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412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412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不列颠人带来东吁、柔佛等地方的大商人也不足为奇,他们甚至连黑色皮肤的仆人都有。”他的手下官吏答道。
    “你说的也是,谁知道这些商人来来往往是为了什么。只要他们乖乖待在港口,缴足关税就可以了。”海关官员对于出现在这里的陈邦彦等人怀疑一闪而逝,果然没有多加留意,因为每年到来苏拉特进行贸易的商人可能不尽相同。

第一千零一百二十八章 征服莫卧儿的野心
    “这里便是我们的的工坊,雇佣了不少的当地的低级种姓或者说祖祖辈辈从事纺织业的人来工作,所需要支付的酬劳很低,因此棉纺织品的成本也很低。不过他们只有高级种姓的人拥有资格和金钱接受教育,低级种姓的劳动力素质并不高,从事重复的工作倒还可以,却难以担任管理者,我们东印度公司也不允许他们成为管理者,他们只要卖命帮我们生产出我们需要的土布即可。”佛朗西斯日将陈邦彦带至苏拉特港口的手工作坊,里面有织布机还有大量被雇佣的手工业者。
    这些干瘦而显得卑微的被雇佣者在一刻不停地织布,偷偷用余光瞥了进来的人一眼。在他们金发碧眼的雇主旁边,站着几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人,似乎金发碧眼的雇主对他们还要恭敬有加。
    “此地的光线充足,盛产优质的棉花,加工生产出来的棉纱在纺织过程中不容易断线,而且织物光泽鲜亮。每年生产出来的棉织品,大部分运回欧洲,还有一部分卖到南洋,甚至华夏。东印度的纬度很低,棉花产区又靠近海岸线,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佛朗西斯日感叹道。
    “他们哪一片地区盛产棉花?”陈邦彦说道。
    “德干高原西北部还有北部一些地方。葡萄牙人建立了一块孟买堡的地方,距离这里只有150英里,那里似乎比苏拉特更加适合充当在西海岸的据点。我们可以想办法夺走孟买堡和驱逐葡萄牙人,巩固我们东印度公司在西海岸的地位。”佛朗西斯日怂恿陈邦彦去夺取葡萄牙人设立在此地的永久堡垒。
    “除了西海岸,还有两个地方应该夺取。经过我三年来在东印度的考察,这块地方合适控制东海岸的贸易,还有这里适合控制孟加拉地方。孟加拉是莫卧儿皇帝视为帝国的宝库,那里有平坦肥沃的恒河平原、大量听话的人口。”
    “只要控制了这三个重要的地区,相当于从三面夹击莫卧儿帝国,完全控制了大海,然后我们东印度公司再逐步往内陆渗透。”佛朗西斯日展开一幅简陋的地图,上面有印度半岛的轮廓,还有佛朗西斯日在上面的圈圈点点,似乎他对莫卧儿帝国深有研究。
    陈邦彦没有想到这个苏拉特工坊的管理者竟然对莫卧儿有如此深刻的了解,而且还早就做好了垄断莫卧儿海岸线的打算。
    “西海岸还能够夺取葡萄牙人的据点,东海岸和孟加拉地区是莫卧儿人的地盘,怕是会惹怒他们,我们暂时还不想要招惹莫卧儿皇帝。不是我们没法击溃他们,而是现在腾不出精力。”陈邦彦说道。
    佛朗西斯日摇了摇头,虽然九州军最近几年开始向海洋扩张,但是打开别人国门的经验和已经向海外探索数十年和上百年的欧洲海权国家相比还不够丰富,还停留在靠武力来打开海外市场的层次。
    “这里的领主鼠目寸光,只需要花费几百英镑就可以在沿海地方买下一大片土地作为据点。在这片地方,没有什么事情是黄金和白银做不到的,做不到只可能是钱不够。”佛朗西斯日说道。
    “有点意思……”陈邦彦见佛朗西斯日这么热衷于彻底控制庞大的莫卧儿海上贸易,琢磨着给军部提交的报告有了着落。
    只要从佛朗西斯日那里打听来足够的情报,这份报告算是完成了一半。
