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贤王 >

第170章

大宋贤王-第170章

小说: 大宋贤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此处杨凡不禁松了口气,回过神来后望了一眼有些萧瑟的初冬,不禁走到门前喃喃道“漫长的寒冬还未过去,而那温暖的春天有何时才能到来呢?”
  “大人,马三宝来了。”李元芳站在一边小声的说道。
  “让他进来……
  “是!
  再次见到马三宝这小子,杨凡还是很欣慰的,多日不见很明显胖了一圈,看着滴溜乱转的大眼珠子,杨凡笑骂道“见了侯爷不知道行个礼,是不是升为正六品振威校尉后就骄傲了?”
  马三宝嘻嘻一笑,抱了抱拳说“侯爷说的哪里的话,小的就是在浑也不敢对侯爷不敬啊,不过今天小的来的确是有一件好事要告诉侯爷的,保证您听了后,一定不会在计较小的无礼。
  “哦?什么好事啊?说出来听听,如果的确是大好事,本侯还有权限任命五品以下的官员的。”对于马三宝的能力,杨凡时非常的看重的,因此对于他所说的好事比较好奇。
  见很少许愿的侯爷发了话,马三宝脸上一喜,神神秘秘的说道“侯爷有所不知,当初您留下的图纸,经过卑职的改良,已经做出来了不少长柄手榴弹。
  这玩意的确威力巨大,拔了线后可以扔出十几丈远,通过火药的爆炸,杀伤力非同一般,而且卑职想过这玩意主要是靠爆炸力来增加伤害,要是用铁皮包住,一旦爆炸,那岂不是靠四散的铁片威力更大一些?”于是卑职就弄了几个一试,您猜怎么着?”
  “少废话,快说!”
  马三宝悻悻的摸了摸头说道“果然威力又大了许多,方圆两张内的猪活活的炸死了,那动静绝对比打雷都响,您想想要是一万个人一齐扔那又是什么效果……侯爷……侯爷?
  马三宝正吐沫横飞的说呢,结果就看见侯爷愣住了,晃了晃手后,杨凡才回过神来,心里也是吃惊不小,当初只是随意的画了一幅,也没指望能做出来,没想到马三宝这家伙居然做出来了,这种长柄手榴弹不就是后世八路军的神器嘛。
  踹了马上宝一脚后,杨凡难得的夸了一次马三宝,激动的说道“行啊马三宝,看来游击将军这顶正五品的帽子你是跑不了了,其他人也都官升一级,回去好好的给我弄,越多越好知道了吗?”
  马三宝乐的鼻涕泡都出来了,别人都是几年才能升上一级,自己这才短短的几年不到,就坐到了五品的位置,真是祖坟冒青烟了。“侯爷放心,什么该干,什么不敢干,小的心里有数,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小的就回去了。”
  “不忙,先跟我说说武器装备的事情后,我让高义陪你去趟兵部,把你们这次有功的官职报备一下。”
  马三宝应了一声便说道“侯爷既然想知道武器装备的事情,小的不敢隐瞒,自从燧发枪的资格被兵工厂夺去后,咱们武研司就只保留了五百条样品,由于精力有限,到现在也没有改造升级过,至于红衣大炮由于您的吩咐,现在知道的人并不多。
  直到现在也不过才造出二十门大炮,除了两门重达两千斤,五寸口径的重炮外,其他十八门都是按照您的吩咐造的,重量八百斤,口径三寸的虎蹲炮。
  炮弹为实心弹和开花弹、散弹三种,威力绝对算的上厉害无比,要不是因为千牛卫大营位置严密,这种大炮早就被别人抢走了。”
  杨凡满意的拍了拍马三宝的肩膀“回去继续造吧,如果需要资金,可以继续去找李小二要,大炮和手榴弹这两件事就不要往外说了,大战之前我们要保守秘密。去忙吧。”
  “卑职告退!……


第三百六十六章 开封保卫战——黄河防线
  自从知道自家的本钱后,杨凡突然变得有信心了许多,当白月告诉自己杨家的库房里的银子已经有一百八十万贯时,杨凡突然就放心了,连自己这个不贪钱的侯爷都这么富裕,更不用说朝中的那些肥猪了。
  俗话说任你武功在高,也怕菜刀,自家不但有菜刀还有大炮,还怕的谁来,想到此处杨凡终于放下了心中巨石,不过一想到自己身为京师四壁防御副使,理应干点什么,不能所有的东西都要靠老师去组织,既然他老人家正在组织汴梁外城的城防,那么自己就应该去看看黄河防线了,历史上的杜充就是靠决黄河来阻击金人的,最后不但金人没挡住,反而把大宋百姓祸害的非常残。
