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盛唐高歌 >

第221章

盛唐高歌-第221章

小说: 盛唐高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子珪?
 郑鹏心头一震,想起了,自己跟郭子仪聊起郑冰的婚事,郭子仪主动提出撮合郑冰跟他弟弟郭子珪,当时郑鹏表示没意见,不过前提是两人要相互看对眼,谈妥后郭子仪给家里寄信,让弟弟郭子珪到长安,最近一直忙,差点把这事忘了。
 没想到,郭子仪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把人往家里领。
 怎么回事,李白怎么跟郭子珪打起了?
 “他们怎么打起了?没人阻止吗?”郑鹏一边往家里走,一边问。
 还没进门,已经听到兵器相撞的声音。
 林薰儿有些的无奈地说:“奴家还真不清楚是为什么,两位公子前面还挺好的,有说有笑,还一起喝酒吟诗,聊着聊着就要比试,于是就打起来。”
第422章。422 史诗般对决
 进了大门一看,一青一白两个少年郎,正在院子里斗得正酣。
 白衣是李白,只见他头戴青色幞头,身穿白色圆领窄袖袍衫,手里执着一把长剑;穿着青色半臂的应该是郭子仪的胞弟郭子珪,头戴墨色的幞头,手里执着一杆长枪,两人剑来枪往,打得好不热闹。
 李白的身法比较灵活,动作比较飘逸,那把长剑在他手里舞得密不透风,只见他围着郭子珪不断进攻,想利用自己的速度拖垮对手,相比之下,郭子珪的特点是稳打稳扎,一杆长杆在他手里,挑、点、劈、刺、砸,打得虎虎生风、打得威风八面。
 一个身法灵活,一个稳打稳扎,斗得旗鼓相当,郑鹏看到,李白的打法很漂逸,喜欢利用自己灵活的脚步攻击对手看不到的位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郭子珪年纪虽然轻,可枪法很老练,出枪速度看似慢,可每次都能及时挡住李白的长剑,给人一种后发先至的感觉。
 两人你来我往,在飘飘扬扬的雪花中上窜下跳,远远看去犹如两只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观赏性很高。
 郑鹏顾不得欣赏,走到郭子仪身边:“大哥,怎么打上了?”
 刀枪无眼,两人用的是真刀真枪,郑鹏还真怕一失手伤着,大过年见血不好。
 “三弟,你回来啦”郭子仪云淡风轻地说:“年轻人切磋一下是好事,就当是以武会友了。”
 “要是受伤呢?他们用的是真刀真枪啊。”
 郭子仪面不改色地说:“放心,说好点到即止,就是受伤也自安天命,要怨就怨自己学艺不精。”
 出身将门、在战场经历过生死的人就是不同,郑鹏看起来有些心惊胆跳,可郭子仪看起来不仅没紧张,还很享受。
 “少爷,怎么办?”这时林薰儿走近郑鹏,小声地问道。
 “人家亲哥都不急,我们急什么。”郑鹏也放松了。
 有郭子仪和阿军压阵,郑鹏也不怕。
 大约打斗了二刻钟,剑和枪格挡了一下,停在空中,李白和郭子珪四目对视,然后很有默契地各处退后一步。
 李白:“郭公子枪法精湛,在下佩服。”
 “李公子的剑法老练,在下佩服。”郭子珪也一脸敬佩地说。
 一个快,一个稳,二人可以说不分伯仲,再打下去意义也不大,反正是切蹉,不如见好就收。
 李白一脸认真地说:“某比郭公子年长二岁,使出浑身本事也只是打个平手,真不愧是将门虎子。”
