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120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120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传庭来到庭院外面寻找茅房,还好宅院的布置与关内差不多,他很轻易就找到了庭院外的茅房。
    不过当孙传庭推开茅房的木门时候,顿时愣住了。这茅房里多了一个铁桶一样的东西,蹲坑却不见了,还有一个纸篓子
    “”面对陌生的茅房,孙传庭一阵沉默。
    咕咕孙传庭的肚子传来搅动的声音,让他额头上冒出冷汗。
    为何偏偏是这个时候!孙传庭咬咬牙,忍住痛意,小跑着来到宅子外面,对外面的一个站岗的士兵招手:“小兄弟,你过来一下。”
    站岗的士兵不解,但是看在孙传庭的官服挺大的份上,还是过来:“大人有何吩咐?”
    “那个呃那个”孙传庭实在是难以启齿,要他一个读书人说出低俗之语,让他痛苦无比。
    咕噜孙传庭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士兵也很尴尬啊,不过憨直的他说道:“大人一定对我们这里还不熟悉,宅院右侧便是茅房。”
    “这个本官晓得,不过你们辽南的茅房似乎和以前的有点不一样”孙传庭拐弯抹角地说道。
    “是啊,我们的一些茅房已经换成了冲水马桶和卫生纸的模式,以前那种简陋的茅房就渐渐消失了。不过建造新茅房需要时间,也就只有官府和大户人家能够用得起。我家也想请人建一个新茅房,可惜太贵了,过两三年再说。”卫兵说道。
    “嗯那么这个新茅房该怎么”孙传庭疯狂暗示。
    “新茅房好啊,没有了以前的臭味,还少去运到城外的麻烦,我们金州城因此干净了许多。要是户户都有新茅房,我们金州城可以比大理石还要干净。”卫兵说道。
    “小兄弟,我不是要问问这个新茅房有何好处,而是这个新茅房该怎么使用呢”孙传庭终于按捺不住,厚着脸皮问道。
    “原来大人你是想要问这个,早说呗,为何拐弯抹加。读书人真是墨迹。”卫兵摇了摇头,然后随孙传庭到茅房,为孙传庭介绍如何使用冲水马桶和卫生纸,听的孙传庭一愣一愣的。
    “此物名为冲水马桶?”孙传庭再三问道。
    “确实如此,别看小小一个马桶,却直通地下道,排往城外,工程量巨大,这也是为何价格昂贵的原因。”卫兵说道。
    “嗯就让本官试试,你且退下。”孙传庭又羞愧又好奇。

第三百二十六章 打死不认
    “孙郎中,此次来我们辽南,可有何感想?”楚云坐在主位上,眼神睥睨一群使节。
    纵横沙场,掌控辽南五年的楚云已经有一股凌厉之气,褪去了年稚,光是坐在那里就足以震慑这些没有游历四方的朝臣。
    崇祯末年的官员,楚云知道的不多,但是孙传庭却绝对算得上一个。孙传庭可是率领“秦兵”吊打过李自成、张献忠等义军,活捉闯王高迎祥的狠人。只可惜后来在兵粮不足的情况下被朝廷催促出战,终于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甚至明史上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记载。
    对于这样的人,楚云打心眼里佩服,自然对他言语颇为客气。如果朝廷派来的是什么小虾小蟹,楚云干脆直接送他们到鞍山挖矿了,哪里还会花时间来应付他们。
    “一言难尽,一言难尽啊”孙传庭想起被茅房统治的恐惧,不由苦笑。
    “为何这样说?”楚云问道。
    “说来实在惭愧”孙传庭也是大方之人,既然楚云问了,他干脆将在新茅房所欲所闻与楚云说道。
    他根本不怕丢人,因为其他使节在解手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既然大家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那就没有什么好惭愧的了!
