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天之世 >

第544章

黄天之世-第544章

小说: 黄天之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明军这样的骑阵他们也是第一次遇见,当时根本就不明就里。
  现在所想出来的办法,也是在战后经过了推演,推测出的结论。
  曹操的目光从陈宫的身上移到了曹洪的身上。
  昔日荥阳之战时,曹洪将他扶上了唯一的一匹战马,对他说这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能没有你曹孟德。
  没有什么告别的话,两人想说的话,心里都很清楚。
  曹操点了点头,带着典韦和乐进等人离开了中军帐。
  中军帐内重新恢复了寂静了。
  鞍山各营现在已经开始被叫醒,开始集结,准备吃饭。
  等到平旦之时,便是开战之时。
  汉军下的是明营,压抑的气氛弥漫在营地各处,所有的人都是面目表情的啃食着手中的干粮。
  这很可能就是他们此生的最后一顿饭,每一个人都吃的的很慢,细细的咀嚼着。
  他们都是老兵,他们清楚,战场之上搏杀靠的就是体力,若是体力不足,那么便有死的更快。
  尤其是在逃亡的时候,你不需要逃的比敌人快,你只需要逃得比你身旁的队友更快就行了。
  没有人傻傻的吃到不能吃了为之,都只是吃到半饱,保证体力,又不会影响行动,便停止了进食。
  曹操此时被典韦、乐进两人挡在身后,虎卫已经备好了战马,就等待天色亮起。
  秋霜肃杀,风急凛冽。
  天气寒冷,寒风蚀骨,曹操不由的打了一个冷颤,一股冰寒自脚底升腾而起,直入胸腔。
  虽说确实温度确实骤然变低了许多,但是这股凉意,却是来的极为突兀。
  就好像
  就好像是即将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一样
  一如当初荥阳之战之时的给曹操的感觉一样。
  曹操环顾着四周,四周一片黑暗,并无异样。
  只有营地之中的火盆在缓缓的燃烧着,木材在火焰的舔舐之下不时发出噼啪的作响。
  军营之中有些许的人声,是军卒们正在交流的声音,没有任何怪异的地方。
  曹操微微蹙眉,那股萦绕在他心头寒意仍然存在,他感觉自己的手脚都在发冷。
  典韦和乐进两人此时也在扫视着四下,他们两人的手已经搭在了腰间的刀柄之上,他们两人也感觉到了一些不对。
  只是这种感觉难以言说。
  “嗤”
  被虎卫牵引的一匹战马打了一个响鼻,昂起了头向着西北侧看去,而后其余的战马也是同样的动作。
  “西北”
  曹操转头看向西北方。
  就在这时,他突然这吹来的山风之中似乎有一股澹澹怪味。
  曹操神色凝重,仔细的闻着空气之中的怪味,这股味道他十分熟悉,绝对是他以前闻到过的味道,但是一时间却是想不起来。
  又是一阵山风袭来,曹操心神一震,瞳孔猛然放大,看向西北方。
  他想起了这股味道到底是什么味道。
  这是有东西被大火所烧焦的味道!
  莫非
  曹操猛然一惊,他响起了白日的烈阳。
  在午时之后,最后的阴云也已经消散,太阳一直到黄昏才下山。
  那个时候原本山中因为之前几日下的小雨所残存的水气,也因为烈日的暴晒而升腾而起,消散的一干二净
  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
  发火有时,起火有日。
  时者,天之燥也。
  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
  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所谓时,是指气候干燥。
  日则是指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个星宿位置之时,因为月亮经过这四个星宿的时候,便是起风之日。
  月黑杀人,风高放火。
  火焰在曹操的眼眸之中跃动,只是一瞬间之间那一团小小的火苗越发的巨大,甚至映红了曹操的眼眸,也映红了他的脸庞。
  “使君,赶快上马!”
