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第119章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第119章

小说: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我们这儿是辽东,现在不是动不动就要株连九族的了,一切要交给衙门去评判。而且我们这儿,还没有听说过有人因为说了皇帝老子的坏话而被判刑的。”另一个士兵说道。
    “君为臣纲,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你们藐视君臣之礼,实在太过分了……”孙传庭一肚子无形之火。
    “非也,岂不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既然人人可为王侯将相,那么皇帝本来也是普通人而已,和你我相似。为何汉代儒家先贤要声言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无非是为了社会稳定,道。
    其余的士兵听到自己的队长有幸去金州城接受培训不说,还能有幸听到军主的讲话,不由纷纷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何为满本的‘吃人?”孙传庭本来意欲发难,但是听到楚云这番怪论,不免好奇。
    “军主声言,儒家思想本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精华,是值得流传千古、陶冶人性的好东西,但是被有心之人肆意篡改,很多东西偏离了原意,刻意束缚人性,迫害了天下人,不是吃人又是什么?以前我还不觉得,但是越听越是那么一回事。我们以前村里的李寡妇因为被强人玷辱,本不是她的意愿,她却要被人指指点点,最后跳井而死。县里还给她立了贞节牌坊,你说荒唐不荒唐?”小队长说道。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孙传庭说道。
    当他的话音刚落,负责保护他们的士兵纷纷用讶异的眼神看向孙传庭,仿佛他在说什么疯言疯语。
    孙传庭心中一惊,感觉自己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不过才几年的光景啊。
    大致明白了这些士兵已经被楚云开始洗脑了,孙传庭知道多说无益,于是返回马车中,闭目养神。同时士兵的话语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自己一个万历年间的进士,竟然被几个士卒辩驳得哑口无言,一生所学竟然还被说成是吃人的东西。这让孙传庭十分受伤,也是第一次对自己所学产生了一点点的动摇。
    就一点点。孙传庭还是无法承认自己接受的一套思想会是吃人的东西。
    马队从西宁堡向东,进入海州的地界。孙传庭也不明白为何复辽军要让他走这一条路线,只是被这一队士兵领着,就只能身不由己地和他们走了。
    随着他们来到海州地界,人烟气逐渐浓厚起来,运气好的话还能在路上碰到其他的马车。
    “大人,我们是到海州了。真是令人怀念,自从后金占领了这里以后,我走车就再也没有来过这里,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回来。“赶车的车夫看到附近的地形地势,仿佛往事历历在目。
    “老人家,听你的口音,原来也是辽东的人?“保护他们的一行士兵问道。
    “实不相瞒,我当年就是这海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后来努尔哈赤起兵以后,关外大乱,我也随着我们大明军队返回关内了,仔细算算,已然有十三年矣。”车夫叹道。
    “原来老人家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在三年前海州便已收复,只是沧海桑田,恐怕老人家你未必认得咯。”士兵笑道。
    “不过十余年,就算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老汉我还是认得的。”车夫不服气地说道。
    不到半日的时间,他们一行人便看到了海州城的城郭。此时的海州城面积扩大,即使在城郭外面都有些许人家,颇为繁华。城门口有马车进出,还有士兵设岗,一切井然有序。
    “这这这……海州城以前不曾有这番繁荣!”赶车的车夫看到进出的人流、马车,已经扩大的城池,恍如隔世,仿佛就像是在关内的一些大城市里一般。
    孙传庭听到老仆人的话语,掀开帘子,发现即使现在已经渐渐日薄西山,海州城城门附近仍然有车马来往,不由心里暗暗吃惊。
    “我们一行人负责护送朝廷派来的使节,来到此地天色已晚,我们将在海州休息一晚。明早再乘坐火车前往金州,面见军主。”护送小队长对城门站岗的士兵交代了一下情况。
    上头已经提前吩咐海州城防军,所以他们很容易就被放进城中。
    “他说的是火车?火车是什么东西?“孙传庭在马车里听的真真的,护送小队长说要乘坐火车前往金州。只是这个火车是什么东西,跟马车又有什么关系呢?
