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欢,就玩;不喜欢,直接停止。
武惠妃哪会在这种问题上拂李隆基的意,再说也要给高力士一个面子,闻言掩嘴一笑:“臣妾全凭陛下作主。”
李隆基觉得气氛稍稍有些沉闷,闻言大手一挥:“准了。”
高力士连忙谢过李隆基和武惠妃,然后大声问道:“诸位,我们都知道惠妃娘娘国色天香,是大唐的第一美人,这事相信在场没人质颖,咱家想问的大唐以前,哪一位美人的名声最响?”
“当然是萧皇后,当年艳名可是远播海内外。”萧嵩第一个站出来发表意见。
“不对”一名姓王的少卿笑着附和道:“要说第一美人,肯定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所说的阴丽华,不是有首诗吗,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张九龄很给高力士面子,主动参与讨论:“某以为,第一美人不仅要有如花的容颜,还要高贵的品质、超人的才华和高尚情操,第一美人当属王昭君,王昭君出塞,以一己之力维繫了半辈子的和睦共处,把第一美人的声誉放在她头上,当之无愧。”
“非也,像春秋之西子、三国之貂蝉,同样有以身伺狼、捨己为人的精神。”杨崇礼也来了兴趣,开口发表了意见。
“没错,西子、王昭君和貂蝉,都是公认的美人。”
“第一美人应是西子。”
“王昭君最美。”
“貂蝉当属第一美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不同的历史人物,就有不同的见解,反正吵吵得很热闹。
“夫君,历史上那么绝色佳人,在你心目中,谁是第一美人?”林薰儿一脸好奇地问道。
绿姝听到这个问题,也饶有兴趣地看着郑鹏,想看看郑鹏最喜欢哪个历史美女。
郑鹏双手一摊:“唐朝以前的美女,全是传说或文人的三言二语,谁也没有见过真容,说哪个最美,还不如说谁的文笔描绘得最生动,砌词最优美,根本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林薰儿一听,点点头,不过很快又疑惑地说:“高公公给大伙一个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图什么?”
“图什么,还债吧”郑鹏压低声音说:“你们没看到吗,前面送了那么多礼、其中不少高公公都没说,到李林甫送礼,就要玩游戏助兴,表面是助兴,实则就是给李林甫造势,都成掮客了,嘿嘿,这个李林甫还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都这样了还有奋身去拉他一把。”
“谁?”林薰儿的眼睛瞪大了,眼里都是熊熊的八卦之火。
绿姝好像想起什么,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神色,然后把嘴附在林薰儿的耳边说了几句,林薰儿的目光不自觉向坐在第一排的裴武氏看去。
此时已吵了一会,看到再吵下去意义不大,德高望重的韩休站出来说:“诸位,三位美人都是淹没于的历史长河的人物,在场没人看过她们的真容,再说她们所处的朝代也不同,根本比不了。”
“韩右丞,依你之意,谁能担起第一美女这个名头?”席间有人把这个烫手的问题抛韩休。
韩休闻言一点也不急,若有所思地看了李林甫一眼,很快说道:“我们答不上,提出这个问题的高公公肯定清楚,诸位问高公公马上有了答案。”
对啊,解铃还需系铃人,问高力士就行了,谁让问题是他提出来的。
“高公公,说吧,谁是第一美人。”
“嘿嘿,想不到高公公。。。会提出这种有趣的问题。”
“是啊,高公公,就不要卖关子,公开答案吧。”
“对,又不是上元节猜灯谜,吊大伙的胃口。”
众人纷纷催促高力士快点公布答案,作为亲属坐在第一排的裴武氏,也对高力士投了一个满意的眼色,明显是高力士这招用得不错,不仅调动气氛,很快就会让自己的老相好成为焦点。
第931章。931 似曾相识
吊足了胃口,高力士笑着说:“那些已逝去红颜的美人,我们已无缘相见,谁是第一美人,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话题,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众人传出一阵善意的喝倒采声,高力士话音一转,很快说道:“美人的容颜我们是无缘亲眼目睹了,不过我们可以领略一下美人们用过的宝物,也算是睹物思人,诸位请看,这是吏部李侍郎送上的荑光镜,为惠妃娘娘贺寿。”
说话间,高力士已经拿出那面镜子,高高举起。
荑光镜?
