仗征战,亦善于治理一方的文武全才,管理其它北地族裔,同样也是他行家里手的本事。本来河东李克用沙陀人出身,军中诸族混杂,他带兵走的又是粗放的路数,后来扩军招募边地族裔,往往也都难以约束,而按史载“蕃邦人多干扰廛市,肆其豪夺,法司不能禁”……
  而还李存璋接受治理一方,他恩威并施,抑强扶弱、严明法纪,把那些北地族裔治理得服服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