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第229章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第229章

小说: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光普照,但是每个塞尔维亚人心中都布满阴霾。在人群中,7名做好牺牲准备的刺客静静潜伏,他们来自塞尔维亚的“黑手会”和波斯尼亚秘密民族主义团体“青年波斯尼亚”。

    一场阴谋在阳光下慢慢展开……

    10点,十五辆中国生产的超豪华型轿车缓缓驶入市区,的“元首检阅专用车”尤为突出,光是那300纯金车标反射的光芒就足以让人不敢仰视。皇家车队一出现,道路两侧顿时被舞动的鲜花与国旗淹没,稀疏的宪兵和警察立刻紧张地注视着四周。在敞篷专车上。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亚频频向欢迎的人群招手示意,虽然他们面带微笑,但是那种微笑里带着征服者的傲慢。(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第一个刺客埋伏在阿佩尔码头,但当车队经过时一个警察刚好站在他身边。相距不远的二号刺客没有错过机会,他瞄准大公的专车投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炸弹。所有的元首专车司机都在中国接受过严格的培训,看到刺客的手势,司机一踩油门,炸弹落在第二和第三辆车之间。“轰——”四射地弹片几乎全部被扎实的车身挡住,威力有限的自制炸弹仅仅炸裂了第三辆车的左前轮。

    刺客没顾得上查看战果,第一时间吞下了毒药并跳入河中。然而那水货毒药并没有夺去他的生命,反而给带来了生不如死的痛苦,他很快被人活着打捞上岸。看到这一幕,行伍出身的皇储只骂了一句“神经病”,然后下令继续按日程安排进行。由于遇到袭击,皇家车队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使得第34、5刺客都无从下手。尽管皇储因此对市长发了飙,但在欢迎的典礼上还是向市民们表达了“善意”与“好感”。

    举行典礼后,皇储按照日程安排赶往国家博物馆。第六号刺客被安排在距离市政厅不远的一座桥上,但他显然没有足够勇气和思想准备。只是呆呆地看着车队远行离开。这次行动一共安排了7个杀手,因此组织者一直胸有成竹。甚至连4刺客都是替补,这个名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地7号刺客更是替补中的替补——一个年仅19岁地中学生。

    历史往往充满了偶然因素,前六个刺客的失手,给了19的普林西普成为英雄的机会。当车队经过时,他迅速拔出一支比利时小手枪,在五英尺的距离连射两发。按照历史的轨迹,第一粒子弹将射入了大公的脖子,切断他的颈静脉;第二颗子弹将洞穿索非的腹部,切断一根动脉。然而袁世凯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却改变了子弹地方向。

    中国生产的“元首车”只卖给各国一把手。因此在事关“面子”的外形和事关“性命”的安全性方面都力求做到极致:例如用纯金打造各国地国徽作为车标、按照元首身材加装舒适的座椅,在关键部位加装轻甲等等。虽然皇储乘坐的这辆是检阅专用敞篷车,但其安全性也没有被忽视。除了车身关键部位地轻甲,其车窗还采用双层加厚玻璃。而且可以摇起的高度要远远超过车内乘客的头顶。光线通过两层玻璃的折射后会改变原来的方向,这就意味着车外的枪械无法精确的瞄准车内的目标。另外,

    种玻璃不防弹。但其对手枪和远距离步枪射出的子的影响……

    “砰——”无论什么人做刺客,第一枪毫无疑问射向皇储。双层玻璃不仅影响了普林西普的瞄准,也改变了子弹的轨迹。当车窗被打破的一刹那,玻璃碎屑象雨点一般落下。皇储几乎是下意识的去保护妻子,可他还没来得及行动,刺客第二次扣动了扳机。第二颗子弹没有受到“蝴蝶效应”的影响,击穿了皇储夫人的腹部。

    见主要目标没有毙命,普林西普还想再开第三枪,一位旁观者死死抓住了他的胳膊,同时警察也围了上来。在苦苦的挣扎中,普林西普吞下了准备好的毒药,但他和二号刺客显然都买了“三鹿牌”的产品,除了生不如死的痛苦之外一无所获……