在场大部分都是博学、见识广的人,听到荑光镜,再联想高力士的话,马上猜出荑光镜就是以西施命名的镜子。
“荑光镜?那可是以西施命名的镜子,看起来真是精美。”坐在第一排的裴武氏有些惊讶地说。
只知李林甫花了不少心思准备礼物,但准备什么礼物,裴武氏还真没过问。
“高公公,这面夷光镜看起来有些不同,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人群中有人大声问道。
这个问题问得好,高力士举高镜子,大声介绍说:“这面宝镜,相传是範蠡为西施打造,采用一块天外玄铁请名匠打造,重量比铜要轻,而镜面照得比铜镜清晰很多,可以说世之罕有。”
“有趣,高公公,让本宫瞧瞧。”武惠妃也来了兴緻,满心欢喜地说。
高力士一听,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把荑光镜献给武惠妃。
武惠妃拿过一看,果然很轻巧,照了一下,意外的清晰, 翻来覆去看了一会,满意地说:“李侍郎有心,这份贺礼,本宫很喜欢。”
李林甫一听,满心喜欢地道谢,然后退了下去。
刚坐下,看到郑鹏若无其事地跟妻妾在说笑,李林甫一下子又不平衡起来,眼珠子转了转,故意提高声音说:“在场就剩下冠军候一人,冠军候压轴出场,不知有什么奇珍让我等开开眼界呢?”
凭什么寿宴还没开始,郑鹏的家眷就得到惠妃的奖赐?暂停了职务还能坐得这么前,刚刚听郑鹏说准备不足,李林甫哪肯放过让郑鹏丢脸的机会,当场挤兑起郑鹏来。
钱库被盗,李林甫气得牙齿快要咬碎,恨不得把郑鹏煎皮拆骨,偏偏找不到证据,也动不了郑鹏,只能硬生生吞下这口气,郑鹏为了修路,又是公开筹资又是变卖物品,不会穷到连一份体面的贺礼都拿不出来吧?像了,剩下他一个人没送礼,假装跟身边人聊,装作没有这回事,十有八九是没准备好,要不然,早就进献了。
李林甫哪肯放过这种机会,故意挤兑起郑鹏来。
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郑鹏身上,的确,在座的人,只有郑鹏没有献上贺礼,而郑鹏又是最受武惠妃器重,那么多家眷,只有郑鹏的家眷被邀请到蓬莱殿与惠妃叙话,听说还得了赏。
李隆基看到是郑鹏,笑呵呵地说:“郑爱卿,你给惠妃准备了什么贺礼,朕也想瞧一瞧。”
武惠妃娇笑地说:“陛下,哪有追着客人要礼的规矩,就不要为难郑将军了。”
郑鹏马上说:“惠妃娘娘误会了,这不是规矩,是礼仪,不敢欺瞒娘娘,寿礼一早准备好,就是。。。准备得有点仓促,怕不入娘娘的法眼。”
坐在一旁的李林甫撇撇嘴,心想这个郑鹏倒是机灵,还没献礼,就先给自己找台阶。
惠妃掩嘴一笑,妙目转了转,笑着说:“听将军的意思,好像不捨得出贺礼呢,陛下,给臣妾拿个主意。”
李隆基哈哈一笑,随口说道:“容易,要是贺礼不能让安妃满意,就罚他为爱妃作诗好了。”
惠妃眼前一亮,抚掌笑道:“郑将军可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臣妾很久没看到郑将军的新作,陛下出的这个主意,真是太妙了。”
席间的宾客纷纷叫好,李林甫的老脸抽了抽,有些不甘心地瞄了郑鹏一眼,眼里满全是羡慕妒忌恨:自己一急,都忘了这茬,郑鹏那个家伙是故意的吧,准备普通的贺礼,被人说贺礼不用心或礼太轻,然后藉机献诗一首大出风头。
对,肯定是这样,说不定郑鹏连诗都准备好了,亏自己还挤兑他,没想到变相让他大出风头,太狡猾了,李林甫都想抽自己两大嘴巴,没事多事干嘛,等寿宴完了再编排他不行?
