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是……”克林德应了两声,默默的跟在袁家奇身后。
不一会两人来到御书房门口,袁家奇道:“陛下在等您,进去吧。”
“有劳!”克林德朝袁家奇拱拱手,然后迈步走进大门:“参见陛下……嗯?!怎么……”
克林德话说一半就僵住了,因为御书房里除了袁世凯还有一人——竟是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这位有着两个硕士头衔的英国大使似乎也没有料到在这里会遇到“敌人”,他站起身有些吃惊地望着克林德。
“二位又不是第一次见面,怎么都是这副表情?”袁世凯看两人的目光已经摩擦出火花,赶紧打断道:“我说二位,你们能不能坐下说话?!”
两人各自的国家虽然在参战。但毕竟这是在中国皇宫,而且在中国皇帝面前,于是两人礼貌的保持了贵族的风度。
“陛下,在下为刚才的失礼道歉……”朱尔典向袁世凯一拱手,然后对克林德道:“克林德先生,‘久违’了……”
“呵呵,可不是,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克林德脸上浮起笑意。
见二人如老朋友般的就坐,袁世凯喃喃说道:“我知道二位的国家处在战争状态,这样的见面有些尴尬。不过我也是不得已才将二位找来……因为有一件要事需要与二位商议。”
朱尔典赶紧接口道:“陛下言重了,有什么事情您吩咐就是……”
克林德也不甘示弱:“对。陛下有何事情尽管开口……”
袁世凯用玩笑的口吻道:“我让英德停战议和也能答应吗?”
“这……”听到这话,两人怪异地对视一眼。
“哈哈……跟二位开个玩笑。”袁世凯敛去笑容道:“我还没有自大到自以为能够平息欧洲战争的地步,不过守住我国的一亩三分地和保护我国的商船还是绰绰有余的……您说呢,克林德先生?”
对于德国潜艇企图拦截中国商船的结果,施佩和萨镇冰的说法完全相反。前者说是他们念及两国颜面主动让道,而萨镇冰发回的电文很简洁:德潜艇欲拦截我船队,伤其一,驱之。虽然无法证实当时情况,不过施佩是个死要面子的人,而萨镇冰的个性则是言出如山。他地话可信度应该更高。袁世凯这番话绵里藏针,显然是在警告德国人不要对中国商船蠢蠢欲动。
克林德在心里再次问候施佩的先人,然后起身道:“陛下,我已将贵国地意见发回国内。相信很快会给陛下一个交代。在此,在下先代表我国向贵国表示歉意……”
朱尔典笑道:“克林德先生,说句实话。贵国的潜艇实在太厉害了,简直是无敌。先袭击了美国人,现在又开始对付中……”
听到朱尔典的挑拨之言,克林德连忙道:“陛下,我国绝无此意……”
“好了,找二位来,不是讨论这件事。”袁世凯打断道:“二位都知道,我多年前就提出和平发展的纲要,我国也一直以经济建设为核心。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我国至今守中立,尽量让自己远离欧洲战火。
现在二位的国家都与我国有贸易往来,我不否认,由于战争的原因我国对你们两国的出口增加了很多。本来你们能把这些订单交给我国,是对我国的信任,也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帮助。但
是由于战争的原因,让我国非常为难。我国与同盟们英国人不高兴,还常常让舰队无故扣留和为难中国商船;如果与协约国做买卖,又会得罪德国人……”
“陛下,这是误会……”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出这番话,不过语速较快、声音穿透力较强的朱尔典抢得先机:“我国一直按照对贵国的承诺,让贵国商船……”
克林德冷笑着打断道:“朱尔典先生,那为何中国向我国出口的物资总是要延期才能到岸?”
“我说二位,你们在我面前就不要解释什么了,都是心知肚明地事情!”这句话让两位大使都露出尴尬的表情。袁世凯仿佛对二人的变化毫无察觉,继续说道:“我国不管跟协约国还是同盟国做生意,自然都会得罪另一方,都会引起诸如潜艇跟踪、军舰盘查这些你们称之为‘误会’地不快。今天我找你们来就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安静片刻,克林德问道:“陛下准备如何解决?”