 学有所成后,李白到处游历,仗剑走天涯,遇到用剑高手就找别人切蹉、学习,剑法越来越好,曾经凭一已之力放倒三十多个想半路抢劫的歹徒,对自己很有自信,没想到一个看似弱质彬彬的官家子弟,有这样的武艺。
 郭子珪摇摇头说:“李公子过誉了,将门虎子不敢当,要不然说出去让人笑话,特别是在我大哥面前,要不知,我从没能在我大哥面前走过三招。”
 二人打个旗鼓相当,李白赞郭子珪,其实也有赞自己的意思,郭子珪没想那么多,直接给他泼了一盘冷水。
 “什么,走不出三招?郭公子不是开玩笑吧?”李白的眼睛都瞪圆了。
 少年郎,谁胸中没点热血,跟郭子珪打平手,那是郭子珪出自将门世家,虽说年长一点,可也不丢脸,以高手自居的李白没想到,跟自己打平手的郭子珪,竟然在郭子仪手上走不过三招。
 太夸张了吧。
 “李公子,你觉得某的样子像是说笑吗?”郭子珪一脸正色地说。
 李白看了看一本正经郭子珪,又看看穿着一身狐裘、悠然自得地观看的郭子仪,突然把长剑向郭子一指:“郭卫长,在下斗敢向你挑战,恳请郭卫长赐教。”
 郭子仪是新晋武状元,又在攻打连城时第一个攻上峰城,立下不朽战功,就是他不说话,身高近七尺的他站在哪里犹如一座铁塔一般,给人一种不可战胜的感觉,然而,李白还是决定一试。
 光是看体形,就知郭子仪的力量和爆发力很强,李白仗着自己的身法灵活,心里盘想跟郭子仪游斗,只要撑过三招,说明自己比郭子珪更优秀,要是郭子仪像他弟弟郭子珪一样“笨重”,说不定自己能支持得更久。
 失败不会丢脸,要是侥幸赢了一招半式,传出去不仅脸上有光,说不定一战成名,在军队获得机遇。
 郭子仪嘴角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好,只要你能走三招,就算你赢。”
 李白和郭子珪切蹉的原因,郑鹏不清楚,郭子仪心明似镜:胞弟郭子珪看到了郑冰,对外柔内刚、清丽可人的郑冰很有好感,偏偏家里多了一个“救命恩人”李白,好像郑冰对李白还有好感,马上把他视为敌人,年轻人年少气盛,几句话谈不拢就切蹉起来。
 只是没想到,这个叫李白的少年郎,剑术高超、身法灵活,跟子珪打个旗鼓相当。
 这个年轻人有点骄傲,郭子仪不介意给他上一课。
 厢房里,兰朵跟郑冰饶有兴趣地从窗户里看着外面。
 “小冰,你看,两位公子为了你争风吃醋,都打起来了。”兰朵在郑冰的耳根边小声地说。
 “兰朵姐姐,哪有”郑冰俏脸一红:“他们就是高手相见,就想切蹉一下,关人家什么事?”
 “姓李的,本郡主还没有看出,不过郭家的三公子,肯定有那心思,他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你想想,快过年了,别人都回家过年,他倒好,千里迢迢跑到长安,十有八九是你大哥和郭大哥想亲上加亲,就让你们先见一下,看合不合适,对,肯定是这样。”兰朵抽丝剥茧地分析道。
 郑冰的俏脸一红,有些羞涩地说:“兰朵姐姐,不要再取笑人家,郭公子是官宦世家,哪里会看得起我这个粗鄙的村姑。”
 “郭家是名门,可你哥也不差,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要人脉有人脉,等跟博陵崔氏联婚,前程更是一片光明,到时郭家反而是高攀,至于村姑什么的,那是肤浅人的看法,小冰你长得眉清目秀,有如出水芙蓉般清纯,很多大家闺秀也没你好,就像本郡主,不也是有人背后说是域外的疯丫头吗?”
 说到这里,兰朵一脸好奇地捅了捅郑冰的腰肢:“小冰,李公子和郭三公子,你相中哪个?”
 “兰朵姐姐,这话不能乱说,李公子有家室的。”
 “哦,那就是说,相中郭家的三公子了,对吧?”
