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崛起-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拉夫明知道北欧就算是统一为一个国家,未来面对人口暴增的俄罗斯,能维持住不被碾压就不错了,被干翻是必然,所以他现在就要着手把维京体系和北欧捆绑,通过海外殖民和与远东的商贸交流来走上一条日不落帝国的道路,以此确保有全世界的输血,好能把俄罗斯彻底压下去,把他安排的妥妥的。
第426章瑞典东印度公司
1645年8月20日,瑞典西印度公司作为皇家直管企业从枢密院交割给了艾克佐迪亚,从此以后由三王冠宫堡首席大管家代替大帝进行管理,这样有利于资金直接被大帝掌控和支配,算是奥拉夫对教女的爱护。
8月22日,瑞典东印度公司在斯德哥尔摩成立,同时成立的还有证券交易所和银行,交易所内对外销售10000股西印度公司股票和10000股东印度公司股票。
斯德哥尔摩银行也可兑换欧洲各国货币,并且提供存款和贷款服务。
瑞典东印度公司和证券所、银行幕后的老板都是奥拉夫,但是合伙人有克里斯蒂娜、丹麦东印度公司的当家人洪罗德、哈达尔、乌拉夫、诺伦,明面上的总经理是诺伦先生兼任,每一个合伙人还有代言人作为董事参与管理。
西印度公司的业务是粮食和蔗糖,近些年一直收入稳定,只不过殖民地只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岛屿,所以规模不大,发展潜力有限,股票涨幅并不是很大,虽然当天就发售完毕,但是8月底只涨到了每01股18瑞典银元,算是翻了9倍。
可是东印度公司因为荷兰和英国的成功,让瑞典人民十分有信心,加上股东全是瑞典帝国内的大佬,还有丹麦的东西印度公司入股,因此即使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还没有出港,股票就已经从01股2瑞典银元涨到了40银元,也就是1股400银元,涨幅高达20倍,诸位股东手中也有10000股,此时每人只要把股票抛出去就能套现400万银元,当然这完全是理论上说的,如果真的大量抛售一定会把股价砸下来。
由于东印度公司还没有成功殖民,所以股价在涨到一股400银元后就稳定了,只不过虽然大多数的商人和地主都把家里的存款换成了一掌证券交易证明,但是所有人都很高兴,对于未来发财道路也满怀信心。
9月10日,在北欧的秋季,瑞典东印度公司已经筹备完全,利用20000股的40万银元启动资金采买了冰岛造船厂的10艘武装商船,同时还采买了大量的文兰参和海象牙、鲸角、鲸油、鱼干、海狸皮、海豹皮、白熊皮、狼皮等珍稀皮毛,总而言之10艘商船内除了航海必须的生活物资,就是来自神秘的文兰、格陵兰、冰岛的特殊物产了。
这第一批要销往远东南明和大清的货物都是奥拉夫和宋清河等明国人商讨后定下的,所有物资都算是奢侈品和天朝也难得一见的物件,所以算是奥拉夫为了让东印度公司在远东打开市场精心准备了。
满怀着对东印度公司第一次远洋商贸活动的期盼希望,奥拉夫等股东与瑞典国内购买了01股到100股的大小股东们都出现在码头,送别了10艘悬挂着瑞典帝国旗帜的武装商船。
这次船队的主要领导是冰岛新生代最好的维京商人乌米森,他是奥拉夫姑姑家的表哥,多年来从商行的小助手逐渐成长为冰岛的大商人之一,不仅拥有私人商船十余艘,还同时是冰岛维京雷当元帅哈达尔的钱袋子。
其次则是奥拉夫专程从文兰调过来的心腹利克斯托姆,他作为瑞典帝国初识明国的使节,除了奥拉夫的国书礼物还带着两千多名维京火枪兵和上万把燧发滑膛枪与上百门重炮随行。
两位首领除了维京商人还有丹麦东印度公司的襄理经理陪同,更有宋清河最得意的弟子刘福带着十名印第安奴隶学生作为翻译和外交使节陪同前往。
