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72章

盛唐高歌-第72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鹏还在腹诽,候思良早就按捺不住,马上行礼道:“皇上,微臣有话想说。”
 “准奏,起来说话。”李隆基轻抚着下巴的美须,欣然应道。
 这里不是朝堂,是散心消遣的地方,李隆基变得随和很多。
 候思良谢过恩,然后一脸认真地说:“安禄可汗对大唐来说很重要,安西都护府的繁荣稳定,离不开安禄可汗和其麾下二十万控弦之士,其重要不言而喻。”
 “重要的客人,为了表示隆重,自然认真对待,某不是说郑乐正的歌不好,事实上某对郑乐正的才华非常敬佩,只是一首《送别》显得诚意不足,要是客人觉得只有那么一点仪仗,还是什么也不会的孩子欢迎,感到被冷落就不好了,重要的客人需要隆重对待,《秦王破阵乐》是最合适的,不仅人员众多、规模宏大,让客人感到受到热烈欢迎之余,还能展示我大唐的繁华盛世,让安禄可汗感受到两者的差距,不敢生不轨之心。”
 李隆基闻言点点头,把目光投向郑鹏:“郑爱卿,你有何见解?”
 郑鹏行了一礼,然后一脸正色地说:“微臣对候都知的话,有些认可,有些持不同意见。”
 “哦,那爱卿说说,有哪些认可,又哪些持不同意见。”李隆基饶有兴趣地问道。
 皇帝金口一开,一切就尘埃落地,要是平日,李隆基也就是一句话,哪有这么多事,不知为什么,现在他对郑鹏越来越有兴趣,特意多设些障碍,看看郑鹏到底有多少潜力。
 年满三十的李隆基,正处在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阶段,在姚崇等贤臣的扶助下,驾驭着大唐这艘巨舰不断乘风破浪、勇往向前,每日除了政事,李隆基还花不少时间在音乐上,把教坊一分为三,还设立梨园和宜春院。
 这些是李隆基的爱好,然而有些大臣不高兴了,不停上奏折,不是举前朝因玩乐丧国的事例,就是劝李隆基不要自降身份和戏子女伎混在一起。
 在大唐,乐籍是贱籍,堂堂一国之君,和那些贱籍在一起,这让大臣很难接受,李隆基嘴里应付着,可内心却不认为玩音乐是“下流”的事,觉得音乐能带给自己充实和满足。
 人人都鄙视的音乐,郑鹏说“音乐有力量”,李隆基好像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知音一样,再加上前面对郑鹏的好感,对郑鹏也看重起来。
 郑鹏大声地说:“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比武到后面,总有一方先倒下,文不同,有句话叫各花入各眼,有时谁也不能说服谁,音乐也是一样,某对候都知新编的歌舞表示敬佩,但是”
 语音一转,郑鹏马上说:“候都知说以歌舞显示大唐的国富民强,把大唐盛世展示给客人看,让客人感受到大唐的强大,让客人敬仰之余,心中还存有敬畏,某觉得此事不妥。”
 “郑乐正,有何不妥?”候思良马上反驳道:“突施骑归顺大唐,接受大唐的庇佑,让他感觉到大唐的强大,有什么问题?”
 “没有问题”郑鹏开口说:“皇上,微臣想说一个笑话。”
 这跳跃得有些快,刚刚还在议论谁更合适,可一转眼就想说笑话,李隆基都有些无言,有些没好气地说:“准。”
 郑鹏干咳一下,缓缓地说:“有一个土财主,很喜欢露富,以示他的富有,有一次他亲威送给他一条很名贵绸裤,可是天很冷,只能穿在里面,外面要穿厚实的麻布裤,别人看不到,土财主急了,想了很久,终于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写张字条贴在外面,字条上写着‘内有名贵绸裤一条’。”
 说笑话的时候,郑鹏说得声色并茂,还用上了动作,引得不少人哈哈大笑,就是李隆基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等众人笑得差不多,郑鹏趁热打铁地说:“大唐兵多将广,墙高池厚,放眼看去,处处是一片繁荣稳定,何处不是彰显着大国风范,还需要用歌舞来显示?”
