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仲这一次没有再称呼张鲁为天师,而是称呼张鲁的官职。
“中原混战,袁绍于冀州登基称帝,南北两庭纷争不停,张使君想要找寻南庭支援,只怕是难之又难。”
“我军占据关中,武关也在我军之手,就算是南庭想要援助汉中,我军也可以兵出武关阻截汉军进军。”
“北庭距离汉中何止千里,而南方便是益州之地,在下听闻张使君和益州牧刘焉之中似有间隙,恐怕刘焉也不会驰援使君。”
“西部、北部,皆为我军所占,东部南庭无力来援,南部益州若是听闻汉中被攻,恐怕只会是趁机北上,一并围剿,届时南北合围,使君以为只凭汉中数万战兵,数十万道众可以阻挡?”
“天下大势,在我太平道!”
田仲环视着殿阁之中的一众汉中郡道官将校,昂首言道。
“我太平道,受命于天。”
“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如今我太平道已经解放了并州,解放了凉州,解放了中州,早已经不是星星之火。”
“如今在天下的西北方已经燃起了冲天的火焰!”
“这场烈火已经被引燃!”
田仲目光炯炯,盯视着张鲁。
“已经不再是一桶清水,一条溪流,一条大河的水就可以平息下来,哪怕是倾尽四海的海水都无法将其平息!”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田仲眼神清明,火光在他的眼中跃动。
“等到大火席卷了大汉十三州,席卷了整个神州,席卷了整个天下,席卷了这寰宇之后,燃清了一切的罪孽之后,等到那黄天之世的建立之后,这场大火才会平息!”
田仲目视着张鲁,他的声音冰寒无比。
饶是张鲁见多识广,贵为一方太守,也算是见过了无数的风雨。
身为一道道主,但是也不由被田仲的言语和气势所震慑。
“在此之前,任何横在我们前行道路之前的障碍,任何胆敢阻拦我们前行的事务,都将被大火所吞噬。”
“皇甫嵩不行。”
田仲转过身,面对着殿阁之中的一众汉中郡道官将校。
“朱儁不行。”
“张懿不行。”
“韩遂和董卓更是不行!”
田仲的声音在封闭的殿阁之中回荡着,在殿阁之中传响着。
那些怒视着他,毫不遮掩杀气的甲兵,微微低头,皆是不敢看向田仲。
田仲虽然只有一人,甚至连刀剑都没有佩戴,但是仍然让他们的感到了恐惧,那是一种来自心底的恐惧。
张鲁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田令君可是忘了洛阳之战?大兴刀兵夺下了洛阳,却是最后将其拱手让给了北庭?”
田仲眉毛微挑,冷哼了一声。
“洛阳弹丸之地,取之无用,弃之可惜,不过只是一块供关外的豚犬争抢的骨头罢了。”
田仲顿了一顿,转移了话题。
“张使君之前说麾下将兵数万,麾下道众数十万,据我所知,张使君袭杀了张修,夺其兵众。并截断斜谷道,麾下兵众经年积累,也不过一万六千七百人,如何有数万军众?”
张鲁陡然变色,猛然转头看向田仲。
“张使君,可是问我如何知道使君麾下有多少的军兵?”
张鲁面色难堪,他麾下的军兵总数争是一万六千七百人。
田仲能够将人数精确到百,这无疑是证明着,汉中郡的军事实力早已经被黄巾军所洞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现在黄巾军知晓他的底细,但是对于黄巾军的情况,张鲁完全是两眼一摸瞎。
他曾经也派遣了不少的暗探进入了关中,但是那些暗探本来在黄巾军进入关中之前还有信息可以传递过来。
但是自从太平道占据了关中,并在各地设立了狼卫的卫所之后,封闭了子午谷等要道,他便再也没有收到过任何的信息。
田仲脸色未变分毫,不急不缓。
“不妨告诉使君,我不仅知道使君麾下有多少军兵,甚至还知道使君如何安置军兵布防。”
“子午谷地势险要,难以调动大军,使君只是安插了两千精兵守备,留下了两千军卒守备南郑,而以一万一千人守备阳平关,其余的军兵分守各地,各地治安靠祭酒、道官维持。”
田仲双手作揖,面对着张鲁,虽然在行礼,但是脸色却没有丝毫的敬意。
“我只给使君一刻钟的时间考虑。”
“五斗米道的存亡,皆在使君一念之间。”
田仲环视了一圈殿阁之中一众汉中郡的道官将校,昂首逼视着张鲁寒声道。
第六百七十九章 屈服
弱国无外交,从来如此,从古如此。
田仲虽然站于台阶之下,但是却犹如站在高处一般,俯视着张鲁。
无论是措辞,还是动作,都见不到丝毫的恭敬。
“我只给使君一刻钟的时间考虑。”
“五斗米道的存亡,皆在使君一念之间。”
田仲这句话,无疑就是给张鲁下达了最后的通牒。
《汉书·苏武传》记载着一句证明着昔日汉帝国强盛之时,汉庭使者到底有多少的底气。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汉昭帝时,西域龟兹、楼兰均联合匈奴,杀汉使官,劫掠财物。
傅介子求出使大宛,以汉帝诏令责问楼兰、龟兹,并杀死匈奴使者,返奏被任为平乐监。
