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493章

盛唐高歌-第493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妖妇,救圣驾,清君侧!”
 “杀妖妇,救圣驾,清君侧!”
 “杀妖妇,救圣驾,清君侧!”
 此时前来救驾的士兵为了给自己正名,齐声高呼着口号,口号声和宫中四处回荡的钟鼓示警声此起彼落,好不热闹。
 “皇上救救臣妾,太子要杀臣妾。”武惠妃突然跪下,一脸惊慌失色地说。
 李隆基连忙把武惠妃扶起,看着武惠妃花容失色的样子,顿时心疼起来,轻轻抱住有些战粟地武惠妃,一脸霸气地说:“爱妃不要怕,有朕在,谁也伤害不了你。”
 说罢,扭头对高力士说:“力士,你是右监门将军,保卫皇宫是你的职责,朕命令你马上调动人手,将这些叛逆一网打尽。”
 看到高力士有些顾忌地样子,李隆基补充道:“拿着朕的令牌行事,无论是谁,违命者格杀勿论。”
 宫廷政变,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从规模来看,李瑛身边的人并不多,不过李隆基不敢掉以轻心,
 “老奴遵命。”
 高力士应了一声,正想飞奔下楼,武惠妃在后面嘱咐道:“高公公,尽可能不要伤害太子和两位皇子的性命。”
 “老奴谨遵娘娘懿旨。”
 等高力士走后,李隆基有些动容地说:“爱妃宅心仁厚,要是那些不肖子有爱妃一半这般仁慈,那朕就不用这么烦心了。”
 李隆基就是靠政变上位,当自己坐上皇位后,自己儿子也来这一套,心里可以说百般交集。
 武惠妃有些惭愧地说:“都是臣妾不好,一刻也不能离开皇上,太子应是为丽妃姐姐感到有些。。。不值,对臣妾有怨恨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没想到他会采用这么偏激的方式。。。。。”
 “朕如何做,论不到他指手画脚,爱妃,这事不用你管了,怎么做朕心里有数。”李隆基安抚道。
 说话的时候,李隆基眼里闪过一丝寒芒:无论什么原因,无论什么人,敢攻打皇宫对自己产生威胁的,绝不能留。
 武惠妃捕捉到李隆基眼里一闪而过的杀机,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安抚完武惠妃,李隆基也不退下,而是用千里眼,继续观察事态的发展。
 高力士也是经历过很多大风大浪,只见他先是下令各部固守自己所在的位置,紧闭各宫门,防止有人趁机作乱,然后派遣宫中机动的人马前去丹凤门支援,稳住局势,最后调到万骑军的亲信和亲自统领的飞龙门入宫协助,当李隆基看到万骑军和飞龙卫进宫时,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大局已定。
 “澎澎。。。澎澎澎”
 丹凤门激战的同时,正在家中休息的郑鹏,突然听到长安城响起紧急的钟鼓声,这是长安城要戒严的号令。
 “奇怪,大白天的,这么早就戒严,那些人不是喝酒喝多了吧。”绿姝一脸奇怪地说。
 林薰儿也不解地说:“是啊,不年不节的,大白天发什么疯,不会啊,这么大的事,那些主事的人也不敢这样做啊,会不会要出什么大事?”
 婢女桂香小声地说:“刚才小婢去厨房拿点心的时候,看到皇宫的方向有很大的烟,会不会是宫中走火?”
 走火?
 一旁的郑鹏心情凝重地说:“宫中要出大事。”
 “长安城戒严,所有人等立即归家。”
 “关门,关门,所有店铺一律休市。”
 “一刻钟内实地实施戒严,所有人不得外出和随意走动,非本城百姓,没有地方居住的,可以投亲友、住旅舍,或到就近武候铺报到,违者后果自负。”
 钟鼓声后,传来武候和京兆府衙役的喝令声,不时传来骑兵席卷而过的声音,外面乱成一团。
 林薰儿有些好奇地说:“夫君,你说要出大事,出什么大事?”
