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天之世 >

第71章

黄天之世-第71章

小说: 黄天之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街道之上行人稀少,颇有些清冷,但时不时能听到一阵整齐的踏步声,长子城中的百姓都能看到,那些披挂着甲胄,头戴着黄巾的军士握持着长矛排列着整齐的队列从街道走过。
  各处的城门皆是大开,身披着铁甲的黄巾军武卒在黄巾军将校的带领下,尽职尽责的盘查着来往的军民。
  “哒哒哒……”
  看守城门的黄巾军队率微微侧耳,他抬起头来,目光越过身前那名进城百姓的肩膀,看向那百姓的身后。
  眼前三十多名头裹着黄巾的骑士正策马而来。
  “戒备。”
  黄巾军队率,挥了挥手,示意城门附近的百姓让开一条道路,沉声喝道。
  城门附近的黄巾军武卒皆是握紧了手中的兵刃。
  马蹄声渐进,黄巾军的队率也看清了眼前的事物。
  那三十余名骑士的身后,是七八架颇为华贵的马车,随行的人员加起来还有一百多人。
  “奉大贤良师令。”
  一名骑士打马而来,将手中的印信递交给守卫城门的武卒队率。
  “召集上党郡各大家家主前来长子。”
  武卒队率从那骑士的手中接过印信,仔细的勘察,确认无误后便交还了出去。
  “诸位同道一路辛苦。”
  武卒的队率向着领头的骑士行了一个军礼后,也不拖沓,立刻指挥着身后的武卒让开了一条道路。
  白绕骑在马上微微低头,也是郑重的向着武卒队率回了一礼。
  “同道……”
  同道,同道,志同道合,志同道合的人。
  每每念及,白绕总是一种暖意充斥在胸腔之中。
  黄巾军中鱼龙混杂,各地各处之人皆有,互相称呼也是混乱不堪,后来许安下令军中之人相互称呼,上官称呼军职,平级可呼同道。
  久而久之,黄巾军中众人称呼,多称同道。
  白绕晃了晃头,清了清脑中的思绪,他看着城门处让开的道路,转头冷声道。
  “如今已到了长子,觐见大贤良师,罪人如何能安坐车架之上。”
  “传令下去,让他们抛下车架,步行入城,觐见大贤良师!”
  “诺。”
  随行的骑士唱了一声诺后,调转马头将白绕的命令一字不差的传回了身后的车架之中。
  车架群中,登时一阵鸡飞狗跳,变得嘈杂了起来。
  片刻之后,那些世家豪强,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家主们在黄巾军骑士的呵斥下,皆是老老实实走下了车架。
  白绕牵引着战马,居高临下的审视着身前一众穿着华服的豪强。
  “入城。”
  白绕冷哼了一声,挥动手中的马鞭,喝令道。
  那些穿着华服的豪强根本不敢违逆,他们低垂着头,在黄巾军骑士的看守下,举步向着长子城内走去。
  那些穿着甲胄的黄巾军在他们的眼中显得极为凶神恶煞,他们甚至不敢抬头看向四周的兵丁。
  这些“蛾贼”传言之中,甚至比鬼怪还要可怖,听说黄巾军的军中还有会使妖术的方士,呼风唤雨,飞沙走石,更是让众人心中惊惧不已。
  “威声满天下”的朱儁被黄巾军的大贤良师许安阵斩,军略过人的卢植败在了八尺山,城坚池固的高都城陷落,上党郡的郡守王贡带领六千大军,短短一日便在长平落败。
  若是黄巾军真不会妖术,如何能连连得胜。
  一众豪强越走越是心惊,沿路的黄巾军军卒皆是面色不愉的看着他们,甚至有人的脸上还带着赤裸裸的杀意。
  长子城中的路这些豪强都走过很多遍,但没有一遍是如此艰难。
  此处的异常也吸引着城中一众百姓的目光,黄巾军入驻长子城中后,派遣了大量的军力来维持治安和正常的秩序。
  在阎忠的治理下,不多日便已变的井井有条。
