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妻为大都督 >

第111章

妻为大都督-第111章

小说: 妻为大都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八年慢慢过去,在这期间,枉作倒霉月老的谢太后心存愧疚,不是没想过让陈宁陌改嫁,但陈宁陌却多次谢绝了改嫁之事,就这么为死去的杨怀瑾守身如玉,并对杨怀瑾的父亲杨文广执儿媳之礼,待杨家人更如同自家人一般。
  就拿折昭来说,原本以她那般调皮捣蛋,不学无术的秉性,陈学士是断然不可能收其为学生的。
  然只因为她是杨文广的外孙女,杨怀瑾的亲侄女,陈宁陌义无反顾的收其为学生,在折昭就学期间,不管她在国子监闯下了多大的祸事,陈宁陌都没有责怪过她半句。
  爱屋及乌,或许这一切的种种,便是陈宁陌对逝去杨怀瑾的一种怀念吧。
  心念及此,司马唐不由在心底暗暗叹息了一声,举步朝着水榭而去。
  听到脚步声响,琴声戛然而止。
  见到是司马唐到来,陈宁陌细长的眉头轻轻一挑,淡淡笑问道:“为何这么快就回来了?可有见到崔文卿?”
  “恩师!”司马唐抬手一拱,这才肃然跪坐在对案的草地上,“学生幸不辱命,已经完成了恩师之托。”
  “哦?结果如何?”陈宁陌捧起案头的紫砂茶杯轻轻呷一口,如画眉宇间满是云淡风轻之色。
  司马唐默然一阵,从怀中取出了当时临走之前陈宁陌交给他的信封,不发一言的将之放在了案上。
  见状,陈宁陌黛眉轻轻一蹙,神情也掠过了一丝凝重之色,淡淡问道:“信没有交给小昭儿?这么说来,崔文卿人品文才有些不堪?”
  司马唐微微颔首,绷着脸义正言辞的开口道:“回恩师的话,学生根据您的吩咐前去府州仔细了解崔文卿,此人虽则有着十分不错的文学才华,甚至在府州举办的诗词雅集上还以楹联胜过学生一次,但就实而论,其人品德却是非常不堪,要学生说来,应是举止乖张,言语轻浮,心胸狭隘,此事随学生同路而去的谢助教也可作证,学生素知恩师受徒要求甚为严格,崔文卿自然无法达到恩师你的要求,故此,才未将这封信件拿给阿昭。”
  听到司马唐的这些评判,陈宁陌一双远山眉皱得却是更深了,沉吟半响,她这才轻轻问道:“此人……真是如此不堪?”
  司马唐面不改色的点头道:“对,诚如学生所言,此人不堪造就,而且在其身上,市井气息尤为浓厚,他甚至还经营着一家服饰乖张,离经叛道的服饰店,若恩师将其收入门下,将来只怕会引起不小的祸端,更对恩师你的清誉有着一定影响。”
  陈宁陌微微颔首,随即怅然一叹,喃喃言道:“文才不佳尚可造就,只可惜却是品行低劣,常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样的人实在难以培养,看来这次只怕会有负希文先生之托啊!”
  轻轻的一席话听在司马唐耳中,却恰如一声沉雷,惊得他登时就睁大了双目,惊讶不已的问道:“什么,希文先生之托?敢问恩师此言何意?”
  陈宁陌沉沉吐了一口浊气,开口言道:“不久之前,希文先生曾在河东崛围山偶遇崔文卿,一番交谈之下,崔文卿给希文先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希文先生觉得此人更是具有十分不错的为政才华,故此亲自写信送到了我这里,让我务必收下崔文卿为学生,以便他将来能够进士及第,为国效力,然没想到,他的人品却是如此不堪……”话到此处,忍不住摇头叹息不止。
  “那崔文卿竟能得到希文先生的亲自推举?”司马唐在心底暗暗呐喊了一声,心内忽地翻腾出了无比嫉妒的火焰。
  希文先生谁人也?那可是挽江山于既倒,救社稷于狂澜的太宗名相范仲淹,即便是恩师陈宁陌,也是范仲淹的学生。
  没想到崔文卿居然能够得到范仲淹的推荐,实乃太不可思议了,他究竟是什么样的好运气,才能使得获得历来眼高于顶的范仲淹的青睐?