  “元芳啊,备马,咱们带着卫队去黄河防线看看去。”
  “是大人……
  京师汴梁作为大宋的国都已经长达一百六十八年,历经八代帝王。东京城周阔六十余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一百五十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并享有富甲天下的美誉。
  虽然金人带来的战火,让这座庞大的帝都暂时沉默了下去,但是原有的格局注定其依旧繁华无比,寒风萧瑟的御街之上依旧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突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快看,这是谁啊,出行这么大的阵仗,好像不是禁军吧。
  这时旁边的人撇嘴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听说这是千牛卫的队伍,看这近千人的队伍,估计是那位杨大将军出行了,哎,我听说这位杨大将军啊可不得了了,当初凭借着百十来号人,愣是将十万金人打的屁股尿流,你说厉害不厉害。
  这么厉害啊……可是我……
  ……
  千牛卫过道,百姓自然要躲到一边让出位置来,不过对于传说中长着豹头虎面的杨大将军,他们还是很好奇的,并站在一边议论纷纷。而事主杨凡则缩在轿中,双手拢在一起睡着了。
  一路上出了北外城门后,千牛卫队便徐徐的向黄河防线进发。
  ……
  黄河南岸宋军大营。
  “报……!传令兵进帐后单膝跪地禀报道”启禀杜将军,京师四壁防御副使已到大营二里外!”
  “咣当,什么!”
  一身胖肉的杜充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他怎么来了?”
  传令兵犹豫了一下低下了头”卑职不知。”
  杜充此刻心中是又惊又怕,当初的一个芝麻大点的小官,转眼间就需要自己仰望了,在一想到其千牛卫的身份,顿时吃了一惊,难道自己通敌收贿赂的消息被千牛卫知道了?”想到此处也顾不得擦汗了,急忙带着两名副将去迎接副使大人。
  “末将相州留守,黄河防线都指挥使杜充,参见京师四壁防御副使大人!……“等到千牛卫队行走到大营前时,杜充带着人跪了下去,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跪了片刻之后,杜充发现居然没人吱声,当即脸色变了变再次喊道“末将杜充参见副使大人!”
  果然这一回还是没动静,杜充不禁将眼神投向了轿子旁的李元芳“这位将军,不知道杨大人……
  杜充毕竟是一州留守,其地位仅次于宣抚使,也不好让其久跪在地,当即对着轿内说了两声“大人?大人?咱们到地方了。”
  “啊,到地方了吗?
  说着话的功夫杨凡便打着哈气走了出来,一眼就看见跪倒在地的杜充等人,当即打着哈哈说道哎呀呀,杜将军赶快免礼,都怪本官昨夜没睡好,这才贪睡了些,还望杜将军不要多怪啊……哈哈……
  杜充站起来后也不敢去揉揉发麻的膝盖,陪着笑说“副使大人哪里的话,您能来前线已经是末将等人的荣耀了,副使大人请进大帐,末将这就命人给您准备接风洗尘。
  不料杨凡笑着摆摆手。”不必了杜将军,本侯是来视察前线部署的,你们就随我随处的看看吧,如何?”
  “这个,末将自然从命就是。
  杨凡嗯了一声,便带着一队卫队随着杜充四处转悠,由于五万大军都是部署在黄河沿岸一带,所以当杨凡等人巡视的时候,便见到南岸到处都是随风飘扬的旗帜,以及手持长矛的兵丁。
  如果光是看场面的话,还是不错的,可是随着转悠的越多,杨凡的眉头就皱的越深,既然是凭借着黄河天险守河,那自然要有远攻武器,可是杨凡扫视了一遍,发现大部分都是弓箭,这玩意如何能将正在渡河的金人射死?