  城中的百姓慢慢也安心了下来,那些入城的黄巾军并没有朝廷所宣传的那样凶神恶煞,无恶不作。
  甚至还会帮助城中的百姓做一些杂事,多日下来,城中虽然还是清冷,但也是渐渐热闹了起来。
  四周的目光都向着一众步行的豪强汇聚而来,众人只觉得若有芒刺在背一般,但没有人敢离开队列,逃避那些刺人的目光。
  因为那些骑着高头大马的黄巾军骑士就在他们身后,盯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第一百六十九章 威服上党
  “这不是郭家的家主吗……”
  一名眼尖的路人小声的嘀咕着,他是做布料生意的,和其有过一面之缘。看‘毛。线、中。文、网
  这些穿着华服的豪强吸引了街上一众百姓的注意,一时间街道两侧皆是议论纷纷。
  这些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被认出来自然是正常,只不过往日里这些人都是前呼后拥,乘着华贵的车架而来,今日却是垂头丧气,被黄巾军押送着而来。
  郭盛今年已有五十七岁了,他是上党郭家的家主,身子还算硬朗。
  一路从城门走来,虽然只是气喘,但沿路那些百姓的目光却让他感觉格外的刺眼。
  士族看重名声,但如今一路而来却是斯文扫地,颜面无存,好似人犯一般游街示众。
  郭盛微微抬头看向四周,身旁多是熟识的人,原本上党郡位高名重的人物,各家的家主,主事。
  “走快点!”
  但听一声冷喝,马鞭在空中挥动,传出一声尖锐的声响,人群中微微有些骚动,众人不敢拖沓,脚步又加快了几分。
  郭盛赶忙低下了头颅,心中更为紧张。
  上党郡中所有胆敢反抗的豪强世家,无一例外皆被黄巾军所灭,只有少数在险峻的地方修建钨堡的豪强得以幸免。
  不过郭盛自然是清楚,那些坞堡覆灭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城坚池固的高都城尚且不能抵挡黄巾军进军的步伐,那汪洋如海的军势又是区区坞堡所能阻挡。
  现在上党郡内暂时并没有臣服的士族豪强被黄巾军灭门,献城的官吏也能得到保全。
  和光和七年,黄巾之乱时黄巾军大肆杀戮豪强大为不同,也让郭盛熄了坚守坞堡负隅顽抗的决心,毕竟死守坞堡抵抗“蛾贼”只有死路一条,而前来长子城觐见许安还有一线生机。
  所以郭盛选择听从命令进入长子城觐见许安,上党郡郭家毕竟有数百年的基业,郭盛并不想轻易抛去。
  周围的人多半也是郭盛同样的想法,只不过就算是下定决心,他们心中仍然是忐忑无比。
  前些日长平之战,各家都出了不少的家兵,自然是也害怕许安秋后算账。
  越往前走,便越深入了长子的腹地,越深入长子的腹地,四周的百姓便越来越少,四周的黄巾军军卒便越来越多。
  四周也开始出现了黄巾军的旌旗,那一面面土黄色的旌旗,被高高竖起,在朔风的鼓动下猎猎作响。
  写着经文的旗帜在风中摇动,更为其填了数分神圣,四周伫立的军卒更是让众人压力倍增。
  临近长子的府衙,压迫感更是大增。
  守在府衙外的军卒,皆是背插着虎纹靠旗,披挂着重甲的黄天使者,这些身经百战的黄天使者不说威势远胜外围的普通军卒。
  他们在战阵之上更是杀人无算,连身上彷佛都带着一层若有若无的煞气,寻常人只是看一眼,心中都有些戚戚。
  而且此时这些黄天使者皆是盯视着一众前行的豪强。
  那锐利的眼神,好比锋利的刀刃一般,刺的人疼痛无比,根本不敢与其对视。
  人群中不由得又传出了一阵骚动,气氛越发的沉闷了起来。
  郭盛强打起精神,巨大的压力之下,他行走的脚步甚至都有些虚浮了,而其余的人甚至更为不堪,甚至还有畏惧不前的人。
  “快走!”