    此时车内的皇储已经从惊吓中反应过来,他感觉到妻子的身体重重的依在自己身上,于是想伸手去扶,不料带着体温的鲜红液体沾满了双手。皇储一把抱起索菲亚喊道:“亲爱的索菲!你怎么了?看在上帝的份上……”

    此时侍卫跑到皇储的座车前问道:“殿下,刺客已经拿下……”

    萨拉热窝市那位年逾70的市长也已经颤抖着来到近前道下,我、我一定会查、查明……”

    被两人一打岔,皇储反而清醒,他对司机喝道:“快,快去医院!”

    “殿、殿下……”市长还要说点什么,汽车已经开动。在离开之前,皇储一脸杀气的咬牙道:“该死的塞尔维亚人,等待你们的将是最严厉的报复……”

    一小时后,正在夏季别墅休假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受到了消息,他一把掀起盖在身上的毯子,从床上坐起来道:“什么?!我那皇侄如何了……咳、咳、咳……”

    奥匈帝国虽然是一个国家,但是内部却完全是一个松散联盟,甚至有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中央政府三个不同的政治体系,而且匈牙利和奥地利还有各自的议会和首相。这个帝国之所以支撑到今天,全靠历史的机缘巧合以及哈布斯堡家族(皇族)统治者的强势。然而数年之间,哈布斯堡家族厄运连连,家族中的男性成员相继遇祸,或非命而死,或一病不起,唯有仅存的斐迪南大公自幼从军,宏图大略,可继皇位。若是这次斐迪南遇刺,恐怕奥匈帝国就快到头了(实事证明也是如此)。听到侍从的报告,急得老皇帝差点背过气去。

    侍从一边轻抚皇帝的背部为他缓解咳嗽一边道:“请陛下放心,太子安好,只是太子妃……”

    得知皇储安然无恙后,在位66年的老皇帝不由得闭上眼出一口气:“这太可怕了,还好斐迪南皇侄安然无恙。”

    侍从追随了老皇帝侍一生,可谓尽心尽力。虽然自己也已经老迈,但还是吃力的扶着主子慢慢躺下道:“陛下,估计过两天您又要忙了。既然殿下无事,您现在多休息,首相大人已经去处理了……”

    “嗯”淡淡的应了一句后,约瑟夫开始闭目养神。此时这个老狐狸虽然一动不动,但那是心思却从来没有这么活跃过。自塞尔维亚从摆脱了土耳其人的统治后,其在巴尔干地区日趋强大,已成为南部斯拉夫人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现在奥匈帝国属地上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塞尔维亚已经成为奥匈帝国的一块心病,皇储遇刺,无疑给奥匈帝国一个机会……

    当天晚些时候,正在出席一个纪念活动的德皇也获悉这个消息。与约瑟夫的老辣、尼古拉的阴沉相比,作为一个皇帝,威廉二世的性格可以称“阳光”。在私人生活中,威廉与斐迪南夫妇都是好友。虽然这种友谊有不少政治成分,但是威廉是真心的喜欢这对夫妇,每年夏天都会邀请他们到自己的游艇上一起出海。接到这个消息,生性好动、喜欢热闹的威廉突然沉默走进自己的房间,整整一夜都没有传见任何人,连侍从都没有叫过……
………………………………

第11卷 第24章 酝酿

    拉热窝。

    从普林西普扣动扳机那一刻起,这座城市就注定无法再平静下去。皇储离去前的表情让萨拉热窝市长楚尔齐茨如坠冰窟,他立刻下达戒严令,并派出所有的警察搜捕可疑分子。军警开进城区并逐门逐户的搜查,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以及来不及回家的百姓全部被逮捕。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萨拉热窝蒙上一层阴影,恐慌出现在每个人的脸上。其实市长大人心里很清楚,现在除了让那两个落网的刺客开口,根本抓不到什么真正的嫌疑人。这种大张旗鼓的搜捕行动,唯一的作用就是平息一下皇储心中的怒气。

