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注意安全。 [本章结束]
………………………………
第98章 落幕
从1919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中、美、英、法四国代表在南京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秘密会议,并最终签订了《四国南京协定》和一份不对外公开的《密约》。其核心内容为:三国承认中国拥有其军队已经占领的土地的主权,并分别将阿拉斯加、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割让给中华帝国,而中国政府则承诺退出这场战争并促成同盟国代表走上谈判桌。当然,作为外交文件,特别是在这个敏感时期的外交文件,这份条约的内容自然不能如此直白。
首先,为了照顾各国的面子以及政客们的形象,在这份条约中,中国得到三地的手段变成了“购买”。其中阿拉斯加的价格为一亿四千四百万美元,比美国从俄罗斯购买时的价格整整高出20倍。这使得美国的代理总统达文斯可以给民众一个所谓的“交代”,当然是否能交代过去就不是中国人考虑的事情了。尼日利亚和马达加斯加的价格分别是920万和620万美元,相当于每平方公里10美元,比俄罗斯卖阿拉斯加的时候贵了不少。尽管实质上是割让,不过用“出售”的名义也会让骄傲的英国人心里好受很多。
其次,为了照顾中国的国际形象,在规定中国义务的公开条款中,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要求中国立刻退出战争,而是中国与协约国“暂时”休战。而在《密约》中规定了中国三项义务:其一,中国海军解除对美国和印度的海上封锁,并同时停止对协约任何军事、民用目标的进攻;其次,中国承诺用减少或者断绝向德奥提供战争物资的手段,“督促”同盟国与协约国展开和谈;第三,中国帮助协约国以它们“可以接受的代价”促成停战和长期和平——这个“可以接受的代价”自然就是三国准备拿出来交换和平的土地,也是他们的谈判底限。
在这次会议的最后阶段,三国为了增加保险系数,要求中国签订一个前提协定:只有和谈成功之后。阿拉斯加、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三地地“买卖”才算是真正成交——也就是说,只有和谈成功,这份条约才能生效。中方谈判代表、帝国第二副相兼外交部长唐绍仪开始坚决反对,谈判大有破裂的危险。袁世凯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授意唐绍仪答应这个要求,不过条件是在这份协定的最后加上一个补充条款:三国承认波斯湾、里海两个水域以及两个水域中岛屿的主权归属中国!最终,双方提出的额外要求都被对方接受,条约得以顺利签订……
一旦这个条约生效,中国控制的陆地面积将超过4702万平方公里。其中东亚1159。8万平方公里,包括中国本土(1100)、日本(22)、朝鲜(37。8);从俄罗斯取得的亚洲部分1700万平方公里,包括西伯利亚、远东、中亚五国;中东60万平方公里。包括波斯湾沿岸的科威特、卡塔尔等地;东南亚452。4万平方公里,包括马来西亚、吕宋、印尼、暹罗、老挝、高棉、新加坡、越南、缅甸、文莱等地;南亚50万平方公里,包括孟加拉、印度孟加拉以东部分、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地;印度洋群岛70。6万平方公里,包括马达加斯加(属非洲)、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索科特拉、塞舌尔、科摩罗等地;东太平洋以及澳洲907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斐济、雷尼亚拉、萨摩亚等地;拉美61。万平方公里,包括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巴拿马、巴哈马、牙买加等地;北美148万平方公里,包括阿拉斯加及周边岛屿(水域面积23万);非洲92。万平方公里,即尼日利亚全境。
在外人看来,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如此大的利益,无非是趁火打劫所得。然而只有袁世凯自己知道,他为了这一天准备了50年,中国为这一天准备了20年。不过两年将领土面积扩充三倍,这也深深地震撼了全世界,更是让威廉二世嫉妒得抓狂7月12日。见战前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中华帝国外交部利用广播和外交照会,向全世界发布了《和平号召》。利用这份悲天悯人的和平号召,中国政府表达了一个意思:中国是因为与俄罗斯地领土争端而加入这场战争的,现在已经打败了俄国。要回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因此决定与各国修好并准备退出这场战争。同时,这份和平宣言还表示这场战争已经成为人类的灾难,希望各国冷静下来,用和平地手段解决争端。停止这场全世界的浩劫。前不久苏俄发布的《和平法案》各国可以当它是放屁。但对于中国的《和平建议》,各交战国却不得不慎重考虑。因为这是一个有能力改变战争结局的国家发出的停战信号。
7月14日,也就是《和平号召》发出的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向欧洲派出了一个“调解团”。该团的20个成员将分赴各个交战国,说服各方停战和谈。