    佛朗西斯日又和陈邦彦在苏拉特港口内的其他工坊逛了一圈。
    陈邦彦过来接收东印度公司在这里的资产,所要了解的是东印度公司的现况、扩张和发展的方向,还有莫卧儿帝国这边的局势以及风土人情。
    “这里有些人将牛视为神圣的动物,还有崇拜象头神,还有些人不吃猪肉,形态复杂,一定要多加注意,否则会引起当地人对你们的不满。”佛朗西斯日带陈邦彦到自己的住所用餐,对他说道,“相比之下我们就没有那么多禁忌。”
    “我需要向我们的官府,也就是公司的大股东提交一份报告,请你协助草拟报告,将这里的情况详细上报到高层,让他们决定如何在这里扩大东印度公司的影响力。我相信如果你的报告能够派上用场的话,你本人也会被我们的高层任用。”陈邦彦对他说道。
    “乐意至极!”佛朗西斯日也想要在新的大股东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能,而且新的大股东似乎比原本的股东有征服东印度的野心,与他的计划不谋而合。
    “这里有广阔的土地和庞大的人口,有土地就有产出,能够为我们棉花、生丝、茶叶,他们孟加拉的地方从华夏那里学来了种植桑树和养蚕的方法,也能够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丝绸。莫卧儿的皇帝在这片次大陆上不可战胜,但是他们在海上无能,他们的战船和火炮在我们看来是无力和可笑的。但是商馆不能够只建立在大海上,我们担心陆地上的货栈和工坊被他们陆地上的大军包围,所以尽可能讨好莫卧儿的皇帝。”佛朗西斯日听说自己的见解能够出传达给东印度公司新的大股东,于是更加兴致勃勃地阐述现在东印度公司面临的情况。
    “如果在此地修筑棱堡是否能够得到允许?”陈邦彦问道。
    “在苏拉特这种有他们官员管理的地方修筑棱堡会被他们的皇帝视为对他权威的挑衅。但如果是买下的无人之地,则完全可以修筑棱堡。但修筑坚固的堡垒对于抵挡拥有数十万军队的莫卧儿皇帝来说无济于事,每年的季风就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的援军无法做到全年都能够前来支援。他们还有从奥斯曼、波斯、尼德兰人那里购买火炮,商人们只要有利可图,甚至将火枪和火炮卖给非洲和美洲的土著部落,用来对付其他国家的商人势力。所以除非我们能够常年在莫卧儿拥有一支军队,我们才能够和莫卧儿皇帝翻脸,否则还是要乖乖夹起尾巴做人。”佛朗西斯日说道。

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九章 危险的风暴角
    乌云密蔽,在大洋深处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细长的岩石岬角像一把利剑直插入海底,强劲的掀起惊涛骇浪,拍打着岩岬,浪花粉碎!大帆船在狂风巨浪中上下起伏,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
    李晋德他们带领着的船队来到了非洲大陆南端的风暴角,海面狂风大作,惊涛骇浪,让整支船队上到船长下到水手无不胆战心惊。
    即使是第四次经过风暴角的皇太子号风帆战列舰上面的水手都小心翼翼地在风浪中航行。战列舰的舰长脸色凝重,心里祈祷北冰洋深处的风暴千万不要蔓延到这里。
    “上帝保佑,上帝保佑!”水手们紧紧地抓住了身边的固定物,望着大洋深处雷声大作的地方,不停叨叨自语。
    风暴角可不是善茬!这里位于强劲的西风带,印度洋的莫桑比克厄加勒斯暖流和来自南极洲水域的本格拉洋流寒流在附近汇合,没有大陆作为屏障,常年风势极大,而且天气不好的时候海况更加恶劣!
    如果是晴空万里,船队也许可以有惊无险地经过风暴角,但若是在这里遇到了海上风暴,以帆船的脆弱,说不定会整支船队全部覆灭!
