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末大军阀 >

第282章

唐末大军阀-第282章

小说: 唐末大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子,按他原本的命途轨迹,应该是于后唐灭梁之时统兵坐镇徐州,才没有与其他几个亲生兄弟一同被朱友贞下旨处死。
  然而如今的梁国却一直龟缩于关中地界,朱友璋没有机会被外调统掌藩镇,他的年纪又与方今梁国帝君最为接近……朱友贞既然不惜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毒手,而消除威胁到他皇位的隐患,那么要杀的首选目标,也正是他朱友璋。
  几条白绫,也被朱友璋劈手夺取撕扯一番,又被狠狠丢在了地上。毕竟是梁国宗室子弟的身份,不宜见血还要留个全尸,朱友贞遂下旨命朱友璋等四个亲生兄弟掖庭宫内一处房舍内上吊自裁。可平白无故被自己的亲生兄长处以死罪……朱友璋气得满脸涨红,胸膛剧烈起伏着,也摆出副要拼命的架势,又怎肯乖乖的上吊自尽?
  然而朱友璋的周围,还有数百禁卫军卒持刃相向。一名隶属于御前龙虎军的指挥使踱步走出身来,他非但毫不理会瘫在地上哭嚎求饶的朱友雍、朱友徽、朱友孜三人,望向怒目瞪视的朱友璋面色也极是冷漠,就如同正瞧着个死人一般……而那指挥使,很快便沉声说道:
  “康王殿下,陛下诏令已宣读过了,您却当真要抗旨不成?到底皇命不可违,只怕卑职也只有得罪了。毕竟陛下下诏之时,也已曾晓谕龙虎、控鹤两都军士,倘若康王等几位宗室子弟耽搁抗拒,而不肯以白绫自缢……那便须由卑职送几位殿下上路了……”


第618章 杀自家人,重拳出击;外敌来了,唯唯诺诺
  即便朱友璋会些武艺,可终究也难以打退成百上千的军健。龙虎、控鹤二都的兵卒各个如狼似虎,扑上前去,手执的长棍劈头盖脸的砸将下去,如雨点般落到朱友璋的身上……他也是无法抵抗。
  两棍重重的砸在朱友璋的后膝,迫使他当即跪倒在地。素白的绫罗,在同一时刻套在他的后颈上,两员膀大腰圆的军校,死死攥住白绫的另一端,就立刻发力拉扯起来!
  被套在颈部的白绫骤然拉紧,朱友璋的身子当即向后仰倒,顿时感受到窒息的痛楚。他满是恚怒之色的双眼争得大大的,双手只能徒劳的拉拽,试图扯开闭塞颈部大动脉的白绫……而朱友璋的双腿疯狂扑腾挣扎着,也是愈发的激烈,但也始终无法挣脱开来。
  至于尚还处于少年年纪的朱友雍、朱友徽、朱友孜,奉帝君朱友贞旨意,一众军士上前将白绫套在他们脖子上用刑,则更是手拿把掐的易事。
  两日前,御前禁卫军分别扑往朱友璋、朱友雍、朱友徽、朱友孜四人所处的藩王府邸,直接宣读皇帝诏书,而将他们几个一并软禁起来时……朱友璋等人便已叫起了撞天屈。意图谋反的,是伯父那一脉的种,我等与陛下,可同为太祖皇帝的亲生骨肉,也根本没有参与意欲篡位夺权的计划……你下旨拒拿我们又是何故?
  他们也完全没有料到,朱友贞对待他的血亲兄弟会更狠更毒……朱友珪弑杀父皇,又矫诏处死朱友文,而最终伏法,也已从宗族除名……而迫使他受诛,朕才得以登基继位,暂朱家父子兄弟相残,你们也都看在了眼里,就算还没意图叛乱篡位,但是朕也要根除你们以后有意谋反的可能……
  何况我大梁国祚倘若保不住了……你们也不过是先走一步罢了,就算还能抵抗一时,就怕终究难以抵挡魏国大军攻破长安……还要提防会有朝臣利用你们对朕不利,所以哪怕是兄弟手足,却更该死!
