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他这个上郡汉军的军候也是真的。
“入城。”
吕布微微偏头,喝令道。
他的身后,成廉、魏越两人带着十数名骑士,紧随着吕布缓缓步入了城门的甬道之中。
……
简文站在墙头,心中的不安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发的难受了起来。
他看着城外的汉军,却总觉得有些说不出来的诡异感,但却找不出任何的理由。
“到底是为什么……”
简文眯起双眼,再次仔细端详着城外的这支汉军,此时官道外的汉军前队已经离北屈城的城门只有一两百米的距离了,若是视力好些也能看得清楚。
越来越近的距离,终于也是让他发现了是一些不对劲的地方,这支军队的旌旗上,好像带一些血迹。
甚至于这些军士在行军的时候,连迈出的步子几乎都是同一只脚,这是他从未见过的景象。
莫非这支汉军是“蛾贼”所扮!
简文面露惊恐,他想起了黄巾军的一些传闻,那些最初跟随着许安的部曲,并非人类,也并非精怪,而是黄豆所变。
正因为是撒豆成兵,所以那些军卒的行动看起来非常刻板,甚至连行走都是整齐划一。
简文心中惊惧,北屈城城门大开,而城外的那支汉军明显开始加快的速度。
“韩军候何在,韩军候何在?!”
他彷佛疯了一般,大声的呼喊着韩瑜,但韩瑜此时早已带着亲卫走下了马道,前往城门想要迎接上郡来的援兵。
简文一路狂奔,跌跌撞撞的跑下了城墙的马道。
他要告诉军候这个消息,城外的“汉军”并不是汉军,而是在北屈城外虎视眈眈已久的“蛾贼”!
所幸,好像城外的“蛾贼”并没有这么快进入城门,一切都还能来得及!
简文,终于看到了城门口那个熟悉的身影。
顾不得多想,他急忙出声喊道:“韩瑜!”
韩瑜止住了身形,他听到了简文的呼喊,有些不耐烦的转过身子看向叫住他的县尉。
他想要知道为什么这个县尉,三番五次的想要制止他的行事。
韩瑜转过身去,却没有听到简文的任何言语,只是看到了一张因为惊恐而变得的脸。
“你……”
韩瑜正想说话,但他耳边却突然传来的一阵呼啸的风声。
“噗!”
韩瑜感到自己的胸腔好像被什么东西贯穿了一般,随即一股剧烈的痛感从他的腰腹间传来。
“这是什么……”
韩瑜低下头呆呆的看着自己的胸腔,一杆长枪从他的胸腔贯穿而出,枪头穿过了他的胸腔,牢牢的钉在土地之上。
粘稠的鲜血正顺着枪杆缓缓的流淌出来,他想要移动,但却根本无法移动。
韩瑜艰难的抬起头来,天地好像黯淡了下来,他已经看不清前方的景象,他努力抬起手,伸向不远处的简文,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没有等他再想些什么,冰冷的黑暗已经将他的意识彻底吞噬。
简文瘫坐在地,城门处的惊变几乎将他吓得魂飞魄散。
就在简文叫住韩瑜,韩瑜回头之际,城门的甬道处,那名军候打扮骑士却也注意到了简文的异状。
当简文迎上那名骑士目光,几乎被吓的呆在了原地。
就在简文看到那骑士的同时,那骑士迅速的从马鞍下举起了一把长枪猛然掷出。
简文根本来不及出声提醒,而城门周围的军卒业没有一人反应过来,那长枪已经从韩瑜的背心刺入,又从胸口透出,将韩瑜的身躯重重的钉在了地上。
“杀!”
吕布取过玄铁戟,冷眼看着城门周遭的一众汉军,彷佛看待尸首一般。
北屈城城门的一众汉军经历了短暂的呆愣后,终于是反应了过来,这群人定然是假扮汉军的“蛾贼”!
“蛾贼入城了!”