    “呕——!”身份高贵的康普顿伯爵此时抱着木桶呕吐不止,巨大的风浪让帆船大幅度摇摆和倾斜,没有经历过如此恶劣情况的他万分难受。
    “一百多年前,葡萄牙的迪亚士船长在探索新航路的时候,就在这片海域遭遇了大风浪,几使整个船队覆没,最后巨浪把幸存船只推到岬角上,他们的船队才遂延存下来。我们很有可能会遭遇比那个时候还要恶劣的情况,虽说我们现在的帆船比起一百多年前的船只要巨大和坚固,但在风暴角遇到真正的海上风暴的话,无异于飞蛾扑火……”皇家太子号舰长的脸色铁青,显然是不安到了极点。
    康普顿伯爵抱着木桶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我们来的时候好望角正值晴天丽日,青蓝色的大海蔚为壮观,怎么返程就要迎上风暴。”
    “大概是上帝给予我们的考核吧。但愿大洋深处的风暴不要波及到好望角,还有不要出现杀人浪。要是遇到杀人浪,我们就回不到不列颠了。”舰长语气中几乎带着哭腔。
    一个在大西洋上和西班牙军舰、加勒比海盗战斗的船长如此沮丧,康普顿伯爵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杀人浪是什么?”
    “一种极其可怕的海浪,这种波浪弱的时候有20英尺高,强的时候有50英尺甚至更高,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可以轻易地吞噬过往的船只。迪亚士几次来往好望角,最终在一次航行中于这片海域丧生,据说当时他的船队就是遭遇了好望角常见的‘杀人浪’。不止如此,根据一些船长的记载,附近还会出现旋转浪,让普通船只难以脱困……”舰长说出风暴角危险之处,让康普顿伯爵为之色变。
    “可有什么良策应对这样的局面?”康普顿伯爵问道。
    “只有尽快脱离这片海域了,剩下的便是向上帝祈祷。”舰长说道。
    李晋德在内的一批华夏商人因为狂风巨浪引发的颠簸而东倒西歪,一个个脸色苍白。
    “上得山多终遇虎,这回真是要遭殃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风浪!”一些没有经过风暴角的商人直呼不妙。
    李晋德同样为现在的处境而担忧,他到过伦敦城一次,又在对方的船只护送下返回华夏,这是他第三次途径风暴角。但是他之前两次经过风暴角的时候是晴天,风浪还能够承受,而这一次似乎有遇到暴风雨的危险。
    若是真的在风暴角遇到大风暴,别说五六十艘船只,就是几百艘风帆船只组成的船队在仿佛天灾般的巨大风浪面前同样无济于事!
    “娘亲、萨琳娜还有颖儿,估计我对不住你们了,如果在这里遇难,可能是上天的捉弄吧。我还辜负了军主大人的期待,这可是超过一百万银两的投资,难道要全部功亏一篑吗?”李晋德面对可能随时而来的危险,做好了与风浪搏斗的准备。
    孙旭、阮有进、阮有镒等海军军官带领的第四舰队同样遭遇了第四舰队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他们以前在旅顺卫的近海地区训练,还没有遇过如此复杂的海况!