  朱友雍、朱友徽撕心裂肺的哭嚎着,也不过徒劳的挣扎了几下,可是三尺白绫,却仍然套在了他们的脖颈上并开始收紧……而几人当中年纪最小的朱温幼子朱友孜,他瞪着生得两个瞳仁的眼睛,厉喝叱骂,也无法喝退那些一步步逼近的禁卫军健,终究上前擎住他的双臂,素白的绫罗,当即也套在朱友孜的颈上。
  朱友孜身为重瞳子,他瞳仁中上下粘连的眼眸中也满是惊惧与绝望之色。本来按相术的说法,他生得重瞳属于异相,往往也是帝王的象征。而朱友孜窃以为喜,也认为自己有朝一日当能继承父亲朱温的皇位。
  然而重瞳子、帝王相,朱友孜是这么以为的,朱友贞又怎会不知这等相术说辞?
  李天衢自也晓得,朱友贞会对他的亲生兄弟痛下杀手,然而对于朱友孜而言也不算冤枉。若是按史载轨迹,在他二十一岁那年,便会派刺客入寝宫行刺朱友贞,最终却已事败而遭诛杀。
  然而如今的朱友孜,尚还不过十三四岁大的年龄,按着他老朱家的过往事迹,虽然也萌生出了意图弑兄夺位的心思,但也尚还没有付诸于实践当中。
  然而导致朱友贞要骨肉相残的最大诱因,却是因为朱友能等其他藩王的谋反,以及梁国亡国之祸就在眼前……他提前处死朱友孜,勉强还可以说是防患于未然,但是一股脑将朱友璋、朱友雍、朱友徽尽数赐死,自然还是宁杀错、不放过了……
  自从朱温开始毫无忌惮把魔爪伸向那一众儿媳,他老朱家似乎便再没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可言……家族内部的伦理道德变得完全畸形,为了争夺皇位,他们之间终究要自相残杀下去,直至全部死绝为止。
  随着白绫被拽得越来越紧,朱友璋的脸已经憋成了绛紫色,他将嘴巴长得大大的,徒劳的试图喘息。然而挣扎的动作终究渐渐停止下来,朱友璋因窒息的痛处,五官变得极度扭曲,虽然圆睁的双眼中仍满是绝望与怨毒,而过了良久,他那对招子便再也不曾眨动……
  至于朱友雍、朱友徽、朱友孜三人,恐惧的表情也在他们脸上彻底凝固住。从开始时如同杀猪一般的哭嚎讨饶,乃至歇斯底里的恶言咒骂声交织在一处,直至现在内侍、宫女先前便已尽数被喝退出去的掖庭宫内,也是死一般的寂静……
  眼见朱友璋等四人无论勒住颈部的白绫如何再收紧,他们几人也仍是一动不动。奉旨行事的指挥使又冷眼旁观一番,才叫停了麾下军健,又亲善上前逐一试探鼻息,在确定朱友璋、朱友雍、朱友徽、朱友孜四人的确彻底死透了之后,才下令收殓他们的尸体,并亲自赶赴大明宫紫宸殿,去向帝君朱友贞复命。
  ……
  本来魏国大军已杀至长安以北的要隘之地耀州南隅,梁国朝堂上下,便已经处于一片愁云惨雾当中。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帝君朱友贞竟然下旨将宗室子福王、贺王、建王、康王尽数处死,本来便是忧心忡忡、惶惶不安的梁国文武臣子当中,也更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先前朱友珪弑父杀兄、谋朝篡位,便被大肆抨击有悖人伦、禽兽不如……但好歹对朱温、朱友文痛下杀手,是为了扫清他继承皇位的最大阻碍与威胁,也并没有对其他血亲兄弟下手。可是朱友贞却是无端擅杀,一股脑将他的亲生兄弟杀了个干净……
  如此一来,朱友贞这个早已被定性为昏君的皇帝,在一些朝臣眼里可就不止是宠信奸邪、昏庸无能那么简单……甚至就连蒙蔽上听,掌权横行的奸臣派系,也都察觉到朱友贞行事愈发的狠戾癫狂……他既然可以不按任何罪名,便要清洗杀绝梁国宗室子……这种形势下处于危难关头,他更容易受到刺激,若是再疯起来,不是也甚有可能对朝中臣子下手?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而又有谁愿意常年伴随着一匹时常要暴走发疯的老虎?