第二七九章 微服私访

  司马唐越想越是想不下,脸色也变得非常不好看。
  陈宁陌却没有注意到他的脸色,沉吟片刻颇为无奈的笑道:“这么说来,今次只怕会有负希文先生重托了,司马唐,为师准备写一封信前去向希文先生说明情况,你也留下来陪我一道斟酌言词。”
  “是。”司马唐重重点头,心内却又忍不住开始得意了起来。
  任你崔文卿能够得到范仲淹的举荐,备受他的青睐,但那又如何?
  还不是被我三言两语就打消了恩师收你为学生的念头,甚至还让恩师对你拙劣的品行心生厌恶之感,这样的好事总归于你无缘啊!
  心念及此,司马唐嫉妒之感顿时消散了不少,心里面已是开始斟酌起待会拟就书信所写的言辞来。
  争取能够让范仲淹,也觉得崔文卿知人知面不知心,品德败坏,为人轻浮,消除对他一切的好感。
  便在这个时候,一名侍女慌慌张张的小跑入内,人还未至,嗓音已是焦急传来:“学士,官家微服私访突然驾临国子监,现在已快到达庭院。”
  “你说什么,官家来了?”陈宁陌首次失去了淡雅从容之色,从案几后长身而起,娇靥上露出了丝丝惊容。
  司马唐亦是惊讶得双目圆瞪,显然不敢相信官家居然会微服私访到此。
  不容多想,陈宁陌立即断然出言道:“官家亲自前来实乃吾等之荣幸,司马唐,你立即跟随为师前去迎接官家。”
  司马唐为官几近一年,算起来也没见过陈宏几次,听到此话不免心头一热,拱手言道:“学生谨遵恩师之命。”
  言罢,两人脚步匆匆的来到了院门口,站定刚看得一眼,就发现正有数个人影顺着碎石小径朝着院落缓步而来。
  为首之人头戴黑纱垂脚幞头,一领灰白色圆领袍衫,手中风流折扇轻摇,浓眉大眼,阔面重颐,颌下短须,正是大齐天子陈宏。
  见状,陈宁陌前迎数步,对着陈宏行得一个极为标准的女子裣衽礼,朗声开口道:“臣集贤殿大学士、国子监丞陈宁陌,见过官家。”
  司马唐亦是紧随陈宁陌其后,亢声作礼道:“臣兰台校书郎司马唐,见过官家,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宏折扇一收,笑眯眯的虚手相扶道:“朕今日微服私访不必拘礼,没想到今日司马状元也在这里啊。”
  听到陈宏主动提及自己,司马唐心内顿时涌出了一阵激动难耐的感觉。
  说起来,他还是生平首次与官家在皇宫之外相遇,且还只得寥寥数人,若是能够好好表现一番,岂不是能够加深官家对于自己的好印象?
  想到这里,司马唐更为激动,劲量平复心境,用沉稳而又清晰的嗓音高声回答道:“启禀官家,前不久恩师派微臣前去府州一带公干,今日微臣返回长安,特意前来向恩师复命。”
  “原来如此。”陈宏微笑颔首,望着陈宁陌笑问道,“怎么,莫非皇妹对府州有所兴趣,故此特意派你的爱徒前去查探?”
  一句“皇妹”不难得知两者亲密的关系。
  要知道陈宁陌虽则是为郡主,但因与陈宏一起长大的缘故,陈宏一直把她当作了自己的亲妹妹看待,故而才在平日里以皇妹相称。