    “大海真是令人生畏,如此恶劣的情形,怕不是我们第四舰队才刚成立不久就要覆灭了……”第四舰队的司令官孙旭幽幽叹道,船头击碎的浪花都溅到了他的脸上。
    现在大洋深处的风暴还没有来临,风暴角的劲风掀起的海浪已经让战列舰摇摆不定,白色的浪花在甲板上飞溅,不少水手的军帽都被巨浪带走。
    要是第四舰队都还没有建立什么功劳就被风暴摧毁,孙旭他就成为了九州军史上最窝囊的舰队司令,一个第一次远洋航行便葬身大海的舰长。
    “所有人都固定好位置,不要在甲板上随意走动!风暴还没有到来,目前的大浪还不至于将船只掀翻!”海军军官在下达命令,让海军士兵和水手们各司其职,应对可能到来的风暴。
    以目前的风浪,这支六十多艘大帆船的船队就是想要鼓足风帆脱离这里都不可能,他们也不敢冒着触礁的危险强行靠岸。
    要是没有了船只,他们流落在风暴角,可能要在这里当一段时间野人等待救援。而且船只上还有补给品、火药、铁器,没有了物资能不能在风暴角这片不毛之地活下来还是一个问题。
    与第四舰队还算是从容的应对,西方公司的贸易船只上面的商人和水手就显得手忙脚乱,他们不知道能不能逃过此劫。
    风暴角的海洋深处正在酝酿暴风雨,整支船队在等待着暴风雨的审判。要是他们在风暴角折戟沉沙,那么第一次由东方组织的大规模船队就无法抵达欧洲。

第一千零一百三十章 葡萄牙人的种植园(上)
    “这里的海面真是壮观,要是永远没有可怕的风浪就好了。”
    众多华夏商人聚集在甲板的一侧眺望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夹角方向,所望之处无边无际,大海蔚蓝一片、波澜起伏,浪花拍打着怪石嶙峋的海岸。
    他们这支船队在风暴角遭遇了大风浪,不过幸运的是大洋深处的风暴并没有袭击风暴角,船队位于风暴的边缘,与风暴擦肩而过。
    当船队脱离了大洋深处风暴的影响范围之后,晴空万里,船队又离开了风暴角,沿着西非海岸向北航行。
    劫后余生的众人不禁庆幸没有被风暴波及,在欣赏无边大海上的美景。
    “真是上苍的眷顾,我们竟然刚好在风暴的外围绕过,否则我看当地的巨浪说不定有三四丈高,激起的浪花高达六七丈都不无可能,那样的巨浪说不定我们一艘船只都逃不掉……”几个商人过来向李晋德搭话,发现李晋德正在翻看一张照片,“这便是京城最新出现的东西,叫做相片的新玩意?”
    “对,这是个很珍贵的东西,特别是对于我们经常出门在外的人来说。”李晋德将一张黑白相片向展示给同行的商人,上面是他临行前到照相馆拍的照片。
    “有了这个叫做照片的东西,我们出门在外还可以时常翻看妻儿的模样,倒是可以藉慰一番。”众人在这个时候发现了照片的好处,远行的时候可以随身携带在身边!
    “不错吧?”李晋德收回黑白照片,他对于京城出现的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说实话前往西洋的航路也太过遥远,而且凶险万分,刚才我们就差点遇难了。还有船上的食物真是相当难吃,幸好在沿途航线上有西洋人设立的货栈可以补充到新鲜的食物。”不少华夏商人对这次满怀期待的航行抱怨。
    他们想要模仿郑和一样下西洋,也想要领略一下陌生的异域风情,只是海上长达数月的航行让他们备受煎熬。
    还好从东南沿海到红海的航线经过了阿拉伯商人、印度商人、华夏商人上千年的开辟已经很成熟,印度到欧洲的航线经过葡萄牙、西班牙人上百年的摸索和在西非海岸建立补给站,也不算是陌生的海域。
    只有北冰洋和南极洲的航道探索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正因为远洋贸易的风险太大,他们西洋人才会率先成立公司合伙做生意,就算船队在途中遭遇风暴沉没,对于每个出钱的人来说只是损失了出的钱,不会是灭顶之灾。出资的商人甚至不需要亲自跟船,只要委托一个值得信任的船长带领船队就可以了。”李晋德说道。
    “这就是军主大人为什么要求成立公司的原因?要是利润足够丰厚,找一群玩命之徒来冒险进行远洋倒还值得。”几个大商人点点头。
    对于他们商人来说利益至上,任何商业活动都存在风险,只要收益大于风险,他们就会考虑去做。
    这支浩浩荡荡的船队顺着西非海岸线一路向北航行,在到达欧洲海域之前,他们在葡萄牙人占领的圣多美岛进行补给。
    当位于几内亚湾圣多美岛上的葡萄牙人看到这么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驶进圣多美岛码头的时候都被吓了一大跳。
    管理圣多美岛的总督见到来的船队之中有的船只挂着不列颠的国旗,还有船只挂着貔貅旗帜和龙旗。
    没有去过东方的圣多美岛对与东方的标识一无所知,但是他认得战船上面的火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