一名军卒满脸惊惧,惊慌失措的向后跑去。
城门周遭一众汉军分成了两堆,一堆看到韩瑜被钉死当场,举着兵刃便向吕布等人杀将而去,他们多是韩瑜的亲兵,还有军中的军官。
而另一堆则是哭喊着向后,狼狈的逃散而去。
“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吕布冷哼一声,手中的玄铁戟横举。
“成廉、魏越,你们从马道上城,不要让他们关闭了城门,这里交给我一人便已足够。”
成廉和魏越两人应承了一声,毫不犹豫的带着身后的一众骑兵冲向了马道。
城门周遭汉军向着吕布杀来的足有三十余名,他们大多都是汉军中的军官,还有韩瑜的亲卫,自然比寻常的汉军装备精良,战力高出一筹。
吕布全然不惧,他的座下已经换上了一匹新的战马,这战马比他之前的那匹又高大了一些,这战马是许安从军中特地挑选出来,赠送给吕布所用。
这战马全身皆是黑毛,无一杂色,犹如黑色的绸缎一般,他的名字也因此而得名,名作黑缎。
四五枝长戟一齐从一侧袭来,吕布一拉缰绳,座下黑缎长嘶一声,高高扬起双蹄,但见黑虹乍现,那四五枝长戟竟然被吕布一戟当场斩断。
“驾!”
吕布双腿猛地一挟马腹,座下的黑缎如同一道黑风一般呼啸着奔驰而出。
吕布双手握持玄铁戟,手中玄铁戟呼啸着横扫而去,汹涌而至的数名汉军顿时惨叫着倒在了血泊之中。
一名汉军的队率举着长矛,拦在吕布的马前,想要先将吕布座下的坐骑刺倒。
但吕布如何会给他机会,黑缎在快接触到枪矛的一瞬间,被吕布牵引开来,随后玄铁戟重重的砸在了那汉军的队率身上。
锋利的戟刃带着马力,轻而易举的划开了那汉军队率的血肉,直接将其拦腰斩成了两截,五脏内腑混合着鲜血从他的腹腔中汩汩涌出。
“咻”
尖锐的木哨音响彻在北屈城的南门。
无数头裹着黄巾的军卒已经狂呼着冲入了北屈城城门的甬道之中。
黄巾军已经彻底控制了城门,再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北屈城在一刻已经归属黄天!
北屈城外的官道之上,无数汉军的旌旗好似垃圾一般,被黄巾军随意丢弃在了官道的两旁。
中平四年187,二月二十八日,北屈城破。
第二百零三章 出乎意料
当吕布等人击破了位于城门处的守军,城外的黄巾军一拥而上,冲入了北屈城中。
军中主官韩瑜战死,北屈城县尉简文被杀,黄巾军攻势更是如烈火一般迅捷,北屈城中根本无人能有效的将散在各地的军卒组织起来进行抵抗。
黄巾军中还有吕布、徐晃等将在前,一些试图抵抗的汉军将校甚至连浪花都没有掀起,就被飞驰而来的黄巾军骑兵扑灭。
北屈城的县令、县丞自杀身亡,县衙内大多数属官和文吏则是选择了归降。
北屈城的混战并没有持续多久,汉军的小规模抵抗只进行了两刻钟,城中一千多名汉军便选择投降。
而那些被临时征募来的壮丁则是被黄巾军打发回家。
原本林立在北屈城墙上的红旗,也在黄昏之前尽皆换成了黄旗。
夜幕落下,整个北屈城中,除了城中的军营还闪烁着火光外,就只有县衙中还一处阁楼有灯火未曾熄灭。
许安揉了揉太阳穴,虽然在房中点了很多灯火,但面前的山川地势图看起来还有些许的模糊。
阎忠站在许安的旁侧,和许安一起端详着身前的地图。
整个河东郡的北部地区,唯一还属于汉帝国的地方,就只有最北面和西河郡接壤的蒲子城了。
根据最新的消息,如今蒲子城已经聚集了近六千余名军卒,而且还在增加之中。
看起来汉军是想要在蒲子城一线集结重兵,然后一举击破黄巾军在吕梁山的防御,重新夺回吕梁山。