  陈宁陌不想提及那个已是令她心生厌恶之感的崔文卿,避重就轻的淡淡笑言道:“官家,微臣也只是对府州之地的边疆形势有所好奇而已,故令司马唐前去探勘一番,顺便再帮微臣办了一件私事。”言罢虚手作请道,“站在这里说话多累,还请官家入内品茗,微臣自当有蜀地绝品蒙顶春茶奉上。”
  陈宏素来知道自己这位皇妹可是洛阳城内远近闻名的茶道大家,煮茶品茶的功夫更是一流,闻言自是欣然点头大笑道:“那好,悉听尊便,朕今日就好好品尝皇妹你的高超茶道。”
  说完之后,陈宏在陈宁陌、司马唐以及所带来的随从陪同下走入了庭院,他边走边随口问道:“司马状元,不知这次你的府州之行,有何感触啊?”
  司马唐心知展现才华的时刻道了,不及多想,镇定自若的回答道:“启禀官家,以臣看来,府州地处北方边陲,与西夏,辽国接壤,为我朝重要的战略要冲之地,在燕云十六州尚未收复的情况下,府州更是我朝对付异族的前沿阵地,故此,府州的重要性不可小觑,这些年,西夏辽国虽觊觎府州之心不断,然得益于振武军的能征善战,折大都督的英明神武,两国一直无法踏足府州半步,边疆形势总体之上还算安稳……”
  一席话听得陈宏连连点头,他摆了摆手中的折扇,笑道:“继续说下去。”
  司马唐微微颔首,紧接着话锋一转,开始言及诸多弊端:“但根据臣这段时间的调查了解,府州形势却有许多不容乐观之处,具体体现主要有五点,第一,是战事频繁,农人苦不堪言,粮食生产量一直十分低下,就连振武军的军粮,都需要外来购买;第二是经济萧条,臣遍观府州经济中心府谷县,发现城市内商贩稀少,大商罕见,市集更是稀稀落落,未见多少人影,可知府州百姓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善经营之道;第三,是振武军编制的问题,其实说起来,振武军可以算作是我朝对抗异族的边军,但只可惜兵员编制较少,不过区区三万人之数,以一军之力独立对抗西夏和辽国入侵,实乃非常不易,打赢了还好说,若是输了,只怕府州等地便是岌岌可危……”
  陈宏显然对这一点非常感兴趣,竟是停下了前行的脚步,转身认真问道:“司马状元莫非觉得,振武军的兵员编制人数不够充足?”
  司马唐正容颔首道:“对,目前我朝仍旧实行府兵之策,以遍布天下的六百余个折冲府形成最基本的军事基础,府兵们农忙耕耘,农闲训练,故此国无常备军,唯在边地存在少量边军,若遇到外地大举入侵,我朝无论是兵员调配集结,还是粮秣筹备调运等等,都会耗时甚久,自然而然就输了先机,故此,驻守边地的振武军太重要了,因为振武军是阻挡异族铁骑的第一道防线,若他们不能够为我朝府兵集结争取相应时间,只怕辽人西夏人的铁骑便能长驱直入,侵入整个河东路。”
  一席话听得陈宏连连点头,饶有兴趣的发问道:“那司马状元觉得振武军兵员编制该以多少数目最为合适?”


