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八岁武神-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不是因为李承干现在就在不远处的话,那他早就已经克制不住心中的情绪,开始破口大骂。
只是,遇到李承干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更让李泰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由于身上散发着的恶臭,周边的大唐子民都已经开始不由自主地远离他。
现在他周围三尺之内,已经没有任何的大唐子民,现在的他,看上去不可谓不显眼。
只要李承干不是瞎子,就一定能够注意到这里!
“该死!不会真地这么倒霉吧?”
李泰苦着一张脸,额头上冒出一阵阵的冷汗。
一旦被李承干注意到,那等会所有人都会知道他这个大唐皇子已经沦落到了要去做乞丐的地步!
这脸,丢得不可谓不大。
虽然他在长安已经没有任何的脸面可言,但没有脸面,并不代表他现在就愿意在所有人的面前丢人现眼。
“不行,一定不能让李承干注意到!”
李泰咬着牙,连忙朝着人群里钻,只要能够在李承干注意到这里之前钻到人群中,那今日之难,便可度过。
只是,让李泰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不管他钻到哪,周围的大唐子民都离他离地远远的。
每个人都用一种嫌弃至极的眼神看着他,恨不得离他越远越好。
“终究,还是逃不过此难……”
李泰低着头,不再继续挣扎,老老实实地呆在了原地。
挣扎,已经没有丝毫意义。
再这样做,只会让李承干更快注意到自己。
“不就是丢人现眼吗?不就是被所有人嘲笑吗?本王连这么多苦都已经吃过了,现在这些又能够算得了什么!”
李泰紧紧握住拳头,喃喃开口,“本王,何惧之有?”
“有意思……”
李承干眯了眯自己的眼睛,目光放在了李泰的身上,虽然现在的李泰衣衫褴褛,脸上布满青痕,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此人就是李泰。
没办法,由于整天琢磨着坑李泰,对于李泰的印象,他已经到了一种深刻到不能再深刻的地步。
毫不夸张地说,即使李泰化成了灰,他也能够一眼认出来。
李承干轻身一跃,来到李泰的身边,“青雀,你也是来迎接本太子的吗?”
“该死!”
李泰心中再次暗骂一声,他心里本来还抱着一丝侥幸,觉得李承干即使注意到自己,也不见得能够认出他就是李泰。
毕竟他这段时间身形已经开始变得渐渐削瘦起来,容貌,更是有了轻微的改变。
更别提他脸上还遍布着道道青痕,将容貌遮掩大半。
李承干想要第一时间认出他就是李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只是一瞬间,李承干便已经分辨出了他的身份。
“青雀,见过太子殿下!”
感受着一众大唐子民投来的目光,李泰咬着牙,一字一句地开口。
李承干认出了他也就算了,非要整那么大声干嘛?
现在好了,整个城门处的大唐子民都已经把目光放在了这里,所有人都知道了李承干面前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大唐皇子李泰。
“青雀,为何半月时间不见,你便已经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李承干长叹一声,眼神变得逐渐冰冷起来,“你告诉本太子,本太子一定会为你做主,不管如何,本太子都会为你讨回一个公道!”
听到李承干所说的话后,李泰气得差点快要直接吐血,身体更是克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为什么会落到这么一个地步?
还不都是因为李承干!
若不是李承干硬逼着他前往幽州的话,那他又岂会沦落到这么一个地步,只能一步步乞讨到长安。
只是,虽然心里非常想要吐槽,但想到李承干种种坑人的手段后,李泰最终还是明智地选择了放弃了抵抗,低着头,什么话都不说。
他就不信了,他一直闭着嘴,难不成李承干还能够一直在他面前废话不成?
等到李承干离去后,那些大唐子民自然会把目光再次放在李承干的身上,不会有人再去关心他这个大唐皇子为何会沦落到做一个乞丐。
“我没有听错吧?太子殿下面前的这个乞丐竟然就是大唐皇子李泰?”
“好家伙,我今天算是长见识了,一个大唐皇子,竟然还能比我混得惨!”
“本以为李泰这位大唐皇子只是有些不太受待见,现在看来,这已经不仅仅只是不受待见那么简单了。”
一众大唐子民顿时一脸兴奋,开始指着李泰不断议论起来。
大唐皇子去做乞丐,这种事情在大唐可谓是头一回!
要不是太子殿下亲口说出面前这人就是大唐皇子的话,那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此事竟然是真的!
第491章 沮丧的李泰
感受着众人投来的目光,李泰紧紧握住拳头,面色顿时变得有些通红起来。
虽然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还是有些忍受不了。
“没事,李泰,你要坚强,不过只是忍耐片刻时间罢了,等到这段时间过去,便再也不会有人去关心此事。”
李泰深吸一口气,心中不断安慰自己。
“青雀,你受了这么多的苦,父皇的心中说不定正担心着你,这样吧,本太子现在带着你前去面见父皇,让父皇不必继续担心你的安危。”
李承干沉吟数声,缓缓开口,“青雀,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如何?”
