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军阀-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衢点了点头,随即沉声念道,思量着李克用、杨行密、李茂贞、王建……朱温周围面临的世仇死敌、竞争对手还是那些人,可是却还多出了他李天衢这么一路态度暧昧不明的强大势力……这的确会导致朱温再要谋害皇帝,篡位自立时会有所顾忌。
所以李天衢心想,还要给朱温能够向西、往南大肆吞并疆土的机会。而现在的李晔,就好像是一个娇滴滴的貌美大姑娘,朱温就好比是好色成性的臭流氓……他们若是有机会每天朝夕相处,朱温固然会顾忌外界因素而暂时不敢下手,可是当他忍耐到按捺不住,又发觉似乎要做什么歹事,未必会遭受到威胁到自己性命的惩罚……那厮也必然会原形毕露,而狼嚎着向李晔直扑上去……
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第270章 利弊双刃剑,河东内乱的爆发
如果由朱温掌控皇帝,而暴露出任何谋逆篡位的野心,那么将与不少藩镇交恶的只会是他。而到时自家主公,却能以征讨谋逆贼子的名义联合挺皇派的藩镇军阀,再与朱温为敌……以严可求的智谋,很快的也想清楚李天衢的图谋,他的反应,自然是深感认同。
就连李振也不得不承认,李天衢不愿抢出风头,而加入进对皇帝李晔的争夺战中,这也无疑更为稳妥。可是李振想看到的,是满朝公卿贵胄匍匐哀求讨饶……要的是能够把捏住皇帝肆意蹂躏、欺辱、乃至弄死的那种以下克上的满足感,可自家主公坐视朱温挟持天子,那么自己心里那些阴暗的念头又如何能够实现?
仍有些不甘心的李振,还试图以自己的口辩之才继续游说一番,却发现李天衢朝他望过来,言语中也已有几分威压的意味:
“兼听则明,我自会广纳谏言,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所力谏我伺机以迎驾之名控制住皇上,固然也有一些道理,只不过如此出谋划策,也并非只为我军设想,而也有着你的目的吧……你的私心,是不是也该收敛些?”
李振闻言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他连声称是,随即噤声不语。深知投从的主公可不是好糊弄的主,既然自己的主见不能与李天衢一拍即合,也就没有必要再枉自惹得主公不喜……
虽然算是在李天衢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但李振好歹仍得受重用。随后按李天衢钧旨,赶赴南面与淮南军隔江相望的升州冯弘铎那里进行交涉。
眼下江南那边,由于杨行密帐下名将李神福出兵征讨的神勇表现,庐州蔡俦、舒州倪章等反叛势力迅速被荡平。杨行密与钱镠两相对持的形势之下,却还夹杂着张雄、冯弘铎这一路从感化军时溥中脱离而出的割据军阀。
根据升州那边传来的消息,张雄已然病逝,而由冯弘铎接管被唐廷承认的武宁军节度使之位。只不过他统掌的地盘战略环境十分险恶,北倚长江,周围疆土已经被杨行密一方势力而包裹住,而冯弘铎凭着他五万兵马与千余艘战舰,还有能够与杨行密叫板的底气,所以对于宁国军藩镇也仍然保持较为强硬的态度。
但是李天衢知道或早或晚,冯弘铎的地盘终究要被杨行密所攻占。尤其是当他最为仰仗的水师,在历经一场惨败之后,冯弘铎也只得放弃抵抗,而按他原本的轨迹会率领武宁舟师余部弃守升州、沿江入海。杨行密又趁机强遣人前去招降,冯弘铎也只得认命,而被封作淮南军节度副使,虽然甚得杨行密厚待,但他这一路割据军阀被南吴完全吞并,而彻底消亡……
位于长江以南的升州,李天衢暂时不打算去与杨行密争抢,他要算计争取到的,是冯弘铎麾下擅打水战的武宁舟师。而且冯弘铎现在所处的环境虽然险恶,长江北岸淮南军,也并非是由杨行密占据,那么他就算无法在江南立足,也不必非要沿江入海……近在眼前,也尚还有个强大的势力来投奔。