许安重新盘腿坐下,这几日他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浅。
随着汉军的增兵,现在白波军在吕梁山的局势并不乐观,汉军开始对把守吕梁山北部的白波军营寨发起了进攻,现在已经有数处营寨被打破了。
白波军目前正在败退,所幸位于白波谷的龚都因为许安之前带兵南下,张燕也包围了平阳城。
所以驻扎在白波谷的龚都也得以解脱了出来,带兵进入了吕梁山去支援郭泰。
郭泰得到了龚都的支援,这才稳住了吕梁山的局势。
白波军训练不足,武备不全,素质参差不齐等一众弊病也在吕梁山中表露无遗。
鹰卫的缇骑也传来消息,从美阳而来的支援汉军已经渡过黄河,正往安邑、闻喜一线行军,预计在三月三日左右,就能抵达闻喜一线。
而且缇骑仔细观察后回报此次袁滂带来的汉军,规模大约有两万多人。
而安邑,闻喜一带的鹰卫缇骑,也大致弄清楚了河东汉军的情况,如今集结在闻喜城北部的汉军,已经多达七千余人。
两支汉军一旦会师,汉军在汾河南岸的军队将会超过三万多人。
这是许安完全没有料到的,毕竟之前许安得到的信息,还有凭借着脑海中记忆,他推算汉军的援军最多只会有一万多人。
毕竟现在汇集在美阳的汉军并不多,凉州的西凉军接连击败了汉军追击的军队,按许安的推算来说,汉军需要防备凉州侵攻关中地区,能派来支援河内的军卒肯定不会不多。
但现在这个局面是许安未曾料到的。
“张温为什么会派这么多军卒来河东?”
许安坐在案桌前,脑海中全无思绪,河东的局势已经超出了他的料想,他还是看低了汉帝国的实力。
他本以为葵城之战,河东郡支援河内的郡兵全军覆没,应该元气大伤。
但没想到的是,居然在短短时日之内,河东的豪强世家瞬间帮助汉军组织起了一支五千多人的部曲。
果然司隶之地,那些根生蒂固的世家并非上党郡的豪强所能相比。
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前整个上党郡不过十二三万的人口,而河东郡不算那些隐户还有豪强世家中的家奴之辈,也有近60万人。
司隶之地的豪强世家,自然不是上党郡这样贫瘠,而且曾经作为边郡的地方所能比拟。
许安只考虑到了军事上的问题,他却不知道,河东郡那些世家在朝中不乏高官显贵。
黄巾军侵攻河东郡,自然也是引起了这些世家强烈的反弹。
朝中的那些世家的压力都积压在张温的肩上,而天子刘宏也不想丢掉河东郡,毕竟河东郡隶属司隶校尉部,司隶被侵占,对一个皇帝而言,可谓是奇耻大辱。
之前北宫伯玉等人侵攻三辅地区,就使得朝野震动,更何况是丢掉整个河东郡。
而且河东郡还是赋税重地,失去了河东郡如此广袤的土地,和如此多的人口,就等于是将刘宏的钱袋生生抢走。
在刘宏的心中,五个上党郡还比不过一个河东郡。
各方的压力,张温在反复权衡后终于是选择冒险,派出了派出了多达两万人的部曲,前往河东郡助战。
“三万多人……”
这是一个沉甸甸的数字,许安至今还记得当初在下曲阳,皇甫嵩以六万汉军,一举击溃了整整十六万黄巾大军。
平阳城城坚池固,张燕久攻不下,黄巾军大量的军兵就这样被拖在平阳城下。
吕梁山的白波军也因为西河郡的增援,还有当地豪强和汉军联合起来,陷入了苦战之中,无法抽身,甚至还需要支援。
就算是之前又从上党郡内抽调了一部的军卒,如今许安麾下,能够调用的也就是跟他一起出佂,直辖的两万三千多名军卒。
也就是说许安现在,要以两万两千人来迎战汉军三万七千人,这局面简直是糟糕透顶了。
“明公。”
阎忠打断了许安的沉思。
“明公,是否在忧虑汉军兵力众多,我军攻势在两地又陷入了僵局?”
