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努力了好一会,发现这奇怪的水泥不像泥土一样可以慢慢摇松,回头一看沙漏,快三之一时间过去了。
郑锦伦不敢怠慢,也顾不得形象,从一旁拿一把铁锤,二话不说就高高举起,对准其中一个水泥柱头,然后用力一砸。
本以为那个柱头会像的土坯一样应声而碎,就是不碎也会砸掉一大块,没想到“澎”的一声,好像一锤砸在一块坚硬的大石头上,发生激烈的碰撞声,隐约间好像有火星飞出,反震的力量把虎口都震得生痛,脑中冒的第一个念头是:好硬。
顾不得看手腕有没有受伤,郑锦伦马上察看刚才砸的地方,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浅浅的砸痕,表面有一些地方损坏,但损坏的地方微不足道,即是受损,表面没有看到明显的裂痕。
砸掉表面一层不知什么东西,露出一块碎石的一角。
郑锦伦用手轻轻挖了一下,本以为用手都能抠下来,没想到碎石和周围咬合得很紧,根本就抠不动,有些不服气地从身上拿出一把小刀,想用小刀把它撬下来,可就是用了锋利的小刀,感觉很难撬得动,坚硬的程度比得上石头。
“啪”的一声脆响,由于用力过猛,刀尖撬碎石时竟然断了。
“哗”的一声,围观的人忍不发出感叹,郑锦伦看着手里只剩下的半截的小刀,半响没反应过来。
这把小刀是特制的,非常锋利,没想到只是撬了几下,竟然撬断,从中可以看出碎石和郑鹏嘴里说的水泥发生了某种变化,从而相互咬合得非常紧。
看到郑锦伦还在发呆,做中人的郭子仪干咳一下,好心地提醒道:“郑叔,时辰无多了。”
郑锦伦一看,脑门顿时流了冷汗:沙漏里的沙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现在一个柱头都没砸碎,再不抓点紧,这些年辛辛苦苦的收集的上好木料,都得拱手让人。
也顾不得虎口还有些痛,郑锦伦一下子抡起大锤,拼命地砸着水泥柱头:
“澎”“澎”“澎”。。。。
大铁锤一次次被高高举起,一次次重重砸在水泥柱头上,不时发出相撞的沉闷声,偶尔还撞出火花,由于用力过猛,几乎每撞击一下,都有碎屑飞起。
为了保全自己那一屋子的上好木料,郑锦伦把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一锤又一锤的砸着,好在,看似非常坚硬,只要用力砸,每一砸还是有效果的,不知砸了多少锤,“啪”的一声,从水泥柱头上砸掉一块大约七八斤重的碎块。
终于看到效果了,郑锦伦眼中一喜,心中升起一丝希望,无意中扭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沙漏里的泥沙已流尽,所有人静静地看自己。
郑锦伦眼中一黯,随手把手中的大铁锤一扔,摇头有些苦涩地说:“原来时间已到,某。。。输了。”
这一输,价值超过万贯、有可能是有价无市的木料就要输给郑鹏。
人群中有人开口说:“一刻钟前时间就到了,只是小郎君不让我们提醒而己。”
看到郑锦伦的目光看着自己,郭子仪点点头说:“的确超了一刻多钟,飞腾说先不管,让郑叔砸个痛快再说。”
郑鹏大度地说:“二只柱头只给一刻钟是少了点,郑叔,要不你再多砸一会,砸碎了,还是你赢。”
“输了就是输了”郑锦伦摆摆手说:“愿赌服输,这点彩头,某还是输得起的。”
砸了近二刻钟,只砸了一小半,可人的力气有限,现在郑锦伦的手都有些发抖,虎口生痛,力气差不多用完,加上自己是文弱书生,身格很一般,别说再砸一刻钟,就是再给自己半个时辰也也不定砸得掉。
就是半个时辰内能砸碎这个水泥柱头,可旁边还有一个没砸,二天前打赌时约定,要砸碎两个柱头才算赢。
取胜无望,不如输得大气一些。
