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子仪拍拍郑鹏的肩膀,一脸正色地说:“刚才开玩笑,三弟,你家里的情况有点复杂,要处理好,现在不少人眼红你,别授人于柄作文章,就是有陛下护着,传出去也有损自己的名声。”
“明白了,大哥。”郑鹏一脸认真地说。
这件事,高力士已经提醒,郭子仪想得很周到,主动提醒。
在孝道深入人心的封建社会,稍有处理不当就会招惹是非,郭子仪能想到这些,不仅仅是因为他考虑得周全,也真把郑鹏当兄弟看。
“当然,有些人的确不值得真心对待”郭子仪眨眨眼补充道:“聪明人有聪明人的做法,对吧?”
这是劝郑鹏要用智慧去处理,聪明人的做法,不是一味的退让和妥协。
“明白!”郑鹏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最倒霉的时候,也把得罪自己最深的郑程开得鸡毛鸭血,现在大势已成,郑鹏哪里会怕他。
兄弟三人又说了一会,然后各自散去:郑鹏回元城受爵田兼处理自己的婚事,郭子仪、库罗继续为武举的复试准备。
别过郭子仪和库罗后,出了长安城,郑鹏径直向东行,经过洛阳、郑州、滑州,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风得意马蹄疾,仅仅过了十四天就进入魏州境内。
距离元城大约还一天的路程,看到天色将晚,郑鹏晚上投宿一间名为金水驿的驿站。
进了驿站,安置住宿后,郑鹏又率人到驿站的大堂准备用餐。
“少爷,小地方就是小地方,在长安驿站人满为患,官阶小一点,别说住上房,就是挤进驿站都不晚,这里驿站空荡荡的,真是有多远差多远。”黄三一边给郑鹏倒茶,一边嘀咕着说。
这时郑鹏才注意到,天快黑了,偌大的金水驿除了驿丞、驿卒,没有其它的客人,大厅内有二十多张饭桌,只有自己这三桌。
郑鹏是主人,自己坐一桌,黄三和阿军坐一桌,剩下的四名健仆婢女坐一桌,此外再没其他人,偏偏驿站大红灯笼高高挂,还点了不少蜡烛,光如白昼,显得有些怪异。
“不至于啊”郑鹏皱着眉头说:“魏州比不上长安洛这些大城,可也很繁华,怎么没客人的?”
金水驿处在官道要道上,这条官道算是连接长安至登州的大动脉,平日人来人往,怎么也不至于没有客人。
不会进了黑店吧?
阿军没说话,只是一只手不自觉搭在刀柄上,警惕地四下张望。
难道是太原王氏回过神,要找自己晦气吧?
就当郑鹏感到疑惑时,突然一个声音从一旁响起:“郑将军左顾右盼,莫非是在找在下?”
这声音有些熟悉,郑鹏扭头一看,只见一个风度翩翩的小郎君从大堂的屏风后面走出,一边走一边“唰”的一声打开纸扇,说不出的潇洒。
声音很熟悉,这个年轻人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郑鹏第一时间就可以肯定自己认识他,可一时就是想不起来。
突然间,郑鹏无意中看到纸扇上有一个龙飞凤舞的“郑”字,心中一个激灵,马上笑着说:“原来是本家兄弟,永阳兄,别来无恙吧?”
终于想起来了,来人是来自荥阳郑氏的郑永阳,当时郑鹏在郭府的兰亭会碰到,聊了一会,郑永阳虽说出自荥阳郑氏,可他为人谦和有礼,并没有在郑鹏面前秀优越、摆架子,郑鹏对他印象不错。
没想到,竟然在这里碰上他。
“难得,难得,郑将军还记得区区在下,真是某的荣幸。”郑永阳眼前一亮,有些惊讶地说。
只是在兰亭会一面之缘,那么久没有交集,郑鹏还能记得起,实属不易。
很给郑永阳面子。
郑鹏马上说:“什么将军,也就是一个虑职,要是永阳兄不介意,唤我一声飞腾即可。”
“那某恭敬不如从命,斗胆叫你一声飞腾了。”
“都是自家兄弟,本应如此”郑鹏对郑永阳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要是不介意,不如坐下说话,我们可以一边吃一边聊。”
郑永阳突然出现在这里,郑鹏已隐隐猜测到他的来意。
早就听说荥阳郑氏注意元城郑氏,一度想拉拢,只是郑鹏出征西域,没有郑鹏表态,荥阳郑氏对跟郑鹏关系不好的元城郑氏忽冷忽热。
现在郑永阳出现,十有八九是来拉拢。
郑永阳笑着坐下,啪的一声合上纸扇:“某喜欢清静,就包了这里跟飞腾好好说说话,没有吓到飞腾吧?”
