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渤海海战我军战败,明军登陆东来,皆是危局,使君也未曾颓废失意,为什么现在使君颓废失意?”
“大丈夫立世,岂能遇难而颓废?”
“遇难而上,纵使身处逆境,也应存奋进之志,此方为大丈夫!”
“妙才!”
夏侯惇转过头,狠狠的瞪了一眼夏侯渊,低声喝道。
夏侯渊说话实在是毫不客气,完全没有在意尊卑上下。
曹操沉默无语,同样看着夏侯渊。
“留在鞍山只是坐而等死,粮草一断,不需要明军进攻,我军将会自行崩溃。”
“明军将我等围在鞍山无法动弹,我军尽皆步兵,不可能突破明军的骑阵。”
“鞍山确实已成死局。”
“但是纵使死局,也存有生机一线,使君作为一军之主将,一州之主,岂能如此颓废?”
曹操的眼神微清,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也有了一些变化。
但是很快,曹操的眼神又暗澹了下来。
“许安领军自东而来,与徐晃将我军包围于此山。”
“明军骑军众多,我军根本无法突围,就算是侥幸突破重围,但是也会被追击的明军骑兵逐步蚕食。”
“河滩一战,久攻无果,又反被围困,军中士气已跌入谷底,已无再战之力,又能如何?”
曹操缓缓站了起来,环视着帐中的诸将。
“我少年之时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受宗族庇荫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
“中平元年,天下大乱,蛾贼叛乱,任骑都尉,跟随着朱儁、皇甫嵩两位将军征伐蛾贼,因功升为济南相。”
“董贼乱京,因为再动刀兵,联盟讨贼。”
“天下纷乱,战乱频发,蒙天子信重,得以拜将封侯,升为州牧,牧守一方。”
“只是如今”
曹操眉头微蹙,沉声道。
“因我之过失,将要牵连青州陷入敌手,此罪,罪无可恕。”
“我并非惧死,而是恐惧丢失青州。”
夏侯渊上前了一步,走出了坐列,面对着曹操。
“鞍山已成死局,我等被围困于鞍山之中,若是不思进取,只能是绝粮而亡。”
“诚然,明军骑兵众多,来去如风,我军突围绝对无望。”
“我所说的这一线生机,并非是我军的生机。”
“而是使君的一线生机,是青州的一线生机。”
夏侯渊郑重其事,他的一番话,引得众人为之侧目,就是陈宫此时也是神色微变。
“明军确实已经将我军合围,但是如今山路却是还没有全部被封锁,若是集中精锐,尚能突破。”
“妙才的意思是”
“我等集中精锐,护送使君逃离此处,重返临淄,重新整军,主持青州大局?”
“不错。”
“我认为不妥。”
“我等若是如此行事,明军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必然派遣大队兵马追击,更何况明军消息灵通,莫非忘了葵城、历城两城之事,此事根本无法行通。”
“若是”
夏侯渊的一席话,搅动了中军帐中的这一潭死水,众人皆是讨论下来,多少也有了一点军议的样子。
“肃静。”
就在众人讨论之际,曹操再度开口。
曹操的声音并不大,但是他一开口,却是压下了所有的声音。
“你继续说。”
“诺。”
夏侯渊躬身抱拳,吸了一口气,先是环视了众人一圈,然后才沉声言道。
“昔日太祖高皇帝与项羽争夺天下,令樊会、灌婴等人率兵从祁山道羊攻陇西,吸引楚军注意,实则主攻之军,是韩信所领之军,韩信领军自故道奇袭陈仓,楚军猝不及防,遭逢大败,关中之地因此归于太祖高皇帝之手。”
“我所想之策,便是依此而来。”
“你的意思是”
陈宫此时也是站起了身来,他明白了夏侯渊的意思。
“我等领大军假意突围,吸引明军大部注意,而暗中派遣精锐护送使君突围,就算是明军发现不对,也无追击之力,届时使君抵达临淄,便可以重新稳定青州。”
夏侯渊看了一眼陈宫,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妙才的意思是,牺牲这山中尚存的剩下三万兵丁,换取我能够返回临淄?”
曹操目视着夏侯渊。
“鞍山已是死局,绝无战胜之理,与其断粮自乱,不如在断粮之前出击,一则掩护使君撤离,二则消耗明军军力。”
曹操心中冷然,夏侯渊所献的这一计策,是拿三万人的命,换他一人的性命。
他之前并没有考虑撤离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他没有想过丢下大军独自逃生的想法。
而且这一次的玉泉亭之战,许安的行事,真是无愧是当世兵家第一人的称谓,他也不认为能够逃出玉泉亭。
既然无法脱逃,不如就这样死在玉泉亭,起码也算是为青州的丢失给了一个交代。
但是夏侯渊所说的计策,似乎有几分可行之处。
若是他真的能够返回临淄,青州之战还能再拖上些许的时间,虽说丢掉了三万八千人的大军,但是借助了济水一带的坚城,加上乡勇,多少也能坚持一些时日,想出其他的办法。
若是自己死在了鞍山,只怕是许安将会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整个青州。
不过曹操很快便发现了夏侯渊计划之中的一大漏洞。
“我军现在士气已经跌落谷底,根本无法出兵。”
中军帐原本重新恢复了的气氛又因为曹操的这一句话陷入了凝重。
确实,现在军中士气低落,怎么可能出战,一旦走出了山地,只怕是明军的骑兵还没有杀到近前,组成军阵的军卒就已经是先行崩溃了。
凝重的气氛只维持了不到一秒,便被再度打破。
“背水而战。”
众人循声望去,却发现是说话的人正是此前带兵退下的周瑜。
“妙才校尉应该也和我想的一样。”
“明军骑兵背水而战,击破我军近十阵,拖延时间至此时,使我军陷入不利。”
“我军一样可以背水而战。”
“我等身处山区,谈何背水而战?”
