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军阀-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而言之,刘氏还觉得自己曾跟过的老公不是伪齐宰辅,便是军阀节度,更不用说不便明言朱温已是帝王之尊。老娘辗转多夫,要跟的丈夫也应是越嫁地位越高,就算你是梁朝开国功臣,你看不上老娘,老娘还看不上你呢!别在这给我甩脸子看,要把事闹大,捅到朱温那边去,你敢么你!?
敬翔再是足智多谋,又为朱温鞠躬尽瘁,可是他还真不敢,甚至还要忍气吞声的向刘氏道歉。五代十国中前期屈指可数的谋士,却也被拿捏得死死的。更遑论那刘氏仗着同朱温苟合,为敬翔正妻的身份骄横跋扈,骄奢无度,按史载“爪牙典谒,书币聘使,交结藩镇,近代妇人之盛,无出其右,一时间官宦权贵,争相攀附刘氏,以图私利……当时贵达之家,从而效之,败俗之甚也”……
这么一个凭着自身姿色以及入妓期间,历练得逢迎施展风骚手段,靠着魅惑换男人步步上位,仗着与朱温的龌蹉关系出轨放荡到理直气壮,甚至危害性到了祸国殃民程度的女子,留在身边,又有何用?
不过跟随在李天衢身边的解青,当然不会知道自家主公如何会知晓那刘氏的为人秉性。他又为人机警,也注意到方才那刘氏刻意向李天衢眉目传情的举动,遂凑过身来,低声笑道:
“主公,方才那蓝田刘氏刻意向您示好,她倒也生得花容月貌,是否须我打理,遣人送那刘氏至瑕丘主公府宅中去?”
“那也叫花容月貌?若说她妩媚艳丽,打扮得花枝招展倒还算说的不差,但对我而言也绝对说不上是羞花闭月、国色天香。倘若真是面由心生……那女子狐媚相、风骚气太重了,而家和万事兴,依我想来这种女子留在身边,也必然是后宅不宁,会多生是非。”
李天衢冷冷一笑,随即又对解青说道:“除了追随时溥一并自焚赴死的正妻,他府宅留下的那些侍妾、歌伎、婢女……眼下看来除了惶恐不安,或多或少因为时溥之死,脸上也有悲戚之色。这也是人之常情,无论她们如何为时溥所纳。这般世道,到底不是天下生平安乐的时节,也不是我所知道的另一般时期……这些女子为了能得到庇护,的确也只得依附权贵。好歹一日夫妻百日恩,时溥对她们无论是好是坏,但对那些女子而言也是天一般的人物……
可是如今天塌了,她们惊惧惶恐,也会有人为时溥的死而感到悲伤。所以那些女子眼下对我惧怕、戒备,甚至仍会有些敌意,也总需要些时日接受这个事实。可是时溥刚死不久,那刘氏便迫不及待的梳妆打扮、卖弄风情,以试图立刻引起我对她的注意……按你说,那刘氏又是什么样的女子?”