郑鹏哪能讨价还价,只能苦笑着答应,经得李隆基同意后,让等在外面的人把自己一早准备的贺礼送上来。
很快,眼尖的李林甫看到两个下人抱着两个酒罈走进来,先是瞳孔一缩,不过很快就哑然暗笑,这个郑鹏,在这种场合,真想用两坛酒就打发?也太小气了吧。
刚想开口调侃,突然又看到一名下人抱着一个木制、好像底座的东西进来,跟在他后面的,还有两名下人抬着一块矇着红布、大约成人高的东西进来,那件东西很似很薄,看样子就点像屏风,这个郑鹏,贺礼到底是什么?
看到郑鹏起立准备上前献礼,李林甫忍不住有些酸溜溜地说:“真是艺多不压身,郑将军只凭一首诗,足以走天下。”
自己费了那么多心思才得到武惠妃的一句欢喜,郑鹏倒好,就凭作诗一个才能,送礼连礼还没拆就大出风头,连皇上都亲自发话,就臣子来说,这一份恩宠,大唐无人能出其右。
“李侍郎说笑了,哪有这么好,这些年琐事太多,这艺已经荒废了,做得好就是风光,要是做得不好,就成了笑话。”郑鹏苦着脸说。
“呵呵,郑将军还是那般谦虚。”
郑鹏不管他,径直走到武惠妃前面行礼:“微臣祝惠妃娘娘月昌明。松鹤长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欢乐远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说话间,郑鹏把一份礼单递给高力士,高力士接过一看,面色楞了一下,看到郑鹏没有补充的意回思,大声说道:“冠军候献上阵年花雕酒二坛,为惠妃娘娘贺寿。”
不会吧,真是二坛酒就打发了?坐在下面的李林甫楞了一下,不过很快把目光放在那块矇着红绸、近一个人高的物件上,要是没有意外,这件物品就是重点。
李隆基的目光也一直被那件神秘的物件上,听高力士唱礼单时,仅仅是提了二坛好酒,并没有说明那件神秘物件,忍不住笑骂道:“好你这个郑卿家,爱妃给你的二位夫人都备了厚赏,你就拿二坛好酒就想糊弄过去?”
武惠妃倒是没生气,反而微笑地说:“陛下,郑将军能来,臣妾已经很高兴了,俗话说礼轻情义重,这份贺礼臣妾很欢喜。”
宫中什么珍宝没有,武惠妃要什么有什么,一点也不在意礼的轻重,反而对送礼的人更在乎,郑鹏是大唐的福星,也是中流砥柱,得到郑鹏的支援,对儿子争夺太子之位非常重要,他日儿子能登上皇位,像郑鹏这种能臣,也是要倚重的。
郑鹏连忙说:“回皇上的话,能受邀到惠娘妃妃的寿宴,是微臣的荣幸,岂敢糊弄,特地为惠妃娘娘准备一份独一无二的贺礼。”
“哦,就是矇着的这份?是什么来的?”李隆基听郑鹏说独一无二,好奇心更强了。
“皇上圣明”郑鹏指着矇着红绸的神秘礼物说:“这一份就是微臣为惠妃娘娘特别准备的贺礼。”
李隆基轻皱着眉头说:“既然是贺礼却不出现在礼单上,这是何解?”