 候思亮一阵气结,这个郑鹏真是牙尖嘴利,转眼功夫,自己就成了那上爱炫富、在衣服外面贴纸条的土财主。
 “郑乐正,难道你认为只用一群孩子,唱一首歌,客人不会认为我们怠慢了客人?”候思亮反驳道。
 “安禄可汗到大唐面圣,肯定不止一骑,也肯定不会只逗留一日,太常寺肯定不会只安排一个节目,某只是说候都知的想法有些不妥。”
 说到这里,郑鹏对李隆基行了一个礼,恭恭敬敬地说:“皇上,微臣认为,恩威并施固然好,将心比心更足以打动人。”
 “哈哈,朕让你们二人说说各处的节目好在哪里,你们二人却扯到国事上,真是有意思。”
 郑鹏和候思亮闻言脸色一白,李隆基这话的意思,会不会给自己安上一个妄议朝政的罪名?
 就当郑鹏犹豫要不要跪下请罪时,李隆基突然站起来,边走边笑道:“今儿有点意思,可惜朕一会还要批改奏折,传令回宫。”
 “摆驾回宫。”陈公公扯着鸡公嗓大声叫道。
 这就走了?还没有说哪个输赢呢?
 郑鹏有些郁闷,也不敢拦李隆基问个究竟,只好一边腹诽,一边跟着众人行礼,恭送这位大唐天子回宫。
 等李隆基走后,郑鹏有些郁闷地问一旁的副教坊使王文举:“王副教坊使,现在是谁胜谁负?”
 王文举嘿嘿一笑,压低声音说:“郑乐正是掂记你那笔赌金吧?”
 “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王副教坊使。”郑鹏也没否认。
 教坊的圈子不大,丁横是左教坊的老人,一下子拿这么多钱出来下注,不难看出这笔钱是替别人下,郑鹏最近和丁横走得最近,答案呼之欲出,隐瞒没用,不如大方认了。
 “就知这事有变数”王文举有些自得地说:“幸好某变了赔率,大赚一笔。”
 丁横下了巨额赌注后,王文举当机立断,提升候思良的赔率,很多人以为王文举糊涂了,大肆加注,在比赛前又收了一大笔买候思亮赢的赌金,
 其中候思亮本人就加了二百多贯。
 看到郑鹏有些急,王文举也不逗他,拍拍他的肩膀说:“放心吧,皇上心思缜密,等着吧,很快就会有信。”
 王文举话音刚落,一个太监走进风宫厅,尖着嗓子叫道:“左教坊乐正郑鹏听旨。”
 圣旨来了,郑鹏闻言神色一喜,而旁边的候思亮则是脸色一暗。
 王文举轻轻推了一下郑鹏:“还楞着干嘛,去领赏吧。”
 郑鹏忙走到那个小太监前,依例行完礼,然后听到小太监大声地说:“奉吾皇口谕,左教坊乐正郑鹏,忠职守,善创新,为教坊注入新气象,特赐黄金万两,钦此。”
 多少?
 黄金万两?
 郑鹏的脑袋“嗡”的一声,差点没兴奋得脑充血,李隆基这败家子,不对,不对,是好皇帝才对,出手真是太大方了,天啊,一万两黄金,那就是十万贯铜钱,要是足陌的话,那是一亿文铜钱。
 想到这里,郑鹏的手脚都有些哆嗦了。
 大气啊。
 这次宣旨,只是口谕,没有圣旨,郑鹏行完礼,一边大方地把一张金叶子塞给小太监,一边小声地说:“这位公公,赏钱在哪?”
 有了万两黄金,郑鹏心情大好,一出手就是一片金叶子。
 那小太监眼前一亮,估计没想到郑鹏这么大方,忙塞进袖袋,好像生怕郑鹏会反悔一样。
 收了钱,小太监语气相当友好:“郑乐正放心,赏钱很快就专人奉上,要是没什么事,杂家这就回宫复命。”
 对啊,万两黄金,重量可不轻,估计得用马车拉吧,郑鹏也没细问,而是问了一个想打听很久的问题:“小公公,某想跟你打听一个人。”
 “哦,什么人?”
 郑鹏小声地问道:“宫中是不是有位叫高力士的高公公?”
