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八岁武神-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高句丽和吐蕃重新恢复元气,那谁也不能保证他们是否会像现在这样表现得老老实实,不敢和大唐为敌。
所以,在他看来,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永除后患。
但现在知晓太子有应对之策后,他已经没有担心的必要了。
“太子,有件事情朕已经想了很长的时间,朕原本还打算过些时日再把此事说出,但现在看来,朕已经没有这样做的必要了。”
李世民背着手,面色感慨至极,他转过身子,郑重开口,“太子,朕想让你继承皇位,成为大唐皇帝,带领我大唐走向盛世,你可愿意?”
李承干面色微微一愣,有些没想到李世民竟然现在就打算让他继承皇位。
他张了张嘴,正准备开口说话,却没想到李世民摆了摆手,继续开口,“太子,你先别忙着拒绝,朕现在做出这个决定,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朕又岂会如此郑重地提及此事?”
“让你继承皇位,成为大唐皇帝,不仅仅只是朕一人之愿,更是朝堂中所有文武百官,乃至整个大唐境内的大唐子民之愿!”
李世民背着手,沉声开口,“每个人都希望看到太子你成为大唐皇帝,每个人都在默默等待着这一天。因为,他们都想要看到太子你带领整个大唐走向盛世。”
“或许其他人会觉得这样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大唐的盛世,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到来?但其他人不信,并不代表朕不相信,更不代表无数的大唐子民不相信!”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面色变得愈发激动起来。
第493章 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父皇,儿臣年纪还是有些尚小,若是现在就继承皇位的话,只怕难以服众。”
李承干轻咳一声,若是可以的话,他当然更希望李世民继续坐在皇位上。
要是他继承皇位,成为大唐皇帝的话,那难免会有所束缚,想要像先前那样没有丝毫束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疑是痴人说梦。
“难以服众?太子莫要跟朕开玩笑了。”
李世民撇了撇嘴,“太子你的威望甚至快要超过朕,又岂会难以服众?就算真地有人跳出来反对,朕也相信太子你可以妥善应对。所以,太子你大可不必担心此事。”
难以服众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剿灭东突厥大军,力压高句丽和吐蕃,这件件惊人之事,已经让太子的威望到达了一个巅峰,更是让大唐太子这四个字流传到整个大唐!
现在整个大唐,试问还有谁对太子不信服?
太子所说的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现在这样说,不过只是为了找个借口推辞此事罢了。
要是他未曾想好将皇位传给太子的话,那太子现在推辞,他自然会顺着太子的话往下说。
但他既然已经想好此事,又岂会继续让太子推辞下去。
这个皇位,他今天无论如何都得传给太子!
“太子,传位一事,其实朕早就已经昭告天下,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整个大唐的大唐子民都已知晓太子你就是未来的大唐皇帝,现在就算你推辞,也没有太大意义了。”
李世民咧了咧嘴,笑容满面地开口,“现在朕之所以还没有传位给你,其实只是在等待一个良辰吉日,良辰吉日一到,那就算太子你不情愿,也只能坐上皇位,成为大唐皇帝。”
李承干无奈地摇了摇头,要是事情真如李世民所说的话,那他现在拒绝或者不拒绝已经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了。
李世民已经将此事昭告天下,即使他拒绝,也依旧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在所有人心中,他就是大唐皇帝!
“是时候担起这个重任了……”
李承干深吸一口气,喃喃开口。
要是李世民还愿意坐在皇位的话,那他当然不用考虑继承皇位一事,担起这个重任。
但李世民已经不愿继续坐在皇位,那这个重任,他无论如何都得担起。
因为,他是大唐太子。
身为大唐太子,担起这个重任,乃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不管如何,他都不能继续推辞下去。
“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李承干拱了拱手,沉声开口。
看着面前的李承干,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再无任何的担忧。
他能清晰地感受出,李承干所说的这句话后确实是出自真心实意。
虽然他确实可以不顾李承干的意愿,强行让李承干继承皇位,但要是真这样做的话,那势必会让李承干心生不满。
一个不慎,那势必会在大唐闹出一个天大的笑话。
这个结果,并不是他想看到的。
所以,李承干现在愿意继承皇位,乃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有你这句话,那朕就可以放心了。”
李世民轻轻地吐了一口气,缓缓开口,“下去准备吧,距离朕选定的良辰吉日,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
“是,父皇。”
李承干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看着李承干离去的背影,李世民面色变得有些感慨起来,他背着手,嘴里嘀咕了一句,“原来让人继承皇位,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按理来说,继承皇位,统领整个大唐乃是所有大唐皇子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要是今天换成是李泰站在这里的话,那可以肯定的是,不用等他把话说完,李泰便会屁颠屁颠地点头同意,恨不得他现在就能把皇位交给自己。
可李承干倒好,即使他说了这么多,李承干却依旧一脸的不情愿,丝毫没有继承皇位的想法。
要不是他说自己已经把皇位传给李承干一事昭告天下的话,那李承干今天说不定真地会拒绝继承皇位。
“不管怎么说,此事终究是办成了,朕接下来也可以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了。”
李世民咧了咧嘴,背着手离去。
虽然李承干现在还未正式继承皇位,但这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现在的他完全可以好好地休息一段时间,把大唐的各种要事都交给李承干去处理。
……
东宫……
“媚娘见过太子殿下。”
看到李承干出现,武媚娘的眼眶顿时一红,连忙来到李承干身边。
“这段时间都没有陪在你身边,委屈你了,媚娘。”
李承干摸了摸武媚娘的头,轻声开口。
“能够见到太子殿下,媚娘已经心满意足了。”
武媚娘伸手擦了擦眼眶的泪水,低着头开口,“太子殿下,你不会再离开媚娘了吧?”
