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如何得知我的姓名?”
他虽然心中傲气,但也有自知之明,他不过是上郡一个小小的军候,他不觉得自己的名声能传到上党,太行,能被太平道的大贤良师记住。
“我是许安,我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我如何不知道你的姓名。”
许安看到吕布脸色变幻,知道已是八九不离十,闻言放声大笑道,此人竟然真是吕布。
阎忠站在许安旁侧,此时心中更是震惊不已,在葵城许安就曾一语道破了他曾经劝谏皇甫嵩骑兵反叛,又是预言了荥阳民变,如今还能一语道破一名从未谋面过的汉将姓名。
徐晃和白饶两人看向许安的眼神中又添了几分崇敬,许安此举,更是让他们坚信了心中信念,坚信他们所追随的主公,乃是天命之人!
身负未卜先知之能,这不是上天眷顾最好的佐证吗?
许安盯视着眼前血染佂袍的吕布,心中百般念头交错,他知道吕布的生平。
三国志,陈寿曾经评价过: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
曹操也曾说过:“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其情也。
吕布先杀丁原,再杀董卓,数次改换门庭,后来占据了徐州的刘备接纳了吕布,却被吕布夺取徐州。
又在袁术和曹操之间摇摆不定,时而反叛。
史书上的评价多是狼子野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短视浅见。
不过现在的情况倒是有些蹊跷,现在吕布不过才三十岁左右,正是武力巅峰之时。
看刚才徐晃等人追逐吕布,吕布的身旁还有三名战将,皆是勇武非凡,若是吕布想走,根本拦不住吕布。
但吕布却是回身想要救援陷入阵中的麾下军兵,直到最后也没有独自逃走,现在陷在了阵中。
要知道,吕布曾经在长安之乱时,连自己的妻子都抛弃过。
英雄记中记载有吕布妻子说过的话:“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布得妻言,愁闷不能自决。
“许安有一事想问。”
许安握持着缰绳,牵引着枣红马微微上前问道。
“将军武勇非常,我军未曾合围,若是独自一人逃走,我麾下军兵定然遮挡不住,为什么还要折返回来?”
吕布站在原地,肾上激素的作用已经慢慢开始退散,疲惫袭上了他的心头,他一路冲杀而来,遭遇了黄天使者,黄巾军骑兵,又冲入了许安麾下亲卫队的军阵之中。
此时徐晃和白饶还有周仓三将全都赶来,他们神色戒备的环卫在许安身旁。
吕布慢慢的平复着呼吸,先是大笑了数声,这才继续回应许安的问题:“我亲友袍泽俱在军中,众人皆视我为长兄,如何能弃?既不能同生,同死亦可。”
“既不能同生,同死亦可……”
许安盯视这眼前浑身染血,疲惫不堪的吕布,就算身陷重围,仍旧是那么的桀骜不驯。
是啊……
现在的吕布还只是并州的一名军官,还不是后世那个斩杀丁原,刺杀董卓,反复无常的小人,起码这次他选择了留下。
吕布的年纪比刘备还要大,死时已有四十多岁,189年跟随丁原之时,吕布已经年有三十多岁。
三十多岁的吕布戎马一生,就算他弓马娴熟、骁勇尚武,但在并州军中连军司马一职都没有混上,被丁原征募也不过是军中一个小小的主薄。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可郁郁久居人下。
当他的同乡李肃带着满车的金银珠宝,牵着赤兔宝马,带着董卓许以的高管俸禄。
看着昔日远不如他的李肃都可身居高位,自己孑然半生,却还只是军中一名小小的主薄……
许安轻拉缰绳,排开身前的军士,再度上前了些许,也让许安看清了吕布现在的处境。
吕布身上的血衣,被划开了两三道口子,他并非没有受伤,他只是在强撑着。
“军候!”
“奉先!”
