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爷再一次不辞而别。
起床拿过来一看,主要是叮嘱自己注意身体一类,此外还有二件事,一是看好郑冰,过完上元节,郑冰要回到紫竹院继续学习,学习怎么成为一个淑女,为出家作准备;第二件事是有一个郑锦伦人会到长安,他是负责胜业坊修筑新宅子的人,让郭子珪跟在他身边学习,老马在他身边听候使唤,而林薰儿要负责好后勤。
收好字条,婢女瓶儿也听到动静,忙端水进来伺候林薰儿洗漱。
“瓶儿,少爷什么时候出发的?”林薰儿一边用细盐小心地清洁牙齿,一边问道。
“林姐,坊门刚开少爷就出发了,还吩咐我们,谁也不许打扰你睡觉。”
“谁跟少爷一起走?”
“阿军、黄三、李公子和郡主,其实少爷没打算带郡主去博陵,郡主知道少爷要去造桥,觉得好玩,也想学习造桥,非要跟着。”
林薰儿优雅放下沾了细盐的手帕,用水漱完口,这才开口说:“呵呵,少爷这辈子,怕是甩不掉了,算了,不说这个,小姐起床了吗?”
“还没,小姐这三天,加起来也没睡几个时辰,累坏了吧。”
林薰儿马上吩咐道:“瓶儿,你去库房拿株老山参,吩咐厨娘用炖个人参鸡汤给小姐养身子。”
等瓶儿走后,林薰儿从窗子向外眺望,天空有些阴沉,还飘着蒙蒙细雨,风中带着丝丝寒意,心里不由担忧起来:也不知少爷现在怎么样,有没有淋着雨。。。。。
郑鹏没走多久,林薰儿就开始牵挂,她并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绿姝,不知牵挂郑鹏多久了。
绿姝静静地坐在绣楼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庭落花雨,半天也不动一下。
春天和熙的阳光照在那张姣好的脸庞上,显得那么美丽、恬静,有一种时光停留、岁月静好的感觉。
要是郑鹏在这里,肯定不敢相认,这个气质出众、美丽恬静的名门小姐,就是昔日那个跪在地上卖身葬父、楚楚可怜的小女生。
一个穿着红衣、身材劲爆的女子悄无声息地走过来,把一件份色的披风轻轻搭在绿姝身上:“小姐,小心着凉。”
绿姝回过神,回头微微一笑:“谢谢红姐。”
红雀轻轻坐在绿姝身边,柔声地说:“小姐,在想什么,是不是又在想你那位如意郎君?”
“说什么呢,红姐,人家还没过门呢。”
“哦哦哦,小姐一直在等着过门。”
绿姝俏脸些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红姐,你再这样说话,我就不跟你说话了。”
“好,好,好,不说,不说。”红雀连忙投降。
没一会,绿姝忍不住说道:“红姐,你说少爷现在干什么?”
自己说了不说,可一会自己却主动提起,这就是少女的心啊,红雀掩嘴一笑:“长安的上元灯会,那是出了名的热闹,三天二夜的狂欢,肯定累坏了,说不定现在还不起床呢。”
上元节啊。
绿姝想起了,博陵也举行上元节,场面很热闹,绿姝在红雀的陪伴下,在外面只是转了一圈就回来,不是花灯不漂亮,而是看到一双双、一对对的情侣,引起相思之苦,干脆回家呆着。
“是啊,少爷就是一个很懒很懒,但又是很聪明很聪明的人。”一想到郑鹏懒得出奇的样子,绿姝脸上就有了微笑。
不知为什么,郑鹏越懒,绿姝就越有照顾他的冲动。
红雀看到自家小姐对郑鹏陷进那么深,有些愤愤不平地说:“说不定搂着那个青楼女子一起睡呢。”
绿姝曾做过郑鹏的婢女,那时叫少爷没问题,可现在绿姝已贵为名门小姐,还常常不自觉叫起少爷,红雀都替自家小姐不值。
“好啊,少爷那么懒的人,身边就要有人照顾。”
“可是小姐,那可是狐狸精,跟你抢郑公子的,你不知道,那些青楼女子,最擅长就是怎么勾搭男人。”
古代男人娶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作为正室不能阻止,要不然别人会说是善妒,就是家人也会被人指指点点,说不善妒,但有几个女子能做到真正的看得开。