  典韦和乐进两人也顾不得什么礼节尊卑,两人手忙脚乱的将曹操扶上了马鞍。
  夏侯惇和曹休两人驾驭着战马来回奔走,挥舞着马鞭,大声的呵斥着,下达着军令。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
  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
  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
  火发上风,无攻下风。
  昼风久,夜风止。
  明军于西北方,上风放火。
  鞍山本来就不是驻军之处,只是临时的据点,为了隐蔽,躲过明军的哨探,因此也没有大规模的砍伐树木,汉军的营地很多地方都和山林连在了一起。
  风急物干,火势已是一发不可收拾!
  明军所放的大火此时已经是绵延了整个山地,在猛烈的西北风之下,熊熊的山火正快速的蔓延而来。
  不止是西北方,明军在多地纵火,多地的燃烧的火焰正急速向着汉军营地席卷而来。
  熊熊的山火几欲映红了漆黑的苍穹。
  此时还是四更时分,但是因为在那熊熊燃起的山火映照之下,天色却如同黄昏落日一般。
  山火猛烈,无数被烧尽的尘埃伴随着山风腾空而起,炽热的气息伴随着山风向着汉军的营地席卷而去,一股股热浪向着汉军的营地冲刷着,一番末日的景象。
  汉军的营地之中,亮如白昼,无数军卒皆是愣愣的看着这突如其来的山火,根本不知所措。
  大量的烟尘随着山风吹入了汉军的营地,此时营地之中的汉军终于是反应了过来。
  只是这一切慌乱不仅仅是普通的军卒,就是寻常的将校也是六神无主。
  大火已成焚山之势,鞍山四周的山峰皆是被引燃,鞍山被大火自南、北、西三面围在正中央,火借风势,愈演愈烈。
  走兽奔逃,飞鸟哀鸣。
  一切的一切的,在山火之中,都显得无比的渺小。
  猛烈的山火顺着汉军营地与山林的链接的地方迅速的蔓延开来,点燃了一座又一座汉军的营寨。
  烟尘漫天,火势汹涌,二者彻底的摧垮了营地之中汉军最后的理智和士气。
  只有东面的火势较小,大量的汉军军卒涌出营寨,想要向相对安全,火势较小的东面奔逃。
  只是,就在鞍山东面,官道之上,一众盔缀黄穗的明军武卒已经是列阵以待。
  一片又一片火海由无数密密麻麻的火把组成着。
  明军武卒已经是列阵拦住了汉军最后的生路玉泉亭官道。
  而就在明军武卒的阵后,一条条火龙在玉泉亭内不时游动着。
  那一条条游动的火龙,正是打着火把,正在巡视着四周情况的明军骑兵。
  就算是汉军能够突破、绕过明军步卒的军阵,也必定会被后方游戈的骑兵给撕成碎片。
  许安身穿罩甲、外罩着一身赭黄色战袍,骑乘着战马立于堆砌而起的土山之上,遥望着已经被大火所引燃的鞍山。
  他没有如同以前那般再穿着厚重的盆领铁铠,现在的局势,已经不需要他再亲自执枪上阵。
  熊熊的山火映红了苍穹,也映红了许安身上的战袍。


第八百六十八章 朔气传金柝
  撤入玉泉亭南部的山区的汉军共有三万余人,这三万余人自然不是都驻扎于一营。
  除去鞍山汉军大营之外,其余的汉军按照部曲编制分别在鞍山周围的山地要道扎营守备。
  陈宫设营之时,营垒层层叠叠,相互皆有联系,能够保证在受到攻击之时有所依靠,不至于孤立无援。
  这样的布置在往日里来自然是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山火一起,这一切却是成为了导致其败亡的重要的推手。
  这些营垒就如同后世赤壁之战那一艘艘被铁索连接在一起的战船一般,在勐烈的西北风作用之下,全都被烈火所引燃。
  浓烟烈火,几欲遮天蔽日。
  火烧霞云,好似地焰焚天。
  苍穹之上那周天星辰甚至都在这滔天的火光之下暗然失色。
  “哒哒哒————”
  计策的马蹄声在山道之上回响。
  一众虎卫乔装而成的斥候骑兵将曹操护在正中央。
  这个时候护卫着曹操的虎卫仍然保持着理智。
  “若有乱兵冲击骑阵,想要抢夺战马者,尽皆斩杀,不要留情!”