有人不解,询问道。
“此背水,非彼背水。”
“所谓背水,乃是生路断绝,陷入死地,唯有战而胜之,方能保全性命。”
“我军虽处绝境,但是普通军卒却是并不利害,只是心中恐惧,又当如何行事激发其战意?”
“简单。 ”
周瑜回答着那人的问题,但是目光却是看着曹操。
“只需要将军中缺粮一事传告各军即可。”
周瑜的一席话,引得众人侧目。
“然后告知各军的军卒明军实际并没有多少的兵丁,只是一支绕后的骑兵,故意多打旌旗布置的疑兵,多半能够激起军卒的战心。”
“谁也不能保证得到的反应如何。”
“或许会让各军崩溃,我军直接败亡,也或许是能够激起底下军卒的战心,如果如此便可以行刚刚的计策。”
“但是比起什么都不做,坐而等死,确实要好得多。”
周瑜重新坐了下来,他没有再说接着说下去。
中军帐之中的一众将官也是陷入了沉思。
夏侯渊的计策最后还是被采用,反正都是一死,与其什么都不做,只是坐而等死,不如抓住这最后的一线生机。
计划很快拟订。
曹操将大纛、战袍、盔甲留下,替换其他衣袍,由陈宫来代替使君,作为替身,迷惑明军。
夏侯渊自己也要求留了下来,这是他献出的计策,他的留下也让被留下的将领没有人再提出反对。
等到明日平旦之时,陈宫便会领军向东北方向突围,而这个时候夏侯惇等人便护送着乔装之后的曹操自小路突围。
日落西山,天色渐暗。
汉军大营之中所发生的一切都不为许安所知,汉军明日要做什么都不重要。
因为这一切都不重要。
许安并没有打算继续等下去的意愿。
月黑杀人,风高放火。
今日的夜风甚是急切。
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烧连营
鞍山汉军大营,人声细微。
丑正二刻2:30,鸡鸣,四更之时。
四更仍然属于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
正因为如此,所以贼人偷盗多在此时进行。
鞍山之上,大部分的汉军军卒都在沉睡之中。
白日的大战让一众汉军心神俱疲,这一觉他们其实睡得并不安稳。
黄昏之时,军中将校向他们宣告了一个恐怖的消息,军中的余粮只剩下五天的份量,若是坚守山区,那么到了五天之后便是断粮之时。
这对普通的军卒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一场兵变只差一点便要爆发。
不过将官马上告知说明军实际并没有多少的人,只是一支绕后的骑兵,故意多打旌旗布置的疑兵,并且确实也拿出了一定的证据,这才稍微稳定了军心。
至于投降
其实投降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多少人的去考虑。
明军的前身就是黄巾军。
昔日汉军对于黄巾军从来都是不问缘由,只要擒获直接全部斩杀。
皇甫嵩、朱儁两人都用死去了黄巾的尸首修筑过京观。
而黄巾军对于汉军也是几乎不留余地,所有抵抗的汉军全部斩杀,被俘虏的汉军似乎不是被斩杀,就是被拉入深山老林之中挖矿,进行什么劳动改造。
这些事情汉庭都有宣扬,太平道和汉庭的交锋之中,太平道也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一次的投降,似乎也是抱着赶尽杀绝的态度。
麹义虽说是归附了,这也是第一次有敌对势力的将领带领大军投降太平道,但是麹义毕竟是魏军的将领,其实不算是汉军。
对于自己的身家性命,没有人想要将其放在别人的手中,只去想那些好的结果。
最后汉军还是平静了下来。
而后新的军令下达,计划订于在第二日的破晓时分,向东突围。
这一次的突围,曹操会亲自带领精锐在前打开缺口,夏侯渊将会带领本部的精锐在突破了明军的军阵之后为大军殿后。
原本骚动的军队在听到了这样的安排之后,也是慢慢平息了下来。
夏侯氏和曹操的关系,大家在青州已久,其实都知晓一二。
夏侯渊麾下的军兵多是曹氏和夏侯氏的子弟,还有很多陈留郡人,都是曹操麾下真正的嫡系。
曹操作为青州牧,恩威并施,牢牢的掌握着军队,他在军中的权威还是相当之高。
虽然玉泉亭一战,使得曹操的威望受损了一些。
但是在曹操的名字被搬出来后,众人又是陷入了平静,没有再起骚动。
随后军中只保留了两天的干粮,江其余所有的粮食都拿了出来,在营地之中彻底的奢侈浪费了一把。
原本三四日的伙食在一天之内全部被消耗,储存的酒水还有肉脯也是被一并拿了出来。
一众汉军饱餐一顿,精神和口腹上的满足稍微减弱了一些对于当前局势的不满。