郭子仪上下打量了一番,跃跃欲试地说:“三弟,要不我试试,看看到底有多硬。”
“没问题,大哥随便试。”
郭子仪也不客气,一手抄过大铁锤,双手高高举起,对准那个砸了一大半的水泥柱头,猛地一抡,大铁锤在空中划过一条漂亮的弧线,“澎”的一声落在柱头上,在相撞的一瞬间,很多人看到都砸出了火星,然后碎屑四飞。
停下一看,只见那水泥柱头上,砸了一个小坑,还看到一条裂纹。
“子仪真是天生神力,可敬,可敬。”郑锦伦心悦诚服地说。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郭子仪这一锤下去,比自己十锤还有效果。
郑鹏有些骄傲地说:“那是,我大哥可是这届的武状元,是天下间一流的高手。”
像郭子仪这种文武兼备的人才,那是百年一遇的级别,郑锦伦只算一个文弱书生,跟他没得比。
“郑叔过誉,就是比普通人多一些蛮力罢了,不足道哉。”郭子仪谦虚地说。
郑锦伦点点头说:“这身板,绝对是一个练武的好架子,西域第一个杀上连城,又勇夺武举头名,真是少年英雄。”
郭子仪刚想谦虚一下,人群中突然有人叫道:“郭小郎君,再砸,看看要砸多久才能砸开。”
“这个。。。”郭子仪下意识望向郑鹏。
郑鹏知道郭子仪的心,想测试一下自己的力气,又想在众人面前出出风头,可又怕打了郑鹏的脸面,马上开口道:“大哥,砸吧,我也想看看你的力气有多大。”
“好!”
郭子仪应了一声,扭着锤柄的手一举,想一口气把水泥柱头都砸掉,刚想用力时,感到身体略略失去平衡,手上的感觉不对,感到很轻,抬眼一看,不由笑了:手里只有一根木制的锤柄。
原来是第一锤用力过猛,砸得铁锤的头部和锤柄都松开,锤柄分离。
看到郭子仪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郑鹏笑着打圆场道:“大哥,看到没有,上天不许你砸的我招牌。”
“哈哈哈,那就不砸了。”郭子仪回过神来,哈哈一笑,随手把锤柄扔在地上。
这时很多围观的工匠围上去,查看水泥柱头受损和结构等情况,郭子仪看了看一脸吃惊的郑锦伦,又看看一脸自得的郑鹏,干咳二声,开口说道:“郑叔,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没有,我输了,输得口服心服。”郑锦伦也是拎得起、放得下的人,很干脆承认失败。
郭子仪一脸正色地说:“作为中人,我宣布这次赌约,郑鹏胜。”
“愿赌服输,某马上写信差人把木料送来。”郑锦伦爽快地说。
“郑叔,承让!”郑鹏笑逐颜开地说。
动动脑筋,出出主意,一下子赚了一批上等木料,带有一个出色的设计师,值了。
趁着众人围观水泥柱头时,郭子仪眼珠转了转,笑着对郑鹏说:“三弟,这柱头有点意思,那个没坏的,能不能送给为兄?”
“小意思,喜欢就拿去。”郑鹏也不在意,一脸大度地说。
第391章。391 郭子仪献宝
郭子仪还是走了,来得突然、走得仓促,郑鹏和郑锦伦谈论房子的时候,黄三前来禀报:
“少爷,郭小郎君已经离开,让小的跟少爷说一声,还说到了长安再好好聚一下。”
郑鹏闻言连忙问道:“什么事这么急,说走就走,饭还没吃呢。”
黄三有些无奈地说:“小的也这样说,还说告别最好亲自跟少爷说,可郭小郎君摆手说不用,然后翻身上马走了。”
“我大哥走这一趟不容易,有给他准备路上的干粮和特产什么的吗?”郑鹏随口问道。
兄弟之间,不用那么客套,可郭子仪走得也太急,辞别都省了。
“嘻嘻,少爷,怕是郭小郎君想带也带不下。”
“这话怎么说?”
黄三开口说道:“少爷,郭小郎君把那块水泥柱头带走了,像宝贝一样用绸子包了又包,他的下人临时还在元城买了一匹马驮上带走,对了,还捡了一包砸碎的水泥柱碎块,哪里还有地方放。”
什么,带走?