袁世凯道:“中国民间有句话:和气生财。我不希望因为贸易往来而得罪你们任何一方,而且我国也需要的一个顺畅而又安全的通商环境。我这里有两套方案:第一,今后我国继续与你们两国保持现在的贸易往来,但是我希望你们都能给我一个承诺,不要再为难我国商船。这样我国可以放心大胆的继续跟你们做生意,而且你们也不用再担心我国的货物无法运到。当然,这必须你们两国点头才行。第二套方案嘛……那就是我国暂时中断与协约国和同盟国中所有交战国的贸易,等战争结束后再行恢复……”
说是两套方案,但英国通往印度的航路已经中断半年,而德国则在被封锁的情况下度过了近两年,如果离开中国的物资和航运服务,恐怕不单单会影响战争,两国都会出现社会动荡。
沉默片刻,朱尔典道:“陛下,此事在下恐无决断之权。还需请示国内……”
“恩……”袁世凯点头道:“那就请二位先行回去,等考虑成熟再回复我……”
“在下告辞……”
三天后德国给出了很明确地答复。不仅承诺德国潜艇今后决不再骚扰中国商船,而且还解除了施佩太平洋舰队司令的职务,调回国内任职。德国人这个决定做得很轻松,因为他们对中国物资的依赖程度很大,而且现在美国已经参战,他们绝不能再让中国变成敌对国。要知道,中国的常备陆军已经超过130,如果开战这些士兵马上就可以投入战斗。
英国方面对中国这个要求出现过争执,因为他们与德国不同,没有中国的物资。英国还可以从美国得到补给。不过再怎么进口,价格和数量上都无法与殖民地出产的物资相比,只要中德之间不闹崩,德国人还可以从中国买到潜艇。印度航路依然无法打通。另一方面,上一次海战的完败,让英国海军士气受到重挫。而德国海军开始酝酿着一场大规模决战。是否还能对德国进行完全的封锁,英国海军部完全没有信心。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英国政府一周后也答应了中国的要求。随即中国外交部出面与英德两国代表发表了《南京宣言》,两国都承诺战争期间绝不威胁中国商船的安全,绝不无故阻挠不携带“违禁品”地中国商船开往目的地……
这个宣言最直接地结果是极大的刺激了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现在中国对外贸易激增,加上英国的高价运输业务,只要在中国拥有一条远洋货船,那么利润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在《南京宣言》发表之前,很多船主还对向欧洲运输货物的安全性有所担心,现在是彻彻底底的没了后顾之忧。从5月开始,足客户要求,这些船厂不得不一次次的增加生产规模。中国商船数量和造船能力正在高速的增长……
第二个结果是让欧洲大量的人才与资本流入中国。由于战争地蔓延,欧洲大陆战火纷飞、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开始变得越来越艰难,许多人都想逃离欧洲躲避战火。战争初期,欧洲人基本都选择美国作为避难之所,因为它是白人国家。不过现在美国已经对德宣战,它也成为交战国之一,加之越来越多的美国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移民数量大减。反观中国不仅坚持中立的立场,而且中国商船还得到英德两国的安全承诺,于是向中国提出移民申请地人数越来越多。不过中国对移民者却提出了条件:1、移民者要拥有一定量资本,并准备在中国进行实业投资。2如果在某些学术领域有一定成就,中国不仅欢迎其移民,而且还向其提供相应的职位,甚至是研究经费。就这样,中国商船带去货物的同时,也带回了大量地利润、资本以及人才……
………………………………
第11卷 第53章 国与家
陛下!”这声狂笑让沈月琴心中担忧无比,几乎是以赶到御书房门口,不过她不敢擅闯,只是在门口询问:“陛下,您可安好?”
门分左右,袁世凯出现在她面前,并有些歉意的道:“我没事,让你担心了。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陛下安好臣就放心了……”沈月琴话虽如此,但心中怎能真正踏实:“陛下,您方才何故发笑?”
“我在研究一只蝴蝶。”袁世凯露出一抹笑容道:“你相信吗?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也能引起一场飓风。”
莫非陛下得了臆病?沈月琴这样的想法不是没有根据。这些天袁世凯显得有些焦虑,特别是对俄国的情报关心得有些过渡。她宽慰道:“陛下,臣已经让人严密注意俄国的任何动向,只要一有情况就会向您报告,请务必保重身体!”
袁世凯如此关心俄国的情况,是因为奔雷计划的核心战略:趁着俄国内部生变发动雷霆攻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其实并没有正真决出胜负,也没有最终确定世界的格局。这场战争之所以结束,主要原因是德国、奥匈、俄国几个老朽的帝国从内部的崩溃,而引起这一连串变故的无疑是长期战争加上物资匮乏。这一点在俄罗斯帝国被推翻的过程中尤为明显。