元凤四年(前77年)又奉命以赏赐为名,携带黄金锦绣至楼兰国。
当时傅介子与楼兰王坐饮,陈物示之。
饮酒皆醉,傅介子对楼兰王说:“天子使我私报王。”
楼兰王遂起身跟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楼兰王死于非命,左右皆惊,逃出了王庭。
傅介子斩杀楼兰王,毫不惊慌,面对着一众前来王庭想要说法的楼兰国官吏只是说出了一句话。
“王负汉罪,天子遣我业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整个楼兰国,摄于傅介子威势,恐惧汉军的讨伐,根本不敢轻动。
傅介子于宴席中斩杀楼兰王安归,另立在汉的楼兰质子为王。以功封义阳侯。
傅介子之所以敢直接斩杀楼兰王,凭借的不是什么犀利的言辞,而是当时汉庭强大的军事实力。
现在田仲也是和当初的傅介子一样有底气,正是依靠着黄巾军强大的军事实力。
当初关中被董卓占据,还有在黄巾军攻入关中之时,大量的关中民众、豪强、世家从子午谷、斜谷两道进入了汉中。
鹰狼卫的暗探和耳目也趁此机会,混入了逃难的队伍之中,进入了汉中之地,并在汉中之地迅速的发展了起来。
张鲁在汉中郡传播五斗米道,以五斗米道控制治下的民众。
除此之外,张鲁还得到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民夷便乐之。
张鲁的势力逐渐膨胀,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
五斗米道凭借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五斗米道信徒入道,只需交五斗米。张鲁于初平二年(191年)入主汉中,如今两年已过,五斗米道在汉中郡的信徒越来越多。
但是五斗米道管理相较于太平道来说要松散的多,虽然张鲁设置了祭酒管理道众,但是张鲁久居汉中,益州之地,根本就不知道外界的世界有多么的残酷。
鹰狼卫在汉中郡的发展根本就没有遇到过什么像样的阻碍,甚至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汉中郡在鹰狼卫的眼前,根本就是不设防的状态。
鹰狼卫在冀州的发展受到了“魑魅”的阻碍,在南方的发展受到了绣衣使者的阻碍,在关中的发展受到了玄庭卫的阻碍,就是在凉州也受到过马腾和韩遂手下暗卫的阻碍。
但是汉中据中,张鲁根本就没有想到会遭遇到鹰狼卫这样的特务机构渗透。
如今的汉中郡,其实早已经是千疮百孔,被鹰狼卫渗透到了根部。
汉中郡的军兵布防图甚至都被在汉中郡的鹰狼卫所取得。
正是因为发现整个汉中郡只有一万六千七百名左右的军兵,而在这其中还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新兵。
阳平关的布防情况也被鹰狼卫的掌控的一清二楚,一旦开战,黄巾军根本不需要花费多大的气力便可以攻占整个汉中。
如今张鲁的局面其实已经是陷入了绝境。
北面、西面黄巾军已经是大兵压境,而南部就是益州,就是刘焉,张鲁刚刚和刘焉撕破了脸皮,刘焉如何都不可能来支援张鲁,如同田仲所说,刘焉听闻张鲁被进攻,绝对会出兵北伐,想要来分上一杯羹。
而东面的南庭此时自己都还没有脱离险境,大军的都在北面和东面,根本就没有多少的余力来援助他,更何况张鲁也想不出有什么可以让南庭出兵的理由。
如今武关被黄巾军所占据,南阳郡暴露在黄巾军的兵锋治下,南庭被迫在南阳郡留下了大量的守军,而刘表也在襄阳城屯集了为数不少的军兵,就是担忧黄巾军南下进攻南阳。
汉中郡现在实际上就如同孤岛一般,四面八方皆是大海包围,难以发展。
张鲁面色不断的变换,手中的浮尘被张鲁攥得微微有些颤抖。
他身为一道之主,何人不对他毕恭毕敬,何人对他不是恭敬有礼,但是田仲却是根本没有在意他的身上。
但是……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形势比人强。
四面无援,就凭着麾下一万六千余名军卒,其中还有过半的新卒,张鲁知道,真的不可能挡住黄巾军的兵锋。
黄巾军一路征战,可以说几乎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萧关何其险要,仍然在黄巾军的攻势之下土崩瓦解。
张鲁虽然身处汉中,但是他仍然知道黄巾军之中有一种可以将巨型石弹抛射上百步,任何城墙、关隘在其的轰击之下,都毫无悬念的会被其击溃。
田仲背负着双手,沉默的站立于台下,张鲁知道田仲这是在等待着他做出决定。
张鲁张了张口,想要说话,但是他却是好像突然失去了言语能力一般,话到口头,却是难以说出。
张鲁有些懊悔,他有些后悔在殿阁之中安排如此多的道官将校还有甲兵在殿阁之中威吓田仲。
威吓田仲,反倒是成了笑话。
