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军阀-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噗!”、“噗!”、“噗!”、“噗!”、“噗!”……密匝匝利刃贯入血肉的闷响声在同一时刻响起,这自诩武艺了得的摩尼教香主被无数弩矢贯穿,而射速奇快、穿透力极强的箭矢卷带起诺大的身子向后撞去,竟把他生生的给钉在了后面庄院的墙上!
庄院内在这个时候也有惊呼示警声响起,而带领着几拨官军、差役乃至手下几名好手的巡院侍卫司佥事王齐豫疾步上前,立刻大声号令。其声如沉雷,似乎直震得庄院内屋瓦也颤:
“拿下所有妖人,胆敢反抗者,一律就地格杀!”
第478章 造反千年教派的余孽,星星之火?
吵杂混乱的庄院当中,忽的又有一个摩尼教徒大吼一声,抡起手中鬼头大刀,使出一招横扫八方冲向杀将进来的官军。可然并卵的是,他身手虽然也十分了得,抡起大刀当即将几杆长枪撞开,却仍无法训练有素的军健从后列疾步赶上,齐刷刷举枪直搠。到底两拳难敌四手,那抡舞大刀的摩尼教徒浑身当即也被捅出无数血窟窿。
期间也有些反应较快的练家子企图夺路翻墙逃窜,可是弓弦弩机铮鸣频响,利箭弩矢如蝗激射。一个个摩尼教徒还没逃出几步远的距离,先后便都被射成了筛子,相继扑倒毙命。似乎多少年打熬的本事,在这个时候却没有半点用处。
本来被杀得个猝不及防,而且一个个缺乏最基本军事常识的摩尼教头领带着些乌合之众,还是以绿林道上群殴械斗的路数仓促抵抗着。或是意图逃跑,或是莽撞的直接冲上去送人头,也是愈发混乱不堪,完全无法进行有效反击的。
“各位官爷!小民乃是上乘宗教众,以往也未曾违了法度,今日不过是教门内聚会讲经,诸位却又为何要错杀良民呐?其中莫非有甚误会,万望手下留情!”
“妖人还敢狡辩!尔等私自结会,且大多人都深藏利刃。更是做贼心虚,而意图抗拒缉捕,事到如今还以为能瞒混过去?陛下颁旨,早已遣人彻查清楚上乘宗暗中蛊惑民众入摩尼教门,篡改教义,图谋不轨,意欲造反起事罪状证据确凿!
尔等皆已犯下杀头的死罪,束手待擒,如实交代罪状,尚还有一丝活命的机会,否则倘若还敢抵抗,便就地格杀!妖人贼首母乙、董乙,如今又在何处!?”
其余摩尼教徒劳的抵赖不认,当然也是无济于事。抢进庄院的诸队官兵迅速制伏了其余眼见无法逃脱,也早已吓得肝胆俱裂的教众也纷纷伏在地上。然而一队军健冲入正堂之后,未过多久,便有小校高声报道:
“启禀王佥事,这屋内有密道!”
……毕竟当年曾是黄巢统领十余万大军势必要屠尽荡平的地界,陈州地界不少东家地主重返故地,生怕有朝一日仍会有贼人杀到门上,所以周围庄院当中挖掘地穴以防万一也并不稀奇。
然而这次奉旨带队要除尽摩尼教众的巡院侍卫司佥事王齐豫,到底也是当年李天衢所设的这支密谍机构成立时的几员骨干之一。这次之所以由他亲自负责缉捕母乙、董乙一众摩尼教首领,武艺在巡院侍卫司当中最为高强倒是其次,有早年捕役出身的经历,他也最擅长追踪搜捕在逃的亡命之徒。
是以又只不过半个时辰光景,径直从密林追击到村坊附近的一处山岭当中,王齐豫亲自率领一拨脚程极快、武艺出众的侍卫、捕役发现母乙与董乙等七八个贼人的踪迹,旋即便合围截杀了上去。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老子要干造反大事,这还尚未起兵,官府怎么就认定了我必然要谋反!?”