由于先前互遣使者,彼此做为近邻通商往来。李天衢确定冯弘铎与己方势力的关系还算融洽,李振奉令前往升州以亲善为名出使,而将隐晦暗示给冯弘铎的内容则是:
我家主公也素来钦佩冯节帅威名,向来有意亲近修好。只是如今江南时局波谲云诡,天有不测风云,节帅据守升州一隅,只怕日后稍有疏失,也未尝不会落入断港绝潢的困境。我家主公固然不愿插手江南战事,而且先前与宁国军杨节帅又有共讨凶贼孙儒的情谊……倘若冯节帅与宁国军终究难免兵戎相见,我军虽然只能是两不相帮,可冯节帅若有所求,无论是出面调停,还是收容庇护,我家主公还是乐意出手相帮的……
以李振的口才,李天衢相信他能促使升州冯弘铎意识到自己有朝一日就算不敌杨行密,也不会只有率领武宁舟师在长江上漂泊游荡,不得以只能接受招降归顺这一条路可以走。就与他隔江相望,还有另一方杨行密现在也不便得罪,更会厚待于他的强大势力可以前来投奔。
而李天衢遣使往南边去,北方亦有藩镇派遣使者前来会晤。当初曾奉命以贩马为名,赶赴至义成军滑州密议相商的郭崇韬,今番来到兖州瑕丘,同样是要与李天衢代表己方势力商议军机大事。
“李节帅,当年你曾说早知朱全忠那厮狼子野心,也肯与我家主公联手共同讨伐那狗贼,只是国贼秦宗权未除,尚且不便与联手讨伐伪齐贼军的朱全忠决裂……可如今不但秦宗权败亡,孙儒也已被节帅诛杀……在下也当真佩服节帅文韬武略,当真由义成军两州十县之地,壮大至如今这般称霸齐鲁、江淮的一方豪强。
我家主公的确没有看错节帅,而如今既然秦宗权、孙儒之流尽已伏诛授首,而朱全忠狗贼挥军西顾,竟然也意图犯阙挟持圣驾。那李节帅是否也该按当年约定,与我家主公共发檄文,联合出兵,而讨伐朱全忠那奸邪贼子?”
这些年下来,郭崇韬也曾南下两三次前来要与李天衢相商。结果偏不赶巧,李天衢夺下泰宁军之后,便已将自家政权班底迁至兖州瑕丘,而后平天平军,南下攻取感化军,趁势尽取淮南军治下诸州,又与杨行密会师于江东联合出兵灭了孙儒……郭崇韬次次扑了个空,而且这几年他家主公李克用也是诸事繁杂,屡屡出兵征讨,双方暗地里来往的机会也就少了许多。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李天衢这边形势稳定,对外也暂无战事。又是经历了一番周折才抵至瑕丘的郭崇韬寒暄客套了几句,便立刻代表他主公李克用追问道。
李克用到底更倾向于拥护朝廷,李天衢当然不可能向郭崇韬透露他有意纵容朱温做大下去的打算……但也仍有说辞的从容回道:
“皇帝与宗室子嗣、公卿重臣如今毕竟仍是被那李茂贞挟制。朱全忠的确以勤王救驾为名挥军西进,翼圣公若是打算趁机攻打,还要邀我一并对朱全忠出手……这不也就相当于要协助那胁迫圣驾,屡番欺君罪名属实的逆臣李茂贞了?
翼圣公本是国之忠良,先前勤王救驾,为了避嫌亦不曾入宫觐见。而如今就算他恨朱全忠入骨……可如此反倒任由李茂贞控扼天子,那么翼圣公先前做为岂不是前功尽弃?这让世人看来,却不是有污他的清名?”
“这……”
郭崇韬反倒一时语噎,他却更不能向李天衢转述自家主公“宁可饶过李茂贞,也不能让朱全忠那狗贼得逞”的主张……然而朱温引兵西征攻打李茂贞,而意图强夺皇帝虽然也是要紧大事,可是现在的李克用,却因为己方势力内突发的兵变而备受打击,郭崇韬沉吟片刻,终于还是叹言说出来此行前来的真正目的:
“……主公遣我前来拜会,不但要问清节帅心意,日后当真是否便能与我方联合征讨朱全忠?而朱全忠阴狡祸贼,也怎会心诚保驾救还皇上?然而皇帝不纳忠言,自取其祸,而我军眼下……实则暂时也无暇西顾。
此行前来,非是要催促节帅立刻起兵,共讨贼子,也仍是要提醒李节帅莫要忘了当初的承诺……至于末将前来拜会节帅的另外一个目的……却是为了主公的义子李存孝而来。”
第271章 缚虎容易,可是生擒李存孝……
李存孝那厮,到底还是要自己作死么?