    与城内的鸡飞狗跳相比,城郊的陆军医院一片死寂。为了防止皇储再遇到危险,随行官员从城外演习部队中调来上千名士兵,把医院围得水泄不通。那些灰色的军装如同乌云一般压在人们心头,很沉……

    中午12点,精疲力尽的医生走出手术室,他摘下口罩,)|。遗憾并带着一丝惶恐的表情:“殿下,臣等尽力了……”

    在手术进行的两个小时里,皇储已经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并做好了接受最坏结局的打算。然而当噩耗真正传来的时候,他还是不由得摇晃两下:“索菲……全能的上帝啊,把她还给我吧……”

    见主子的状态不好,侍从官赶紧上前搀扶,皇储无力的摆摆手道:“让我单独陪一会索菲……”

    “殿下,臣已经下令全城戒严,并派出所有警力缉拿凶手,相信很快就可以……”楚尔齐茨又一次不合时宜的出现,他左手拿着礼帽。右手用夸张的幅度擦着额上不多的汗珠,一副刚刚忙碌完的样子。

    “咔啷”金属摩擦发出刺耳地声音,皇储从卫兵腰间拔出佩刀,架在楚尔齐茨的脖子上道:“我带着善意来访问,你们却用这种方式相迎……”

    “殿、殿、殿下……”这位年逾古稀的市长大人排泄系统本来就有问题,明晃晃的钢刀让他裤裆里一热……

    “殿下,国内……”随行的联络官从拐角处走来,当他看清这一幕时也僵在当场,只能用颤颤巍巍的声音说完下半截话:“陛下发来电报……”

    皇储将佩刀还给卫兵,在沉默中读完约瑟夫的电文。然后从牙缝中对楚尔齐茨挤出一个字:“滚!”

    医院再度陷入死寂之中……

    中国,南通。

    随着港口和造船业的发展,南通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造船基地,港区内随时都能看到来往穿梭的商船。在港区南部地深水海岸上,坐落着帝国海军第一造船厂,也是帝国的样板造船厂。从空中俯瞰,一条笔直宽阔主道沿着海岸修建,将厂区划作两大部分:靠近海岸的部分是造船区和维修区,工人如蚂蚁般围着船台和船坞忙碌着;靠近内陆的部分是制造区,各种各样的厂房林立其间。在主干道的尽头是一个建在礁石上的观景塔。从这里不仅可以俯瞰整个厂区,而且还能将南通港大部分水域尽收眼底……

    得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的消息后。袁世凯中断了参观船厂的计划,并在观景塔上枯坐良久。听到身后的脚步声,他淡淡问道:“少卿怎么说地?”

    沈月琴道:“唐部长再次确认,斐迪南在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中幸免。”

    袁世凯皱眉道:“怎么会……具体情况查了吗?”

    沈月琴不知道袁世凯为什么对斐迪南地死活这么感兴趣,但她还是派欧洲的情报人员进行了了解:“据说当时刺客向斐迪南的座车连开两枪,第一枪击碎了车窗但没有打中大公,第二枪则击中了他夫人的腹部……”

    “车窗?”微微的惊讶过后,袁世凯苦笑道:“原来是我救了他一命……”

    袁世凯给沈月琴的感觉一直都是条理清晰、目的明确,这番自言自语让她有些迷茫:“陛下,您……您没事吧?”

    双层车窗是袁世凯的创意。他当时只是为了增加自己座车的安全性。没想到后来被广泛用在元首座车上,更没想到会改变了萨拉热窝事件的结果。由于穿越地原因,袁世凯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先知先觉占尽优势,从而让他养成用“记忆”去安排计划的习惯。此刻蝴蝶效应已经开始改变他所熟知的“历史”。这不免让他有些唏也有些担忧。听到沈月琴语气里的关切,袁世凯报以一个微笑:“没事,电文发了吗?”