“对。”
许安点了点头承认了下来,他看了一眼阎忠,心中有些欣慰。
好在太行山时,得了阎忠这一名谋士,否则光凭他自己只怕是无法走到这一步,长久以来黄巾军的内政,后勤,这些都是由阎忠一力负责。
而且许安在制定方略的时候,终于也可以找到人商议一二了。
“汉军的精锐和那些内地郡兵,战力完全是两回事。”
许安想起了他曾经在下曲阳,还有广宗的遭遇,面色不由的阴沉了几分。
第二百零四章 一触即发
许安叹了一口气,局面有些超出他的掌控,他心中不免有些彷徨。
“河东的汉军若是合兵一处,总兵力将会三万多人,我现在可以调动的军卒不过才两万人,要防备汉军主力实在过于困难。”
“如果抵挡不住,我们就只能放弃临汾、绛邑、翼城整个白波谷以南的所有的城池。”
“明公忘了一件事。”阎忠收起绢扇,指向地图上何曼屯兵的地点说道,“汉军虽然军容鼎盛,但我军有汾河天险所在,内陆的水师多是没有修整,对战局影响不足挂齿。”
“汉军若是北上,必然经过汾河,而要过河必然过渡,袁滂性格稳重,战阵经验较少,所以应该会先试探着攻击,渡河。”
“明公新得骁将数名,公明将军武艺卓越,何曼、周仓两人也颇为勇武,等到汉军渡河之时,明公派遣骁将带精锐之师半渡击之,只要以雷霆之势击溃汉军的先锋部队,必然使得袁滂心惊胆颤,不敢轻举妄动。”
阎忠的绢扇继续往上划去。
“平阳城城坚池固,但此时已是一座孤城,城破只是早晚之事,等到张燕带兵南下,借助河水天险,抵挡住汉军绝非难事。”
许安眼前微亮,确实如阎忠所言,现在的局面还没有糟糕到下曲阳的之时。
现在黄巾军有河水天险可守,许安麾下将校更是比当初下曲阳的黄巾军要强上数倍,更别提军卒的训练了。
许安训练军队,到上党郡后大部分军卒几乎是达到了两天一练的程度。
虽然消耗的钱粮也大增,但是许安之前就取下了上党郡全部的钱粮,又筹备进攻河东,所以对麾下的军队根本不吝啬钱粮。
现在直辖于许安麾下的这些黄巾军,训练度比汉帝国那些郡兵更高,而且武备也比之前在太行山中时更加精良。
得益于葵城之战,还有上党郡内缴获的武备,现在许安直辖的军卒几乎都穿戴着革甲,装备着崭新的枪矛,军中什长及以上的各级军官,基本都穿戴着铁甲,虽然并非连身重甲,只不过是遮挡了胸口之类的要害区域,但防护能力比革甲自然是要高的多。
许安沉吟了半响后,向阎忠询问道:“中条山方向情况如何?”
阎忠思索了片刻后,回道:“中条山进军顺利,汉军并没有将重心放在上面,从前几日传来的信件,已经占据了东部地区。”
“传信给韩暹,让他收到信件即可出兵袭扰山外的各聚落,城邑。”
许安站起身来,缓步走到案桌的前面开口说道。
“这样应该能牵制一部分汉军的注意。”
许安看着眼前的山川地势图,浅红色的汉军正从南北两面压迫而来,挤压着最中央那块代表着黄巾军的浅黄色颜料。
“我最担心的还是吕梁山。”
局势现在看来确实有些危急,南北两面都极为重要,南面汉军主力虎视眈眈。
而北面的吕梁山若是被汉军夺回,白波谷以南的黄巾军就会同时受到南北两面的威胁。
黄巾军本来就兵少,若是因此分心,正面战场的局势只会更为不利,甚至有可能遭遇全军覆没的危险。
吕梁山易手,也会使得张燕那边的局势也会改变,他需要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