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411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411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打蓝素丹国还真是令人苦恼,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彻底打败他们。”海军部的后勤人员说道。
    “我们南洋舰队需要控制的领域太大,而战列舰加上炮船不过十多艘而已。要用十多艘战船控制庞大的海域,我们有力未逮。”陈邦彦说道。
    “可不是么,我们南洋重要的据点就有会安港、马六甲、巴达维亚、马尼拉、曼谷、汶莱等等,平均下来每一个重要港口我们只有两艘战船应付。唯一值得庆幸的便是这些重要的港口不需要同时出兵,否则我们可没有那么多兵力调动来对付马打蓝素丹国。”海军基地的士兵都为自己的兵力匮乏而烦恼。
    南洋全面战争过后,九州军夺取了欧洲殖民者占据的几个重要据点,包括马六甲、马尼拉、巴达维亚,同时摧毁了东南亚的几个强大的王国,安南、暹罗、真腊、东吁、占城。
    然而这不意味着九州军能够实现对南洋诸岛的完全控制。南洋的地形复杂,特别是香料群岛,有很多荒芜不毛之地,还有危险的沼泽和泥潭,形成了零星的州邦和素丹国。马打蓝素丹国便是爪哇岛中部、东部最为强大的王国,占领了除巴达维亚以外爪哇岛中部、东部的广泛土地。
    拥有东方君主集权统治模式的马打蓝素丹国随着领土逐渐扩大,扩张的野心也因此膨胀,几年前两次发动数万人攻打还在尼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的巴达维亚。不过马打蓝素丹国的两次袭击巴达维亚的计划被总督科恩、东瀛浪人和被包围在巴达维亚的各国商人联合击溃。
    在九州军代替尼德兰人控制巴达维亚之后,巴达维亚成为了南洋行省的治所,香料贸易聚集地,九州军对于爪哇岛的影响力更甚于尼德兰东印度公司,还派出舰队攻打马打蓝素丹国在沿海的贸易港口,以实现对香料贸易的完全垄断。
    马打蓝素丹国的国王因此被激怒,同时对取代尼德兰人的华夏人感到恐惧,于是从爪哇岛的直辖领地内召集壮丁和木帆船发动对巴达维亚的第三次大规模进攻。双方在巴达维亚等几个爪哇岛沿海边缘的港口进行战争,让南洋行省的官员感到头疼不已。南洋舰队也派出了主力船队前去参与巴达维亚的战争。
    马打蓝素丹国的帆船技术还是从明朝东南沿海传过去的硬帆,而且是民间使用的渔船和商船,相当于用小型的渔船和商船在和武装了几十门舰炮的南洋舰队战列舰对抗,海战上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悬念。
    不过马打蓝素丹国在陆地上占据了优势,他们擅长于丛林、沼泽地形,人数众多。
    “当初尼德兰人将巴达维亚当做要塞来精心建设,我们又在这上面的基础之上花费大量的人力扩大了城市的范围,修筑堡垒。他们是肯定不可能攻克巴达维亚。但他们持续不断的骚扰我们的贸易,给我们造成了不少的麻烦。我们还想要在当地建立种植园,可是一旦进入较深处的丛林地方,就会遭到他们土著的伏击。”陈邦彦舀了一勺干净的淡水,仍有微词。
    “南洋这种地方部落、方言、信仰众多,又地形复杂,统治这里入不敷出,不如占据重要港口,开辟几个种植园便好了。”基地负责后勤补给的军官在一旁应和。
    每次与马打蓝素丹国这种本土的土著王国发生冲突,南洋舰队都会损失部分兵力。在这个时代受到重伤的士兵死亡率很高,而且南洋舰队的士兵都是帝国的精锐,每折损一个人都是不小的损失。
    “现在南洋行省的目标就是垄断海洋,至于岛屿腹地,慢慢渗透。”陈邦彦说道。