  更为主要的是五万大军除了站在黄河岸边外,几乎没有别的作为,难道拿着长矛等金人过了河在与其决战?“咳咳,这个杜将军如此部署恐怕不妥吧,要知道金人善于骑射,在陆地上可以说如狼似虎,而你我都知道当他们过河时才是最脆弱的时候,可是我怎么看不见大军的远程武器呢?
  杜充心中一颤,急忙陪着笑脸说道”大人说的是,是末将疏忽了,原本以为金人不善水,想要等到其晕船上岸的那一刻在于其动手,没想到却落入了下成,末将这就命人将床弩调来。
  杨凡嗯了一声“不但要将大量的床弩调来,还要将三弓床弩调来,直到沿着黄河岸部署完毕,我只给你们五个时辰的时间,如果延误了必定军法从事!明白了没有?
  杜充心中暗自叫苦,虽说调集床弩并不费事,可是大量的部署五个时辰哪里能够,想到此处便为难的说道“副使大人,五个时辰恐怕不妥吧,手下的将士们由于部署众多,恐怕还得费些时间才是。
  “哼,杜将军,我能给你时间部署,金人能给你时间部署吗?谁能知道金人会在什么时候渡河?不用在多说了,从即刻起立即调集一千副床弩以及一百副三弓床弩来,准备应对金人的渡河。
  “末将遵命!
  杨凡四周看了一遍,在结合敌军登陆的特点,想了一下说道”还有,金人渡河必然会兴造船只运兵和战马,所以我们绝不能让其战船靠近黄河岸边,你马上命大军立即砍伐一些木桩,尖子冲向河中,让他们渡河上岸不要那么容易,明白了没有?”
  “末将明白!……
  等到杜充传达命令回来后,杨凡这才脸上有了一点笑意,站在河边迎着冷风向对面望去,叹息一声“金人渡河恐怕用不了几天了,没看见他们那边帐篷林立,船舶靠岸么,走吧,咱们回大营再说。
  简单的听杜充汇报了前线的形势后,杨凡便接管了这里,身为京师四壁防御副使,自然有权统辖京师之地的军队,并且不受枢密院的虎符牵制。
  夜深,黄河南岸大营中,到处都是打着火把的巡逻兵,而杨凡的中军大帐,则坐落在高坡上,俯视着黄河南岸以及黄河。满脸杀气的千余名千牛卫则拱卫在大帐四周。
  此刻大帐内杨凡坐在大案后好似在等着什么,直到夜越发的深了后,杨凡才睁开了眼睛,望向眼前的将领。”说吧,有什么消息。”
  “回上将军的话,卑职乃是千牛卫的暗线,明面的身份是杜充的副将,负责大军的粮草管理。”
  杨凡点点头“能做到这个位置的确不容易,如果你立了功,本侯可以保你以后的成就绝不会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副指挥使如何?
  名叫刘仲的副将闻言感激的抱了抱拳:多谢侯爷栽培,末将有事禀报。”说完四周看了一眼便来到杨凡耳边小声的嘀咕了几句。杨凡听了后不动声色的点点头“你下去吧,要密切关注杜充以及那几位将领的动静,知道吗?”
  “末将遵命!……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触即发!