奥拉夫的目的是向通过商队和大明建立外交和商业联系,在东方巨龙最虚弱的时刻得到足够的好处。
现在天朝陷入了内战自顾不暇,加上不重视造船术的发展所以没有能和盖伦战船相比的远洋大船,即使郑一官仍旧是龙王的存在,但是奥拉夫相信有十艘武装商船的存在,足以让郑芝龙尊重瑞典的东印度公司了。
奥拉夫在斯德哥尔摩刚过了几天舒坦日子,可是9月初德意志地区农民的起义暴动和利沃尼亚的俄人、波兰人起义暴动接连出现让奥拉夫的心情变坏了。
今年8月份欧洲大多地区都出现了连续暴雨,涝灾让东欧和中欧的土地变成了泽国。
粮食减产甚至绝收成为了各国的常态,一场大饥荒在东欧的俄国和波兰率先掀起了。
虽然东欧的波兰、俄罗斯是欧洲粮仓,但是越是出现天灾,粮食也越发金贵,随着人祸的参与在这两个本应饿不死人的国家却第一时间产生了饥荒,接着延伸到了波西米亚、德意志、法兰西。
随着灾民逃窜至利沃尼亚,利沃尼亚内本就被剥削镇压的立陶宛人、波兰人就带着灾民起义了。
利沃尼亚的起义刚起,德意志地区的义军后发先至的攻占了五个城池,让瑞典帝国派往前线的军队和总督慌了手脚。
等到奥拉夫在枢密院内制定了御敌平叛的策略,同时派遣了更多的士兵和将领赶赴战场后,利沃尼亚的叛军已经被胡迪克和耶斯尼来宁联手击败,逃散到了山林中。
德意志地区的叛军却越来越壮大,能够与瑞典的天兵分庭抗礼,得到最新前线战报的奥拉夫明白德意志地区的叛军背后一定有哈布斯堡皇帝和德意志诸侯的支持,欧洲从产生文明到二战结束一直大战小战不停,所以奥拉夫并不感到奇怪,由波美拉尼亚公国为镇压德意志叛军的大本营,亲自前往什切青督战,开始专心放在平叛的事业上,唯恐叛军做大,让瑞典帝国失去波罗地南岸的大片土地。
瑞典帝国虽然仍旧是欧洲第一流的强国,但是刚经历了内乱又陷入了平叛之战,所以对于波兰和俄罗斯的威慑已经减弱了许多。
9月中旬,俄罗斯和波兰的大军在哥萨克统领国爆发了战争,两国以乌克兰为战场展开了较量,名义是争夺哥萨克统领国的宗主权,实际上还是一个想收复失地,另一个想要开疆扩土。
奥拉夫很快就得知这个消息,胡迪克、劳尔都派人送来了战报,奥拉夫除了了解了东欧两国的战场发展,还得到了两国派来使者的消息,似乎双方都希望瑞典方面给于外交和商业上的支持。
瑞典拥有优质铁矿,目前欧洲各国所能生产的最好的大炮、火枪首先要数瑞典造,所以波兰和俄罗斯也想要从瑞典采购一批火炮。
瑞典帝国的地位和声望是北欧的话事人,也是东欧的话事人,甚至是全欧洲主要角色,所以波兰和俄罗斯在争夺哥萨克统领国的问题上都认识到必须寻求瑞典的支持。
奥拉夫成为教父摄政公已经五个月了,对于如何掌控偌大的瑞典帝国也算摸索出了一点点心得体会,对于东欧的两个邻居的意图也洞若观火。
从瑞典的利益出发,锄强扶弱是唯一的选择,所以在俄罗斯和波兰两国争夺胜负未分的时候,瑞典帝国必须以两不相帮的态度保持超然的存在,等到你要的时候再以雷霆手段支持和帮助弱者,敲打强者,维持瑞典和东部两个强大邻居的微妙关系。
/39_39213/
第427章 帝国使团抵达天朝
大明隆武二年六月,大清征南将军多罗贝勒博洛率军攻入福建,十日内连破数城,包围仙霞关、分水关,福州行在的南明君主隆武帝虽然只是郑氏的傀儡,但仍旧心怀天下,感觉到了大厦将倾,开始谋划着御驾亲征,挽救祖宗家业的同时,悬挂着瑞典帝国狮子旗的十艘武装商船也从南洋北上,抵达了台湾,并且等待着福州方面的传召。
瑞典帝国的商船使节在两个月前就通过巴达维亚的荷兰总督向南明隆武朝廷的实际掌控人郑芝龙表达了善意,希望瑞典帝国能和大明建立外交关系,并且愿意支持南明隆武朝廷对抗大清,换取最惠国待遇。
海盗和商人的本质都是掠夺财富,郑芝龙原本想做的是赛五峰,当代徽王,后来随着大陆的时局变化又要做吕不韦、曹操,所以说他的一切行为还是受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因此才会在一两个月后投降清朝,希望换取福建为封地,可惜最后一单买卖打了眼。