果然如此!
一个位于重要官道的驿站,怎么可能没客人,原来是郑永阳的手笔。
金水驿比不上长安、洛阳的驿站,可来往的官员也很多,郑永阳居然能包下这里,不经意又秀了一把荥阳郑氏的能力。
“没有,就是有点奇怪而己,正好,我也喜欢清静。”郑鹏一边说,一边挥挥手,让阿军、黄三等人到最远的角落用餐。
郑永阳说过了,他喜欢清静。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某在兰亭会是就很看好飞腾兄,当时就觉得飞腾非池中物,没想到不用三十年,仅是三年飞腾就取得如此成就,真是可喜可贺、可贺可畏。”郑永阳有些感触地说。
谁会想到,三年前一个曾沦为卖肉的年轻人,摇身一变会受勋封爵,据说还跟博陵崔氏正房的女子好事将近。
“哪里,就是走了运而己。”郑鹏谦虚地说。
“是吗?那飞腾真是天眷之人,可以不断地走运,哈哈。”
郑鹏跟着附和笑了笑,然后开门见山地说:“永阳兄,不知这次找我,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郑永阳把玩着手里的茶杯说:“荥阳郑氏与元城郑氏,本是一脉相连、血浓于水,为了庆贺飞腾高升,准备了一份小小的薄礼,不知飞腾赏不赏面。”
“永阳兄是爽快之人,我也不就客套了”郑鹏笑嘻嘻地说:“不瞒永阳兄,我这个人最喜欢就是收礼了,礼呢?”
郑永阳楞了一下,本以来郑鹏会推搪一番,都准备劝词了,没想到郑鹏这么直接,楞了一下,很快意味深长地说:“不急,只要飞腾兄在这里多休息一天,回到元城,自然能看到这份特别的礼物。”
第372章。372 特殊的来客
“人呢,墙角的草拨一下,看着不成样子。”
“小兰,你怎么打扫的,这花养得半死不活的,快,换二盘好的。”
“所有人听着,衣裳要整洁,不能让人看了笑话。”
郑家内,家主郑长铎不时瞩咐着下人,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是为迎接郑鹏重回郑家作准备。
一度风光的元城郑氏,快要沉沦如众人,好不容易出了一个人物,作为家主,郑长铎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虽说一度把郑鹏逐出家门,可内心深处,郑长铎对郑鹏还是宠爱的,要不然也在郑鹏闯下那么多祸后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在郑元业的游说下,为了家族才忍痛割舍。
毕竟是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
“阿耶,看你累得的,一起床就忙到现在,也不歇一下,刚泡的茶,喝一口润一下嗓子再说。”这时郑元业出现,一脸关切地说。
“也好。”郑长铎点点头。
忙了这么久,还真有点渴了,还是老二会体贴人,虽说平日有些不着调。
看到郑长铎喝上茶,郑元业的眼珠子转了转,笑嘻嘻地说:“阿耶,这几天看你都在让下人打扫院房,是等鹏儿回来吧。”
“嗯,是啊,毕竟是一家人,切肉不离皮,鹏儿在外漂泊了那么久,也该回家了。”郑长铎有些感叹地说。
“那是,再不回来,那些上门提亲的媒人,都快把我们郑家的木槛都踩平了。”
这话郑元业倒没有说错,知道郑鹏升官加爵后,上门提亲的媒人有如过江之鲫,特别是一些根本接触不到上流阶层也纷纷请人主动提亲,郑长铎那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只是不知郑鹏的心思怎么样,也不知郑鹏会不会归来,这才忍着没答应。