近半米高的水泥柱头,又大又粗,重量可不轻,郭子仪跟自己要一个,郑鹏以为他是好奇,有可能拿去练手,看看自己能不能轻易把它砸了,没想到他是把它带走。
当成宝贝一样带走,至于吗?
精明的郭子仪,竟然会犯这种可爱的“错误”,郑鹏差点没笑出来。
“算了,别管他,由他去。”郑鹏好笑地说。
“飞腾”这时郑锦伦凑上来,指着一张图纸说:“你看,这是我设计的排水图,你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郑鹏拿过一看,不由连连点头:“郑叔果然是行家,这套排水系统不错,方便、合理,也容易排查堵塞,要是。。。。”
“要是什么?”郑锦伦马上发话。
“郑叔,你看,能不能在这里改一下,把房檐接下的雨水也导流到下水道中,把雨水直接导入湖中。“
“这个简单,稍稍改一下图纸就行。”
郑鹏想了想,继续说道:“对了,再改进一下,弄一个灌溉系统,这样花园的花草树木也不用天天打理。”
“有点意思”郑锦伦眼前一亮:“从河中引入活水,穿堂而过,再结合排水防涝、树木灌溉,对了,宅子后面就是飞腾的封地,顺便把封地的水利也顺便做了,一举三得。”
“是很有意思,来,郑叔,我们好好商量一下。”
“好,商量。”郑锦伦满面笑容地说。
从刚到元城的不屑、高傲,变得谦虚、平易近人,郑锦伦在短短几天内就有了质的改变,对郑鹏的印象,从一个运气好的“暴发户”变成可以商讨问题的伙伴。
有时候,郑锦伦还不耻下问:
“飞腾,你这个走廊真有趣,你真决定要这个造形?”
“什么,这个亭子向外突出这么多,飞腾,就怕支力点不够。”
“在大门设置机械,这会不会有点过份?”
“可以啊,飞腾,房子还没修起,就设计了散热取暧,就是某也第一次看到这么有趣的想法,有意思有意思。”
。。。。。。
郑鹏经常有天马行空的想法,一开始感到不可思议,或无法完成,可郑鹏总有办法劝服郑锦伦,总有办法解决一个个问题。
到了后面,郑鹏俨然一个设计师,而郑锦伦是打杂的,幸好郑锦伦没感到一点点不爽,反而跑得屁颠颠的,对他来说,这不是修筑一府普通的宅子,而是在完成一件令人难忘的作品,而郑鹏前卫、天马行空的想法一次次地颠覆郑锦伦的世界观、审美观。
在郑鹏和郑锦伦的努力下,一座美观大方、漂亮实用的宅子慢慢地有了雏形,并不断完善。。。。。。
“张孝嵩回到哪了?”勤政务本楼内,李隆基埋头批着奏折,冷不妨问了一句。
高力士马上恭恭敬敬地回道:“回大家的话,张御史已顺利撤回安西,他上奏折说,处理好西域的事务就会赴京,老奴猜测,不日却可动身。”
李隆基放下手中的御笔,皱着眉头说:“现在才回到安西,朕不是早就让他撤军了吗?”
大食多次上书称臣,纳贡谢罪,李隆基同意了,早在大半年前就下令撤军,怎么现在才回到安西。
脚程太慢了吧。
高力士解释道:“大家,长安到大食,路程遥远,军队在大食分开有些散,深入千里,连破百城,嘿嘿,想必斩获也很丰富,大批战利品需要处理和运送,时间久一些,倒也说得过去。”
“哼,大食的女奴在长安三个月前就有售卖,的确斩获很多”李隆基冷哼一声,指了指桌面上的一堆作了标志的奏折说:“关于张孝嵩的弹劾的奏折也不少,又是战利品又是收受诸部落的好处,还在长安大肆送礼,力士,你收了多少好处?”