 郑鹏犹豫一下,很快摇摇头说:“宫中最不缺就是人手,走火的机率很低,现在长安城都禁上活动,肯定是宫中有变。”
 最近一直忙着修路的事,有人不想自己多理其它的事,郑鹏也乐得清闲,前天才听说张九龄因举荐不当被贬,当时郑鹏隐隐就觉得不太对劲,觉得长安会有变,不过心里不在朝堂上,而长洛指挥部的工匠又拿来一份最新的火车设计图跟郑鹏禀报,就把这个消息抛在脑后,直至刚才收到黄三派人火速送来的密报,说太子李瑛正携同他的二个兄弟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率兵进攻丹凤门,这才想起武惠妃借手杀三王的事。
 要是没猜错,这件事已经不可挽回地发生。
 有些历史郑鹏想改变,但有些历史郑鹏并不想扭转,特别是对自己怀有敌意的李瑛,要是他顺利登上皇位,以他的个性,绝不会让自己好过,只要冷眼旁观就有人替自己收拾他,何乐而不为?这是郑鹏收到密报后不作声色的原因。
 仇人要去送死,没有拦他的理由。
 不过,这些事也没必要跟身边说,免得她们忧心,郑鹏暗中吩咐下去,让下人和护院加强守卫,以免被人混水摸鱼。
 林薰儿一脸担心地说:“宫变?夫君,要不要紧,我们要不要找个地方躲一躲?”
 对林薰儿来说,对现在一切都很满意,也很知足,最怕是“变”,生怕把自己做梦也不敢想的美好生活给变没了。
 “不怕,不怕,上面的事,我们管不了,静观事态就行,再说长安城都戒严,坊门、城门都关上,就是想跑也跑不了,还是留在家里安全,放心,有我在,不会有事的。”
 话音刚落,就听到有人大声敲门的声音,绿姝和林薰儿的脸色当场大变,生怕有人要对付自己。
 好在,崔二飞跑上前禀报,说崔源带着一队人手来了。
 很快,行色匆匆的崔源健步走过来,只见他第一时间走到绿姝身边,先细细打量一遍绿姝,看到没事,这才一脸宠溺地说:“姝儿,没事吧,有没有吓着,不要怕,有大父在,谁也动不了你一根皮头,天大的事,也有你夫君和大父顶着,千万不要动了胎气。”
 “没事,有薰儿姐和夫君在,姝儿不怕,大父,你怎么来了?”绿姝有些感动地说。
 崔源已是年近花甲的老人,有事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自己,那种关切和宠溺,让绿姝非常感动。
 看到孙女没事,冠军候府也没有受到冲击,崔源这才松了一大口气,接着有些神色凝重地说:“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联合造反,进攻皇宫,老夫就怕这里有事,就带人赶来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冠军候府与太子府有隙,长安城全城皆知,崔源一听到太子带兵攻打皇宫,心里大急,生怕太子为一报私仇,攻打皇宫的同时也派人来杀郑鹏报仇,于是第一时候召集府上的健奴和护院,自己家都顾不了,火速到郑鹏这里驰援,生怕绿姝出事。
 就是受到惊吓也不好,要知绿姝好不容易有了身孕,本来就是千金大小姐,现在更是千顷良田上的一颗独苗,绝不能出什么差池。
 “什么?大父,不会吧,太子要造反?”绿姝一脸不敢相信地说。
 崔源皱着眉头说:“太子府的人马全员出动攻打皇宫,此事不会有假,只是老夫也想不明白,情报说太子准备明显不足,此时不是好时机,怎么会造反呢?事前也没有收到一点风声啊。”
第957章。957 深夜进宫
 郑鹏有些疑惑地说:“大父,听说太子府的人是喊着杀贼救驾的名号杀向宫中,此事你没有耳闻?”
 崔源虽说退了下来,但是只是退出一线,实际上在不良中还相当于元老或顾问的身份,不良人很多重要的事,还要找崔源请教,再说崔源经营多年,手里还有不少暗子,发生这么大的事,他不知情?