 大唐有稽首礼、叩拜礼、拜君礼等,有些书友不喜欢看主角常跪拜,其实在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些是必须的,不是心中有媚骨,而是更贴合历史!
第147章。147 太黑了吧(第四章)
 说到玄宗,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高力士。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潘州人,别看高力士只是一个太监,他是号称华夏帼英雄第一人、有岭南圣母冼夫人的第六代孙,父为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长寿二年(693年)因岭南流人谋反案年幼被阉割,转辗进宫。
 李隆基在藩国还没登上皇位时,高力士倾心侍奉,获得李隆基恩宠相待,肃宗在东宫时,称其为二兄,诸王公主皆称呼“阿翁”,驸马们称其为“爷”,可以说权倾朝野,但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
 高力士在后世最有影响的故事,就是诗仙李白借醉让高力士脱鞋,这事被众多学子津津乐道了过千年,可细想一下,诗仙李白只是占了高力士一次便宜就传诵那么久,侧面可以看出高力士的能耐。
 郑鹏到长安有些日子,看到钱公公、陈公公,就是没看到这位传奇的高公公,碰上宫里的公公,忍不住问一下。
 那张金叶子,可不能让他赚得太容易。
 “高公公回潘州省亲,应该快回来了,怎么,郑乐正认识高公公?”一提起高力士,小太监眼里露出崇拜的神色,语气也变得恭敬起来。
 “没有,就是好奇问一下。”郑鹏笑着说。
 被皇帝宠信就是不一样,很多太监终其一生也没能走出皇宫,高力士倒好,能风风光光回乡省亲,这得多大的皇恩浩荡。
 小太监一走,周围人一下子围上来,一时恭喜声不绝于耳:
 “恭喜,郑乐正,皇上这样看好,以后就得平步青云。”
 “大才子就是大才子,《送别》一出,那些离歌都得靠边。”
 “皇上亲自下旨赏赐,虽说只是口谕,这可是少有的。”
 “早就说郑乐正是成竹在胸,你们还说他输定,看到了吧,郑乐正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不凡。”
 “那话怎么说,郑乐正高升了,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相识。”
 “郑乐正,这么高兴,不分个红包?”
 郑鹏一直忙着应酬,问的人多了,忙举高双手道:“难得大伙看得起,没得说,见者有份,今晚加酒加菜,算我的,人人大红包,算我的。”
 难得高兴,就任性一次。
 黄金万两,相当于1亿文钱,折算后世的软妹币相当于二亿多,这得中多少次头奖啊。
 整个左教坊,乐官、乐工、女伎、杂役等加起来,有一千多人,吃吃饭有点困难,开销也太大,给点钱加菜就算了。
 郑鹏话音一落,现场马上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众人都高呼郑鹏仗义、大方。
 “郑乐正,小恩也要。”人群中跑来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一下子抱着郑鹏的脚,撒娇着说。
 小女孩就是清唱的小恩,郑鹏一把抱起她,用手轻轻捏了一下她的小鼻子,笑逐颜开地说:“好好好,小恩立了大功,少不了你的一份,一会给你补一份大礼物。”
 “我也要。”
 “郑乐正,我也要。”
 一群在花芽堂的孩童围着郑鹏,一个个焦急地叫着。
 郑鹏很爽快地答应,每人有一个大红包,外加一个小玩具,现场又是一阵欢笑声。
 细心的郑鹏看到,候思亮有些怨毒地看了自己一眼,脸色苍白,一个人悄然往外走,那背影说不出的孤单、狼狈,很快,又有几个人走出去追上他,拉着他的手说些什么。
 要是猜得没错,应是候思亮的债主,候思亮以为自己稳赢,就是赔率低得可怜,也投进去,为了多赚钱,不惜多方举债,这下估计有得乐了。
 贪字得个贫,活该。
 看到闹得差不多了,钱公公干咳二声,一下子众人都静了下来。
 “好了,都散了吧,响午的功课不能丢下。”钱公公发话道。
 教坊使都发话了,众人应了一声,然后各自散了,郑鹏也放下怀里的小恩,走的时候,还给她塞了一块带在身上的糕点。
 “郑乐正,你这首《送别》写得太精彩了,杂家总算没看错人。”钱公公笑嘿嘿地说。
 不得不说,钱公公的声音尖中带沙,听他笑有种心里发毛的感觉。
 “那是”郑鹏有些感激地说:“那是教坊使看重,要不是教坊使,某也不能面圣,请钱公公放心,今天仓促,什么也没准备,改日必奉上一份厚礼。”
 普通人用个红包就能打发,但钱公公是一把手,前面还是他特招自己进来,还亲自到史部替自己解决官身问题,得给他送一份厚礼。
 “嘿嘿,郑乐正不必太破费”钱公公拍了拍郑鹏的肩膀,笑着说:“皇上这般看重,说不定杂家还要多倚仗郑公子呢。”
 前面是乐正,后面改为公子,钱公公态度转得飞快。
 郑鹏连说不敢。
 好不容易把钱公公送走,郑鹏这才松了一口气。
 “郑乐正,恭喜,不仅获得皇上赞赏,还赢得千贯彩金,可以说双喜临门。”副教坊使王文举笑呵呵地说。
 买郑鹏赢是1赔5,郑鹏一下子投了二百贯买自己,劲赚1000贯,这可是一笔巨款。
 “王副教坊使笑得这般灿烂,想必赚得不比某少吧?”