李泰深吸一口气,不由打了一个寒颤。
真让李承干带着他前往皇宫,那这件事情势必会闹到一个他无法控制的地步,整个长安说不定都会知道他这个大唐皇子跑去当乞丐。
丢脸其实都还是小事,真正让他担心的是,知晓此事的李世民说不定会变得怒火冲天。
到了那个时候,李世民还有没有心情关心他的安危他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震怒的李世民必定会直接扒了他的皮。
别说把他调离长安了,能不能够活着离开皇宫,他的心里都没有底。
想到这,李泰顿时苦着一张脸,神情要多沮丧就有多沮丧。
反抗?
被李承干坑了这么久的时间,他已经清晰地明白一件事情,在李承干坑人的时候,一定不要想着反抗。
反抗,只会让自己死得更惨。
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条。
那就是尝试和李承干商议一下,看看能不能让李承干放他一马。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能不能不去?”
李泰眼眶带着热泪,抽泣一声,低声开口。
“你说呢?”
李承干微微一笑,轻轻伸手一丢,李泰整个人便已经飞到了赤兔上。
“本太子一直知道你心里颇为期望自己能够有朝一日体会一下万众瞩目的感觉,现在机会已经给你了,你可要好好珍惜,错过这次,下次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李承干咧了咧嘴,脸上带着一丝笑容,“坐好了,要是从马背上掉下去的话,那本太子可不负责。”
战战兢兢坐在马背上的李泰抿了抿嘴唇,整个人已经开始有些生无可恋。
万众瞩目的感觉?
李承干说的确实不错,他确实挺喜欢万众瞩目的感觉,但如果可以的话,现在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他真地不想要。
“悔不当初啊……”
李泰长叹一声,喃喃开口。
现在的他,无比后悔自己选择踏进长安。
早知今日的话,那他当时还不如选择直接流浪天涯得了,现在好了,脸面丢了个一干二净,接下来还得面临李世民的怒火。
铁骑,依旧在前行中,一路上的大唐子民皆是指着赤兔上的李泰,脸上带着一丝好奇。
“这人是谁?为何此人能够坐在赤兔上?”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人可是大唐皇子!”
“大唐皇子?这大唐皇子为何会如此落魄?”
议论声,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越是离皇宫离得越近,李泰的面色越是变得难看至极,走到后面,李泰的腿脚甚至有些开始有些不自觉地发软。
若不是因为他一直死死克制住心中情绪的话,那他怕是早就已经从马背上掉落下来。
……
“陛下!陛下!太子殿下已经来到长安,现在正在朝皇宫赶来!”
李君羡深吸一口气,面色焦急地来到御书房。
“太子已经来了?”
李世民猛地站起身,脸上同样带着一丝焦急,“朕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太子怎么就来了?”
在他的预料中,太子应该还需要数天的时间才能赶到长安,毕竟太子此次回到大唐第一个去的地方乃是柳州。
柳州距离长安虽然算不上远,但也绝对近不到哪里去,就算铁骑的行军速度再怎么快,从柳州返回长安,也至少需要一段时间。
如果再加上在柳州逗留的时间,那花费数天时间赶到长安,其实已经算是非常少了。
所以,在得知太子赶往柳州的消息后,他便让文武百官做好准备,在数天后迎接太子。
但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他和文武百官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太子便已经提前抵达了长安。
“快!让文武百官随朕前去迎接太子!”
李世民沉吟数声,迅速做出了决定。
先前未曾带着文武百官前往城门处迎接太子,已经算是极为不妥,若是现在再晚一点的话,那就不仅仅只是不妥那么简单了。
就算李承干心中不会因为这点怠慢而感到不满,整个长安的大唐子民也会指责他这个大唐皇帝。
“是,陛下,微臣现在就去安排。”
李君羡点了点头,连忙转身离去。
“太子,你终于回来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喃喃开口,“大唐的基业,也是时候交到你的手中了。”
……
皇宫外……
李世民已经带着一众文武百官默默等待着,未过多久,李承干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中。
“我等,恭迎太子殿下!”
一众文武百官皆是拱了拱手,面色恭敬地开口。
“太子,你终于来了。”
李世民走上前,一脸感慨地看着面前的李承干,完全忽视了一脸忐忑的李泰。
“是啊,回来了。”
李承干点了点头,面色同样感慨无比。
“这是……”
看到李承干身边站着的李泰后,李世民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
李承干身边站着的这个人,他确实有种熟悉的感觉,但不管他再怎么看,都无法辨别出此人到底是谁。
听到李世民的这句话后,心中忐忑无比的李泰顿时有些欲哭无泪,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想过李世民很有可能会因为太子在身边,而暂时懒得跟他计较,也想过李世民会直接勃然大怒,怒斥他有损皇室脸面。
但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在见到他之后,李世民竟然会认不出他来!