眼见势必要拒拿自己的官门中人阴魂不散的截杀而至,以上乘宗的名义广招教徒,实则以中土摩尼教教主自据的母乙脸上横肉不住又狠狠抽搐了几下,面庞不但戾气满布,从他神情看来显然仍是无法置信。
母乙也根本想不明白,本来自问行事隐蔽,就算随着自己势力壮大,官府会有所察觉,但是也绝对不会是现在。朝廷却兴师动众的前来剿捕,又怎么可能会有那未卜先知的本事?
若是有内奸告密,可知晓我密谋大事的心腹为数不多,除非是一开始我便被官府给盯上了……母乙却也再来不及多想,眼见身着官袍武服,手提狭锋钢刀的虬髯汉子就要冲杀到自己的面前,他歇斯底里的暴喝一声,倒立刻挥刀劈斩过去,划出道道寒芒,那身手倒也甚是了得!
你这妖贼自知无路可逃,便要做困兽之斗,我倒也省得再枉费力气。就算山林阻隔,而缉捕官军一时未至,你还真以为便是走江湖路数,我等吃官禄的就比不上你这装神弄鬼的妖人?
巡院侍卫司佥事王齐豫冷笑一声,抡舞钢刀迎了上去。他出招迅猛狠厉、疾似旋风。刀锋卷起的寒芒非但宛如道匹练护住周身,他整个人也似化作了一团旋风,就绕着母乙来回游走缠斗,死死咬住绝对不容他有逃脱的机会。
死死追随着王齐豫截杀而至的侍卫、捕役,也都扑上去与那几个残存的摩尼教众厮杀到了一处。人数对比差不多是三个打一个,而且能迅速通过地道,穿山越岭而疾奔追击过来的官门中人,非是称得上大内高手的侍卫司中精锐,还有三四人则是几处州府抽调来最为出类拔萃的捕役,自然也都是凭武艺本事吃官饷的好手。
母乙等摩尼教余孽,很明显也并不会什么打通奇经八脉,能牵引挪移内功真气的绝世武功……仍是刺刀见红的近身技击搏杀。尚还未过一刻的功夫,接连几人已被围攻上前的官门中人或擒或杀。王齐豫瞧见母乙心慌意乱,使得刀招也乱了章法,他觑准了时机,翻掌便是一刀狠狠剁下!
刹那间的功夫,母乙手臂齐肘立断,鲜血喷涌,虽然五指死死的钳住刀柄,可手臂却已颓然坠落在地上。母乙愣怔了片刻,旋即发出杀猪般的惨嚎声,身子立刻瘫倒,只得在地上捂着断臂来回打滚。
“把这妖人绑了,连同其余贼首一并押赴汴京治罪!”
王齐豫厉喝一声,扭过头去,一对招子又立刻向旁边瞪视过去。就见摩尼教另一个首领董乙拼得身上几处创口,且战且退,也已退到了此间山岭的一处高坡上。
比起同伙母乙的貌相,董乙则显得貌不惊人。然而此时仅剩下他一个无路可逃,他眼中倒也仍透着股不甘心认命的狠劲。而下意识的往后退却,而深夜时分,董乙拿眼角余光朝着身后悬崖下方瞟去,却只能瞧见黑洞洞的一片……
横竖都是个死,官门鹰爪子一来便要下死手,明显就是要一举荡平我摩尼教的。虽然不知到底如何走漏了风声……可落到官府手里,必定不会有活路,身后悬崖,至少十几丈高,这要跳下去多半也要摔得个粉身碎骨……可但凡有一丝活命的指望,我摩尼教光明圣火,早晚也会成燎原之势!