 “马马虎虎,算是赚点零花吧”王文举拍拍郑鹏的肩膀说:“一个个都以为稳赚不赔,赔率再低也抢着下注,这世上哪有稳赚的事,郑乐正这一招韬光养晦,不少人得哭了。”
 说到这里,王文举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郑乐正真是豪爽大方,竟然请全教坊的人用餐,不过凡事都要量力而行。”
 这话,好像些在诅咒自己啊,不就一千多人吃喝吗,那么多黄金,拿一部分出来就行,反正是意外横财。
 来得容易,花得也不心痛。
 王文举笑而不语,只是轻轻拍拍郑鹏的肩膀说:“要是一时欠周转,可以到崇仁坊找某,看在我们的交情上,不收你利钱。”
 什么意思,自己有了赏赐的一万两黄金,哪里需要借钱?
 郑鹏心时有些不以为然,不过还是感谢了王文举。
 虽说答应加酒菜,今晚有些晚了,郑鹏和左教坊的厨子约好,明天让人送来肉和酒,好给教坊的人加酒菜,商量完这才施施然往家里走。
 得了一大笔横财,以致郑鹏走路都有一些轻飘飘的感觉。
 刚回到家,屁股还没坐热,外面就有大声叫郑鹏来领赏。
 还真有效率,本以为明天才到,没想到这么快,要知调这么一大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走到前庭,正好看到一个小太监和一个捧着托盘的大汉信步走过来。
 小太监有点俊美,并不是拿自己红包的那个,一见到郑鹏就问:“阁下可是左教坊乐正郑鹏?”
 “没错,某是郑鹏。”
 小太监点点头,然后说:“这是皇上赏你的黄金万两,请清点一下,要是没问题,杂家可要回宫了。”
 说话间,那个壮汉向上走二步,把一个蒙着红布的托盘放在郑鹏面前。
 “咦,黄金呢?”郑鹏左右打量,还看着大门的方向,好像等着有人抬黄金进来一样。
 小太监有些不耐烦地说:“郑乐正没看到?都放在你面前半天了。”
 全在托盘上,黄金万两能放得下?
 难不成,上面是金票、银票一类?
 不像啊,现在还没钱庄呢。
 郑鹏带着疑惑,轻轻揭开红布,当红巾揭开后,不由瞳孔一结缩,寒着脸看着小太监,语气有些不善地说:“公公,刚才你说赏钱都在这托盘上?”
 “没错,就是杂家说的。”
 郑鹏把红布一扔,一脸愤怒地说:“你们也太黑了,竟敢这样唬弄我?”
 感谢茶哥、千金、书友151129223145938、书友20171105235749588、划破美丽天空、大陆向往海洋、《风中蒲公英》、落日的霞光、小雨淅淅沥沥a、贝贝壳壳、方便v很牛逼的厚赏,谢谢大伙的订阅和票票,万分感谢,这一章算17号的,明天最少三更,有票票就砸来吧
第148章。148 浮赏实封
 掀开红布,托盘上赫然摆着十贯钱,看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