    他们几个人在休息期间闲谈之时,南洋舰队总部的一个海军中尉过来找到陈邦彦:“司令官知道你返回来以后,令我通知你前去总部。”
    “我这便前去。你知道司令官找我有什么事情?”陈邦彦刚刚从爪哇岛的战斗中返回,便被南洋舰队的司令官邓千龙召见,不禁深感意外。
    “京城那边直达广州府的电报,然后广州府派人前来通知我们,应该是比较紧急的事情吧。”前来通知的海军军官答道。
    “京城来的事情啊,那要快点去见司令官才行。”陈邦彦心里嘀咕。

第一千零一百二十六章 廉价的武士雇佣兵
    “军部要从我们南洋舰队调遣两艘船只前去苏拉特接收不列颠在当地的工坊,你和你的船员有没有信心担任此重任?”邓千龙将广州府送来的报递给陈邦彦。
    海底电缆还没有铺设到南洋的计划,广州府将信息传到会安港的时候已经过了一段时间。
    陈邦彦接过电报报,见到了楚云要求南洋舰队派船前去接收东印度公司的命令。
    见是楚云的命令,陈邦彦的惊讶之意更是流露于外表。他接受的命令一般都是海军部直接下达的命令,以他海军上尉的级别就还没有看到过楚云亲自下达的命令。
    “苏拉特?这不是莫卧儿帝国最繁荣的港口么?”陈邦彦对于莫卧儿帝国并不陌生。
    南洋舰队作为在南洋海域逡巡的海上力量,对于邻近的印度洋的格局也有所了解。他们知道了有莫卧儿帝国这个庞大的农业国的存在,还有莫卧儿帝国拥有哪些重要的港口和城市。
    南洋舰队的军官们甚至认为随着以后势力的扩张,南洋舰队的管辖范围会超出南洋,涉足隔壁的印度洋。
    “莫卧儿帝国虽然强大,但是他们是突厥人、蒙古人当权的大陆帝国,重视的是骑兵,他们的国王拥有着装备了奥斯曼重火枪的精锐骑兵,还有大量的中亚骑兵和印度骑兵。不过他们的海军一塌糊涂,只能说得上是沿海作战的水师。尼德兰人和佛郎机人在南洋战争之中被我们教训了一顿,估计也不敢在大海上打我们船只的注意。你们只需要注意航行中遇到的暴风雨就行了。”邓千龙说道。
    “属下带领两艘战船前去苏拉特港口倒没有什么不过现在我们在和香料群岛的土著国开战,还需要战船控制马六甲,怕是逡巡南洋海域的兵力会不足。”陈邦彦担心道。
    “上次我将你应对南洋局势的报告上呈给军部。针对南洋的局势,军部已经提出了应对的措施,我们南洋舰队的规模将要扩大,江南造船厂正在为我们南洋舰队建造一艘新的战列舰和五艘二十四门火炮的快速巡洋舰。我们南洋地方的土著国船队和海盗船队实力都不强,二十四门炮的风帆战船足够应付现在的局势。”
    “另外一个应对措施便是雇佣东瀛浪人为我们卖命,靠他们来征服南洋的土著部落。”邓千龙说道。
    “雇佣东瀛浪人”陈邦彦有些意外。
    “你应该知道东瀛行省成立的事情吧?”邓千龙说道。
    “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以前活跃在东南沿海的海盗,甚至是尼德兰人都雇佣了不少东瀛的浪人帮他们做事。”陈邦彦说道。
    “东瀛浪人也就是以前危害海防的真倭,这些人是东瀛的武士,因为战败而亡命海外,为各方势力卖命。他们好斗凶猛,命又低贱,擅长白刃战,支付给我们常备士兵的军饷和装备可以招募三个到四个浪人。出于经费和丛林地形中可能爆发的白刃战,军部打算从东瀛运一批武士过来征服爪哇岛等地的土著王国。据说东瀛行省实行了废刀令之后,有大批的武士沦为浪人,应该会有不少浪人愿意前来南洋。将他们运过来参与对土著的征服,一方面缓解他们对东瀛新官府的不满,另一方面为我们卖命。”邓千龙说道。
    陈邦彦在得知南洋舰队要增添一艘新的战列舰和五艘船只,南洋行省雇佣大批廉价的东瀛武士参与与马打蓝素丹国等土著王国战争之后,便不再担心南洋的兵力部署不足。
    “前去南洋接受东印度公司的事情就交给我来负责吧。可否有向导和负责这件事的官?”陈邦彦说道。