“不会再离开了,要事都已经处理完了,高句丽和吐蕃也已经选择俯首称臣,虽然还有一些琐碎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大可以交给其他人去处理。”
李承干背着手,目光看向远方,面色感慨地开口,“其实,日后就算本太子想要离开长安,怕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了。”
先前他是大唐太子,他当然可以不顾其他人的想法,随意离开长安。
但当他成为大唐皇帝后,那离开长安,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了。
虽然他确实可以不顾那些文武百官的阻拦,强行离开,但这样做,终归还是有些不太妥当。
“不知太子殿下此言何意?”
武媚娘眨了眨眼,眼神中带着一丝不解。
“父皇已经打算传位给本太子,让本太子去继承皇位,统领整个大唐。”
李承干摇了摇头,缓缓开口,“成为大唐皇帝后,再随意离开长安,确实有些不太妥当。”
“媚娘没有听错吧,陛下打算把皇位传给太子殿下你?”
武媚娘瞪大着眼睛,眼神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之色。
李承干的回答,确实让她感到有些难以置信。
传位给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确定没有跟她开玩笑?
第494章 回到泾阳
武媚娘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她做梦也没有想到,正值壮年的陛下现在竟然就已经有了把皇位传给太子殿下的打算。
虽说太子殿下确实立下了盖世之功,且威望也已经到达了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但现在就传位给太子殿下,是不是有些太快了一点?
“不错。”
李承干点了点头。
“不管太子殿下是大唐太子还是大唐皇帝,媚娘都会一直跟在太子殿下身边。”
武媚娘咬了咬嘴唇,面色羞红地开口。
李承干抓住武媚娘的手,开口道:“说说吧,媚娘你想去哪里游玩,本太子这段时间还有不少空闲的时间,但要是成为大唐皇帝后,只怕时间就没这么多了。”
“媚娘,想去泾阳看一看。”
武媚娘低着头,想了一会后,方才做出了决定。
“怎么突然想去泾阳了?”
李承干挑了挑眉。
“在泾阳面临危机时,在所有人都对东突厥大军束手无策时,是太子殿下挺身而出,单枪匹马前往泾阳,方才解除了泾阳的危机,剿灭东突厥的大军。”
武媚娘抬起头,一脸认真地开口,“泾阳,是太子殿下展现锋芒之地,所以媚娘想去泾阳看一看,太子殿下能够带着媚娘去泾阳看一看吗?”
“好,既然媚娘你想去泾阳看一看,本太子又岂会不陪着你一同前去。”
看着一脸认真的武媚娘,李承干深吸一口气,沉声开口,“本太子离开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也是时候回去看一看了。”
泾阳之战,乃是他离开长安的第一战,此战,对他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此战,他不仅剿灭了东突厥大军,展现自身锋芒,更是在此战中积蓄了一股让所有人都为之侧目的惊人实力!
没有此战,那他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一支成规模的铁骑,无疑是痴人说梦。
所以,他早就已经有了回去看看的想法,只是奈何他一直有要事缠身,所以才没有机会回去看看。
现在事情都已经解决完了,他也是时候回到泾阳看一看,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泾阳。
“这里便是泾阳吗?”