    饶是孙传庭自诩博览群书,也未曾在诸子百家里见识过火车这一个东西啊。
    不过令孙传庭吃惊的还在后头。当他们进入海州城以后,由于偏近黄昏,街道两侧竟然点起了许许多多的灯笼,让街道犹如白昼。

第三百二十三章 这是何物?
    孙传庭瞪大了双眼,还用双手揉了揉眼睛,仿佛不敢置信。
    只见海州城主街道两侧挂着一连串的灯笼,将附近照耀得和白昼一样。来往的行人、马车借助这灯光,畅行无阻。
    “奢侈,穷奢极侈!”孙传庭很恨地说道,“你们怎可点亮如此多的蜡烛,一夜下来消耗如山,真是浪费啊。我们大明还没有足够的钱粮赈灾,你们却……”
    负责保护他们的士兵面面相觑,然后是释然大笑。
    “哈哈,大人,这哪是什么灯笼,这是电灯,也叫做街灯,是最近几个月才安装的,可以有助于照明,不用蜡烛的。”小队长笑道。
    “什么电灯?雷电还可以当灯笼来用?”孙传庭奇道。
    “不信大人过来一看。”
    “我倒要好好见识一番!”孙传庭始终不相信,这照明之物不用用蜡烛的,还能用雷电不成?
    他下了马车,然后小步走向一盏街灯。这盏街灯是挂在一根铁柱上方,耀眼的光芒让直视它的孙传庭眼睛都要花了。
    “啊,本官的眼睛……”孙传庭盯着街灯看了四五秒就受不了强烈的灯光的照射。
    不过仅仅是四五秒,他就看清楚了这街灯里面装的不是蜡烛,区区蜡烛也发不出如此强烈的光芒。
    “大人,此物耀眼如白日,不可直视,否则有伤眼睛。”士兵赶紧劝阻孙传庭。
    孙传庭用手捂住眼睛揉了揉,有泪水溢出,这才好受一点:“本官好一些了。这是何物,为何不用蜡烛,也不见火焰,就能发出如此强烈的光芒?“
    “小人已有话在先,此物乃是电灯,具体小人也不知道是怎么亮的。不过此物白天光亮时不亮,只有到夜晚时夜色昏黑才会绽放光芒,为夜行人指路。“士兵说道。
    “辽东竟然还有如此神奇之事物?我真是好奇,此物不用火,用的是甚么。”孙传庭仍然不甘心地望着一眼电灯,只是又有刺眼的痛苦感袭来。
    “大人请随我们前去客栈吧,如果有兴趣,也许你见到我们军主以后,可以向军主详细询问。”士兵说道。
    “好,领我们去客栈吧。”孙传庭百栈差不多,让孙传庭更加舒服。总算没有见到什么奇怪的东西了。
    孙传庭摇了摇头,来到书桌边,提起毛笔,将今日所见所闻如实记载下来。
    “……有一物名曰电灯者,尤胜灯笼,街道如白昼也,奇也怪哉……此间人了。
    “此间的铁块又是何物啊?”孙传庭站在月台上,看到月台之间有铁轨横穿,在清晨的薄雾中通向远方,不由疑惑道。
    “这是铁轨,火车便是在这上面行进,相当于马路之于马车。”护送小队长语重心长地答道。
    “噢……”孙传庭似懂非懂。
    其余在等候火车的乘客像是看乡下人一样用余光打量这一行人。火车在辽南、辽东这几个大城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
    不一会儿,随着远处的地面开始微微颤抖,在远方的地平面上,先是一串黑烟翻滚,扶摇而上,而后一条黑色的铁龙顺着铁轨风驰电掣而来。
    “巨……巨龙……!“孙传庭的仆人还有身边一群使节看到喷云吐雾而来的黑龙,吓得差点跪在地上。
    就连孙传庭自己的身子都在颤抖,他想要迈开步子逃离这里,却发现使不上一点儿力气。

第三百二十四章 孙传庭坐火车
    呜呜!疾驰的火车拉响鸣笛,发出响亮的声音,提示火车进站。
    孙传庭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一条巨大的黑龙以难以想象的速度驶入月台,不敢动弹一分。火车带来的热浪席卷而来,将他的衣襟吹得飞舞。
    嗤——
    当火车停下来时,齿轮转动,蒸汽缭绕,发出刺耳的蒸汽声。