 “啊,没有,没有,兰朵姐姐,你不要乱说,哎啊,羞死人了。”郑冰哪里听过这么羞人的话,忍不住双手掩住热得有些发烫的脸。
 厢房内两女在嬉皮笑脸,厢房外的郭子仪和李白已经相对而立,一人执剑,一人执枪,站在两人中间的,是担任裁判的阿军。
 李白恭恭敬敬向郭子仪行了一礼:“郭卫长,请不要手下留情,而我也一定竭尽全力争取胜利。”
 “很好,那你要小心”郭子仪淡然一笑:“一会千万不要逞强。”
 这话听起来有点怪怪的,李白有些不太明白,不过还是很有礼貌地说:“谢谢郭卫长提点。”
 不管怎样,对方肯接受自己的挑战,对李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来之不易的成名机会。
 阿军看了看二人,面无表情地说:“两位,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李白说话间,整个人退后一步,右手持剑,剑尖呈45度斜向上,两脚前后分开,整个一人犹如一张微打开的弓一样。
 这招是李白自创的“举杯戏月”,配合灵活的脚步,进可攻退可守。
 郭子仪随手抖了一个枪花,然后啪的一声把枪柄插在地上,身体站得笔直,沉声说道:“准备好了。”
 当郭子仪把长枪的枪柄点地的那一刻,他的气质陡然一变:神色坚毅,目光如电,整个人站得笔直,好像化身一柄立在地上的长枪,虽说他并没有热身,甚至身上的御寒的狐裘也没有脱下,可那种锐不可挡的气场,就是站在三丈远的郑鹏也感觉得到。
 好像一瞬间,郭子仪就完成了从一个普通汉子到战神的蜕变。
 李白的瞳孔一收,握剑的手忍不住用力紧握剑柄,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霸气外露的郭子仪,他不仅没有害怕,眼里还露出一丝莫名兴奋的光芒。
 怕什么,要撑过三招,自己就可以一夜成名,反正自己还有考取功名,文官之路不好走,当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也不错。
 不知为什么,原来纷纷扬扬的雪末突然停了,好像要见证这场精彩的挑战一样。
 作为宅子的主人,郑鹏此刻坐在林薰儿用狼皮铺垫的石凳上,嘴里轻嚼着卤肉,手里端着温热的酒杯,一边享受着林薰儿的按摩,一边看着两位名人史诗级的对决。
 一个是未来的诗仙,一个是未来的战神,都是名流千古的人物,能亲眼目睹二人对决,真是想想都兴奋。
 听到二人都准备好,阿军简单直接地说:“开始!”
 感谢每一位正版订阅的书友,你们是炮兵写下去的动力,没你们的支持,恐怕早就进宫了,也希望有经济能力的朋友能订阅一下,非常感谢!
第423章。423 收个诗仙做小弟?
 阿军的语音刚落,李白瞳孔一缩,因为他看到郭子仪动了。
 郭子仪的速度很快,只见他双手握枪,猛地一拨,调转枪尖奋力向前一刺,虽说只是三步动作,可他的动作好像练习过无数遍一样,整个过程有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这是长枪招式中最基本的白蛇吐信。
 招式简单,李白有些无奈地发现,自己只有一种方法应付,就是格档,因为长枪的速度太快,眨间已到了心口,要是自己用闪避的方式,就算避开心口要害部位,其余部位也会被这杆长枪刺中,只能先挡住他这招再作打算。
 李白也算用剑高手,脑中思索万千,可出手却丝毫不慢,把举杯戏月一变,变成回瞬一笑,“当”的一声,长剑及时挡住了郭子仪必中的一枪。
 只是,挡住郭子仪攻势的李白面上没有半点喜色,相反,李白的脸色有些凝重,眼里露出一丝震惊地神色:这一枪不仅速度快,力量还奇大,那一碰之下,好像一瞬间被雷电电中一般,虎口震得生痛。
 明明是刺,可在与剑相撞的瞬间,郭子仪手腕一转,变刺为砸,狠狠地砸在李白的长剑上,就是这么一砸,李白马上体会到两人的差距。
 此人已是枪法大家,李白心里冒出一个可怕的想法。
 衙门的老衙役有一手打人的绝活,这手绝活也是他们捞钱的手段,打人有二个技巧,一是给了他们好处的人,打板时看起来下手很重,打得皮开肉绽,实际上是伤皮不伤骨,没什么危险;第二种是没打点到位,看起来打得很轻,手下留情,实则下了狠手,往往只消20下,犯人的骨盆甚至内脏便会碎裂,但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损伤,而实际上的结果是非死即残。