    军部令广州府送来的电报只是让南洋舰队前去接受东印度公司的人员和资产,但是陈邦彦并不知道要怎么去接收,东印度公司又有什么资产。
    “不列颠使节团在返回不列颠之前,已经留下了两个人,他们本身就是为东印度公司的雇员,将会带领我们的船队前往莫卧儿接收当地的工坊。你的任务还有对接收的工坊进行记录和考察,形成报告呈交到京城,明年京城才是真正派人前去经营东印度的业务。”邓千龙说道,“军部好不容易批准给我们南洋舰队扩大舰队规模,交代下来的任务我们也需要完美地完成才行。”
    “请放心交给我吧,我会顺利完成任务。”陈邦彦听说有人带路之后便一点也不担心了。
    “小心不要招惹莫卧儿帝国在苏拉特港口的官员,军部还没有做好与莫卧儿帝国发生冲突的准备。我们眼下已经有足够多的麻烦事情要处理。为了获取东印度公司在莫卧儿设立商馆的特权,表面上东印度公司还是不列颠人管事。你们此次前往苏拉特港口的身份是东印度公司的员工,小心和莫卧儿的官员打交道。”邓千龙提醒道。
    “其中竟然还有这样的顾虑我会尽量隐藏自己的身份。”陈邦彦很快便理解邓千龙的话中之意。
    莫卧儿帝国给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特权来制衡尼德兰人、佛郎机人对大海的控制,要是发现不列颠人和陆上强权的华夏勾结起来,莫卧儿皇帝说不定会感到极度的惶恐。
    同为陆权大国的莫卧儿帝国可以忽视西洋人对海权的控制,但是对同为陆权的华夏充满了戒备。两个相邻的陆权大国之间的小国被兼并之后,对于陆权的争霸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是法兰西在崛起后与西班牙争夺欧洲大陆霸权,普鲁士强大后又和法兰西争夺霸权。
    “你下去准备前往东印度的物资,一路沿着海岸线航行,只要带了足够的白银,不需要太担心中途断掉补给。炮船需要挂上东印度公司的旗帜掩人耳目,伪装成东印度公司的船只。东印度公司的旗帜他们也带过来了。”邓千龙说道。
    “是。”陈邦彦说道。
    “顺便将装载一批瓷器和茶叶前去当地,赚回路费。”

第一千零一百二十七章 潜入莫卧儿港口
    莫卧儿的古吉拉特行省,帝国最繁荣的苏拉特港口,有着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印度人,还有不列颠、尼德兰、奥斯曼等国家的贸易商。
    两只挂着东印度公司旗帜的船只经过漫长的航行,驶入了苏拉特港口。
    东印度公司在苏拉特据点的管理者佛朗西斯日带着为数不多的雇员前来港口迎接东印度公司新的主人。
    陈邦彦从战船上下来,眺望这个有异域风情的港口:“这里便是苏拉特港了,和南洋有些土著王国差不多。”
    泥土和竹子建造的房屋和弯曲的街道,挤满了普通的居民和商人。港口附近的河流边是各国商人设立的货栈和工坊,以方便与莫卧儿进行贸易。
    不过这里的街道并没有做到很好的规划,有些街道宽敞,有些街道却又狭窄不堪。牛和马可以和行人一样自由在街上行走,苍蝇在秽物上嗡嗡飞行。甚至还有人牵着驯服的大象。
    “据说莫卧儿皇帝有超过一千头战象,可临时组建二十万骑兵,既有蒙古人和突厥人对骑兵的执着,又受到了印度半岛文明的影响。”陈邦彦见到各种大型动物在街道上任意行走,不禁头疼,当然头疼的是作为繁华港口的重要贸易中心环境却显得脏乱。
    “这位便是大股东派来接收我们东印度公司资产的代表。”带领陈邦彦前来苏拉特港的不列颠雇员向佛朗西斯日介绍陈邦彦。
    陈邦彦此时身穿着普通的商人服装,腰间别着一把左轮手枪和一把细剑。
    “而这位是我们东印度公司在苏拉特的负责人佛朗西斯日,他仅仅加入我们东印度公司效力三年的时间便成为了这里的负责人。”那人又为陈邦彦介绍这里的负责人。