    “我的老天爷,我老汉活了大半辈子,终于见到活的龙了!”孙传庭的仆人跪在月台上,使劲地朝蒸汽机车叩头,“龙爷有怪莫怪,我们冒犯了您。”
    “真龙,鬼知道我们见到了什么东西!”其余不明就里的使节也纷纷跪倒。
    “这位大爷不要慌张,你仔细看看,这不是巨龙,而是火车,用钢铁铸造而成的火车。”士兵拉起跪拜的一群使节。
    这些使节仍然半信半疑。直到他们被领着小心翼翼地靠近了火车,看到士兵用步枪的枪托在蒸汽机车上敲了几下,机车发出钢铁般的声音后,才有点相信了。
    “这真的不是巨龙?”仍然有使节颤抖地问道。
    “千真万确,比起巨龙,这更像是钢铁铸成的马车。“小队长说道。
    这回他可没有鄙视这些来自关内使节的意思,毕竟火车刚刚出现的时候,这里每一个人都被吓尿过。最多只是五十步笑一道。
    他也几乎是提心吊胆,不安地带着一群使节跟随者这些士兵踏入了车厢内。
    车厢里十分简单,只有座位和铁窗、铁门,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这次火车你们算是公务,白白便宜了火车票,每个人赚了半两银子,还这么费劲,要是火车因此误了点,你们可要负责。”票务员说道。
    “唉,这些个使节从关内来的,哪里见过火车。人第一次都这个样子,你就体谅一下我们吧。”小队长低声说道。
    “也就看在兵爷你的份上而已,等下火车开动,别让他们又求爷爷告奶奶了。”
    票务员离开这节车厢,到其他的客厢去检查火车票。
    “大人,我们从巨龙的肚子里可以看到外面,就跟窗户一样,你看。”使节忐忑不安地坐在座位上,有些好奇的人推开车窗,就能看到他们之前所在的月台。
    “嗯,此间如同置身于马车外,不过如此罢了。”孙传庭故作镇定。
    千万不能慌张,不然坏人就要得逞了。
    呜呜!汽笛声再次响起,吓了他们一跳!
    嗤嗤、哐当。钢铁和蒸汽交汇的声音此起彼伏,蒸汽火车开始缓缓启动,车窗外的景色飞快向后倒退!
    “动了,巨龙动了!”使节所在的车厢里发出一阵阵惊叫和欢呼,让临近车厢的百姓频频翻白眼。
    不过这无法遏制使节们激动、惊讶的心情。
    “此物原来和坐马车、木船一番,只是四平八稳,速度又何其之快,真是前所未闻、前所未闻啊!”随着火车驶出月台,速度逐渐提上来。
    蒸汽机车经过改良,速度又有所提升,让孙传庭他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不由得他不惊叹。
    “只是我看这巨龙口吐黑烟,行进起来声势动天,不会破坏附近的风水龙脉,惊扰鬼神?”有一个使节说道。
    “我说大人,风水龙脉能当饭吃不成?您可知道我们辽东、辽南有多少百姓以这条铁路为生吗?鞍山、铁山的矿,纺织厂的丝绸棉布要用火车运出去,海外、平原地区的粮食要用火车运到缺粮的地方,还有百姓的出行,都离不开火车了。”恰好票务员又回到这节车厢,听到使节的话语,不由说道。
    此间人不仅没有君臣之义,连怪力乱神都不放在眼里了。还有这个火车,乃是复辽军发明的木牛流马,不,是一种比诸葛丞相发明的木牛流马还要神奇的事物,一次可运货百车,日行千里。孙传庭继续在心里的日记本上偷偷记下关于复辽军的小九九。

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式茅房
    金州城城郊,一列火车喷着黑雾驶入火车站,咣当作响。
    “我们到达金州城了,各位下车吧。”小队长看到窗外的月台上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刻有金州两个字。
    “这就到金州城了?”孙传庭等人犹不敢相信。
    这才花了多少时间?