  甚至就连利用朱友贞的宠信,以勋戚的身份货赂公行,梁国治下贿金财物,半数皆入其手而权势最为熏灼的驸马赵岩,也已觉察到朱友贞为人处世也变得愈发极端。如今梁国岌岌可危,休说是终究要亡国覆灭的可能性也是越来越大……本来能操控住的帝君行事倘若也愈发不能以常理度之,赵岩心想也要另为自己的前程做打算了……
  然而差不多在同一时刻,由康延孝所统领的五千轻骑入乾州,便又迂回转往东面疾行,过临泾进入长安下辖地界,计划也起到了奇兵之效。沿途梁国城镇村坊,虽然也有梁兵部众发现数千敌骑急行军向长安的方向奇袭而去,立刻派遣快马前去告急。
  然而同样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往长安示警报急的梁军斥候再是心急火燎,彼此脚程奔速相近。所以当梁国君臣得知有奇兵要兵临城下之时,康延孝所统领五千骑军,前后脚便已然要杀至长安城前了……


第619章 祸国殃民你最行,国难临头你就跑
  相距梁国国都长安,已不过三十余里的一处镇坊。
  一队队骑兵从镇子中穿驰而过,五千骑兵的数量,也汇聚成一拨视觉冲击甚为壮观的骑阵。战马嘶鸣声,在此间镇坊,众多战马奋力扬蹄,嘶鸣疾奔,打眼一瞧便能看出其中蕴含着强烈的爆发力。
  镇坊中也有些乡民百姓,离得老远观望那一拨毫无禁忌从他们家园驰骋过去的外来骑阵。也有些孩童瞧着好奇,拍掌嬉闹着还要凑上前去瞧,却被他们的父母一把拉扯住,旋即拽到身边,又虎着脸教育一番。
  乱世杀伐,好歹来自于魏国的这一拨骑军,并没有如同其他军阀侵攻敌境之际,也少不得要沿途大肆烧杀劫掠……他们威逼当地驻守的梁军缴纳后勤粮秣,并不袭扰百姓,便朝着南面疾行而去。
  想必这路骑军,是要杀往国都长安吧……当地百姓庆幸之余,也顾不得魏国陆续杀来的兵马,又能否打破长安,覆灭梁国政权。对于寻常民众而言,他们只想平平安安的过稳当日子。
  而分拨至此间镇坊驻守的梁军也不才不过数百人上下,领头的军校与若干兵卒也正伏在地上,任由大批骑士就从他们的面前掠过。
  如今梁国国力锐减,长安方面的确是后防空虚,才不过数百兵马巡视周围镇坊,凭空却杀出五千兵马,这又如何能抵敌得住?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了,还能怎样,也就唯有降了呗……
  而锐甲披挂的康延孝催马疾驰,他神情冷漠,目光在那些伏在地上的梁将梁兵身上环视一圈,很快便又收了回来。相较于这些小鱼小虾,尽快攻破长安,对于梁国政权中枢予以致命一击,从而斩获这场灭国大战的头功……这才是他这次领兵奇袭唯一的目的所在。
  由于没有后勤辎重补给,战马身上驮伏的干粮终究有限。而随着每日口粮的消耗,康延孝统领五千骑兵这一路奇袭而来,实则也并没有完全做到秋毫无犯,先前途径的镇坊村落,先前消耗了多少军粮,按骑兵所能携带干粮的上限数额,他也会威吓当地驻军,亦或寻常民众交纳相应的粮食。
  毕竟康延孝是要凭战功扬名立业,争个世代爵禄功名的人,他功利心又重,战场上干的便是刀口舔血的勾当,他当然也绝非是什么悲天悯人的善男信女。
  即便李天衢对于战争时期,麾下各路军队攻打敌国境内之际是否有屠城杀戮、袭掠平民的暴行管控得极为严苛。但是非常时期、事急从权,如果计划成功,便能一举覆灭梁国,然而兵临长安城下,也极有可能要磨耗一段时日……在此期间,如果遇到阻碍抵抗,康延孝也不会介意大开杀戒的……
  不过是交纳一定数额的粮秣,还是惹恼了五千来势汹汹的剽悍军健……如何抉择,沿途镇坊民众当然也能拎得清楚。是以这一路下来也甚是顺利,五千军马承负着满满当当的干粮,也即将杀至长安城下。
  当康延孝再度转过头来,向前方眺望,他嘴角微翘,双眼中也流露出一抹意兴高昂的利芒。如今梁国分兵调度捉襟见肘,果然后方空虚,在西面各处军州没有做出反应之前,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通往长安的脚步。这也就意味着,距离他大功告成又近了一步……
  此刻长安方面,这才得知有一拨魏国奇兵,正迅速疾驰而来,不出许久便将杀至城下的消息。朝中上下一片哗然,至于梁国帝君朱友贞,这才方杀尽了自己所有的血亲兄弟不久,骤然惊闻魏军竟然已杀至梁国国都之时……他呆呆的瘫在龙椅上如遭雷殛,过了良久,才喃喃念道:
  “段爱卿尚统军死守三原、富平……可魏国大军,却仍旧迂回杀至长安城下,这……又当如何是好?对了……姐夫……赵爱卿……爱卿何在?敌军进犯长安,国难当头,更是迫在眉睫!如此要紧时节,怎么却不见赵爱卿前来为朕分忧解难!?”