现在殿阁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不在集中在田仲的身上,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所有的人都在等着张鲁的回答。
张鲁环顾殿阁的一众道官将校,被张鲁目光所扫及的人皆是垂首躬身,不敢抬头,不敢举目。
张鲁心中微叹,殿阁之中的一众道官、将校、甲兵,早已经失去了战心。
让他们面对黄巾大军,让他们去抵抗黄巾军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张鲁的目光最后停留在了张卫的身上。
张卫的眼神微微有些慌乱,他很快的便低下了头去。
将官闻听黄巾军大兵压境尚且如此,汉中郡麾下的军卒又岂能是无动于衷。
只怕是听到要抵抗黄巾军的进攻,一大群的军兵便会失去战意。
黄巾军的战绩实在有些耸人听闻。
洛阳之战,黄巾军就是退出了洛阳,那是也是许安主动选择了退出,并非是被真正的击败。
张鲁缓缓松开了握着浮尘的手。
他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天师道传到今日已经有上百年之久,他实在是不想让天师道的道统就此断绝。
“许安……”
张鲁微微抬头,看向殿阁之上的梁柱。
许安的崛起真的如同一颗流星一般,横空出世。
没有人任何的人可以查清楚他的来历,对于许安的出身的描述少之甚少,几乎都是传说。
有人说许安是冀州人,有人说许安是幽州人,还有人说许安是并州人。
关于许安的传说不计其数,但是所有的传说之中,都是和仙神有关。
而且许安出生的时候,都是伴随着异象。
张鲁闭上了眼睛。
八州并起,内外俱发,有着数百万道众的太平道在短短的十个月之后便被汉军扑灭。
但是许安却能带领着数百人,在九年的时间,让原本已经快要彻底消亡的太平道起死回生。
直至发展如今庞大的规模,和汉魏两庭分庭抗礼。
治下民众逾千万,带甲之士数十万众。
许安的传言数不胜数。
袭取两郡,仙火升腾,神兵天降。
西征鲜卑,皓月为灯火,繁星作路引。
高平川之战,天火焚天,地焰沸腾。
……
那一场又一场的战役,张鲁都曾经听闻过。
他对于那样的传言其实有过质疑。
但是一人如此说是假,两人如此是假,但是一万个人说,十万个人说,却是让张鲁的心中产生了动摇。
三人尚且能够成虎,何况万人所传?
凉州之中,有畏惧许安秋后算账的羌胡汉人逃入汉中郡,他们其中不乏参加过高平川之战的军卒。
他们无一例外,都向着张鲁描述过那让人恐惧的天火。
所有人都说,他们听到了从天上传来的战鼓声,还有马蹄声。
张鲁心中虽然还是存疑,但是高平川之战,许安只用了数万步骑,便击败了数倍于其的凉州联军,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凉州骑军纵横天下,昔日皇甫嵩带领着五校三河的禁军都对其无可奈何,直到后面陈仓守卫战之时,算准了凉州骑军缺乏攻城经验,在凉州军疲惫之时出击才斩获了一些战果之外,便毫无建公。
“唉……”
张鲁轻叹了一口气。
天下三分。
许安占据关中、凉州、并州三州之地,兼有幽州两郡,塞外漠南,精兵强将无数。
袁绍于冀州称帝,建立魏国,坐拥冀、幽、青、司隶四州之地,兵强马壮。
刘协东逃定都陈都,重立汉庭,盘踞于豫、兖、徐、扬、荆五州之地,谋士如云,名将如雨。
他其实也有雄心壮志,他岂会甘心困居于汉中郡这尺寸之地。
但是无奈汉中郡的位置实在是太过于难堪。
原本荆州处于战乱,他还可以考虑向着南阳郡发展。
但是荆州也被刘表平定,北出襄阳便是一马平川,南阳盆地,在襄阳的面前根本就是不设防的状态。
仅凭手中的数千军兵不说是否能够挡住襄阳的荆州兵,就是能否击败南阳郡的郡兵都在两可之间。
向南发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刘焉麾下的军力比他要多上数倍,又有关隘为阻,如何能够攻的入益州?
向北发展,子午谷、斜谷两地只需要派遣两三千的军兵,便可以轻易的将其阻挡。
向西发展,汉中郡马匹稀少,多是步卒,而武都郡属于凉州,凉州盛产战马,以步对骑,还是拥众十数万的韩遂和马腾,张鲁还不至于昏头到那种地步。
汉中郡虽然富饶,但是却是死地,他如何又不知道。
只是他的心中终究是存着一丝侥幸。
天下大乱,他只要守住汉中郡,或许还有转机。
数年的时间过去了,但是转机却还是没有出现。
太平道犹如疾风迅雷一般击败了韩遂和董卓,成功占据了凉州和关中。
又在随后将目光投到了汉中郡。
张鲁此前还有些许的侥幸,他没有答应黄巾军的使者的请求会面的要求。
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办法再回绝。
凉州黄巾军近五万大军就屯集于武都郡的边境,随时准备挥兵南下。
而统领这支大军的主帅,正是如今太平道的道主——许安。
朱儁、卢植、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