绿姝微微一笑:“别人对少爷可能有误解,可少爷是什么人,绿姝很清楚。”
顿了一下,绿姝一脸感动地说:“少爷为了绿姝,竟然跑到西域打仗,光是这份情,绿姝这辈子都不敢忘。”
一个贪图享乐的人,平日舒服就绝不让自己累着,为了自己竟然连命都不顾,跑到西域去拼命,每每想起,绿姝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红雀难得点点头说:“郑公子的资料,奴家也看过,真没想到他会跑到西域从军,更没想到他冒着生命的危险破坏小姐跟太原王俊的亲事,光是这二点,还算是一个男子汉。”
“少爷在姝儿心中,一直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绿姝一脸真诚地说。
看到郑鹏得到红雀的赞扬,绿姝的心情很好,相处久了,绿姝知道红雀虽说是下人,可她眼高过顶,能入她法眼的男子少之又少,郑鹏的表现,明显是让她刮目相看。
能得到红雀的认同,也证明自己的眼光。
犹豫一下,绿姝突然一脸期待地说:“我有一种感觉,很快就能跟少爷见面。”
第462章。462 博陵群芳社
红雀被绿姝纯洁的模样感动,开口说道:“小姐,你的直觉很灵,郑公子会很快到博陵。”
“什么,少爷来了?什么时候?”绿姝面色一喜,连忙问道。
“这是猜的,什么时候不好说,不过奴家一向猜得很准。”
“为什么?”
“小姐,这事你不是知道吗,郑公子要娶你,先要给博陵建一座桥,奴家一直有留意,那些准备物料、勘测河道的人,过年只休息三天,上元节只休息一天,昨天去工地看过,一直从元城那边运水泥过来,那物料堆积如山,他们这样赶工,肯定是郑公子催的。”
说到这里,经雀总结地说:“所以说,郑公子很快就来。”
绿姝有些不高兴地说:“好端端建什么桥,都是大父,瞎折腾。”
一旁的红雀忍不住掩嘴笑了,在崔府,也就是绿姝敢这样说崔源。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微风中还夹着冬的寒意,地上有些地方还没有融化的细雪,万物还没有复苏,可官道上早就打破了寂寞,勤劳的大唐人民,刚开年就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郑鹏也为自己的幸福,奔跑在官道上。
一行五人,骑术都不错,兰朵虽说是女的,可她骑术极精,在长途跋涉中显得游刃有余,路上不时笑话郑鹏骑术糟糕,惹得郑鹏不服气,不停地跟她赛马,边跑边欣赏风景,再品尝一下不同地方的美食,这一路倒也不寂莫。
从长安一路向东行,郑鹏先回了一趟元城,主要是回家看看,顺便看看宅子的装饰情况。
过年不回家,已经很不孝,顺路也不回家看看,更说不过去。
在古代来说,城镇的发展相对缓慢,元城和几年前差别不大,但元城郑氏在郑鹏的提携下,一年一个样,族人的面色变得红润、神情变得自信,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最让郑鹏牵挂的是新修的宅子,现在初春,花未开、叶未茂,看得出宅子的绿化一直保持得不错,郑鹏没说过回来,算是突然袭击,而宅子的卫生也没落下,仆人们打扫得明亮、干净,兰朵和李白对郑鹏的新宅子很有兴趣,特别是李白,对郑鹏独创的抽水马桶有点痴迷,有时把自己关在茅房里。一呆就是大半天。
回来先是看了父母,去给大父行礼,然后是分发到了魏州才置办的礼物、祭祀先人,设宴款代亲朋戚友,还有元城县令、有头有脸的人物等,这事不能省,起码在郑长铎眼中不能省,这是衣锦还乡的一部分。
元城的一切,大多在郑鹏的预料之内,只有一件事让郑鹏感到意外,就是郑程,可能每天读书太枯燥,把注意力放在女人身上,也不嫌他那个强行成亲的妻子矮胖丑,生了一个女儿,这下元城郑氏算是四代同堂。