看着面前的泾阳,武媚娘眨了眨眼,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
在长安的时候,她还一直以为泾阳这座城池应该坚固无比,若不是因为城池坚固的话,那太子殿下先前怕是也无法在东突厥大军的重围之下坚持如此之长的时间。
但现在到了此地,她才明白,泾阳这座城池确实和固若金汤扯不上什么关系。
可即使是这样,太子殿下却依旧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最后成功剿灭东突厥大军。
“是啊,这里就是泾阳。”
李承干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丝感慨。
虽然还没有过去多长时间,但泾阳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他刚刚来到泾阳的时候,整个泾阳已然呈现一片乱象,所有人都因为东突厥大军即将到来这个消息而面带忧愁,匪徒更是肆虐在整个泾阳。
但是现在,乱象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本破损的城墙此时也已经修复完毕,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喜色,嘴角更是隐约可以看见笑容。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如果不是他亲自过来的话,那他怎么也不敢相信泾阳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太子殿下,我们到城墙上看一看吧。”
武媚娘用手拉着李承干,走到了城墙上。
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城墙,眼神变得逐渐复杂起来。
虽然城墙已经修复完毕,但她依旧可以从上面隐约看见已经发干的血迹。
这,足以说明泾阳当时遭受的进攻到底有多么的猛烈。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泾阳必定处于风雨飘摇中,东突厥的进攻要是再猛烈一点的话,那泾阳说不定真地要从太子殿下手中丢失。
一旦泾阳丢失,那失去了城墙的庇佑,太子殿下和其麾下的铁骑就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和东突厥大军厮杀。
即使太子殿下实力惊人,即使铁骑的精锐程度远远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太子殿下和这些铁骑怕是也很难活着离开东突厥大军的包围。
看着一直看着城墙,陷入沉思中的武媚娘,李承干拍了拍她的手,微微一笑,“都已经过去了,不是吗?”
武媚娘轻轻点了点头,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虽然泾阳之战确实很是凶险,但正如太子殿下所说,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东突厥大军,已经葬身在了太子殿下手中。
就在这时,几名眼尖的大唐子民突然发现了站在城墙上的李承干和武媚娘。
“我没有看错吧?这人,是太子殿下?”
“开这种玩笑有意思吗?太子殿下乃是何等身份,又岂会无缘无故出现在泾阳?”
“我没开玩笑,这人真地是太子殿下!”
一名又一名的大唐子民聚集过来,他们看着城墙上的李承干,眼神中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激动和兴奋。
他们永远也忘记不了到底是谁站出来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拯救泾阳,他们更忘不了那个带着铁骑赶到泾阳,打算独自对抗东突厥大军的大唐太子!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大唐太子当时挺身而出,站出来抵挡东突厥大军的话,那现在的泾阳说不定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再无现在的繁荣!
是大唐太子救了泾阳,让所有泾阳里的大唐子民免受东突厥大军的杀戮!
不管是谁,都不能忘记大唐太子为泾阳所做的事情!
现在李承干突然来到泾阳,他们内心又岂能不激动!
“我等,见过太子殿下!”
一众大唐子民皆是躬了躬身,面色恭敬地开口。
“这,就是我大唐的子民啊……”
李承干轻轻地吐了一口气,喃喃开口,“或许别人会觉得本太子做这么多有些没必要,但对于本太子来说,做这些都是值得的。”
“媚娘,去泾阳城中走一走吧。”
李承干微微一笑,对着武媚娘开口。
“是,太子殿下。”
武媚娘点了点头。
第495章 殿下的身上,背负了太多压力
“媚娘,你可知本太子当时为何要不顾父皇的命令,执意来到泾阳?”
李承干背着手,眼神变得逐渐深邃起来。
“当时东突厥大军即将到来,泾阳随时随刻都会有覆灭之危,太子殿下不顾陛下的命令,执意来到泾阳,应当是为了守住泾阳,抵挡住东突厥大军。”
武媚娘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此是其一,如果只是为了守住泾阳的话,那本太子大可不必亲自赶来,尉迟恭当时已经带领着大唐将士朝泾阳赶来,有尉迟恭在,泾阳在短时间内必定不会有覆灭之危,毕竟当时到来的仅仅只是一些东突厥大军的先锋。”
李承干眯了眯自己的眼睛,缓缓开口,“一些东突厥的先锋或许能够威胁到泾阳,但对于我大唐援军来说,这些人不过只是一些土鸡瓦狗罢了,根本就不值一提,只要东突厥大军未曾到来,那泾阳就不会有任何的危险可言。”
“即使东突厥大军日后会赶到泾阳,但在这段时间里,尉迟恭也早就已经带着泾阳中的大唐子民撤离,留给东突厥的,不过只是一座空城罢了。”
李承干摆了摆手,淡淡开口。
“既然如此,那太子殿下先前为何要冒着如此之大的风险赶到泾阳?”
武媚娘微微一愣,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本以为太子殿下先前之所以不顾陛下的命令,执意赶到泾阳,是为了守住泾阳,但现在看来,这件事情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陛下已经派遣了援军,且此次杀到泾阳不过只是一些东突厥大军的先锋,即使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