 据说练这手绝活,第一种的练习方法:用衣服包裹着一摞纸张,要求打完之后,衣服破破烂烂,里面的纸张却毫发无损;
 第二种的练习方法:用衣服包裹着一块厚石板,要求打完之后,衣服毫发无损,里面的石板却要打成碎石。
 郭子仪的长枪刺过来时,李白第一感觉是枪的速度快,但是力量不会大,可等到相撞时,有一股暗力从长枪中汹涌而出,打了李白一个猝不及防。
 还没等李白反应过来,郭子仪嘴边突然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只见他双臂青筋突现,变砸为挑,这边一边发力,李白马上感应到,可惜虎口生痛,还没从震惊中反应过来,手里的剑突然传来巨大的力量,那力量大到好像要折断手腕一般。
 就在最危急的关头,李白脑中突然想起郭子仪那句“千万别逞强”的话,心中一动,不到坚持,一松手,手里的长剑猛地在半空中划过一道影子,然后斜插在地上。
 一瞬间,李白的脸色煞白,如果看仔细一点,还可以看到他握剑地手在微微颤抖着,也不知切蹉时伤了还是内心震惊。
 还想着仗着自己速度快,尽可能多试几招,一夜成名,没想到对方只是一刺一挑,兵器被打飞,连一招都撑不住。
 “为,为什么。”李白有些苦涩地说。
 仗剑走天涯,本以为自己有了一战之力,没想到在郭子仪手下,一招都走不了。
 郭子仪的心情不错,开口解释:“比试的最终目的,是击败对手,不是追求花巧,这就是一力降十会。”
 在郭子仪眼中,身法飘逸的李白,破绽太多、动作太花哨,在战场到处都是人,哪有空间让你到处游走,战场上讲求的简单、粗暴、有效。
 李白苦笑地说:“谢谢郭卫长指教,看来,在下是吃不了从军这碗饭。”
 郑鹏出来打圆场道:“好了,切蹉就是图个热闹,看你们一身都是雪,外面又冷,都回屋,一边烤火一边喝酒。”
 小白的运气不好啊,郭子珪出自将门,听说以前是郭子仪的陪练,临阵经验丰富,抗压能力一流,刚刚跟他打完,力气和士气都处在一个低谷,然后又作死挑战郭子仪这种百年难得一见的猛人,落败也在情理之中。
 要知道,郭子仪的力量和爆发力,都是顶尖级别,以前阿军还能跟郭子仪一较高低,现在也不是郭子仪的对手。
 这就是花架子和真功夫的区别。
 李白是一名剑术高超的游侠,可他终其一身都没从军,也不知是不是受到这件事影响。
 家中多了两个新面孔,吃饭的时候,郑鹏在林薰儿的建议下,弄了两桌,中间用屏风隔开,算是男女有别。
 “三弟,你现在还是散职,要不要我找上将军替你说说。”郭子仪一边吃,一边问道。
 托了关系才没安排工作,现在就怕要自己填缺,郑鹏连忙说:“不急,等我先把博陵崔氏那一档事先办妥,再寻个实缺。”
 郭子仪有些吃惊地说:“怎么,还不答应?不是把他的要求都完成了吗?”
 “他说前面是同意的前提,后面是骋礼。”
 “也是”郭子仪点点头说:“博陵崔氏是名门大族,要娶博陵崔系的嫡系女,多些要求也正常,好事多磨嘛。”
 郑鹏和郭子仪很随意地聊天,一旁竖起耳朵的李白,眼睛都亮了。
 文坛上公认的大才子,西陲新升起的将星,文武双全,还因擅长写歌得到皇帝青睐,成为皇帝眼前的红人,没想到现在还能娶到五姓女,娶的还是嫡系女,成亲以后,绝对是锦绣前程,自己一直找赏识自己贵人,希望得到贵人扶持,简直就是祖宗庇佑,要想什么就来什么。
 郑鹏不想一直计论这件事,扭头问道:“子珪,来到长安,有什么打算?”
 对郭子珪,郑鹏还是挺满意的,家境、身高、相貌、修养都不错,也没什么坏习惯,从他看郑冰的眼神,感觉有戏,郭子仪也保证过,如果郑冰嫁到郭府,绝不让她受委,看过了本人,开始关心他的前途。
 “回鹏哥的话”郭子珪恭恭敬敬地说:“家父的意思,希望我到长安,一边辅助大哥,一边学习,为科考作准备。”
 不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古代的大家族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