    “按照您地旨意。唐大人已经给奥匈帝国发去电文……”

    袁世凯点点点头道:“好,你立刻去通知徐副相,让他赶回帝都,就说我有重要的事情安排。”

    “是!”

    沈月琴刚刚离开,诸葛严就登上了观景塔。他对袁世凯一拱手道:“陛下,臣已经视察过‘炎黄号’和两艘‘昆仑级’的建造进度,所有地战舰都能按时完工。”

    袁世凯将目光投向造船区,几艘巨型战舰的龙骨已经铺设完毕,船台上就像放了几只吃剩的鱼骨,根本无法想象它们将会在大洋中称霸。

    “很好,护卫舰的增造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

    “这……陛下,臣担心再增加战舰的建造数量会占用我们过多的资金,因此目前只有10艘在建,估计明年初就能完工……”

    “你把其他战舰的后期资金先用于制造这些护卫舰,必须优先保证护卫舰的建造计划。”

    “陛下,这样做会不会延误其他战舰的建造进度?”

    袁世凯笑道:“放心,帝国马上就要财源广进了,有了这些护卫舰我们才能安心赚钱啊……”

    照帝国的扩军计划,中国海军到1917要增加30艘中包括一艘“炎黄级”航母、一艘“长城级”航母、三艘“昆仑级”战列舰、六艘“泰山级”大型巡洋舰,另外还有若干数量的“冲锋级”轻型巡洋舰和“蓝盾级”驱逐舰。虽然中国现在已经是个大国,但是一下子造这么多战舰还是要勒一下裤腰带。前段时间刚靠潜艇订单赚了一笔。袁世凯就立刻下令建造一种专门用于护航的小型战舰,而且一造就是50艘。这种战舰的排水量仅有1500吨,除了30地最大设计航速外,既没有强大的火力也没有厚重的装甲,因此单位造价要低于其他类型的战舰。尽管如此,众人依然不理解为何要造这么多的护卫舰。然而袁世凯却很清楚,想要在战争中赚到钱,除了能够拿回订单,还要有能力保护商船的安全……

    随后的几天里,袁世凯赶回帝都。并挨个召见了手下那些重要的大臣。让人最意外的是,一直负责中国少数民族事务的徐世昌竟然也匆匆赶回帝都,并且与袁世凯密谈了整整一夜……

    大公夫人遇刺身亡地消息传出后,表示同情和遗憾的电文如同雪片一样飞到维也纳。袁世凯和德皇威廉二世都下令终止一切宫廷娱乐活动,并进行一周的致哀,随即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和俄皇尼古拉二世也举行了相同的致哀活动。在种种表面文章的背后,各国都在猜测奥塞局势将如何变化,并盘算着自己会在这种变化中得到什么利益。然而,在刺杀事件后的一个星期里,奥匈帝国外交部竟然一直保持沉默。当有人问起的时候。所有的官员都只回答:“这只不过是一次悲惨的事件而已。”在这些官员嘴里得不到满意的答案,更多地人希望当面向斐迪南大公或者约瑟夫皇帝表达“哀思”。可惜除了妻子的葬礼。斐迪南大公没有出现在任何公众场合,老皇帝更是一直在他地夏季别墅“休养”,连侄媳妇的葬礼都没有露面。

    斐迪南闭门谢客当然不是因为悲伤不可能为了一个侄媳妇感到伤怀,相反的,两人都极力主张吞并塞尔维亚,这样的机会怎会放过。然而,他们想要向塞尔维亚开战,却还有很多的阻碍。

    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失败后::|单位。各有各自的政府、议会、首相,拥戴同一个皇帝,皇帝又拥有自己独立的中央政府,帝国的整体外交、财政、国防三大部也是共同组建。为了统一管理。中央政府另成立中央议会,由奥地利、匈牙利两个自治单位各派60名代表联合组成,决定对外战争、国计民因此奥匈帝国也被称为二元帝国。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不平等,国家之间就更不可能公平。奥、匈虽然从属于一个国王,但是为了在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