李天衢心中嘀咕着,又听郭崇韬面带忧色的说道:
“李存孝不知会主公,占邢、洺、磁三州意图自认节度使,又与成德军王镕暗中来往,惹得主公大怒,出兵前去讨伐。虽然李存孝骁勇绝伦,倍受主公重用,可他竟然暗通外敌,意图背反自立,也实出我军意料之外……只不过仅凭他与王镕联手,也断然不会是主公的敌手。本来无须因此叨搅节帅,但怎料……”
郭崇韬再说下去,李天衢发现关于李存孝背反一事,也与史载轨迹出现了偏差。因为不但是李克用这个论冲锋陷阵最是能打的义儿突然背反,就连先前与他关系尚还算和睦的魏博军藩镇,竟然也已与李存孝、王镕联手,结成了对抗李克用的统一战线。
魏博军节度使罗弘信,眼下都已是六十上下的年纪了,由于家世曾祖、祖父、父辈都是魏博本地军校出身,却是十几年的时间里换了几茬的藩镇中唯一一个未被部下驱逐、诛杀的节度使。而他与河东军决裂反目,本来也是或早或晚的事。
可是由于时局走向出现变数,赶巧不巧,朱温以往虽然一直离间河东军李克用与魏博军罗弘信之间的关系,现在的他却忙于抢夺皇帝,而集中兵力攻打凤翔李茂贞。除了分拨将领部曲把守后方各处要隘,朱温也实在没功夫为罗弘信撑腰。所以魏博军如今也就只能与成德军,以及河东叛将李存孝报团取暖,而共同面对强大的李克用。
然而罗弘信与李存孝、王镕联手……李天衢知道既然自己统掌的义成军与魏博军相邻,这也就代表着河东军因为内忧外患而引发的战事,也未尝不会波及到他治下疆土。
果然又听郭崇韬沉声说道:“可恨罗弘信那厮歹恶,趁着我军借道夹击洺州之际,竟突然背约,发兵三万趁夜偷袭,致使我军不得以退返……所幸我军讨灭孟方立,取下昭义军藩镇。而李存孝趁势虽然占据邢、洺、磁三州,李节帅掌控义成军为控扼河朔水陆要冲之地,是以末将就算周折一番,好歹仍能寻路前来拜会节帅……
就算是罗弘信骤然对我军发难,而与李存孝、王镕一时猖獗,但主公激忿难平,势必要夺还邢、洺、磁三州之地,不生擒住李存孝亲自质问也决不罢休。只是既然又有罗弘信这一路敌手,李存孝败退之时,也未尝不会再奔逃至魏博军地界。而我军趁势兴师问罪,胁迫罗弘信那厮屈从……李存孝若侥幸逃脱,李节帅以为他却还能往何处逃?”