  身后的黄巾军军卒冷声呵斥着那些畏畏缩缩的人。
  刀兵在后,众人心中更是畏惧,只得硬着头皮上前。
  前往府衙大堂的道路,在众人的眼中就如同前去刑场的道路一般寸步难行。
  郭盛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迈步走入府衙的大门。
  门后是一队队排列整齐,按刀而立的黄天使者,皆是冷眼而视,彷佛山间的猛虎要择人而噬一般。
  郭盛心中惊惧,面色微变,上党郡中流言四起。
  黄巾军中那些太平道的符祝可以召唤的鬼怪,附身在了城外黄巾军军士身上,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尖鸣声。
  而被黄巾军杀死的人,死后魂魄会被那些鬼怪拘拿,被黄巾军奴役。
  那尖锐的哨音,郭盛等人一路而来,倒是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
  而这些背插着虎纹靠旗的黄天使者,在传言中,都说这些黄天使者并非人类,而是山中成精的猛虎化形而成,凶悍无比。
  太行黄巾军的将校也是山中的猛兽化形而成,而许安则是被太行山中一处深涧的蛟龙夺舍。
  虽然是原本的模样,但实际上占据着身躯的却是那妖蛟的灵魂。
  所以太行黄巾才能连战连捷,大胜汉军。
  事情说的有板有眼,郭盛平日虽然不信这些传闻,但一路走来,心中越发的惊惧,脑海中不由也浮现了这些传言。
  郭盛耳旁突然传来了一些细微声响,他听过那种声音,他知道那是牙齿碰撞的声音。
  一众豪强有人心中惊惧万分,战栗失色,浑身忍不住的发抖,甚至连牙齿都在打颤,郭盛耳中的声音就是从身后的人群传来的。
  临至堂前,隐隐能看到堂中坐着的一众黄巾军将校,众人更是丑态百出。
  “咚。”
  一声闷响传来,一众豪强皆是被吓了一跳,只见人群之中,一名穿着华服的中年男子跪在了地上,郭盛认得,那是屯留李家的主事。
  “快走!”
  跟随在其后的黄巾军军卒冷眼旁观着,腰间的环首刀已经拔出了近半。
  那中年男子双腿发软,却是无法站立,眼见身后的黄巾军军卒缓步而来,畏惧刀兵,只得膝行向前。
  一众豪强曾经也是在上党郡中横行,哪怕是郡中的官吏,也须得照顾其脸面,但此时却是一个比起一个不堪。
  又是几声闷响,人群之中,有几人也是坚持不住,跌坐了下去,但刀兵在后,身后的黄巾军军卒已经抽出了腰间的环首刀,若是想要活命只能以膝向前。
  他们知道只要是落队,那些黄巾军的军卒必定会毫不犹豫的将其斩杀。
  跪地的人也引发了连锁反应,越来越多的人跪下以膝向前,他们心中惊惧无比。
  他们害怕若是直接走入堂中,会被当作出头之鸟,被以不敬之罪所处罚,到时候落得一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第一百七十章 匍匐
  上党郡一众士族豪强皆是跪伏在地上,低垂着头,以膝行向前。
  就像是面对着主宰自己命运的天神一般,没有人敢抬头窥视端坐在首座的许安。
  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士族豪强皆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匍匐在许安的身前,甚至无一人敢发出一点点轻微的响动。
  站在许安旁侧的阎忠缓缓走下台阶,淡淡的开口说道:“长平一战,我军在王贡的大帐中缴获了一份文书,不知道各位对其可有兴趣。”
  阎忠话音刚落,一名黄天使者便走出了队列,将一份竹简掷于一众士卒豪强的面前。
  郭盛只是睹了一眼,冷汗便从他的额头上渗透了出来,那竹简上撰写的不正是各家援助王贡的钱粮,还有家兵吗。
  其余各家的家主、主事自然也是认出了那竹简。
  众人胆颤心惊,几乎不敢言语,好似有斧刃加身一般。
  “哼。”
  阎忠冷哼一声,堂下众人俱是浑身一颤。
  “莫非以为我黄巾斧刃不快乎?!”