第二八零章 前来有因

  庭院之内,对话还在继续。
  司马唐略微斟酌了一番,断然开口道:“微臣以为振武军兵员人数当维持在八万人左右,方能够抵挡住辽国西夏的入侵。”
  听到此话,陈宏眼眸中的神光微微一黯,颔首言道:“司马状元能够有这番见解,还算不错,看来这一趟你也没有白去啊!”言罢,竟是再次举步前行,慌得所有人连忙紧步跟上。
  司马唐似乎也意识到了官家似乎谈性大减,也不知是否是自己说错了什么,心内大感失望之余,又止不住有些惶恐不安,接下来的一番长策大论,也是直接胎死腹中,不得说出。
  唯有陈宁陌知陈宏深甚,知道他与司马唐交谈兴趣顿减的关键所在。
  历来在外领军大将,均是国君的心腹大患,特别是如振武军这般大都督之职世袭罔替,几乎容不得朝廷插足其中的重要边军,更是如此。
  前朝之所以会走向灭亡,最为关键的因素便在于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使得中央王权为之旁落,一出现乱局的时候,这些节度使便生出逐鹿天下的异心,就连大齐的开国皇帝齐太祖,昔日不也是唐朝洛阳留守么!
  目前朝廷之所以会容忍出现振武军这样几乎是独立在大齐军制之外的军事力量,一来是因为齐太祖昔日与折御卿所定归顺之约定;二来是因为折家赤胆忠心,世代戎边;三来便是顾忌到西夏、辽国的双重压力。
  故此,在朝廷看来,为对抗辽国西夏,振武军必须要用,但用也要讲究一个限度,不可恣意妄为,就好比一把利刃,把握得当能够杀死敌人,然若把握不当,说不定就会伤及己身。
  司马唐提出增加振武军兵员的提议对稳定边疆形势,抵御西夏辽国的确非常不错,但是于朝廷无益,故此陈宏才会失去了交谈了兴趣。
  正待陈宁陌悠悠深思间,陈宏已是步入了正堂之内。
  早有闻讯而来的侍女服侍其间,连忙一番小心翼翼的操持,伺候微服私访的天子落座在了正北首案。
  陈宁陌轻轻一撩裙裾,跪坐在首案案侧,亲自为陈宏煮着一壶春茶。
  片时之后水开茶香,她拿起长长的茶勺将茶壶内碧绿的茶汁盛入旁边的金玉紫砂杯内,小心翼翼的捧起茶杯嫣然笑道:“官家请茶。”
  陈宏含笑接过,正准备轻呷一口,不意旁边的护卫已是沉声提醒到:“官家,外来之茶饮,岂能随意饮用?还是先让微臣前来试一试,官家容当后饮。”
  此话落点,陈宁陌多多少少有些尴尬,她忘了今日可是身在国子监,而非是在内廷,陈宏贵为当今天子,就这么胡乱饮用茶水的确不妥,而且还会有不少的顾忌。
  然而没想到是,陈宏闻言却毫不介意的一笑,望着陈宁陌笑言道:“此乃皇妹亲手冲泡的茶汁,岂能有所异样?若连皇妹也要害朕,那世间上还有谁人可以相信呢?”言罢,不容分说的端起茶杯一口饮尽。
  听到此话,陈宁陌大是感动,连忙肃然作礼道:“多谢官家信任,微臣实在愧不敢当。”
  “哈哈,区区小事,皇妹你又何须如此。”陈宏亲自相扶,态度甚是亲热。
  见到官家与恩师交情笃厚,兄妹情深,旁边端坐的司马唐不由大感振奋。
  说起来,因为他的父亲司马光向来支持谢太后,在政见上与备受陈宏支持的王安石多有不和,故而陈宏对于司马家一直不太感冒,即便是他这个新科状元,陈宏也没有多大的兴趣理睬。
  故此,司马唐一直甚是郁闷,总想找个机会对父亲说上一说,毕竟相比起谢太后,如今的官家陈宏才是决定他仕途之路的关键所在。
  然今日一看到恩师与官家亲密无间的关系,司马唐立即就意识到自己的机会似乎来了。
  只要能够好好的抱着恩师的大腿,请她关键时候为他在官家面前美言几句,加官进爵自然是手到擒来。
  想到这里,司马唐嘴角不自禁的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一边,陈宏与陈宁陌寒暄说笑了几句,这才轻轻一叹,笑语言道:“不瞒皇妹,其实朕今日微服私访,可是专程到国子监来找你的。”
  “哦?”陈宁陌闻言暗感奇怪,微笑询问,“官家日理万机,寻常可是舍不得出宫,不知有什么重要之事,竟有劳官家你御驾亲临国子监?”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陈宏一笑,这才收敛笑容如实道来,“前段时间,王相公在朕的面前推荐了一个不错的人才,朕听罢此人诸多事迹,也觉得他似乎能够堪当大任,然令人尴尬的是,此人却与进士无缘,在去年科举中竟是名落孙山,不得及第,眼下明年科举在即,故此朕相请皇妹你收此人为学生,让他能够在你的教导下专研儒家经纶,以备明年科举。”
  一听此话,陈宁陌大出意料之外。
  区区一个落地士子,居然能够得到当朝丞相王安石的举荐,且还有劳当今天子纡尊降贵前来国子监与自己商谈,实乃太让人不敢相信了。
  而咋闻此话的司马唐,也是惊得一阵目瞪口呆,忍不住在心底暗忖道:“究竟是谁?竟然能有这般的好运气?连官家也这样重视亲自前来与恩师商谈?莫非是王相公的亲戚或者门生?”
  心念及此,司马唐又是断然否决此想。
  尽管王安石在朝堂之内政敌颇多,然能够让政敌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