李天衢点了点头,说道:“我懂了,李存孝毕竟是翼圣公的义儿,据我所知,向来也是以亲子相待。可李存孝背弃养育提携大恩,这对于翼圣公而言,比部下将官背反,也更是痛心疾首……所以有些话,他也必须要向李存孝当面质问个明白。
而我治下义成军控扼河朔,也是由河北入中原的必经之路,李存孝面对翼圣公大军征讨,必然守不住邢、洺、磁那三处州府。而他若败逃至魏博军,李存孝恃武倨傲、目空一切,想必也无法与魏博军骄兵横将共存下去。而成德军王镕虽聪慧多智,可是他心志不坚、不思进取,虽屡番兴兵对抗河东,想必也不愿因李存孝便将翼圣公得罪狠了。如此李存孝只有往南奔逃,那也就只能逃入我治下义成军地界。”
郭崇韬颔首称是:“正是如此,李存孝若是南逃,我军敬请节帅出兵拦截,务必要擒俘住他,而交由我家主公发落……按末将想来,就算李存孝一时有王镕、罗弘信倚仗,可他背反仓促,与所部将士更是背心离德,也必然是穷途末路,所以极有可能要仰仗节帅相帮。
当然李节帅出手协助,我河东军日后也必然厚报。而我家主公,也托末将再为节帅带句话:若那逆子仍不敢见我,还要再逃下去,而果然要逃至你小子……咳咳……节帅治下领地,便出手帮我制住他,算是我又欠下你一桩人情。”
要生擒活捉李存孝?这恐怕要比绑缚住一头猛虎难的多了吧……
李天衢心中吐槽了句,随即又问道:“翼圣公要我出手相帮的,就只有这些?李存孝于走投无路时,虽然很有可能向南奔逃往我义成军治下,可是眼下尚还不能把话说死。
而王镕与李存孝暗通款曲,意图对翼圣公不利,罗弘信更是突然背约,奇袭河东兵马……河东叛将与两处藩镇既然联手与贵镇作对,翼圣公却不是想邀我军一并联手,而共同征讨魏博、成德两军藩镇么?”
郭崇韬闻言,虽然他脸上神情依然对李天衢甚是恭敬,但眉宇间也不由流露出那股许多河东军将领常见的跋扈霸道之色:“王镕、罗弘信在我河东军眼里,亦不过是土鸡瓦犬,而李存孝着实糊涂,虽然可惜可叹……他也绝非是我家主公与河东众将的对手,如此又何须再多劳烦李节帅襄助?
只不过我河东军方自占据昭义军全境不久,又遭逢李存孝据地背反,眼下攻取的州府尚是人心不附……否则趁势一鼓作气攻破成德、魏博二镇,也并非是什么难事。只是主公眼下切齿深恨者,唯有辜负他大恩的李存孝。成德军王镕、魏博军罗弘信早晚要灭,但眼下仍是要擒执住我河东叛将最是要紧,呵呵……既如此,自然也就无需仰仗节帅挥军北上协同破敌了。”
而郭崇韬虽然对李天衢说的客气,心中却嘀咕道:你李天衢的确十分了得,这些年下来不但设计夺取泰宁军,又连番击破朱瑄、时溥……广取邻道藩镇州府,但也莫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又是如何占下江淮诸州的。主公如果邀你联手攻打成德、魏博二军,这却不是又要让你方势力插入河朔地界?
所以要与你协力共讨朱温,是另一码事。可是河北诸镇各州,若是我河东军能够独取,当然也就不必邀你来与主公争地盘了……
李天衢则是心想就算河东军那边,不会因为这次叛乱而给我纵兵杀入河北的机会。可是魏博军罗弘信既然也与李克用决裂,北面我想不想打,以后也是由我做主,当然不必由他李克用点头认可算……但是面上也仍是对郭崇韬笑言道:
“既是翼圣公邀我相帮,也自当鼎力相助。便请足下返归后回复翼圣公,倘若河东叛将李存孝,当真无法再昭义军、成德军乃至魏博军立足下去,而欲往我义成军治下奔逃过来……我自会吩咐麾下牙兵严查寻边,若发现李存孝败军踪迹,便会调拨兵马全力截杀,也必然要擒拿住他,再交由翼圣公发落。”
当郭崇韬拜别而去,李天衢也立刻遣人往义成军预先知会张归霸,随后一段时候也在关注着北面李克用与李存孝、王镕、罗弘信之间打响的战事。由于李存孝的背反,李克用当真是动了真怒,他亲自统领大军势如破竹,接连夺回邢、洺、磁等几处为李存孝所占据的州府,由此也能看出他这个义父全盘作战的指挥能力,当真还是能吊打他那战场上冲锋倒是罕逢敌手的义子……
只不过李存孝果然没有按原本轨迹那般,只得于邢州据城枯守,到底也只能登上城楼向李克用哭嚎认错,而束手出城就擒……如今的他既然仍有后路可退,似乎也是羞于去与李克用相会,所以李存孝根本没有等到河东大军挖掘沟堑高垒,将其重重包围,便抢先率领残部突围而出,又是一路向东,而直朝着魏博军的地界疾奔逃去。
第272章 你很像吕布,但也像熊孩子
当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