    楚云听后莞尔:“此物虽新颖,不过好处甚多,对于防治疫病,有不可估量之作用啊。”
    “此次来到辽东,下官见到诸多新鲜事物,皆为关内所不曾见到。见到的新鲜事物愈多,心中的疑惑也就越多,不知大人可否解答心中疑惑。”孙传庭说道。
    “你暂且说,如能解答你心中之疑惑,我也愿意回答。”
    “好。我见街道两侧有灯笼者叫做电灯,可将黑夜照耀似白昼一般,原理却是为何?还有长达数十丈者,风驰电掣,可日行千里者,昼夜不停,又是为何?”孙传庭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真当自己是百科全书啊。楚云间孙传庭像是一个好奇宝宝,只好将自己懂得不多的原理向孙传庭简单解释。
    孙传庭仍然听的有点儿楞。不只是孙传庭,其余使节也一脸懵然,完全难以理解。电灯是生物能转为热能,热能转换为电能。涉及到了能量转换的知识。放在现在也许十多岁的中学生就能理解的内容,对于未曾接触过自然学科的他们来说却是难以理解的。
    他们只能用类比的知识稍作理解。
    “蜡烛可用牛油脂制成,油灯可用豆油点燃,这电灯原来可以用煤炭点亮,真是神奇。天下之大,有居民千千万万,没想到关内竟然没有人能出来黑煤还有如此作用。“孙传庭说道。
    “马车吃草料可拉货物,而火车吃的还是煤炭,奇也怪哉。“其余的使节只当火车能吃煤炭,不知劳累,至于热能、动能转换,就如同天书。
    “大概是这样子。“楚云也无法让他们一下子明白。
    而且很多东西不需要所有人都明白啊,社会是分工的社会,大多数人会用就行了。
    此时孙传庭却在想着关内是否也能制造出这样的东西。如果火车、电灯只是吃煤炭就行,那么应该也不难制造出来吧。
    如果楚云知道孙传庭所思所想,估计会更加莞尔。电灯、火车只是最表面的东西,背后可是有冶金技术、发电技术、机床技术等新技术在支撑着。如果没有系统在背后支持,估计就是一个现代工程师穿越过来也弄不出这些东西。
    “你们还没有说此次出使辽南,是为何而来?“楚云问道。
    终于来到正题了。这些个使节见楚云发问,纷纷正襟危坐。
    “既然大人问话了,下官不妨斗胆直言。朝廷在西北疆场与叛贼交战,发现闯贼麾下有一支火枪队,其使用的火枪与你们复辽军的极其相似,因此我们怀疑复辽军在背后暗自支持叛贼,与朝廷作对。”孙传庭说道。
    这家伙还真敢问!楚云暗道。
    “朝廷可有任何证据不成?我为朝廷镇守关外数千里之地,幅员广阔,为何要去支持偏远西北的流寇,此事与我何干?”楚云当然矢口否认。
    “非也非也。如果大人支持闯贼与朝廷作对,朝廷必然要出兵镇压闯贼,到时朝廷将会无力管理辽东事务。或者大人已经在这么做了。”孙传庭说道。
    楚云不由对孙传庭刮目相看。涉及到非新事物的时候,这些古人的脑子却一点儿都不愚笨,反而个个精明看得清楚。像是孙传庭直言不讳,一语道破楚云所做所想。当然他有一点没有想到的就是,楚云除了想要支持李自成与朝廷作对以外,甚至还想要李自成去攻陷京城,帮助自己打破大明数百年积淀下来的弊端。这么大胆的想法孙传庭是不敢想的,他也未尝想过楚云会有如此大胆的想法。
    “可有证据?”虽然孙传庭猜个七八成,但是楚云还是不能承认。
    “这里有一张我们工匠参照从闯贼那里缴获来的火枪,画下的图纸,大人看看是否是你们的火枪?“孙传庭从怀中取出一张图纸,交给楚云。
    楚云接过来看了,果然是复辽军几年前使用的落后的1777式步枪的样式。为了防止李自成做大,楚云还将1777式步枪改造了一番才暗地里卖给李自成。当然,经过改造后,卖给李自成的火枪威力更小了
    “这虽然是我们用过的步枪。但是这两年已经逐渐淘汰堆积在仓库之中,不再使用,怎么会到了李自成手里呢?“楚云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
    大爷的,你作为军主都不知道自己手下的火枪跑到了哪里?出使辽南的使节不禁斜眼。
    “对了,也许是军需官与闯贼勾结,暗地里将我们淘汰的火枪从仓库里掉包出来,卖给了闯贼。有些人就是喜欢铤而走险,以前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样吧,你们先呆在这里,我下令彻查仓库,如果真的是有军需官勾结闯贼,我一定严惩不贷。”楚云说道。
    “不知道要多长时间?”