吕布突然听到后方一阵噪杂的喊声,他转头看向身后。
只见身后并不是他之前以为那些即将杀将而来的黄巾军骑卒,而是高顺、成廉一行人。
看起来黄巾军并没有阻挡他们前来,不然只凭着上百名残兵,不可能和他一般杀到这里。
“军候,真是莽撞啊……”高顺满脸的血污,只是脸上带的却是笑容。
魏越气喘吁吁,握着腰间的伤口,勉强的笑道:“奉先冲阵,居然不带上我和成廉,莫非是嫌弃我们二人拖了后腿?”
“早知道如此我就先逃去山林,说不定还捡回一条命来,到时候回来给你们收尸。”
郝萌走上前来,无奈的笑道。
“现在倒好,我等俱是陷在了阵中,不知道尸首便宜了山间的哪只野兽。”
吕布看着身旁一众袍泽,心中不禁有些怅然。
好像就这样死去,也并没有什么遗憾,他还有一群足以交心的袍泽,兄弟。
许安朗声问道:“不知道奉先如今在军中所任何职?”
许安的问话,让众人停下了对话,气氛再度沉默了下来,众人都看向吕布和许安二人。
吕布看了一眼身旁的高顺等人,深吸了一口气,开口回道:“吕某不才,未曾获得将军之位,如今不过军中一军候。”
“奉先勇冠三军,在并州任职多年,如何未曾获取将军之位?”
许安详装疑惑,继续开口说道。
“我听闻孙坚孙文台,初投朱儁麾下便是佐军司马,如今从军不过两三年,便已是别部司马。”
“葵城之时我也曾见识过孙文台之勇武,但就算如此和你今日相比也得逊色数分。”
吕布脸上一阵青,一阵白。
许安所说他全都知道,孙坚斩将夺旗,平定黄巾战功赫赫,参军不过三四年,便已官至别部司马,初投军便任佐军司马。
短短年许便走完了他穷其十数年都没有成功的道路,说不嫉妒,怎么可能。
高顺、成廉等人皆是沉默不语,一齐看向吕布。
“我乃太平道大贤良师许安。”
许安策马扬鞭,踏出军阵,高坐在马背之上,俯视着身前众人,朗声言道。
“拥兵十数万,现已坐拥上党、太行、王屋、太岳四地,阵斩朱儁,击退卢植,如今侵攻河东,短短十三日便连下河东郡九城。”
“郡县莫能制,朝廷不能讨。”
许安猛地将手中的长戟掷于地上,沉声言道。
“如今汉帝国已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朝政腐败,上官更无识人之能,奉先勇冠三军,征战多年也不过是小小的一名军候,而卑鄙、无用者窃据高位,实为可笑。”
“汉室倾覆已是定局,如今天下即将大乱,正是群雄纷起之时,既然汉室如此薄待,奉先为何不加入我黄巾军,许安愿以将军之位许之。”
吕布霍然抬头,如电一般的目光直射向身前十数步以外的许安。
实际上吕布对汉帝国并没有多少忠诚,他是并州五原郡人,他故乡在他还是少年之时,就已经被北地那群凶神恶煞的匈奴人给侵占了。
那个时候,却并没有大汉的军队来救援他们,他们屈辱放弃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故乡,一路南下,辗转多地。
今年的吕布已经年过三十了,就算他拼尽了全力,几近生死,也不过只是成为了汉军之中一名小小的军候。
而眼下许安却要许以他梦寐以求的将军之位。
吕布的心中此时正在天人交战。
许安的言语正影响着吕布的心神,他虽然远离汉朝中枢,不过在上郡中作为一名军候。
但吕布也察觉到了不对的地方,北方的匈奴人越来越不安分,甚至有小的部落,偷偷寇边,袭扰住民,而中央却无什么反应。
西北的羌乱已经闹腾了许久了,却迟迟没有被剿灭,反而是愈演愈烈,听闻现在半个凉州都已经被韩遂夺取。
而许安更是连败汉军大将,夺取了黄河以北广袤山区,如今更是侵攻河东,所向披靡。
吕布握紧了手中的玄铁戟,偏头看向身旁的众人。
高顺默不作声,只是沉默的盯视着吕布。
成廉,魏越两人,互相搀扶着,也是沉默着等待吕布做出决定。
他们二人是吕布的同乡,少年的玩伴,三人一同参军,吕布知道,他不管做出什么决定,成廉和魏越两人必定会遵从。
宋宪、魏续、候成、曹性四人凝望着吕布,却是欲言又止。
郝萌则是对着吕布微步可察的点了点头,他好像是想要吕布答应。
“哈”
一团浊气从吕布的口中吐出,化作一团白气飘散在空中。
吕布慢慢松开了握着玄铁戟的手。
“当啷”
玄铁戟重重的摔落在地,发出了清越的响声。
吕布高大的身躯,也缓缓弯下,那一身惊人的气势慢慢的消散在了他的身上,他恭敬的对着许安做了一辑,沙哑着声音说道。
“吕布拜见主公。”
第二百零二章 袭取北屈城!