古代重男轻女,郑长铎也没有大张旗鼓,只是祭祀一下先人,自家人吃个饭就算了事,就是郑鹏也没通知。
至于郑福,可能觉得这件不值得报,也没在信中禀上,郑鹏还真有点想数落他,不过现在骂不上,知道郑鹏对绿姝的重视,郑福亲自押运水泥到博陵,替郑鹏打前站去了。
只是待了三天,都不用郑鹏开口,郑长铎主动催郑鹏到博陵造桥,争取早日把绿姝娶回家。
郑长铎眼中,家中有一个博陵崔氏嫡系女子作孙媳妇,比郑鹏当上将军还要风光。
于是在元城待了三天,郑鹏继续踏上前往博陵的征途。
。。。。。。。
博陵,崔府,绣楼,一改昔日的冷清,不时传来阵阵娇笑声。
原因很简单,群芳社今天组团来看绿姝。
俗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组织,以博陵崔氏女子为骨干,组成了一个群芳社,社员都是博陵有头有脸的女子,简单来说,这是博陵名嫒组成的一个小团体。
群芳社的主要内容,就是一群未出阁、闲得无聊的女子,一起画画练字、逛街购物、打牌什么的,绿姝本来不想参加,可架不住崔玉芳的游说,说群芳社就是博陵崔氏姐妹一起玩闹的地方,绿姝离散很久,少跟姐妹们亲近,正好借这个机会多聚一下,增加感情,以后就是嫁出去了,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扶持,对绿姝的未来夫君有利。
绿姝本来耳根就软,听到能帮到郑鹏,再加上自己的确有些无聊,同意加入。
崔玉芳出自博陵安平房,她大父是博陵崔氏三虎之一的崔雄,算起辈分,绿姝应叫她堂姐。
加入后,绿姝发现,这些小姐妹,每天讨论着怎么吃喝玩乐、怎么控制男人、怎么攀龙附凤,内心有点抵触,参加几次活动,后面就找借口不参加。
没想到,崔玉芳带着群芳社的姐妹一起来看望自己。
绿姝很善良,看到姐妹来了,马上让人把好吃、好喝的拿出来招待。
“哗,绿姝,你这支翠钗真漂亮,是长安金玉斋买的吗?”
“什么,这衣裳是皇上赐的五色宫绸做的?”
“你们看,这条链上的猫眼,又大又漂亮,颜色还是这么纯净,我还没有看过这么大的猫眼呢。”
“真是丢脸,全身家当抵不上姝儿妹妹的一件首饰。”
“金乳酥、水晶龙凤糕、杭州萧记蜜饯、洛阳洪记酢饼儿、西域极品葡萄酒,哗,还有这么多好吃的,真是数都数不过来。”
“论起姿色,姝儿妹妹也是我们姐妹中拨尖的,真是让人好生羡慕。”
因为绿姝平日低调,这是一众小姐妹第一次来到绿姝的绣楼,这些女子其余的不精,对各种奢侈品、美食如数家珍,一看到绿姝的打扮和行头,全围上来评头品足,有的还想试用绿姝的胭脂水粉。
崔源到老了才发现亲情的可贵,可惜那时已经晚了,白头人送黑头人,对儿子的愧疚,加倍补偿在唯一的孙女绿姝身上,绿姝身上吃的、用的、穿的无一不精。
一名叫孙晓燕的女生,一脸羡慕地说:“绿姝可是博陵崔氏三房的一根独苗苗,自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大父崔御史,对这个孙女当成掌上明珠,就是绿姝妹妹要天上月亮,崔御史也给她摘,这些固然让人羡慕,不过,最让人羡慕的,就是绿姝妹妹有一个让天下女子都动心的如意郎君,哎呀,这里没外人就明说吧,我不仅仅是羡慕,简直就是妒忌。”
众姐妹齐声笑起来,然后一个个开始花式恭维起来:
“对啊,元城郑鹏,虽说出自元城,可也是荥阳郑氏的分支,算起来也是七族五姓的子弟。”
“郑公子不仅诗作得好,还是大将军,据说能破连城,大部分是郑公子的功劳。”
“可不是,要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封为将军,还有爵位,你们知道吗,上一次二十五岁以下、非皇族受封爵位的,那是七十多年前。”
“听说那卤肉就是郑公子做出来的,交给贵乡郭氏打量,一年光是分红就千万计。”