  “刘仲啊,这些日子你多盯着点姓杨的,这老小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咱们可别落下什么把柄让他抓住了,一旦被抓住了可没咱们什么好啊,唉,也不知道朝廷怎么想的,居然派这么个毛头小子来,能顶什么用啊,当初在河北与金人作战时你也看见了,那铁浮屠哪里是咱们能抵挡的,真怕哪天金人要是渡过黄河了该怎么办啊。”
  手按战刀的刘仲陪着走了几步,指着黄河说:杜将军说的甚是有道理,当初与金人交战的惨状我也看见了,兄弟们死的太惨了,原本黄河水湍急汹涌还能抵挡一阵金人,可惜进入初冬后,黄河渐渐的平静下来,也不知道等金人渡河时还能不能挡住金人的步伐。
  “哼,本将军也知道黄河水只能阻挡一时,正要有所作为,可惜姓杨的来了,狗屁不懂不说,还胡乱弄了一些木头桩子和床弩,金人是那么好杀的吗,要是都那么容易我在相州的时候就杀了,哪里轮到他来指手画脚。”
  刘仲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愤慨的哀叹了一声“以杜将军如韩信般的才华必然会胸有点墨,岂能是那姓杨的小儿所能比的,您吃的盐恐怕都比他姓杨的吃的饭都多,只是不知杜将军的良策是什么?也好让末将敬仰一番。
  说起良策杜充就一阵阵的得意,手按着战刀踢了一脚河边的木棍说道:金人的战力强悍之极,已非凡力所能阻挡,所以本将军苦思良久,才想出一条绝好的计策,那就是掘了黄河,利用咆哮的黄河水淹了金人,量他铁浮屠再是威力无比也挡不住黄河水的威力吧……哈哈哈……
  刘仲心中大感震惊,急忙低下头抱拳说道“杜将军的良策的确威力无比,只是一旦掘了黄河,能淹死多少金人不说,但是下游的几十万百姓必然会遭了水灾呀。”
  杜充故作伤感的叹了口气,也没有怪罪刘仲的顶撞,指着河对面说道“本将军也不想这么做啊,可是一旦金人渡过了黄河,所造成的屠杀难道还比黄河水淹差吗?所以为了大宋江山社稷,只有我们来背负这个骂名了,佛家不是说了吗,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对于杜充的无耻刘仲是见识到了,什么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说的好听点无非就是怕金人渡过黄河找自己麻烦,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将黄河掘了,至于死点百姓则就不在考虑范围了,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个地步。
  “可是,杨副使恐怕不会同意吧,倒时候要是让他知道了,后果可是很严重啊,杜将军。”不料杜充摆摆手,“不要紧,一旦金人渡过他姓杨的只定会回到城里,到那时候我就会下令掘了黄河,然后把这个责任推到金人身上就行了,量朝廷也不敢去问询金人。
  刘仲心中记下这些东西后,便找了个由头告退了杜充,去了大营安排防务,没办法谁让侯爷安排了如此大量的整改任务。
  ……
  黄河,一条贯穿千百年历史岁月的长河,时而咆哮着滚滚东去,时而犹如饱经沧桑的老人平淡的驻足守望,正是这样一条河流孕育了华夏大地数千年的人类文明。
  此时此刻杨凡很想站在山坡上吟诗一首,可是放眼望去,铁甲连营的金军大帐就在河对面,隐隐约约中可以看见金人虎视眈眈的望着这边,不用想也能知道眼中发出的是怎样的一种兴奋。
  “元芳啊,你看金人的大营就安扎在黄河岸边,初步估计至少有四万于人,这样的阵列明显是看不起我大宋军队呀,不但连基本的防御没有,就连像样的侦查都没有安排,金人的胆子可是够大的了。”
  李元芳眺望过去,只见金人的帐篷密密麻麻的扎在岸边,的确是一点防备都没有,只要能从河中过去必然可以偷袭成功,可是换句话说湍急的黄河,金人尚且不敢过,更不用说被打怕的宋军了,只要金人别过来宋军就烧高香了。
  “大人,按照军法阵列来讲,金人的确是漏洞百出,您的意思是?……
  ‘取地图来!”
  “是!”
  ……
  当李元芳将军事地图铺开后,杨凡指着地图说道“你看这里乃是李固渡口,位于大名府魏县西南三十里外,是金人唯一渡过黄河的地方,金人的前锋几万大军想要度过黄河,收集的船舶必然排列在那里,只要我们能够将这些船只炸掉,那么必然可以将金人阻挡于黄河北岸。
  见侯爷说的兴起,李元芳尴尬的解释了一句”侯爷,您想调东海舰队进入黄河偷袭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