不是,李世民到底还是不是他的父皇?
第492章 这,是大唐子民之愿
“父皇,此人乃是青雀,父皇难不成认不出了吗?”
李承干拍了拍李泰的肩膀,微微一笑。
听到李承干的这句话后,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泰,眼神顿时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面前衣衫褴褛,散发着阵阵恶臭的人当真是李泰?
李承干该不会是在跟他开玩笑吧?
李世民愣了些许的时间后,终于相信了李承干所说的话。
他沉吟数声,开口道:“此次前往幽州,青雀你必定受了不少的苦,下去好好休息吧,朕还有要事要和太子商议。”
要是换成是平常时候的话,那他自然会训斥李泰这副模样有损皇室脸面。
之所以没这样做,一是因为李泰此次确实受了不少苦,若是他再开口训斥的话,确实有些不妥。
二来则是因为他还有要事要和李承干商议,现在他确实没有什么心思去找李泰的麻烦。
李泰脸上带着一丝意外,有些不敢相信李世民竟然会如此轻易放过他。
在他看来,李世民就算不会追究他有损皇室脸面一事,也必定不会如此轻易放过他。
他拱了拱手,连忙开口,“儿臣谨遵父皇之命!”
在离开之前,李泰转身看了一眼依旧面色淡然无比的李承干,眼神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李世民如此举动,已经足以说明李世民已经把李承干当成了未来的大唐皇帝去看待。
而他这个大唐皇子,注定没有机会再去争夺皇位。
虽说他早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在城门处的时候他也已经听到了李世民打算把皇位传给李承干的传闻。
但亲眼看到这一幕后,他才发现自己心里面还是有一些说不出来的不甘心。
皇位,和他再也没有丝毫关系。
他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只是被李世民调离长安,做个混吃等死的王爷。
“或许,父皇的决定是对的。”
李泰抿了抿嘴唇,喃喃开口。
虽然现在感到有些不甘心,但有一件事情他必须得承认,那就是李承干确实有这个能力担起重任,带领大唐走向盛世。
李世民做的这个决定,是对的。
就算李世民把皇位交给他,以他的能力,别说带领大唐走向盛世了,能不能够维持现在的局面,都是一个莫大的问题。
想到这,李泰的心中终于释然,他长舒一口气,快速离去。
“不知父皇有何要事要和儿臣相商?”李承干拱了拱手,开口道。
“这是高句丽派人送来的密信,他们想要让朕原谅其先前的举动,太子,你觉得朕该要如何处置才更为妥当?”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承干,拿出了一封密信。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他并不想就这样轻易放过高句丽。
不提高句丽和大唐之间的深仇大恨,仅仅只凭借高句丽大军进攻柳州的举动,他便无法做到轻易放过高句丽。
但日后统领整个大唐的人毕竟是太子,太子的意见,才是最为重要的。
“儿臣以为,用对待吐蕃的方法来对待高句丽即可,让其俯首称臣,再派遣一定数量的铁骑驻扎在高句丽。”
李承干沉吟数声,缓缓开口。
“这是为何?”
李世民挑了挑眉,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他确实有些想不明白太子为何仅仅只是让高句丽和吐蕃俯首称臣便善罢甘休,以太子现在的实力,踏平高句丽和吐蕃对太子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他想破头皮也想不到高句丽和吐蕃到底要拿什么去抵挡太子麾下的铁骑。
“没有用来磨砺自身的对手,对我大唐来说,其实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李承干拱了拱手,沉声开口,“唯有高句丽和吐蕃尚存,我大唐将士方才能够以此来磨砺自身,不至于血性尽失。”
“当然,有铁骑驻扎在高句丽和吐蕃,父皇也大可不必担心高句丽和吐蕃会因为实力不断增长而再次对我大唐图谋不轨,一旦高句丽和吐蕃显露出这样的想法,那铁骑势必能够把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李承干缓缓抬起头,开口道:“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儿臣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出来。”
李世民点了点头,不再担心此事,他先前确实有些担心高句丽和吐蕃随着实力增长会再次对大唐升起异样的想法。
先前那一战固然让高句丽和吐蕃损失惨重,但只要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高句丽和吐蕃的根基并没有受到太大损伤。
只要给高句丽和吐蕃一段时间,那高句丽和吐蕃便能恢复元气。
一旦高句丽和吐蕃重新恢复元气,那谁也不能保证他们是否会像现在这样表现得老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