“我二哥在西域做偏将,听他说,在西域时,别的将领都想着怎么捞钱,就郑公子自己掏钱补贴下属,还一下了拿出几万贯来悬赏,肯定是身家丰厚。”
“我可听说了,有个王爷想招郑公子为婿,可郑公子就对我们的姝儿妹妹一往深情,拒绝了,啧啧,真是让人好生羡慕。”
几个女的有如众星抱月围着绿姝,百般恭维,绿姝哪里见过这种阵势,都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小声地附和着,偶尔不痛不痒地应付几句,可谁都看得出,她脸上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微笑。
没人注意到,站在外围的崔玉芳,先是有些羡慕,慢慢地,她眼中露出一丝妒恨的目光。
第463章。463 女人之间的战争
崔玉芳的心情很不爽。
以前崔玉芳一直是群芳社的中心,博陵名嫒圈的焦点人物,可绿姝加入后,崔玉芳有一种全面被压制的感觉。
刚用新出的苏绸做了一套儒裙,聚会时绿姝换上宫绸做的衣裳;
好不容易得了一件狐裘,绿姝早早换上了极品白狐裘;
过生日得了镶着宝石的珠钗,正想在小姐妹面前显摆一下,可发现那宝石还比不上绿姝步摇吊着的宝石那么大;
在家族的努力下,跟陇西李氏的李向贵订了亲,李向贵能文能武,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在翰林院谋一个校书的职位,可以说年轻有为,本来值得夸耀的一件事,可跟有爵位的郑鹏一比,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人比人,气死人,崔玉芳对这位堂妹有些忌惮,今天主动带小姐妹来,可不是为了让她高兴。
“好了,看你们一个个,把我妹妹当成人参果一样围着干嘛,弄得我妹妹都不好意思了,都坐下好好说话。”崔玉芳换上笑脸,把绿姝救了出来。
一坐姐妹都坐好后,崔玉芳假装不经意地说:“姝儿,你得看紧你家的郑公子哦。”
“看好?”绿姝有些不解地问道。
崔玉芳有些为难地说:“好妹妹,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
一旁身体有些肥胖林云萍眼前一亮,眼光露出八卦的光芒,马上焦急地问道:“玉芳,是不是有什么新鲜事,快说。”
“对对,快说。”
“就是,都是姐妹,有事说出来,人多也能商量。”
“郑公子的事?玉芳,快说快说。”
对女子来说,八卦的心是与天俱来的本能,听到有八卦,还与郑鹏有关的八卦,一个个眼睛都亮了,连连催促崔玉芳说出来。
绿姝着急地说:“郑公子怎么啦?他没事吧?”
对于郑鹏的消息,无论是好坏,绿姝都急着知道。
过年前收到郑鹏的信和礼物,只说过完年就来博陵,什么时候来没说,绿姝现在可以说天天望穿秋水。
崔玉芳好像犹豫了一下,然后一脸气愤地说:“妹妹,你不知道吧,跟你订了婚的郑鹏,在长安上元节,弄了一个什么球,对了,热气球,就是攻打连城可以把人吊上去那种,你们猜出郑鹏干了什么?”
“芳姐,是不是郑公子也用那个热气球,升到空中了?”人群中一个下巴尖尖的女生说道。
“小兰,你只猜对了一半”崔玉芳继续说:“郑鹏可好,在长安上百万人面前,拉着那个不要脸的青楼女子,一起上了热气球,公然调情不算,还做了两排字灯,字灯就是把花灯做成字的那种,知道字灯写什么吗,春风十里平康路,珠帘卷起总不如。“
孙晓燕眼前一亮,脱口而出:“这不是郑公子为林薰儿写的吗,林薰儿就是凭着这首诗一跃成为平康坊第一花魁,号称天下第一情诗呢。”
“对,后来这诗还惊动了皇上,皇上有心成全,金口一开,把林薰儿赐给郑公子,于是成全了一段佳话。”小兰皱着眉头说:“可是,郑公子跟绿姝妹妹订了亲,跟一个下贱的青楼女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