战争进行到这个时候已经是第六个年头,各国早就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力量。由于中国对协约国的海上封锁、在外围战场上地策应以及大量的物资援助,让同盟国此刻略占上风,但德奥等国也有着各自的终极软肋——不稳定的国内政局。在中国物资的援助下,德、奥、土等国地国民生活有所改善,稍微平息了这些国家政治上的危机,不过对于战争的厌恶早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在德意志,一个月前、也就是贝尔福写信给库勒曼要求和谈的时候,国会第二次通过了《和平法案》,要求德皇接受协约国提出地和谈要求。在遭到威廉二世第二次拒绝之后,柏林爆发了**,德国社会主义分子趁机发动起义。这次起义是苏俄早年就埋下地一颗种子,在布列斯特谈判的时候,苏俄代表就一直采取拖延时间地谈判策略,妄图等到德国国内爆发革命。然而这颗种子一年前没有在人为的操纵下发芽。却在一年后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忠于德皇的柏林卫戍部队用了一周才把这次暴乱平息,不过威廉已经意识到问题地严重性,他启用他的表弟巴登亲王为新首相,妄图将黑锅推给上任首相,以重新粉饰自己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但巴登亲王马科斯却让德皇颜面扫地,这位一直以和平主义者闻名的首相竟然宣布接受《国会和平议案》。一时间,德国国内到处是声讨威廉、要求和平的声音……
在奥匈帝国,由于民族众多、派系繁杂,国家政权核心里少数民族代表起着决定作用。在中国的支持下同盟国一直占据着上风。才使得各少数民族领导人对哈布斯堡家族保持着忠心,但随着国家经济的恶化,他们也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的利益了。在191年11月的时候。许多少数民族纷纷成立国民议会,宣布自己独立。甚至以往一向统治这个帝国地日耳曼…奥地利人和匈牙利人,这时也在谈论各自国家的独立问题。哈布斯家族越来越难以将这众多民族联合在一起,战时继位的新皇帝斐迪南已经打算趁机停止这场战争。
在奥斯曼帝国。由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第12卷 日不落中华 第1章 龙啸(上)
1920年春,南京。
“砰…………”一个炸雷在云端响起,已经下了三天小雨的天空突然水如倾盆,整个帝都笼在一层朦胧的白纱之中。
皇宫办公区一片宁静,唯有房檐滴落的水珠“哒哒”作响……
“陛下,巴黎来电……”帝国首相文增瑞一脸兴奋,手中举着一份电文快步向御书房跑去。
“嘘…………”守在门口的御书房第一助理吕蓉将食指竖在唇上,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低声道:“陛下吩咐了,任何人不得打扰!”
文增瑞愣了下道:“陛下身体不适?”
吕蓉摇摇头道:“不是,陛下今天一早就吩咐不见任何人……”
“这……”文增瑞有些着急:“巴黎和会今天出现重大转机,我有紧急公文需要陛下批示……”
“让文相进来吧……”袁世凯的声音在书房内响起。
文增瑞推开书房的大门,发现袁世凯正在窗前看着天空中的雨幕。“陛下,春寒未退,注意身体……”
袁世凯笑道:“文相是不是带来了巴黎的消息?”
文增瑞拱手道“正是,今晨柏林再次爆发叛乱,威廉二世迫于国内压力只得妥协,同意协约国提出的条件,正式宣布停战!”
从去年7月份开始,交战双方在巴黎的和谈或者说“扯谈”已经持续了半年。经过了6年的鏖战,各参战国早就已经忘记了战争的原因,但各自扩张领土的野心却始终没忘。在巴黎和会之初,两大阵营争锋相对,大有重新开战的架势,谈判很快陷入僵局。随即,中国代表唐绍仪提出了一个以协约国部分土地换和平的方案,具体措施为:第一,法国用法属西非的科特迪瓦换取被德军占领的本土。即德法两国恢复开战之前地国境线,而科特迪瓦归德国;第二,塞尔维亚并入奥匈帝国、马其顿并入保加利亚,1918年参战的希腊则割让北部大量土地,以平息巴尔干各国的“怒火”;第三、法国在非洲的领地加蓬,英属西非的阿克拉、塞拉利昂,以及意大在非洲的所有殖民地,全部用来交还和平,当然。这些地盘怎么分由同盟国自己商议决定。另外,英法美等国给予同盟国“一定数额”的战争赔款。
其实这个土地换和平的方案,是南京四国秘密会议商定好的内容。当时有中国地打压。协约国处于下风,因此英法也就决定“割肉”。不过从这个方案中不难看出,英法割让的地盘不大,并且大多是些贫瘠的地方。而意大利这个“叛徒”则完全被英法出卖,它在非洲地殖民地,包括1912年从奥斯曼帝国抢来的利比亚、东北非的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悉数变成了谈判筹码…………协约国打算牺牲意大利来保全自己。
在中国的斡旋下,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相继决定接受中国提出地方案,但却遭到了德国或者说是德皇威廉的强烈反对。若是按照历史原来的轨迹,德意志帝国在1918年就应该从内部垮掉,因此威廉的皇位能保持到现在,全凭中国的物资救济和为同盟国带来的胜利希望。但是威廉二世不仅不知感激,反而在巴黎和会上要求得到更多的领土,他甚至下令德国谈判代表库勒曼私下与奥、土等国商议。将中国排除在谈判之外,其借口是中国不属于同盟国。奥土等国早已经是是强弩之末,国内困难重重,何况现在中国才是主导这场战争的关键:中国要战,同盟国能打得下去;中国要退。同盟国根本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土、奥等国纷纷私下试探中国的态度,唐绍仪则表示中国不久后会正式退出这场战争。得到了唐绍仪地肯定回答,土奥等国也就完全对继续开战死心,因此德国成了和平最大的阻碍。为了驯服威廉这只有点神经而且爱乱叫、乱咬人的狗。从去年入冬开始。中国停止向德国供给物资,顿时使得德国陷入粮食和燃料危机。在去年底。这场危机变成柏林的一次大暴乱,威廉终于没了脾气,接受中国的方案。不料,得知德国爆发内乱,协约国又开始发难,要求减少割让土地,同时取消了原来答应地赔款,唐绍仪不得不又在协约国中斡旋。两大阵营之间相互讨价还价、两大阵营内部也相互试探,使得这场和谈进行的异常缓慢,半年也没有得出个结果。今天这场暴乱,让德国人再次妥协,答应了和平的一切条件……
袁世凯将电文放下道:“给少卿发报,不管各国如何变化,我只有一个原则,尽量让欧洲保持均势……,另外,我让少卿与各国签订的补充协议办得怎么样了?”