  典韦虎目圆睁,怒声下令,一众虎卫皆是轰然应诺。
  他们都很清楚,这些乱兵现在已经是完全失去了理智,绝不能有半分的心慈手软,这个时候正是争命之时。
  乐进此时手执马槊,带领着数名虎卫奔走在最前方,为骑队开路。
  而夏侯惇和曹休两人则是一左一右护卫在曹操的左右两翼,典韦则领虎卫保护在曹操的近侧。
  虽然这里除了曹操之外,是夏侯惇的官职最高,但是这个时候发号施令却是典韦。
  典韦作为近卫,常侍曹操身侧,他知道该如何最大限度保全己。
  这种混战,是典韦最为擅长的。
  “保持骑阵,不要过于分散。”
  纵使身后的熊熊的烈火,但是仍旧没有让典韦有半分的恐慌。
  典韦镇定的发号施令,一道道命令自他的口中发出。
  随着数队虎卫乔装而成的斥候骑兵分散出去,原本稍显臃肿的骑阵也变得单薄精简了许多。
  那分散而出的虎卫骑兵,他们先一步的加快了马速,向着前方的山道疾驰而去。
  他们的任务是先行探查前路是否安全,如果有人拦路,那么他们的任务,便是突破其包围,为后续的人马做开路先锋。
  夜幕之下,弓弦振动的声响不时传来,箭失的破空声在火烧的噼啪声之中仍旧显得极为刺耳。
  惨叫声随着弓弦振动声一并响起,那些想要冲击骑阵的乱军都被毫不留情射杀。
  少有突破了箭网的乱军,也被游戈的虎卫骑兵一一击杀。
  一众虎卫就这样保护着曹操跑出了营地,随后快速的
  黑夜之中,曹操根本不知道行进了多远。
  战马起伏,他回头看向身后,此时的山火已经覆盖了整个鞍山及周围的汉军的营地,但却是被他们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一路之上,他们没有任何敌人,原本守卫在山道之上的明军也没有了踪影。
  月光清冷,山风呼啸。
  “呜————————”
  号角声长鸣,低沉而又苍凉的号角声传入了曹操的耳畔。
  紧接着一阵嘈杂无比的声音也传入了他的耳畔。
  曹操的目光自后向右看去,就在山麓之下,无数密密麻麻的黑点出现在了玉泉亭的官道之上。
  一面火红色的大纛旗飘扬在其上,大量的火光汇聚在那面火红色的大纛旗周围,那火红色的大纛旗所行进的方向,正是玉泉亭的明军方阵所在之处。
  “威武!
  !”
  陈宫横枪纵马在前,身后是大量身穿着重铠,手持着刀盾的虎卫。
  火势突如其来,若非是他们已经准备在五更之时发起进攻,在火势袭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已经穿戴了盔甲,他们或许都是穿着葛衣被大火烧死。
  在山火来袭之时,陈宫当机立断,带着留下的虎卫,召集了一众将校,带着剩余的丹阳兵和汉军锐士,以及大火还没有远没有蔓延到东部营寨之中的军兵直接顺着山道走下了山。
  没有时间犹豫,没有时间思考。
  陈宫并不清楚曹操那边的情况,但是无论情况如何,他都只能带领还没有混乱的军队下山,否则就要被活生生的烧死在山中。
  “威武!”
  官道之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威武之声。
  汉军最后一支成建制的部队已经是被逼到了绝境。
  困兽犹斗,更何况于人?