在瑞典帝国通过荷兰方面与郑芝龙沟通并释放友好的同时,大明平国公尼古拉斯阁下先是通过荷兰人和葡萄牙人了解了瑞典帝国在欧洲的十里河位置,然后明白了作为一个新星崛起的帝国,瑞典显然是武德充沛,掌权的那位教父摄政公也跟北方的大清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一样,想要建立不世功勋。
在详细了解了瑞典帝国不仅是欧洲陆军强国更是海洋强国后,郑芝龙准备还是要见一见,万一瑞典帝国真能帮助隆武朝廷击退南下的清军,未来自己还是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继续成为大明的实际掌控人,这可比洪承畴给出的王爵更加诱人了。
所以在瑞典商船抵达巴达维亚的时候,乌米森和利克斯托姆、刘福等都知道了隆武朝廷的回应,因此稍作休整就北上前往福州面圣。
在十艘比福船还要巨大的盖伦船进入福州港口后,站在旗舰甲板上的乌米森和利克斯托姆算是知道他们终于抵达了契丹的重要港口了。
看着码头的窝棚、房屋和远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的中式建筑,乌米森与利克斯托姆只不过是惊讶新奇,可是刘福却
红了眼圈,口中喃喃道:“望见了福州,便想着细汉的时辰……
倍、妈,哇回来了……”
片刻后,一个身穿红袍的白面无须男人在几名武将的带领下走到码头前站定,此时乌米森、利克斯托姆和刘福三人刚好在荷兰通译的陪同下下来。
经过通译和刘福等人片刻的交流后,利克斯托姆等人才知道了那个穿红袍的官员是大明皇帝的宦官阉人,是来赏赐大家酒水,但是这位宦官看似代表了大明皇帝,可是明国将士们尊重的却是阉人身边的一个狭目剑眉的英武年轻人。
刘福低声告诉乌米森和利克斯托姆,这个年轻人叫做朱成功,是大明隆武帝视为教子的存在,又是大明国权利最大的平国公的儿子,现在是御营中军都督,也就是皇家宪兵团团长,品级为正一品,穿的是御赐的斗牛服,很显然他才是代表大明皇帝和平国公前来接待的官员。
乌米森还没什么,但是利克斯托姆却想起了临行前奥拉夫跟他讲过,明国的郑成功或者也叫朱成功是一个最适合合作的实干家,所以就仔细的打量了几下朱成功,希望记住这个明国的年轻贵人。
双方通过通译和刘福等人交流片刻后就乘坐马车离开码头,片刻后到了一处巨大的庭院前。
刘福认得是进贡厂柔远驿到了,于是转身对下车的利克斯托姆和乌米森说道:“这里是大明属国琉球中山王使节进贡时的居住地,所以民间也称为琉球馆,算是福州给外国人居住的最体面的所在了。”
刘福虽然是冰岛联合大公国甚至是瑞典帝国的官员,但是受限于天朝思维,潜意识里还是认为西方帝国比起大明要低人一等,对于自己等人被隆武朝廷安置在琉球馆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是利克斯托姆和乌米森却皱起了眉头。
两人是代表瑞典帝国和冰岛联合大公国的最高人物,虽然各自有各自的任务,但是也明白第一次来拜会明国却被安置在了明国为藩属国准备的地点,如果入住了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所代表的瑞典帝国和大名属国琉球国一个地位。
虽然欧洲对国家地位的认同与东方有所不同,但是两人就这么糊里糊涂住进去还是有损国体,尤其是利克斯托姆作为最高使节绝对不能容忍。
托姆红色的头发一抖,激动的说道:“刘先生,请你告诉朱成功伯爵阁下,瑞典帝国在欧洲也是最强大的帝国,明国如此对待我们是否太过失礼了?我们瑞典帝国的代表无论如何也不能在明国属国的住所下榻!”