毕竟这般世道,李天衢、朱温、李克用、杨行密、王建、马殷……又有哪个是王侯将相世家?既然他们能称孤道寡,凭什么我便不成?只是我与母兄本来在陈州便于招揽教众,倘若大光明尊庇佑,保我今番大难不死……而李天衢那狗皇帝,当初死守陈州便早知他的名头,如今看来要在他治下疆土起事,可这魏国治下似乎又邪门的很,我若侥幸生还,也须另寻个去处再壮大我教门……
也再来不及多想,董乙眼见一众侍卫、捕役已经朝着他冲来,而那身着官服带头的虬髯汉子身形更如离弦之箭一般疾窜,一眨眼的功夫距离自己的位置也不过二三十步远的距离。董乙狠狠一咬牙,扯着嗓子嘶吼的同时朝着后方纵身一跃,转瞬间,他的身形便被下方无尽的黑暗给彻底吞没……
第479章 那个藩镇,又兵变了
摩尼教首领母乙被生擒活捉,也已是半死不活了。王齐豫吩咐人专门给其疗伤灌药,等着押赴汴京上奏李天衢,毕竟拿着活的贼首,功劳也要大了许多。
其余几个被生擒捕获的摩尼教坛主、香主陆续交待,乃至先前做为内应的巡院侍卫司密谍提供情报,位于陈、颍、蔡三州其余教门据点先后曝光,使得摩尼教在魏国治下打下的根基尽毁,起码近十几二十年以内,也再无死灰复燃的可能了。
既然证据确凿,判母乙与其余摩尼教几个心腹贼首被押赴至汴京未久,便被直接判了剐刑。还有那些受蛊惑入教,然而做为积极分子广招教徒最是卖力,以及经审讯套话得知其有意参与谋反,且有作奸犯科罪行的,也都被判处判刑、流刑。
至于民间还有大批的愚夫蠢妇,还真就以为信奉摩尼教大光明尊便能不老不死,永消苦难灾厄。李天衢传旨下去,晓谕各处县学、衙吏进行集中教育,告知民众摩尼教散布歪理邪说,母乙、董乙只是为一己私欲意图谋反,你们只是受愚弄蛊惑,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家破人亡,也根本不会有什么大光明尊降世救苦救难。
然而大多受母乙、董乙蒙骗而入教的寻常百姓虽然并未被定罪。但是姓名、出身都被记录在册。以后其中任何人但凡再私下传播教义,李天衢也吩咐下去,诸地州府县衙不必复审,一经查处,可直接定罪,并处于剐刑。
母乙等摩尼教首脑被杀被抓,却只有董乙一个当日从山崖上跳下,陈州府衙搜山巡捕也没有发现他的踪迹。如今官府已也画影图形,通缉他这个在逃要犯。
李天衢也很清楚,按说母乙、董乙本来应该能占据陈、蔡、颍三州之地抗拒梁朝,被讨灭后被视为鼓动叛乱的教派,一直以来遭官府查禁。然而北宋末年,却依然能掀起以方腊为首的大规模造反。
摩尼教被中土化初期便试图将其连根铲除,自问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可李天衢也无法断定再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仍会有人以摩尼教的名义发动叛乱。当起码能够确定的是,在自己当政时期,这个专要造反的教派应该没有能力再掀起什么风浪。
极有可能在逃的余孽董乙,李天衢也只是吩咐下去,各处州府县衙通缉追查此妖贼不可怠慢。毕竟是一国帝君的身份,精力也不可能一直放在个浑如丧家之犬出逃的通缉犯身上。李天衢这边还有要事去做,而且是关乎于兼并大片领土,以最小的代价扩大版图的要紧大事。
因为占据魏博军藩镇的邺王罗绍威,如今又遣使来向李天衢报急。
邺国来使,还是当初由罗绍威派来向李天衢求和臣服,达成罢战协议,而促使魏博军臣服于魏国的杨利言。今番再度相会,杨利言走过场歌功颂德一番,很快便切入正题,而向李天衢恭声禀道:
“陛下,魏博军牙将李公佺图谋叛乱,而被吾主察觉,那叛将便焚毁府舍,于魏州大肆剽掠之后,又引兵至博州自据一方……而魏博镇中其余众部牙将,闻知李公佺自据背反,多半也有异动。
吾主惭愧,也唯恐李公佺占据博州,又意图侵攻上国疆土,故而遣卑下前来上奏。是魏博叛军不听节制,而吾主也实在无意冒犯上国……”
李天衢听杨利言上奏时微微颔首,心中则暗念北面魏博军内部终究还是爆发了叛乱,这本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加上先前与邺王罗绍威达成议和的条件,是魏博军割让除了相、卫两处州府,藩镇内部应该从那时起,便有不少人鄙夷罗绍威对外软弱无能,致使他们的利益受损,所以魏博军内部叛乱的加剧,也要比原本轨迹快了不少。
“邺王既成服于我朝,魏博军内乱动荡,朕当然也不会作壁上观。何况魏博几州都与我朝接邻,叛军剽掠作乱,也难免会危及我朝治下德、沧、滑等州府民生。只不过……邺王统掌魏博军,先前我朝也不曾干涉他自决军政,如今李公佺等叛将意图自立,邺王可又当真愿意由朕派兵开拨入魏博军境内,而助他平叛定乱?”