  朱友贞忽然尖着嗓子大声疾呼起来,然而大殿当中,虽然尚有袁象先等朝中权臣在列,也已是呆若木鸡,满脸的震恐惶急之色。而其余臣子面面相觑一番,也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为何在梁国朝堂大权在握的勋戚赵岩,在这等万般险急的形势下为何没有前来商论军议。
  朱友贞忽然歇斯底里的大叫起来,喝令御前禁卫速速前往赵岩府邸,勒令他来觐见。然而朝议暂歇,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心急火燎,又等了许久的朱友贞,却并没有盼来他心目中的股肱重臣赵岩,取而代之的则是他的亲姐姐长乐长公主焦急的前来说明原委……
  除了膝下亲儿义子,朱温还有安阳公主、长乐公主、金华公主、普宁公主、真宁公主等几个女儿。自朱友珪弑父篡位、朱友贞除兄登基之后,她们如今也都是长公主的身份。
  虽然对于自己的亲生兄弟赶尽杀绝,但是毕竟长公主、公主驸马按理不能成为梁国嗣君……朱友贞既然又重用信任赵岩那等外戚,所以他的亲生姐妹,自当也不在务必要清洗除绝的行列当中。
  然而做为朱温的女儿,长乐长公主也只是个以往养尊处优惯了,向来也没甚么主见的妇人。她夫君赵岩在朝堂中势焰熏天,贿赂公行、广招党羽、卖官鬻爵以聚敛暴利,长乐公主也乐得过锦衣玉食、穷奢极侈的享乐日子。
  可是今番急忙入宫来见她的亲弟弟朱友贞,长乐长公主这才哭丧着脸说到数日之前,赵岩便开始吩咐手下装束收拾府中最为贵重的珍宝财物,即便问他,也被瞒混过去只是未雨绸缪,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快马急报魏军数千军骑,很快也将杀至长安城下。这桩紧急军情赵岩却比朱友贞更早知晓,趁着敌军骑众尚还未至,他召集手下一众随从装束财物,赶着一众车仗动身启程,便已离开了长安……
  毕竟赵岩如今在梁国朝堂地位尊崇,最受帝君朱友贞宠信,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勋戚权臣。把守城门的军将虽然眼见赵岩一行车仗规模甚大,却又有哪个敢问?哪个敢拦?
  然而长乐长公主,与一众使女却被抛弃在了府邸中……赵岩再是权势滔天,他毕竟是梁国驸马的身份,又纳不得妾,所以尽可能得收拾珍宝财物之后,既然也没打算带上自己的妻室,他要走也走得十分轻巧……
  而朱友贞听他的姐姐哭丧着脸哀声诉苦罢了,顿时似有一柄重锤狠狠的砸在了他心房上……他面色苍白,连退数步,突然又叫嚷着命令御前禁卫派遣人手,前去城关门禁核实赵岩带着一众车仗出走的消息是否属实。
  然而当禁卫军校速速赶来复命,禀奏朱友贞赵岩确实已从长安南门离城,因为守城部众不敢盘问,他出走之后,便已是不明下落……


第620章 看在先主的份上,为你朱家献的最后一计
  遭受莫大打击的朱友贞,险些晕厥过去。毕竟从继承梁国帝君的位子以来,自己便一直处在焦虑当中……而他的姐夫赵岩,曾一力支持上夺来帝位,是为数不多能让朱友贞信任,并且依赖的近臣之一。结果最为危难的关头,赵岩竟然会舍他而去……
  而朱友贞也很清楚,赵岩这一出走,可也意味着他放弃在梁国朝堂掌握的权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