    “少则两三个月,多则一年半载,孙郎中,等到我们的结果彻查出来,你再和使节回去关内吧。”楚云说道。
    孙传庭脸色铁青,早听说复辽军喜欢强留使节,没想到这样的借口也能想得出?

第三百二十七章 兵临台湾城
    “炮击!”
    随着炮长的命令一下,沙洲上部署的火炮发出愤怒的咆哮,不停轰击海对面岛屿上的台湾城!这样的炮击已经持续了三天,即使是坚固的台湾城城墙,也有崩溃的迹象。
    台湾城城周长200多丈,高3丈多,可分为3层,下层深入地下1丈多。台湾城的城垣是用糖水调灰垒砖,比普通的石头还要坚硬。城四隅向外突出,呈棱状,置炮数十尊,封锁各处航道,易守难攻。
    在楚云所知道的原先的历史中,郑成功以两万人攻打只有1000人的台湾城,硬是围困了台湾城8个月的时间,最后尼德兰人投降以后,才算是收复了台湾城。可见尼德兰人苦心经营的台湾城有多么难以攻打。除非有跨时代的火器,否则要打下来需要浪费一番力气。
    “混蛋,这些汉人已经占领了北部的沙洲,他们在那里建造了炮台,昼夜不停轰击我们的城池,我们弹药不多,只有挨炮的份!现在外围的城墙多处被火炮击塌,很快汉人就要攻上我们这座岛屿了!”死守台湾城的尼德兰士兵看到又有一段外围城墙倒塌,忧心忡忡。
    “巴达维亚的援军还没到吗?该死的,他们在巴达维亚欺负土著,好吃好喝的应有尽有,而我们却要面对凶残的复辽军!”有一个手持火绳枪的尼德兰士兵埋怨道。
    “他们的战船还没有出动呢,看到那些火炮没有,要是倾泻到我们的城墙上,我们怎么抵挡?”
    夷洲总督普特曼斯心乱如麻。
    这两年复辽军和他们尼德兰人开放贸易,虽然收了比较重的关税,但是远途跋涉而来的尼德兰商人将大明的货物运回欧洲以后,仍然可以大赚一笔。普特曼斯还因为远东事务处理得比较好,得到了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嘉奖。
    只是两年后,复辽军突然要收回夷洲南部的赤坎城和台湾城,限令尼德兰人在三个月内交出两座城池,令他措手不及。
    随后复辽军舰队出力出动,将尼德兰的十多艘武装商船击沉击毁在附近海域,让夷洲驻军龟缩在台湾城和赤坎城。没有了武装商船,这回他们就算是想要逃离夷洲都不可能了。要么战死,要么投降,别无他路。
    “总督大人,巴达维亚的援军要几时才能到来?”一个尼德兰士兵问道。
    “现在巴达维亚到夷洲航线缺少合适的风向,不利于巴达维亚船队到来夷洲,恐怕最早也要一两个月。”普特曼斯说道。
    “就算是巴达维亚的援军到来,他们真的能击败外面的东亚无敌舰队吗?”尼德兰士兵说道。
    这两年,复辽军舰队先后摧毁了郑芝龙、广东海贼刘香、尼德兰武装商船三支原来东南沿海最强大的船队,所以被尼德兰士兵畏惧地称为“东亚无敌舰队”。
    “先守住台湾城一两个月看看,如果形势不对,我们再投降。”普特曼斯已经打定了主意。
    而海域上漂泊着的复辽军舰队主力在遥遥观望着台湾城遭受炮击,暂时没有动静。
    他们已经派出了炮兵在台湾城对面的沙洲上架设炮台轰击台湾城。
    “陆地上的部队还没有推进到赤坎城下吗?”纳尔逊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台湾城与沙洲炮台的对射情况,推断台湾城上火炮的位置。
    “他们在沿着海岸线南下的时候与一个土著部落发生了冲突,不过已经解决了,估计现在应该已经到了赤坎城下。”一个负责传讯的水手向纳尔逊汇报。