    “辛苦你管理这里了,按照上面的命令,我们接管东印度公司之后,仍然会继续任用你们参与运营东印度公司。”陈邦彦伸出了自己的手。
    “虽然我不是很满意国王和董事会的决定,但是这就是契约定下来的规则,我会尝试帮助你们继续运营这里的业务。”佛朗西斯日并不想要因为东印度公司被出售而离开东印度公司,他个人看到了东印度公司具有光明前景的未来——即使现在东印度公司的董事都不相信他们后来能够以几千人征服上亿人口的大帝国,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汲取到原材料。
    “你不会后悔你的决定的,请带我前去纺织工坊一看。”陈邦彦说道。
    “请随我来……以你的装扮,你不是正经的商人吧?应该是军人?”佛朗西斯日上下打量陈邦彦的打扮,再加上陈邦彦是乘坐着装有大口径舰炮的炮船到来,不难猜测出他的身份。
    “不错,我是军队的人,我们真正负责运营事务的人在明年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将会分批前来东印度接管和扩大在这里的工厂规模。在他们到来的期间之内,你只需要正常维持工厂的运作便是了。”陈邦彦直言不讳道。
    “我先向你简要地介绍这边的情况。如你所见这里是莫卧儿西部最繁荣的港口,莫卧儿皇帝沙贾汗正在南方讨伐德干高原上面的诸国,想要统一整个东印度,暂时放松了对苏拉特的控制……”佛朗西斯日一边引领陈邦彦,一边为他介绍当地的情况。
    他在当地为东印度公司效力三年,对当地的情况有所了解,对于买下东印度公司的九州军而言,这些熟悉与莫卧儿帝国打交道的东印度公司雇员本身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物力。
    “我们不需要向他们的海关官员报关吗?”陈邦彦说道。
    “这种事情派一个人事后去打声招呼报关就好了,平时我们可是花费了大量的金币来巴结苏拉特港的官员,他们不会为难我们专门核查一个人的身份。苏拉特港口的商人来自各地,不可能全部认全。”佛朗西斯日不在意地说道。
    莫卧儿皇帝设立的海关官员戴着头巾、身穿奢华的波斯长袍,他看到了停泊在港口里面的两艘不曾见过的风帆炮船。两艘炮船上面挂着东印度公司的旗帜,但是他可以确定他以前并没有见过这两艘拥有三十多门火炮的炮船。
    “这也是不列颠人的武装商船?更像是军舰吧?”海关官员捏了一下小胡子,眯着眼看向随着海浪微微起伏的两艘九州军的战船。
    因为这两艘战船是引用了一百多年后不列颠的风帆战船技术,风格上和这个时代的不列颠军舰相似,一旦挂上东印度公司的旗帜,就形成了最好的掩护。南洋舰队可以打着东印度公司的幌子进入莫卧儿的港口。
    “以他们火炮的数量,这两艘船只的确更像是他们用于战争的船只。这些来自远方的人在航海上和火器上的造诣还真是炉火纯青。我们的皇帝陛下允许他们自由居住,他们应当向我们售卖火炮和巨舰。”一个下级官吏对海关官员说道。
    “他们很狡猾,提供给我们皇帝陛下的只是一些落后的火器,华而不实的贡品。我们的国王陛下重视骑兵,并没有多少所谓。”海关官员在回应手下的话语时,瞥见了佛朗西斯日带着陈邦彦等人前往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所设立的港口。
    “那些人是从不列颠人的船只下来的人?”莫卧儿帝国的海关官员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人怎么长的一副东方人的面孔。
    “大人,不列颠人带来东吁、柔佛等地方的大商人也不足为奇,他们甚至连黑色皮肤的仆人都有。”他的手下官吏答道。
    “你说的也是,谁知道这些商人来来往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