    “没看到那块木牌吗,这里就是金州城了,快下去吧。”小队长催促。
    火车的铁门被推开,小队长跨一步就到了月台上。孙传庭等人小心翼翼地跟着小队长一同下去。
    金州城的月台比起海州城要更加繁荣,毕竟这里对于复辽军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还十分靠近大连港口,自然人流量要大许多。
    “这里的百姓竟然如此之多,偶尔还可见有妇女。”孙传庭见到月台上有不少等车的人,不由惊叹。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月台的时候,由于人头涌动,一个汉子不小心撞到了孙传庭的肩膀。
    “八嘎!”那个汉子怒道。
    不过当他看清楚孙传庭身边跟着复辽军制服的士兵时,顿时怂了下来:“下次给我小心点!”
    撂下狠话以后,他就赶紧上了火车。
    “这是哪里的方言,怎么我没有听过?”孙传庭向士兵问道。
    “整天会叫八嘎脾气又大的,多半是东瀛人了。”士兵见怪不怪,“来我们辽南留学的东瀛人,大多是东瀛的富家子弟,仗着有几个臭钱,脾气大正常。不过他们欺软怕硬,遇到我们这种手里有枪的,他们躲都来不及。”
    “东瀛人,我只听说过东瀛人和郑芝龙有过来往,不想他们也和你们有了关联。”孙传庭说道。
    “不只是东瀛人,还有高丽、蒙古,都有人在这里游学,其中属蒙古与我们的关系最近,人数最多,即使是平民也有来这里学习的机会。至于高丽和东瀛,只有贵族世家子弟才有资格来辽南。”士兵说道。
    万国来朝,从此以往,此地就要朝廷外的朝廷了!孙传庭细思极恐。不过他不敢说出心中所想。
    他们离开了火车站以后,便进入金州城中。此时的金州城俨然成为辽南地区最为繁荣的城池,人口数十万,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光是市坊就有四处,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孙传庭等使节置身于金州城,仿佛在京师之中,并无二样。
    “这里就是被建奴毁坏过的金州城?不过数年光景,怎得如此热闹非凡?”有使节不由发出赞叹。
    “真是令人难以想象。”连电灯和火车这种跨时代的东西孙传庭都见识过,对于恢复昔日繁荣并更加金碧辉煌的金州城,他强大的心脏还是能够承受得了的。
    士兵带着他们进入金州城内,来到官府专门为使节准备的房屋中。
    “你们暂且住下,军主最近政务繁忙,若他空出时间,自然会找你们前去。”士兵说完便离开。
    接待使节、来客的住宅区,有专门的卫兵保护他们的安全,就在外面站岗。
    “这个楚云好大的面子,我们是朝廷派来的使节,竟然还要让我们等他有时间。”有些使节不满意地说道。
    “少说一句吧,这里是复辽军的地盘,小心隔墙有耳。”孙传庭说道。
    随着金州城的经济蓬勃发展,这些宅院得以翻新,而且增添了许多花草,十分适宜居住。这和使节们印象中的关外莽荒之地很不一样。
    突然,孙传庭的脸色一变,对其他使节说道:“各位同僚,我身体有些不适,暂且告辞。“
    “孙大人且去。”其他使节知道孙传庭是要去解手,露出晓得的表情。
    孙传庭来到庭院外面寻找茅房,还好宅院的布置与关内差不多,他很轻易就找到了庭院外的茅房。
    不过当孙传庭推开茅房的木门时候,顿时愣住了。这茅房里多了一个铁桶一样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