解青脑子转得也快,听李天衢如此说罢,他立刻正色称是,随即又问道:“主公既如此说,这个刘氏……又当如何处置?”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什么样的人,若是使用得法,也能物尽其用。那刘氏,姑且先晾她几日,我也自会相处个安置她的法子。”
李天衢微微一顿,又道:“至于时溥府中其余侍妾歌伎,我先挑挑看……不过比起眼下这些私事,安抚徐、泗二州诸县人心,梳理清各地军民、户口、钱粮、军械、册籍等名目,调派州府县坊文武官吏等诸多事宜才是大事。
更何况……朱温那边要趁火打劫,如今虽然大概也已取下宿、濠二州,可是他趁机对朱瑄、时溥突下杀手,不过也才取下了两处州府,想必也绝对不会甘心。眼下尚还不可大意,攻占接管各处州府县坊,以及天平、感化两处藩镇下辖道路要隘的兵马也仍要谨慎留意,仍旧不能给朱温任何可乘之机。”
……
朱温确实十分不甘心,他本来以为李天衢与朱瑄、时溥交锋厮杀,牵制住了彼此主力军旅,那么由宣武军悍然出兵,直捣天平军、感化军后方,也必然能够侵吞下两处藩镇治下的大半领土。
然而葛从周兵发神速,连下三州、始料未及。当杀入天平军地界的宣武军部众刚荡平两拨守军,先是曹州迅速失守,紧接着五日之内,濮、郓二州也相继由葛从周拿下……刚刚抵达曹州治所左城县城下的宣武军兵马,望着城头已几面义成军牙旗迎风飘荡,情知眼下尚不宜对李天衢公然开战,也就只得忿忿退去。
而感化军方面,泗州不战而降,徐州也被李天衢亲自统领的军旅迅速截断各处道路要隘。朱温这边平定宿、濠二州,正算计着要以与李天衢联合攻打为由,趁机取巧占取徐州治所彭城之际,时溥却已在城中举家引火自焚了。
预想将能攻占的地盘,与实际所获却是恰恰相反,朱温当然不会甘心反而就此成全了李天衢。然而随着关于南面苟延残喘的秦宗权一方势力有急报传来,朱温只得立刻把目光又往位于宣武军南部的蔡、申、和等几处州府投去,毕竟南方那一片领土,也务必要趁机纳入己方势力当中……
第220章 明枪与暗箭,另一手准备
只论一时间所掌控的兵马数量,曾是中原势力最为强大的军阀,更是历朝各代乱世间最为臭名昭著的屠夫之一秦宗权,到底因势力大幅缩水,麾下多生反心,而被亲信打断了双腿,被押解往宣武军交由朱温发落。
据李天衢这边所听到的传闻,朱温到了关押秦宗权的囚车前,也曾故作痛心疾首状的说道:“我屡以天子之命奉劝你悔过,如果早些翻然改图,与我同力勤王,又怎会落到今日这般下场?”
而仍似是入了魔怔的秦宗权,则面露病态的笑意紧盯着朱温回道:“我若不死,你又怎么能兴盛?看来是天意要我成全你的霸业呐……”
得知此事后,李天衢也不住心中感慨。秦宗权这个极有可能是患有严重人格障碍的心理变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倒也是个明白人。除了残暴手段更为令人发指,并在错误的时间选择称帝自立而成了天下共敌之外……什么勤王效忠于唐廷,秦宗权也早已看出朱温如今割据一方,当你能掌控住朝廷皇帝性命,有能力颠覆这江山社稷,你与我也不过是一类人罢了。
然而李天衢新夺下天平军与感化军徐、泗二州,虽然分身乏术,但也仍遣人赶赴兖州瑕丘,嘱咐幕僚学士皮日休代笔上奏朝廷,奏章中以义愤填膺的激烈言辞,陈述秦宗权罄竹难书的滔天恶行。
其中还要刻意提示皇帝李晔:此贼反逆乱常、犯阙称皇,谋逆大罪等同于安禄山、史思明之流;而秦宗权害民最甚,纵兵同类相啖,而禽兽犹不食其类,贼乃以人食人,所犯恶行犹如隋末的可达寒贼朱粲……也唯有将其千刀万剐、碎磔于市,方才能平息天下民愤,更能彰显唐廷皇室的威严。
毕竟实际上,唐朝时节虽然也有剔肉、屠割、戮刑、入瓮烹蒸……等诸多酷刑,但那也是因为唐代同样是恶吏最为猖獗盛行的时代,很多的酷刑或是酷吏私刑,或是战争时节震慑敌军的手段。所以民间虽然也多有使酷刑手段的刽子手,但唐朝律法《唐律疏议》当中,凌迟这等最为惨无人道的刑罚也并没有列入正刑。
所以这段时期也有一种怪象:如秦宗权这么个恶贯满盈,手上沾染了无数人的鲜血,对唐廷而言大逆不道的残暴屠夫,落到了朝廷手中,也不过被判了个斩首示众。