    “嗯,按照原定的计划,我们水陆并进。路上的部队先行攻克赤坎城,切断赤坎城与台湾城的联系,然后我们合围台湾城,一举攻陷。这次是他们的锅。”纳尔逊放下望远镜说道。
    “给路上部队补给的弹药和粮食已经通过运输船走鹿耳门航道,在禾寮港登陆。只待路上部队到来,便能为他们提供补给。”传讯兵继续说道。
    “既然路上部队还需要几日时间攻打赤坎城,我们这几日也不要闲着。命令大韩号、大齐号两个编队避开台湾城的炮火,就近登陆,而后切断台湾城与周围村落的通道。我们先行对台湾城进行围困。”纳尔逊对战术稍作了调整,打算先发动对台湾城的试探攻击。
    在纳尔逊的指挥下,二十多艘装载有重炮的庞大战船缓缓逼近台湾城,为大韩号、大齐号编队掩护。
    “复辽军不满足于控制北线的沙洲,他们的船队主力要登岛了!”驻守台湾城的士兵看到了风帆重重的战船逼近台湾城,惊叫起来。
    很快惶恐的气氛就像瘟疫一样蔓延全城,台湾城内不到一千的守军陷入惊恐之中。
    “胆小鬼们,快到堡垒城墙之上,若他们攻城,则用我们的火绳枪给他们一个教训!”尼德兰军官叫骂道。
    在尼德兰军官的驱使下,这些士兵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手持火枪登墙。
    一个尼德兰士兵来到城墙上,眺望远方的海面,只见比他们的武装商船还要庞大许多的战船出现在海面上,呈扇形包围了台湾城所在的岛屿。只要复辽军的舰队一转舷,就将有数百门大炮对准他们的堡垒。
    “那是战列舰是吧?一定是战列舰,那一艘比我们尼德兰最大的战列舰还要大啊就算是我们尼德兰海军主力到这里也讨不了好处。”尼德兰士兵亲眼看到如此恐怖的阵势,头皮发麻。
    谁能想到东亚海域还有这么强大的一支海军部队。
    “如果在这场战争中我能活下来,等回到尼德兰以后,我一定和我心爱的姑娘结婚。”一个尼德兰士兵说道。
    “拜托,不要说这么不详的话。”另一个尼德兰士兵说道。
    就在他们话语刚说完的时候,复辽军的舰队主力已经就位,船舷转动,一侧船舱的重炮对准了台湾城。数百门火炮冰冷的炮口对准他们。
    轰轰轰!!!数百发炮弹如同陨石坠落,对台湾城进行火力压制!能用火炮解决的事情,就无须动用人命!

第三百二十八章 挨炮的尼德兰人
    “复辽军攻上来了!”顶着复辽军舰队的强大火炮攻势,死守的尼德兰士兵只能透过棱堡上的细缝观察敌情。
    只见在台湾城所在的礁岛周围,小艇从复辽军的大型战船上放下,载着一队队士兵向岸边驶来。
    “用火炮来压制他们!”普特曼斯看到复辽军迫不及待地展开进攻,赶紧吆喝炮手攻击试图登岸的士兵。
    “总督阁下,我们前方城墙大部分被轰塌,上面的火炮全都损坏了。我们只有内城堡壁上的火炮还有高地上的炮台还能攻击了。”一个尼德兰士兵指着台湾城后方高山上的炮台说道。
    为了加固台湾城这座尼德兰在夷洲殖民的大本营,除了台湾城部署了二十多门火炮,尼德兰人还在台湾城后方的高地上还建造了一座乌特利支圆堡,搭设大炮,应援台湾城。。
    “乔治,你带一队士兵前去击溃准备登岸的复辽军。否则他们一旦上岸,我们就陷入被围困的死局。”普特曼斯对一个金发的年轻人说道。
    “长官,我还不想死,对方火炮如此之多,只要一轮炮击,我们非死即伤。就算我愿意,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