俄国的三月革命(俄国国内称二月革命)的过程说起来很不可思议,1917年3,因为运输工具不充足导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圣彼得堡工人举行了要求温饱的罢工。被派去维持秩序的士兵站到了工人一边,导致一场兵变。而兵变让尼古拉怀疑是杜马作樂,于是下令解散杜马,结果又演变成一场政变。沙皇最终把所有人变成了他的敌人,只得被迫放弃了皇位。与尼古拉二世被枪杀地结局相比,德皇威廉二世下台的过程不仅体面一些,也复杂一些。由于德意志民族坚毅的性格,很多狂热的日耳曼人在一天只能吃一片面包的时候,依然咬牙支持他们的政府进行这场战争。不过随着美国的参战以及战事屡屡受挫,失败情绪开始蔓延,威廉二世失去了容克军官团和财团的信任。更要命的是最后德国人一天连一片面包也吃不上了。饥饿摧垮了他们的意志,于是德国爆发了一场自上而下地革命。
如今袁世凯的转世、中国的崛起,让俄国得到了急需的物资,并帮助德国在凡尔登取得了胜利。中国的这些举动就像用泉水滋养着这两棵垂死的朽木,虽然不一定能够挽救它们最终的命运,但是却延缓了他们死亡的时间。袁世凯正是想到这一层,才纵声长笑,或者在他心中更有一种改写历史的豪迈。
“你办事我向来放心,不过……”袁世凯语气温和的说道:“月琴,把手上地工作交给年轻人吧……你该享受正常女人的生活了……”
“陛下……”听到袁世凯柔和地口吻。沈月琴心里涌起一股感动。这些年袁世凯虽然未曾给过她一个名分,但是她已经习惯了跟随这个男人的生活。习惯了在远处看着他与他的妻子们在一起的情形。他不是没有说过要娶她,但是她知道自己不当他的妻子能给他更多的帮助,于是她选择了成为他的帮手而不是妻子。
“我让皇族不得干政,本意是希望国家的政治能够更干净,可是却苦了你……”袁世凯叹道:“你跟了我30年,该有个名分了
袁世凯的情报网是沈月琴义父一手培养和组建,随后又传给了她,建国之初确实无人可以取代她的位置。不过现在地中华帝国家大业大,人才济济,沈月琴早已经找好了接班人。她今后只要幕后操控就可以平稳过渡了。一个女人,最终的归宿还是要找一个男人。听到袁世凯的话,沈月琴的泪水在眼圈里打转:“陛下,月琴今生能有您这句话。足矣……”
“月琴啊……虽然有‘知足常乐’之说,但是积极而精彩地人生往往是那些不知足的人所拥有。你好好安排一下……就让袁龙行和袁飞燕接你的班。到时候我要风风光光地迎娶你……”
“好,月琴听陛下的……”这一次。她脸上的笑容特别轻松……
三天后,蒙古。
在去年冬天最寒冷的时候,帝国第一集团军刚刚完成了一场将近2000公里的大纵深战略穿插演习。不过这支精英部队却没有因此而放松,休整不到1个月,演习场内又开始了常规训练。这一次除了坦克部队,还有一支新编入战斗序列的陆军航空兵参加演习……
“轰、轰、轰……”爆炸的硝烟还未散去,20两“猛虎~烟幕中冲上“敌方”阵地。与此同时,十架奇怪的“竹蜻蜓”出现在阵地上空,它们时而盘旋、时而悬停,用火箭弹和机枪对坦克前方的目标发动精确打击——这些“竹蜻蜓”就是帝国新装备的“王蛇式”直升机!
其实中国不是第一个拥有直升机的国家,法国人保罗…科尔尼在1907年就已经造出第一架全尺寸载人|升机的研制工作,只是由于一战的原因才被迫终止。这个时期直升机还被称作“飞行自行车”,而科尔尼的作品也只能靠自身的动力离地飞行20秒,并没有达到投入实用和生产的程度。中国科学院从造出第一代军用飞机之后就已经开始研制实用直升机,并且在去年的时候完成第一架样机的试飞,今年年初开始规模化生产。“王蛇”采用全金属单旋翼结构,设有两个内置全封闭式式座椅。机长14。7米,高3。8;空重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180公斤;最大时。c5公里,巡航时速80里;最大升限50米。最大航程180里,配备一挺1200发,并可挂载两枚总40斤的火箭弹。
袁世凯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空军作战部长叶孤鸿道:“好!帝国又多一利器。你又为帝国立下一功!”
叶孤鸿谦让道:“臣只是完成本分而已……”
袁世凯:“只是这数量太少……每个集团军最起码要配备五到六个中队,80架还是要的……”
“陛下,我们空军的预算恐怕……”
袁世凯笑道:“钱一分不少地拨给你,对了,喷气式发动机
有进展吗?”
最早提出喷气式推进理论的也是法国人——一位叫做马可尼的空军上尉。他在1909年就写了一篇名为《空气喷射推进理论与航空技术》论文,提出了被人们讽刺为“白日梦”的喷气动力构想。在这篇论文发表的第二年。一位叫做亨利…康达的罗马尼亚工程师将这一理论付诸实施,着手试制喷气式飞机。这位罗马尼亚人的遭遇就像当年的潜艇之父约翰…霍兰,在花光了所有地积蓄后不得不中断研究,而他的失败再次让人们觉得喷气式飞机不过是理想主义者们的臆想。但是对于袁世凯而言,这些目前被看做不可能的理论与设想却是未来的方向,于是拨出巨资让中科院大胆研究。
“回陛下,动力模拟试验已经成功,但是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现有材料在这种高温状态下的工作寿命都太短,根本无法保证这种发动机持续稳定的工作。即便造出来。恐怕实用性也不强……”
袁世凯点点头道:“资金不是问题,你们尽管放手研究。希望你能为帝国添加更多的空中利器!”
“是!”叶孤鸿心中纳闷:陛下怎么一下子放松了资金管辖。变得如此大方?
为了给奔雷计划留下资金储备,袁世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缩减了很多过于超前的研究计划经费。既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