不管怎么样,这些都是元城郑氏的荣光。
郑元业有些担心地说:“阿耶,我们一厢情愿,你想想,郑鹏出去那么久,无论他是混得好坏,从没写过信回去,要不是他隔三差五托人给大哥送钱送物,还真以为他忘了这里,说不定,憋着劲要给阿耶下马威呢。”
“他敢?”郑长铎眉毛一扬,一脸愤怒地说。
“难说,现在他可是将军,又有爵位”郑元业一脸担忧地说:“就怕他得意形,要给家人脸色,我们这些不要紧,忍忍就过去了,可阿耶不同,要是传出去,只怕。。。。”
郑长铎最看得就是脸面,闻言一脸面带决然地说:“要耍威风找别人耍去,要想在我这老骨头面前耍,那是做梦。”
“阿耶说得对”郑元业趁热打铁地说:“要是鹏儿回来,阿耶不要怕他,还应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无论做到什么官,都要敬老。”
郑元业想得很清楚,以郑鹏对自己父子的态度,回来后肯定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要想过得滋润,最好就是老头子能压得紧郑鹏,因为老头子一向以和为贵,最不愿意看到后辈不团结。
于是,他要在郑鹏回来之前,说服老头子要站稳立场。
郑长铎有些犹豫地说:“可鹏儿是好歹是官,总不能落他脸面吧?”
“就是再大的官,也是阿耶的孙子”郑元业煽风点火地说:“自古以来,哪有长辈迁就晚辈的事,无论他做多大的官,也只能在外面耍官威,家里不是朝堂,也不是官场,进了家门,就得听长辈的话,别以为做官很威风,大唐以忠孝立国,要是他敢不孝,小心官都不能做。”
“没错”郑长铎一脸坚决地说:“他想跟我这老骨头耍威风,我这老骨头还没追究他这些年不敬之罪呢。”
在郑元业的煽动下,郑长铎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
郑元业又怂恿了几句,等到郑长铎的态度变坚决后,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心里暗想:还是老家伙好糊弄,这边有老头子的支持,不怕郑鹏找自己麻烦,挑起老头子跟郑鹏的矛盾,相当于把矛盾转移。
到时自己再跳出来充当和事佬,这样又得双方的人情,可以说一举双得。
劝服老头子后,郑元业感觉有些无聊,随便找个由头,出门寻乐子去了。
搞一个庆贺宴,父子二人从中捞到在大笔好处,腰包有钱,出门又处受到恭维,当然是出门好。
要是在家,老头子一看不顺眼,劈头盖脸又是一顿训斥。
郑元业走后,郑长铎也不去吩咐下人干活了,而是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想着等郑鹏回家,怎么给他来一个下马威。
就在郑长铎搜索枯肠怎么对付郑鹏时,守门的老许突然三步作二步跑进来,一边跑一边大叫道:“阿郎,阿郎。。。”
思索被打断,郑长铎当场有些不高兴地说:“嚎什么,老夫还没死呢。”
要是平日,老许看到家主发脾气,肯定吓得跪下求饶,可此刻他顾不得求饶,而是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阿。。。郎。。。来了。。。来了。”
来了?
郑长铎一下子站起来,有些焦急地说:“怎么回事,是不是鹏儿回来了?”
过年前,郑元家按郑长铎的吩咐,询问郑鹏回来接受爵田和邑户的问题,郑鹏回信说有些公务还没完割完,要过完年才能回来,现在想想,时间也差不多了。
老许终于缓过气,一脸惊喜地说:“阿郎,不是鹏小郎君,是荥阳郑氏的人,这是他的拜帖,请阿郎过目。”
什么,荥阳郑氏的人?
还有拜帖?