刚才还真以为郑鹏只送二坛酒呢。
郑鹏连忙解释道:“回皇上的话,准备的时间实在太仓促,而要准备的礼物又非常特别,微臣就是不计成本去做,也没有把握能顺利完成,原计划是先送二坛酒,晚些时候补上,赴宴前叮嘱下人,一旦完成马上送到宫中,上天庇佑,想不到在最后一刻顺利完成,这才没有出现在礼单中,请皇上恕罪。”
一旁的高力士似笑非笑地看着郑鹏,心想暗暗想道:这个郑鹏,真是口舌生花,以他的个性,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现在故意弄这一出,那件神秘大礼肯定有名堂,要不然以他那慵懒的个性,肯定不会这般积极,咱家就看他要做什么。
坐在下面张谭氏小声地说:“郑将军送的是什么贺礼,还要赶工,看他这般重视,肯定很特别。”
郑鹏是朝中新贵、城中巨富,库房里奇珍异宝不会少,挑件合适的就行,他却尽心儘力为惠妃准备礼物,光是这份心意就很难得。
张九龄的神色有些怪异,自言自语地说:“郑将军这一出,有点似曾相识啊,当年在贵乡举办的诗会上。。。。”
“夫君,在贵乡诗会怎么啦?”张谭氏有些好奇地问道。
“没什么,没什么,夫人,快看,神秘大礼就要揭晓了。”张九龄想到什么,及时住口,还有意岔开话题。
二人的声音不算小,坐在邻桌的绿姝耳尖,俏脸一红,忍不住双手掩脸,有点丢脸啊,张九龄说的,分明是少爷在贵乡郭府举办的诗会上趁机宣传滷肉的事,这次自问做得隐秘,可早就让像张九龄这种聪明人看穿,堂堂冠军候在惠妃娘娘的寿宴上做这些事,绿姝真觉得有点难为情。。。。。
第932章。932 又一次成功的推广
郑鹏没注意到绿姝的神色,让下人把红木底座放在地上,自己亲自把矇着红布、类似屏风一样的贺物安放在底座的凹槽里,然后对武惠妃行了一个礼:“娘娘,微臣有个不自之请。”
“哦,郑将军请讲。”武惠妃微笑着说。
“娘娘,如果微臣说会仙法,能请一位九天玄女下凡为娘娘祝寿,娘娘信还是不信?”
“本宫知郑将军很有本事,但请九天玄女这事,会不会有点。。。难,天上的神灵,可不是那么容易请得动的。”
本想说请天上的神灵是癡人说梦,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太好,聪慧的武惠妃很快改了口。
一旁的高力士刚想开口训斥郑鹏敢调侃惠妃娘娘,可看到李隆基的眼色,很快闭口不语,他明白李隆基的意思,就想看看郑鹏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在场的宾客的好奇心也让郑鹏吊得高高的,一个个盯着郑鹏,看看郑鹏这般大费周章,到底要干什么。
郑鹏一本正经地说:“娘娘说得对,普通人请不动天上的九天玄女,不过娘娘可以,只要娘娘亲自揭开这块红布,九天玄女定会现身,此事皇上可以见证。”
“这个。。。” 惠妃娘娘有些为难地看着一旁的李隆基。
李隆基点点头说:“爱妃,你就揭一下,要是郑卿家敢骗你,朕绝不轻饶他。”
那物件又高又薄,根本藏不了人,揭个红绸不会有什么危险,说真的,李隆基不相信郑鹏能请得动九天玄女,不过猜出李鹏是想哄武惠妃高兴,作为丈夫的,配合一下又何妨。
武惠妃得到李隆基的发话,点点头,在宫女的扶搀下站起来,很优雅地走到贺礼前,轻轻执起红绸的一角,柔声地说:“闻将军,拉开就行了吗?”
郑鹏一边行礼一边说:”请惠妃娘娘站在这里拉,也请陛下站在这里,做个见证。”
“呵呵,朕就来见证一下。”李隆基的心情不错,很爽快地配合。
武惠妃拉着红绸一角,轻轻一拉,那红绸很柔顺丝顺,很快被拉开滑落在地上,当红绸掉到地上的一瞬间,武惠妃忍不住“啊”的轻叫一声,原因很简单,就在红绸掉落的一瞬间,一位雍容华贵、容颜绝美、气质高贵的女子出现在武惠妃面前,眼若星辰,面若桃花,只是眼里明显有惊讶的神色,好看的嘴巴半张着,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
只是,眼前的女子那么熟悉,看仔细一点,那不是自己吗?
武惠妃是一个爱美之人,每天都要在铜镜中精心打扮,对自己的样貌一点也不陌生,只是,像这么清楚看着自己,对武惠妃来说还是第一次。
这是什么东西,竟然这般神奇。
“哗”的一声,那面镜子是正对着在场的宾客,红绸滑落的一瞬间,众人忍不住惊叫起来:
“天啊,这是什么?”
“有两个惠妃娘娘,这。。。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什么铜镜,怎么照得如此清晰,可以说毫毛毕现。”
“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