北屈城上,站在垛口处的汉军军卒皆是紧张的观察着四周的情况。
虽然最近传来的基本都是一些好的消息,但他们却不敢放松一点,毕竟就在前些日子,城外还不时会出现一队队黄巾军。
那些凶狠的“蛾贼”就隐藏在城外的群山之间,容不得半分的怠慢。
凌厉的北风从北屈城的城墙上呼啸而过,一名老兵紧了紧身上的衣袍,左手松开了长戟,改为右手握戟,将已经快要冻僵的左手插入了衣袍间。
突然这老兵感觉到有人撞了一下他的肩膀,老兵有些愠怒,想要转头过去破口大骂。
但马上他的耳旁便听到了一声急切而惊恐的询问:“你看官道上,那是什么?!”
老兵微一愣神,看向城外的官道。
只见官道之上,十数名骑兵正飞驰而来。
“蛾贼!”
一名年轻的军卒面露惊恐,吞咽了一下口水,脚步缓缓的向后移去。
四周的军卒也尽皆是面露惊恐,恐怖的气氛在城墙上蔓延
“瞎了你的狗眼!”
一名汉军的队率见到那年轻军卒大喊,引得四周军卒皆是胆颤心惊,他立刻从腰间抽出马鞭,狠狠的一鞭抽打在了那军卒的身上。
“眼下情况不明,你如何敢高声虚报军情!”
“黄巾军军卒皆是裹带黄巾,城外那些骑兵身上无半点黄色,你怎么就断定他们是蛾贼?”
那汉军队率顺着垛口向城外看去,打量着城外那些游骑的模样。
“就算真是蛾贼,又能如何?吕梁山中的蛾贼在薄子城没有讨到半分好处,现在只怕是关隘都丢了不少。”
“现在北屈城还有两千多守军,就算蛾贼阵来,两三日前采桑津就传来消息,说上郡来的援军已经渡河,我们只要坚守一天两天,等到援军一到,还怕什么蛾贼?”
那被打的年轻军卒,连忙附和道:“队率说的是。”
他这几日神经紧绷,确实太过于紧张了,他也知道刚刚自己引起了恐慌。
若是他们的队率真要严格按照军规,给他按上一个虚报军情的罪责,只怕不是一鞭能解决的了。
“你们看,是赤旗!”
这时一名也在垛口旁的军卒兴奋的喊道。
众人都顺着那军卒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那官道的远处,数面红旗正迎风招展。
稍许片刻,越来越来的红旗便出现了在众人的眼前,游戈的骑兵更多了数倍,官道之上那密密麻麻,正在行军的军卒也被众人尽收眼底。
那之前挨打的年轻军卒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悦,他兴奋的大喊道:“是上郡的援兵!”