情绪极度的压抑,让他们放纵了起来,而军官也对底下军卒的放纵没有太多的干涉。
直到入夜之后,才终于是消停了下来,营地也因此重回宁静。
汉军营地之中,大部分的军卒还在沉睡当中,但是中军帐内,一众将校已经是完成了集结。
典韦、乐进、夏侯惇、曹休等将皆已经是换上了斥候的衣甲。
因为之前夏侯渊的谏言,典韦和乐进两人只是试探了一下,没有强行去冲击明军的防守。
典韦和乐进两人都是一等一斗将,武艺卓越。
典韦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为友杀人,追者数百,莫敢近,最后得以安然离开。
原先在陈留太守张邈麾下,曾单手举起牙门之旗。
后孙坚北伐,联通曹操、鲍信两人袭取了兖州,典韦也是因此转投入了曹操的麾下。
隶属于夏侯惇,随夏侯惇四处征战,数次杀敌有功,被拜为司马。
曹操于是将典韦提拔为都尉,安排在自己身边,并新设虎卫,以典韦与曹洪两人一同统领虎卫。
乐进虽然容貌短小,但是却有胆烈,任为军假司马,后因数战先登、破敌斩将之功,升为陷陈都尉。
若是没有他们两人护送曹操,那么成功的概率将要小上一半。
除去护卫曹操的几名将校之外,大部分将校都留了下来。
夏侯渊、曹洪两人也在留下来人的行列之中,陈宫毕竟和曹操不太相似,容易被看出端倪。
所以曹洪最终也是选择了留下,毕竟他大多数的时间都跟在曹操的身侧,若是他不在了,或许陈宫根本没有办法遮掩,就被认出。
这一次的事情,只有在中军帐内的高级将校知道,底下的中下级将校对此完全一无所知,至于下面的军卒更是一点风声都不知晓。
两名装扮成了斥候的虎卫此时正在帮助曹操穿戴斥候的衣甲。
斥候的衣甲防护力较差,因为需要轻便,所以他们大多数人都只有一件铁质的胸甲。
因此曹操在内里还穿了一件锁子甲,锁子甲是明军最先装备,汉军之中之所以也有锁子甲,是根据当初缴获的少数几件甲胃所仿制出来的产品。
其质量自然是比不过明廷工坊所产处,但是有总比没有更好,也能够预防箭失。
“都安排好了吗?”
陈宫走到了夏侯惇的近前,询问道。
“都安排好了,长史领大军出阵之前,我已经安排了斥候向着挡在山路周围的明军发起进攻,当出阵之后,明军的注意被吸引过去之后,再护送使君突破包围。”
“按照长史的安排,还安排了另外两支抽调虎卫组成的队伍,伪装成正常突破的先锋哨探。”
“军中几名熟悉玉泉亭地形的斥候都被调到了撤离的队伍之中,只要突破明军的外围封锁,撤离玉泉亭并非难事。”
“好。”
陈宫微微颔首,他心中微松。
只要曹操能够活下来,青州之战还有得打,只要徐州和袁术那边支援的及时,应该有可能能够拖到开春。
就算是输,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一败涂地。
一到开春,河水上涨,到时候不仅是黄河,漯水和济水也会相应上涨。
对于明军的后勤就是一个较大的打击,让其运输成本越发的高昂,明军劳师远征,而他们就守备本土,以坚城源源不断的消耗着明军的力量,目的也就达到了大半。
陈宫抬起头,看着站在首座位置的曹操,恰好曹操此时也是看向陈宫。
两人相视了一眼,皆是沉默无言。
玉泉亭一战的发展完全是超出了预期,就推演上来看,就是再怎么打,也不至于打成现在这个样子。
但是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明军的骑兵排列着那古怪阵型,轻而易举的冲破了虎卫所组成的军阵,而后更是连破近十阵,以破竹之势一路杀到了曹操所在的位置。
当日明军排列的那古怪阵型,现在想来,主要是胜在冲击力强大,压迫力十足。
但是对于两翼的防护却是薄弱无比,若是当时汉军有一两支可以调动的千人队骑兵,甚至是两三百人的骑兵袭扰两翼,都能够破解当初明军骑阵的冲锋之势。
但是可惜的是,明军占据北地,所有的马场都在明军的严格监控之下,海上明军也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汉军根本没有任何的办法重新组建起一支成建制的骑兵部队,对于明军骑兵排成这样的军阵根本无法有效的遏制。
并非所有的马匹都可以作为战马,驽马和驮马根本就不堪使用,在战场之上根本不能冲杀。
更何况,明军这样的骑阵他们也是第一次遇见,当时根本就不明就里。
现在所想出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