 郑鹏还真有点不信。
 “表面的口号,不足以信,老夫有意退下来,很多事都不过问,不过此事太过突然,事前的确没有收到消息”说到这里面,崔源苦笑地说:“太子府的人竟能攻进丹凤门,说明宫中有人接应,性质完全变了,此事一了,只怕很多人要承担皇上的雷霆之怒。”
 不管人数多不多,都杀进皇宫,性质非常恶劣,无论最后结局如果,李隆基都会杀一批来彰显的自己不可侵犯的地位,换一句话来说,要是带兵进攻皇宫还不杀头,那以后皇宫别想有安生的日子。
 郑鹏点点头说:“是啊,此事太突然了,会不会太子收到易储的消息?”
 历史上说太子是被武惠妃诱骗才会率兵攻进皇宫,从崔源收到的消息来说,这个机会很大,因为太子准备明显不够充分,像这种赌上身家性命的大事,肯定是慎之又慎,发动前把每一个步骤都反复推敲,务求一击即中,就发动政变来说,大唐先后发生玄武门之变、唐隆之变、神龙政变和景龙政变,靠政变起家的李隆基,对皇宫的掌控可以说前所未有的强,强攻皇宫并非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太子李瑛还是对皇宫发动攻击,很大可能太子?是得到错误的情报或误导。
 对了,太子进攻皇宫时,宫中出现浓烟,这浓烟是一次意外,还是一个信号?
 这样一来,李瑛被武惠妃算计的说法又可信了几分。
 “易储?”崔源摇摇头说:“要是易储这么容易,皇上早就易了,没听过这方面的消息。”
 “算了,不要再讨论这个”绿姝忍不住说:“大父退了下来,夫君也被停职,不管怎么样,这件事都与我们无关,我肚子饿了,先吃饭吧。”
 崔源和郑鹏对望了一眼,很快附和道:“民以食为天,吃饭,先吃饿,饿着谁都不能饿着我们的姝儿。”
 “对,姝儿可是大功臣,不能饿着,先吃饭。”郑鹏连忙表态。
 政局牵一发动全身,哪能没有关系,不过两人一个退身幕后、一个被“停职”,属于有心无力,只能静观其变。
 去吃饭的时候,郑鹏忍不住小声问道:“大父,你看太子这次行动,会不会成功?”
 自己跟太子府,面皮还没彻底撕破,但早就看彼此不顺眼,要是太子政变成功,肯定要收拾自己,郑鹏表面淡定,内心却有点慌。
 “不会!”崔源肯定地说。
 “何解?”
 “皇上开创了大唐前所未有的繁华与富强,国内百姓生活安定、富足,对外节节胜利,特别是灭了吐蕃,更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功业,现在举国上下都拥护皇上,而皇上虽说有些嬉戏,但并没有荒谬或失德之处,再说皇上正值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之际,对大唐的掌控力极强,太子不可能成功。”
 不成功就好,自己不用担心受怕。
 郑鹏知道崔源这老小子人品不怎么样,但在大局的掌控上很厉害,他说没事,肯定不会有事,心情很快放松下来,很快走上去,跟林薰儿一左一右扶着绿姝,一起前去吃饭。
 崔源猜测得没错,仅仅过了二个时辰,郑鹏和崔源都收到消息: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以下犯上,进攻皇宫,业已全部被擒。
 镇压的速度还真不慢。
 郑鹏和崔源把悬着的石头放下,李瑛失败就好,要是他成功上位,不仅郑鹏的日子不好过,就是崔源、甚至博陵崔氏也受到牵连。
 丹武门政变失败,然而戒严还没取消,所有人都被勒令在家里呆着,不得随意外出,郑鹏坐家里明显可以听到,外面不时传出大队人马经过的声音,不知是追杀余孽还是清算,反正平日跟太子走得近的那些人,肯定不会好过。
 郑鹏本以为戒严要等李隆基清算完毕、消了气自己才能出家门,没想到当天夜里,自己和崔源都被宣进宫。
 等郑鹏被太监带到御书房时,御书房里已经有了不少人,像申王李成义、驸马杨洄、尚书右丞韩休、中书令萧嵩、兵部尚书王睃、吏部侍郎李林甫等重臣已经焦急地候在里面,看到郑鹏和崔源也进来,众人只是楞了一下,也没发问,只是彼此之间拱拱手算是打招呼。
 出了这么大事的事,谁也没有心情说话,一边想着皇上一会问话时应怎么对答,一边想想自己跟太子的关系,有些容易引人诟病,而自己又应怎么解释,尽可能撇清与大子的关系。