“终于来了,终于来了……”
这段日子,他总是忧心仲仲那些隐藏在山中的“蛾贼”大举进攻,打破北屈城,为此他甚至连一天的安稳觉都没睡着过。
在传言之中,那些“蛾贼”无不是凶神恶煞,亦或是山中鬼魅精怪所化。
眼见上郡那些精锐的边军赶来,他一直紧绷着神经终于得到了松懈。
汉军队率睹了一眼身旁那兴奋的年轻军卒,也没有再怪罪他不尊军规,大呼小叫了,毕竟城中因为黄巾军的威胁,已经压抑了长久了,释放一些也是好的。
北屈城上众人看到援军来到,皆是喜笑颜开。
片刻的功夫,上郡援军将要抵达北屈城的消息,便已经传遍了全城。
整个北屈城中也因为这一消息一扫长久的阴霾。
当驻守北屈城的汉军军候韩瑜匆匆登上了城墙时,官道上的汉军离北屈城已经不足两里了。
甚至可以看到了那些军卒身上的衣甲,还有军旗。
“天佑我大汉。”
韩瑜长舒了一口气,有了这两千多名上郡的援军,他终于可以放下一颗心了。
不远处,一队十数人的先锋骑兵已经到达了城外。
这十数名骑兵皆是身着玄甲,手持着骑矛,其中有人玄铁胄上还有两束鹖羽,衣袍所穿看起来好似一名军候。
不等韩瑜询问,城下那军候已经是驱马上前,将手中的印信高高举起,大声喊道:“我等乃是上郡郡兵,奉令支援北屈城,此为凭证。”
“去,打开城门。”
韩瑜,此刻心情大好,直接对着身旁的亲卫吩咐道。
“诺。”
众人也不疑有他,就在城头兴奋的交头接耳的起来,有了上郡汉军的支援,北屈城又安稳了数分。
“且慢。”
就在韩瑜的亲卫前去命令打开城门之时,北屈城的县尉简文却出言制止了他的举动。
“还是先勘察一下印信为好,隔着有一段距离,怎么知道是真是伪。”
北屈城上,众人闻言一愣,气氛略有些尴尬。
韩瑜的脸色微变,不过县尉简文也按照规章办事,确实是他有些冒失,按规章来说,军队入城必须腰勘察仔细勘察印信,确认真伪
不过在韩瑜看来官道上很明显就是汉军,无论是衣甲还是旗帜,亦或是军容军貌,都是汉军无疑。
那些上党、太行的“蛾贼”,能有官道上的上郡边军看起来那么威武,那么有气势?
他虽然心中有些抗拒,但也无法反驳简文所说的话。
韩瑜冷声道:“那就让他们先将印信送上来,让县尉查看完毕后,再打开城门。”
看着韩瑜的不悦的脸色,简文也知道自己刚才在其已经下达了军令后,还出声制止,已经有些让其难堪了。
只是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虽然城外明显就是汉军。
但他的心中却一直有些不安稳,所以这才硬着头皮制止打开城门,想要先查看印信。
很快印信被装在小篮中被守城的老卒拉了上来,递交到了简文的手中。
简文皱着眉头,仔细的检查着手中的印信,但却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痕迹,只得点了点头,表示确认无误。
韩瑜斜睹了一眼简文,冷冰冰的问道:“既然县尉检查完了,那我就安排军卒打开城门,迎人入关了。”
简文收起了手中的印信,面色略微有些尴尬,没有再言语什么。
“军候有令,打开城门!”
随着城上军卒的喝令,绞盘处的汉军军卒,皆是一齐发力,沉重的绞盘被慢慢拉动。
城门发出了沉闷的响声,北屈城的南门就这样在刺耳的嘎吱声中缓缓启开。
北屈城的城门就这样在吕布的面前缓缓启开。
吕布的嘴角也勾起了一丝笑容,要查看印信?
尽管去查,那印信本来就是真的,又能看出什么端倪,就算是官道上那支队伍,队伍中汉军的旌旗,还有衣甲也都是真的。
甚至他这个上郡汉军的军候也是真的。
“入城。”
吕布微微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