刘福闻言脸色一边,顿时惊恐不已,急的冒出了汗,快步走到一脸不解的郑成功面前,躬身道:“国姓爷,请为我们改换下榻之处。”
郑成功眉头一皱,问道:“刘先生,托姆大人和乌大人是有什么不满意吗?”
刘福心中正担心着回归欧洲后自己是否会因为这次事件而被奥拉夫认为心怀故国而失宠,于是忙躬身道:“进贡厂柔远驿是大明为藩属国所建,我瑞典帝国前来乃是要和大明平等建交,而非进贡,所以恳请贵国另择他处吧。”
大明现在虽然大厦将倾,但是拯救控制着云贵、湖广、江西、福建等省,有着一定的基础,所以比之未来的永历朝廷要更有大国风范,更愿意咬着牙支撑天朝上国的架子。
如果不是隆武朝廷现在内忧外患困扰,又是知道外国人厉害的郑氏家族掌权,恐怕瑞典帝国这次想要不朝贡而平等建交的打算只能无功而返。
堂堂皇明天朝乃是世界的主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个国家能跟皇明天朝平等建交?天上岂能有两个太阳?
朱成功是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他也是个大明忠臣,知道瑞典帝国近些年在西方如日中天,崛起的时间和速度以及位置都和大明北方的大清差不多,所以他心中知道瑞典帝国如果真的如之前信使所言的支持大明,大明也就能得到西方最先进的战船、大炮、火枪和战术,肯定能增强隆武朝廷的实力。
甚至建交通商后瑞典帝国还有可能愿意出兵出钱支持大明北伐,郑家也能通过和瑞典帝国的建交把生意做得走出东方,压服红毛鬼他们。
统合种种好处,郑成功觉得大明和瑞典平等建交真的算是基本的操作了。
冰岛崛起
第428章 国姓爷朱成功
看了看身边的王少监和几位礼部的文官都对刘福以及托姆等人的要求嗤之以鼻,引论中出言不逊。
郑成功急忙轻咳一声,正要当先说话,就听到礼部侍郎于清泽说道:“刘福,你也是天朝子民,难不成做了色目生番的官就背弃了祖宗?还要帮衬着蛮夷给咱们朝廷找麻烦?”
于清泽的话语很不客气,显然是瞧不起刘福等投奔到外国的明人,即使他知道刘福已经是瑞典帝国品级极高,堪比布政使、巡抚的大人物,但他还是视刘福为自甘堕落的小人,因此言语中趾高气昂,满是不屑。
刘福也是读书人,知道入夏则夏,入夷狄则夷狄的道理,但是对于奥拉夫和强大的瑞典帝国,刘福还是暗自做了对比,他知道天朝虽好可已经大厦将倾,最好的局面就是维持南宋当年的局势了。
越是这个时候的大明越是不如瑞典帝国,所以刘福闻言反而冷哼一声,义正言辞的朗声说道:“大明北有清朝,西有闯贼残部,半壁江山都陷于人手,如此局面还看不清形势吗?于大人,我瑞典帝国乃是西方第一强国,若是转头支持大清,恐怕……”
于清泽脸色一变,横眉就要反驳,郑成功急忙瞪眼道:“瑞典帝国乃是我大明贵客,陛下也是急切要召见的,于大人不可失礼!”
残明支撑到现在,有骨气气节的大臣已经不多了,于清泽能活到现在显然不是大儒黄道周一派,所以对于郑成功绝不敢得罪,闻言只好拱手后退。
刘福这才对郑成功说道:“国姓爷,托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