  生路断绝,纵使前方拦路之兵有千军万马,也不得不向前奋进。
  最后剩下的数千的汉军,在陈宫的带领之下,疯狂的向着前方直冲而去。
  “举弩。”
  明军的阵中,武卒营的军官冷酷无情的下达了命令。
  “休————”
  军阵之中的明军武卒机械式的执行着命令,尽皆举起了弩机,排成了射击的队列。
  他们所进行的每一步都完美无缺,甚至移动都精确到了尺寸之间。
  千百次重复的训练,已经让他们养成了肌肉记忆,听到哨音和号令都知道该如何去做。
  “杀!
  ”
  汉军的喊杀声震耳欲聋,那些汉兵眼眸之中尽是疯狂和对于生存的渴望。
  而在那些汉军的背后,是熊熊燃烧着的群山。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够让明军的武卒心绪起到任何一丝的变化。
  随着哨音响起,大量的箭雨骤然自明军武卒的军阵之中射出。
  哀嚎声,痛呼声,呵斥声、箭失入肉声,在一瞬间全都迸发而出,大量的箭雨,使得在明军武卒军阵之前四十步的地方几乎成为了生命的禁区。
  但是弩箭终究不是火枪,冲在最前方的虎卫们大多都穿戴着重甲,配备着刀盾。
  他们顶着明军密集的箭雨,硬生生的冲到了明军武卒的军阵之前。
  一场惨烈到了极点的肉搏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许安微微蹙眉,看着不远处那正在激战的玉泉亭官道之上。
  他看到了曹操那面极为显眼的火红色大纛旗。
  那面火红色的大纛旗一直飘扬在汉军军阵的最前方。
  许安心中感觉有些不对,曹操此时身先士卒,这一点确实有失妥当。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就算是为了鼓舞士气,但是也不应该,若是曹操真的战死,那么青州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曹操只要脑袋正常,就再清楚不过。
  明军之中可不缺乏斩将夺旗的勐将。
  吕布、张辽、颜良、文丑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斗将。
  就是万军丛中取敌上将首级,也并非是什么虚妄之言。
  河东郡北部一战,吕布阵斩匈奴万长,濡水一战,张辽于万军阵中斩乌桓王于马下。
  许安取下了马鞍旁侧皮革袋内的千里镜,向着曹操大纛旗所在的方位看去。
  镜头之中,火光极为耀眼,不过很快,许安便看到了曹操的大纛旗。
  他看到一名长髯白面,身穿将校金银铠的武将正立于大纛旗之下,在他的周围一众汉军骑兵将其护卫正中央的地带。
  许安眉头微皱,他虽然没有见过曹操,但是看到此人,却下意识的感觉应该不是曹操,那身盔甲和装束看起来颇为别扭。
  “你看一下,大纛旗之下,那人可是曹操?”
  许安将手中的千里镜递给了站在他一旁的麹义。
  麹义当初在冀州牧韩馥麾下之时,曾经有和曹操见过面。
  麹义应了一声诺,接过了千里镜,同样看向不远处刚刚许安看过的地方。
  “回禀道君,此人并非是曹操。”
  只一会,麹义放下了千里镜,脸色凝重道。
  “此人我也认识,此人名为陈宫,当初我见到他之时,他还在东郡仕官,为东郡郡守幕府之臣。”
  “陈宫?”
  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许安此时的心中也是微沉。
  “金蝉脱壳吗?”
  许安眼神微凝,既然这里的曹操是陈宫所假扮,那就证明了真正的曹操绝对不在这里。
  莫非……
  许安转头看向西侧的密林。
  “传令,颜良、文丑两人各带百骑绕去东山营地。”
  麹义眼神微动,他没有犹豫,躬身向着许安主动请命道。
  “山区道路复杂,末将曾在玉泉亭驻兵,不如由我带路?”
  只要能够擒下曹操,或多或少也能够弥补一部分之前的战败形象。
  许安微一沉吟,随后点了点头,算是同意。
  麹义神色大喜,当下便和颜良、文丑两人领了军令一并而去。
  许安目视着麹义远走,视线重新回到了不远处正在激战的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