“已经办妥,土、奥等国已经在协议上签字,正式认同了帝国对占领区的主权,同时里海、波斯湾也在其列……”随即文增瑞又不解地问道:“陛下,臣见您对其他领土并不关心,反而对这两处水域如此重视,不知何故?”
袁世凯笑道:“何故?有了这两处水域,今后100年甚至1000年内,全球地经济命脉就在帝国掌握之中……”
里海和波斯湾无疑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水域,而石油就是未来经济地血液!不过此刻的世人却还没能充分的认识波斯湾的价值,文增瑞当然也不能,他拱手道:“既然陛下已有决断,臣这就去给少卿发报……”
“不急袁世凯叫住文增瑞道:“既然文相来了,就陪我喝一杯……”
“哦?一直以来陛下白天都不饮酒,今日怎有如此雅兴?”
袁世凯亲自从酒柜里拿出一瓶茅台道:“我在等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心里有些烦闷……”
与此同时,青海。
茫茫罗布泊的隔壁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早穿皮袄,午穿纱,火炉子旁边吃西瓜。”这句话道出了这里的气候特点………温差极大。22年前,当袁世凯亲自批示要在这里建立“帝国0号院”之后,10万官兵被派来驻守,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例如白天高温漫长,夜里冻得当“团长”,外号”轰炸机”的蚊子肆无忌惮,水咸得发苦,早晨的稀饭就着白糖都吃不下等等。如今,这个戈壁深处的0号院已经颇具规模,它今天就要爆发酝酿了20年的能量……
日出时分,几辆越野吉普车出现在戈壁滩上,十几个乘客走下车,眺望着远方的一座高塔。那是一座高达105米的建筑,在茫茫荒原上显得如此突兀……
“老刘,今天的天气行不行?”为首的男人带着黑框眼睛,头发和胡子有些长,再加上一身蓝色工作服显得更加不修边幅。不过这样的形象并没有影响他的地位,相反身边的人对他相当尊敬…………他就是袁龙啸,帝国“0号计划”也称“龙啸计划”的总负责人!30年前,袁龙啸和一批被袁世凯自幼收养的孤儿毕业于各国著名大学的物理系,随即他们分别进入各大试验机构继续进修。1896年,袁龙啸从麻省理工物理实验室进入被称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第11卷 第2章 龙啸(下)
“10……9……8……7……”0号院的总指挥室内气氛静的可怕,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屏住了呼吸,聆听着倒计时的声音……室外半地下的观测站内,除了有任务在身的人员外,。et为避免闪光致盲,他们都背向70公里外的铁塔,很多人心里默默的进行着倒计时,更多的人则开始默默祈祷……
“……,起爆!”随着起爆命令的下达,一道比天空中的骄阳更加耀眼的光芒闪过……
由于精神过于紧张,袁龙啸这位研究了一辈子物理的科学家竟然忘记了光比声音更快的常识,等了几秒钟没有听到爆炸声;他有些激动的问道:“为什么没有炸?为什么?!”
“我看看……”一旁的一个工程师起身回首眺望,只见远端一朵蘑菇云正在缓缓升起。“炸了、炸了!快看、炸了……”
“轰在大地的颤抖中,闷雷一般的隆隆声将工程师兴奋的呼喊淹没。此时观测站内的所有的人都已经转身,不知是谁发出了第一声欢呼,其他人开始对着卷向高空的烟云又蹦又跳,弹冠相庆,帝国万岁、陛下万岁的高呼声响成一片,仿佛整个戈壁滩都在沸腾。袁龙啸看着远方的蘑菇云,两行泪水流到了嘴边……
“袁总!恭喜你!”兴奋未平,几个稍微老成的工程师已经上前道喜。
“这是我们大家的功劳!”袁龙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