郑长铎有些不敢相信地接过拜帖,看了一下,没错,来人是来自荥阳郑氏的郑长寿,从辈分来看,同长郑长铎是同辈。
看到这份拜帖,郑长铎倒吸了一口冷气:辈分相同,然而,地位却是云泥之别,郑长铎出自偏房旁系,郑长寿出自长房嫡系,荥阳郑氏一族,此刻站在门外等候的郑长寿,是荥阳郑系的核心长老,据说还参与修订族谱。
看到这拜帖,郑长铎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拜帖下面还有一份礼单,至于礼单有什么,郑长铎激动得都没顾得看。
“人呢,在哪?”郑长铎马上大声问道。
老许吓了一跳,连忙应道:“回阿郎的话,就在门外候着。”
郑长铎闻言,忍不信踹了他一脚:“田舍奴,还楞着干嘛,快开大门把人迎进来啊。”
第373章。373 衣锦还乡
“不知尊驾大驾光临,有失远迎,真是失礼。”出门确认了来者是荥阳郑氏的郑长寿,郑长铎有些受宠若惊地行礼。
荥阳本家突然来到,事前没有一点征兆,这对平门投石无门的郑长铎来说,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那讨好的表情,很像被冷落多年的小妾,突然被宠幸一样。
激动加兴奋,郑长铎笑得有些僵硬,可并不妨碍他的老脸层层的皱褶子层层打开,有如秋后的菊花一样绽放。
不知为什么,郑长寿来的时候,没有穿金戴银,身上穿着一件圆领长袍,身边只有一名随从,可他眉宇间不经意流露出来的霸气和自信,足以让郑长铎折服。
那是上位者的气势。
“都是本家人,不用客气,永玄(郑长寿的字)突然造访,没打拢到长铎兄的清修吧?”郑长寿微笑地说。
“没,没,永玄兄言重了,能得到像永玄兄这样的贵人光临,寒舍真是蓬壁生辉。”郑长铎连忙应道。
郑长寿呵呵一笑,左右看了一下,点点头说:“不错,这里真是人杰地灵。”
“永玄兄,别站在这里了,请进。”郑长铎弯身对郑长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请”
进门的时候,郑长铎不仅亲自带路,还有意落后小半步,俨然郑长寿的跟班一样。
请座时,郑长铎第一次放弃代表权力的上首位置,而是坐郑长寿的对面,以示敬重。
奉上茶水点心,二人客套了几句,郑长铎知道郑长寿不会贸然跑到这里跟自己聊天,主动开口道:“不知永玄兄大驾光临,有何吩咐?”
郑长寿左右看了一下,笑而不语。
“你们都退下,没我的吩咐,谁也不许进来。”郑长铎会意,马上让所有下人都出去。
看到大堂内只有自己跟郑长铎时,郑长寿放下手中的茶盏,有些淡然地说:“长铎兄真是好福气,元城郑氏出了一个少年人物,这不仅仅是元城郑氏的光荣,荥阳郑氏也于有荣焉,不过鹏小郎君与长铎兄多少有些误会,不知长铎兄准备怎么处置?”
果然是有关郑鹏的问题。
郑长铎心中打了一个激灵,第一反应就是郑长寿出现在这里,会不会跟自己抢人?
偏房旁系出了人才,会让主脲吸纳过去,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事,这样可以不断壮大氏族,让氏族不断壮大、传承,好不容易出了一个人才,郑长铎还真不甘心被人拉走。
“切肉不离皮,一家人哪有隔夜仇”郑长铎一脸认真地说:“当日之举,其实是变相激励,现在鹏儿父母双全,祠堂内供奉的族谱上,也有鹏儿的名字,于情于理,郑家的大门,永远给鹏儿留着。”
郑长寿点点头说:“这话说得在理,郑氏的子孙,自然不能流浪在外,这里没有外人,某就开门见山吧,长铎兄,要是郑鹏回到,你准备如何待他?”
“只要鹏儿认个错,以往的事就一笔勾消。”郑长铎大方地说。
“哦”郑长寿只是应了一声,并没有说话。
郑长铎也不知对方到底什么意思,犹豫一下,很快说道:“元城郑氏的家主之位,以后也是要传给鹏儿的。”
说到家主之位,郑长寿终于有了反应,一下子坐正身子,不客气地说:“既然是传,为何不早些传呢?”
“永玄兄的意思是?”郑长铎有些迟疑地说。
郑长寿的意思,好像是让自己现在就把家主之位传给郑鹏,虽说郑长寿来自荥阳郑氏,可现在也管得太宽了吧。
“让贤是一件美事,舜帝的禅让,成就了大禹,也成就了华夏的第一任天子;宋王李成器的让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