毕竟是五代时节才开始在刑法明文增设了凌迟那等酷刑,而且由后来辽、宋广为采用……李天衢心说虽然杀人不过头点地,可是秦宗权太过罪大恶极,对于他那种祸害得天下生灵涂炭,吞噬无数无辜黎民血肉的屠夫,却落得个痛快的死法,也实在是太过便宜他了。
只是李天衢并不是唐廷皇帝,如今已经做了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事,秦宗权到底要被押解到长安伏诛正法,还是要看李晔如何决定。
而趁着秦宗权败亡,朱温也顺利的吞并蔡、申、和等几处州府,招降了反军中符道昭等大将,如今掌控的势力疆域往南推进,与其相邻的统掌山南东道七州之地,背离了秦宗权而自立的赵德諲虽然对朱温面上也表示臣服,但是由他统掌的以襄阳为中心的藩镇领土,也仍然是自主权的割据势力。
不过李天衢也很清楚,赵德諲不久后应该也将身故。那么由他那十分有个性的儿子赵匡凝继任节度使之后,朱温早晚也势必要对山南东道藩镇用兵,而把荆北鄂地也吞并到己方势力中。
而眼下与朱温瓜分了感化军领土,夺下徐州治所彭城,毕竟上马打江山,下马还要治江山,李天衢又要亲自召见安抚徐泗一带的降从官员,以及当地豪门大户。便索性传令至兖州瑕丘,调遣泰宁军军牙署内几员幕僚属臣前来打理藩镇军、政、民、商……等诸般事宜,考察任用文武官吏。
既然时溥败亡已成定局,如此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世道,要保存住自身家业,当然需要在当地握有兵权的节帅庇护。徐、泗两州的大户世家也都迫切的要依附李天衢这个新的靠山,因此每日都有许多世家豪族,都携着珍贵礼物请求登门造访,刻意奉承巴结。便是尚没有名目上门晋见的,也要到处打点关系、买通人情,争取参拜孝敬李天衢的机会。
士族门阀集团经历武周篡唐、黄巢之乱后虽然已是“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可是地方上大户世家所形成的宗族体制,在这个时代乃至往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对于社会基层治安管理也仍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李天衢心说也不能冷落了这个群体,除了设官分职、安抚黎民、整顿吏治、调置各地所属文武官吏将校,考量并推行法令……等诸多事宜,几日间也少不得要在往来迎酬花费不少的时间。
不过人家都是上杆子前来逢迎巴结,这种应酬场合,起码装大爷的远远要比装孙子的轻松自在。
然而这些登门拜访奉承的徐、泗两州治下各县大户当中,有一个人立刻引起了李天衢的注意。
那个人唤作刘崇,徐州萧县人士,他父亲做过本乡县令,按说在当地也算不上什么世代富庶的豪族大户,甚至按李天衢想来,此人无论文武也不算什么能力出众的英才。若不是查询了请求登门拜见的当地大户名薄,又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他的名头与出身……这刘崇区区县坊内区区一户地主,也不过因为他老子做过萧县县令而在当地有些背景,按说还不够格由李天衢亲自接见,随意派遣个胥吏便可以将他打发去了。
可是如今又因讨灭秦宗权战功而被进封为东平王,身兼检校太尉、中书令、宣武军节度使……统掌诸处藩镇生杀大权的朱温,当年都要称呼他做主人。甚至当初这刘崇,还没少抄家伙暴打过朱温……
因为朱温虽是宋州砀山县出身,却因父亲早亡,家贫苦无生计,他母亲便带着朱温哥仨颠沛流离,正是投到了徐州刘崇家中做佣工谋生。朱温就一直在萧县做个大户家的下人,甚至一直干到了二十五岁。
直到黄巢响应王仙芝聚众造反,朱温遂撺掇着他二哥朱存辞别刘崇家,而投身到黄巢军中。后来朱存战死,朱温发迹又归顺唐廷,随后被册封为宣武军节度使之时,这才遣人至徐州接了他母亲与大哥朱全昱到汴州,至于当年的东家刘崇,则仍是居住在萧县本乡。
不过若是朱温夺下徐州,李天衢知道他也将会召刘崇做官,还做到了从三品掌朝集礼仪职事的殿中监,甚至在五代后梁时徐州地界会称呼刘崇家世为“豢龙刘家”,而他刘崇子嗣亦曾历任后唐、后晋、后汉为官……那么这个人,是不是也将会有些利用价值?