 郑鹏在打量时,无意中看到李林甫在盯着自己,当两人四目相对时,李林甫突然对郑鹏微微一笑。
 笑得很自然、和谐,犹如久别重逢的朋友一般,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郑鹏的嘴角微微向上翘以示回应。
 李林甫这家伙,笑得越甜,心里的算计便是越深,郑鹏可不会上当,也不会被他迷惑,心里暗暗盘算着怎么把李林甫彻底搞垮。
 来的时候,就知即使是太子之尊的李瑛,和李瑶和李据一起打入大牢,并没有维护基本的尊严,相信李瑛逃不过历史的轨迹,会被李隆基处死,“三庶人”事件还会成为历史的一笔,对郑鹏来说,李瑛已不足为俱,现在最想弄倒的人就是李林甫,郑鹏也知道,自己在算计李林甫的时候,他也在想怎么把自己弄垮。
 发生这么大的事,在场的人多是人心惶惶,郑鹏敏锐地捕捉到李林甫和杨洄的眼里露出兴奋和期待的光芒,估计太子政变的事与二人脱不了关系,而二人也从中捞了不少好处,李隆基把这么多重臣、包括李氏宗室的重要人物召集在这里,就是讨论关于怎么处置太子的命运。
 郑鹏突然有些郁闷,自己都被停职,没想到李隆基还是把自己拉进这趟浑水。
 正当郑鹏浮想联翩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传来:“皇上驾到。”
第958章。958 唇枪舌战
 看到李隆基来了,众人连忙行礼。
 李隆基摆摆手说:“众卿家免礼,坐下吧。”
 众人谢礼后,这才各自坐下,崔源让高力士请坐在前面,郑鹏则是很自觉的坐在最后面。
 现在拿得出手的就是冠军候这个爵位,军器监的职位在这里简直微不足道,郑鹏也没意见,反正自己只是抱着看戏的心思,在一旁静观其变即可。
 宫女奉上茶水觉退下去后,李隆基环视一下在座的众人,沉声开口道:“在座的,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大唐的砥柱中流,想必朕召集尔等的意思也猜到了,也就不转弯抹角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不念亲情、不思皇恩,竟然公然带兵攻打皇宫,意图谋反,幸好苍天有眼、先帝有灵,业已全部打入天牢,朕就想问问众位卿家,此事该如何处置?”
 李隆基的话音一落,现场一阵惊呼声。
 说实话,能出现在这里的人,都不是普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初听到太子带头谋反,一个个都不敢相信太子有胆子谋反,可这话出自李隆基之口,这才信了,不过消息有点吓人,听到都感到心头大震。
 众人震惊后,相互对望了一眼,很快闭嘴不再说话。
 在场的人都是人精,知道这件事牵涉太大,说多错多,干脆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让“别人”先去探路,探清皇上的意图再开口。
 先是全城戒严,还没有弄明白什么回事就被请进宫,在场之人可以说丈二脑袋摸不清头脑,就是想说也无从说起,驸马杨洄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在场那些大人物还没开口,也不好先开口。
 看到没人开口,李隆基有点不悦了,皱着眉头说:“平日朝会,众卿家不是挺能说的吗,怎么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皇上都有发脾气了,众人不敢怠慢,纷纷把目光转到韩休身上。
 韩休是尚书右丞,生性刚直,敢于直谏,在张九龄被贬后,隐隐执朝堂牛耳,文武百官都有视他为领头羊的意思,出了这么大的事,众人自然想看看他的表态。
 知道这事躲不过,韩休沉吟一下,率先开口道:“无论什么人冲击皇宫,都是以上犯上,大不敬,太子一向品行端庄,突然做出如此举动,会不会有什么隐情?”
 韩休算是挺“长”派,一直不支持李隆基换太子,但他有自己的政治智慧,只是坚定立场,但绝不跟太子李瑛走近,不像张九龄,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