  那最先跪下的那华服中年男子此时已是满头大汗,惊惧使得他浑身发冷,不住的颤抖,他一边擦拭着额上汗珠,一边开口分辩道:“此皆是王贡胁迫我等所为,不得已而为之,非我等本意。”
  其余的众人也是纷纷附和,唯恐落后。
  “肃静!”
  阎忠冷喝一声,顿时止住了堂下众人的言语,他们又惶恐的匍匐了下去。
  “好在大贤良师宽容,虽然尔等多有不敬之事,但却愿意给你们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
  “明日会有军卒文吏陪同你们返回家中,既然资助汉军,那我太平道取上一些钱粮,应该也无不可吧?”
  堂下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现在他们所求的只要能保的性命便好。、
  钱财,田土皆能给予,只要汉军重新打回来,失去的一切都能拿回来。
  “但听大贤良师吩咐。”
  众人皆是恭敬的俯身拜下。
  阎忠转头看向许安,许安微微颔首。
  得到了许安的许可后,阎忠轻轻一拍手,在寂静的环境中倒是显得格外清楚。
  堂下众人中有些胆小的人,甚至被吓的一惊。
  郭盛跪伏在地,突然听到了身后传来凌乱的沉重的踏步声,随后耳边便传来的凄厉哭喊声。
  郭盛微微偏头,只见四五名凶神恶煞的黄天使者已经走入了他身后的人群之中,那哭喊的声音就是几名华服男子被黄天使者擒住后发出的喊叫声。
  这突如其来的异变,让堂中的一众士族豪强皆是心中一慌。
  阎忠冷眼看着堂下跪伏的众人,冷声喝道。
  “屯留李氏,襄垣张氏,高都杨氏,横行乡里,聚敛无厌,而百姓不能自保,绑回各自城邑,族诛!”
  堂下跪伏的众人皆是惊惧万分,走入人群的黄天使者也已经抓住了李氏,张氏,杨氏三家的家主。
  “饶命啊!”
  “我等知错了,愿献全族资产充作军姿。”
  “横行乡里皆是市井流言,明察啊……”
  被抓住的三家的家主拼命的挣扎着,哭喊着。
  但抓住他们的黄天使者并没有放松手中的力道,阎忠也没有出言阻止,一众跪伏着的豪强更是战战兢兢无人敢出言阻拦。
  郭盛额头上渗出来的冷汗越聚越多,豆大的汗珠滴落在地上,但郭盛却不敢擦拭汗珠,生怕些许的动作会不小心触怒了上首的许安还有阎忠。
  太行黄巾第一次出军劫掠并州,就有传言,言说太行黄巾约束军众,不曾在聚落劫掠,侵犯百姓,就算大破城池也不曾行贼匪之事,只取官仓之钱粮。
  杀戮的士族豪强,也皆是风评中作恶颇多之辈。
  郭盛突然想起了此前一段时间在屯留周围的聚落,市井中突然出现了很多生面孔,莫非那就是探听他们各士族豪强平日作为的探子。
  那几名被黄天使者拖出去的家主声音已经渐去渐远。
  郭盛低垂着头,心中微凉,黄巾之乱时,他也听说过黄巾军的所作所为,和这太行山中的黄巾军大为不同,后者明显更让人感到惊惧。
  太行黄巾并不是之前黄巾之乱时期,那些胡乱作战的黄巾军。
  郭盛跪伏在地,百般思绪在他脑海中转动,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他心中更为惶恐,他甚至感觉,汉军可能永远都无法再重新夺取上党郡了。
  郭盛微微抬起头颅,他想要看清那坐在首座之上,大贤良师许安的面容。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居然能让本来已经跌入深渊之中的太平道,重新起死回生,甚至到如今如日中天的威势。
  郭盛艰难的抬头看向首座,但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照在了许安的身上,让郭盛无法看清楚许安的面容。
  许安身旁一名络腮胡的武将注意到了郭盛的异状,他圆睁着一双豹目,怒视着郭盛。
  郭盛见状赶忙重新低下头颅,重新跪伏了下去。
  就在此时踏步声再度传来,郭盛心中大惊,差点被吓的瘫坐在地上,他以为是自己不敬,要被那些黄巾军的军卒给擒下了。
  不过这次却不是黄天使者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