李天衢深思熟虑一番,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随即唤来解青密议叮嘱,却是授意说:
那唤作刘崇的萧县大户,不必由我亲自去见,只派个胥吏前去应付便是。毕竟与他以往瓜葛很深的那个人生性多疑猜忌,我与这刘崇若是接触过了,传出口风,只怕难以成事。但是务必要盯紧了此人动向,须定期向我禀告,因为这个刘崇……以后应该也会有大用处。
第221章 最后几批遣唐使,海贸的构想
接待徐泗地界各处乡绅大户之时,还有一件事也引起了李天衢的注意:泗州治下涟水等县,也分布着不少由新罗侨民所组成的村落。
其实于泰宁军治下的密州、王师范统掌淄青军治下的登州,以及按李天衢想来下一步也打算并下的海州治下也都是如此,而且除了大量的新罗侨民之外,走商的东瀛人相比其它地域数量也更多。只是还没等李天衢着手针对这一现象着手海贸事宜,朱瑄便联合时溥气势汹汹的攻向泰宁军……
战争期间,什么稳步发展的计划都是扯淡。如今既然腾出手来,开拓商路模式谋求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同样耽搁不得。
至于在后世山东、江苏声沿海一带会形成新罗聚居区的因由,到还要得益于当年正是在感化军藩镇中担任一介军校,而名为张保皋的新罗籍将官。
追本溯源,当年大唐联合新罗灭了百济、高句丽之后,大量高句丽人入籍唐朝。所以淄青军藩镇于王敬武、王师范父子之前再推几代,正值高句丽族大将李师道因祖父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得福荫统掌藩镇,虽已是唐人,看来这李师道也仍深恨当年新罗亡国之仇,所以由他牵头指使,纵容海盗至新罗沿海一带抢掠人口至唐朝贩卖为奴……
这年头入籍了大唐的高句丽与新罗可还是世仇呢,李天衢心说后世那半岛国家上的某些群体,倒还乱认一口一个祖宗叫的欢实……保不准你们的真祖宗都被这般时节的高句丽掳掠拐卖当了几代奴婢了。
而那张保皋至感化军投军后发现这一现象,后来便返回新罗呈报。是以新罗允许张保皋组建清海镇招募万余兵马,荡平数股海盗。唐廷方面也下诏禁止贩卖新罗奴隶。张保皋随后组建船队往返于新罗与大唐、东瀛三国之间,进行海商贸易,虽说三四十年前那张保皋遭新罗国王猜忌已被刺杀了,但是眼下时节大规模的海盗集团禁绝,黄海海域通往新罗、东瀛的海路也仍然畅通。
李天衢在后世倒也知道张保皋这么一号人物,好像韩国那边把他捧得特别高,不过除了那李舜臣终于能换个人往死里吹……毕竟唯一出现这么个在某个时期于中、日、韩三国间牵头搞海贸的人物,这张保皋倒也有两把刷子。
起码他历经大唐藩镇打工,回国打击海盗,解放被掳掠的奴隶后立刻着手于海上贸易,靖平连接大唐东部沿海诸州、朝鲜半岛南部,乃至日本九州岛之间的海运商贸航路,李天衢心说这大概也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了。
所以李天衢也立刻遣胥吏放出口风,有意于藩镇治下沿海地域开设通商口岸。
只不过这次被李天衢召见来的侨居的人士,绝大多数并非是新罗村落的里正,也不是小本经营的商贾,而是随着泗、密、登、海州等地新罗侨民的聚集,以及海洋贸易的相对频繁,这也会吸引来唐朝时节频繁来往于海路上的另一个群体:遣唐使。
虽然因为黄巢之乱,大唐如今藩镇割据、时局动荡,新罗赴唐学习的留学生也掀起了大规模的返国浪潮。可也依然有些人于各地节度藩镇、州县衙署当中任职。
便如这段时期最有名的新罗遣唐使崔致远虽然于晚唐时节登科进第,他选择留在中土,不能再以遣唐使留学生的身份得到资助,结果四处游历谋生,终于被唐廷任命当了三年县尉,却赶上黄巢打破长安,他便在淮南高骈藩镇当中做幕僚文官,还曾写下天下传诵的《檄黄巢书》,直到高骈老年昏聩、迷信方术,崔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