“大家”高力士吓得脸色一白,连忙跪下说:“张御史的确给老奴送来一箱金银珠宝,还说是大食贵族缴获过来,老奴把礼退回了,分文不收,要是敢欺骗大家,老奴死无葬身之地。”
高力士的最精明之处,就是居安思危、八面玲珑,知道哪些好处可以收,哪些好处不能收,从张孝嵩出发拨汗那起,做了不少让李隆基不高兴的事,从李隆基的言行举止看得出李隆基对张孝嵩不满,哪里还敢收张孝嵩的好处。
“那么多金银财货,就没动心?”李隆基还是不紧不慢地说。
高力士恭恭敬敬地说:“不敢欺骗大家,老奴的确动过心,不过老奴也知这些钱收着烫手,也就回了,再说老奴现在也不缺钱。”
“哦,不缺钱?此话何解。”
“老奴的俸禄不低,大家也经常赏赐,要花销的地方又不多,没必要收这些可以要犯错误的钱,再说老奴在郑鹏开设的三宝号有分红。”
说到这时,高力士马上解释:“大家,老奴在三宝号有份子,只是挂个名,有人找麻烦时替他照料一下就行,其余的老奴一概不管,更没替他谋取什么特权和福利,请大家明鉴。”
这种事,李隆基早晚会知道,说不定早就知道,只是不点破而己,高力士干脆自己说出来。
李隆基冷哼一声:“要是以权压人,朕早就收拾你了。”
“是,是,是,大家英明。”高力士心中一喜,不过表面还是一脸惊惶地说。
不管怎样,这一关自己算是过了。
看到高力士惶恐的样子,李隆基有些不忍心,亲自扶起他说:“好了,起来吧,你的忠心,朕还是知道的。”
“谢大家。”
李隆基坐下,继续批改奏折,改着改着,突然手上的笔一掷,有些愤愤不平地说:“可恶,不是你弹劾我就是我奏你,要不然就是要钱要物,就没一个让朕高兴的消息吗?”
拨汗那收复了,张孝嵩从大食班师回朝,然而,朝廷内的争议很大,有人认为人要重赏张孝嵩,表彰他在西域的卓越表现,有弹劾他在西域杀戮、受贿、打压弱小部落、生活不检点,也有附属国有天灾人祸,请求大唐救济等,李隆基今天心情不好,脾气也上来了。
主子心情不好,作为下人的自然想方设法哄主子高兴,高力士眼珠子转了转,很快笑嘻嘻地说:“大家,老奴有个好消息,保证大家听到龙颜大悦。”
“哦,是吗,要是朕听了还高兴不起来呢?”
高力士笑嘻嘻地说:“大家把老奴这个月的俸银罚了充公。”
“好,就看看你这田舍奴,有什么好消息,要是朕不满意,不仅这个月的俸禄罚没,下个月的俸禄也充公。”李隆基笑呵呵地说。
两人相识多年,感情早就超越普通的主仆关系,嘴上说是罚钱,可听起来反而像两个知心好友在伴嘴。
当然,那点微不足道的俸禄,对手握大权的高力士来说,不值一提。
“是,是,一切全凭大家的旨意。”
李隆基摆摆手说:“好了,说吧,什么好消息?”
“大家稍候,老奴这就把献宝者领进宫。”
“献宝?”李隆基有些兴致不高地问道。
皇帝富甲天下,皇宫的珍宝库内堆满了奇珍异宝,对李隆基来说,冰冷的金银首饰远不如一个活色生香的美人儿更有吸引力。
一听到是献宝,期望值直线下降。
高力士听出李隆基兴致不高,马上补充道:“大家,这次献的宝,可不是一般的宝贝,非常特别,保证大家会喜欢。”
“哦,是吗?快,朕倒要看一下,是什么样的宝贝让力士这般推崇。”李隆基被高力士一说,马上来了兴趣。
“遵旨。”
很快,一个穿着红色官袍、身材高大的汉子恭恭敬敬地向李隆基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郭卿家,是你?你不是回乡探亲吗,怎么这么快就回京?”李隆基吃惊地说。
眼前跪下的人,不用询问李隆基也认识,正是第一个攻上连城又勇夺武状元的郭子仪,就在不久前,李隆基还亲自宴请郭子仪,勉励了好几句。
郭子仪马上应道:“回陛下的话,微臣尚未归家。”
“未归家?哦,对了,你是来献宝的,郭卿家,平身再说。”李隆基面带笑容、一脸和蔼地说。
第392章。392 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