瞧杨利言脸上神情,似乎仍挂着几分为难之色,可他也很清楚以自家主公罗绍威现在的处境而言,也当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无法控制自己的军队,还需要仰仗外部势力来帮忙平叛……邺王罗绍威名义上本来便对魏帝李天衢称臣,如今如果只得靠魏国出兵协助平定魏博军内部动乱势头……这不更是要把军政自主的权力拱手让人?
然而诸方节度使统掌的藩镇,本来是他们赖以稳固、扩大基业的本钱,偏偏魏博军却更似是一把双刃剑。手下的牙将牙兵,倒转兵锋直向自家藩镇节帅都是常态……罗绍威如今也愈发难以镇住场子,如今先是有李公佺公然举旗造反,其他牙将也已蠢蠢欲动……毕竟杀了节度使,再从魏博将门派系当中拥立一个便是,这也是这几百年来藩镇内部习以为常的传统……
倘若求助李天衢派兵做主,主持定乱大事,那么邺王于藩镇内自主的权力恐怕也将近一步被消减,以后在魏博军中也更无威信可言……可是不来请求魏国派兵支援,现在邺王麾下的牙军,说不定何时也将突然哗变,届时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
杨利言好歹也是罗绍威身边的心腹,为自己的主公权衡利害,情知哪怕更要受制于魏国,也唯有借助李天衢的力量消弭这场魏博军内部的危急,是以他只踌躇片刻,便拜倒在地,而向李天衢高声恳请道:
“陛下施仁布德,肯出兵助鄙邦平定叛乱,也实为吾主大幸也!卑下谨为魏、博、贝、澶军民叩谢上国皇恩!”
“只不过……魏博军这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叛,长期动荡不安,也致使我朝也须时刻戒备边患。朕固然愿意出兵协助邺王定乱,可如此一来,也只是强制威慑魏博军跋扈牙将暂时偃旗息鼓,邺王请求我朝出兵平定叛乱,这在他们看来,也未尝不是要利用外人,来对付本地由来已久形成的军阀世家,那又将如何作想?”
李天衢忽的话锋一转,随即又话里带话的说道:
“朕就算答应出兵定乱,邺王又打算如何处置那率先自立的李公佺?你也说魏博军其他牙将,也有不臣之心。我朝便是出力平定李公佺叛乱,也仍是治标不治本,甚至还会激化以后魏博军叛乱愈发频繁。
而邺王的苦衷,朕也当然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魏博本地将门更迭延续几代,早已是骄横无比,节度无力约束。邺王虽然也是本地军旅门阀出身,但韩简、乐彦祯……等先前魏博本地出身的节度,却又落得个什么下场?姑息养奸,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那么按邺王打算,他要提防猜忌的,也不止是那李公佺一人。而他又可曾想过一劳永逸,至此彻底根除魏博军藩镇屡屡兵变,而驱逐、弑杀节度的这一隐患?”
第480章 血腥清洗,这事只能走朱温的路子
杨利言有些心机智谋,他也明白李天衢话中的含义。可是对于自家主公罗绍威而言,也并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所以踌躇片刻之后,他只得称恩道谢,还要请求上国尽快发兵。
而李天衢在下旨调动军旅之前,又宣召李振密议。面授机宜一番之后,以往满肚子坏水,常好使阴谋算计他人的李振也不住面色一变,随即问道:
“陛下,罗绍威以降,魏博军但凡手握兵权的牙将……当真要赶尽杀绝?”
李天衢淡淡的乜了李振一眼,便悠声回道:
“倘若今番趁机能一举将魏、博、澶、贝几州并入我朝疆土,可魏博军终究是桀骜难制。若要长治久安,除了快刀斩乱麻,也是别无他法了……”
李天衢神情淡定轻松,然而李振望见过去,仍是没由来的打了一个寒颤。好歹魏博军以往也是个大镇,就算近些年来夹杂晋、魏等大国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