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骑军 >

第183章

大汉骑军-第183章

小说: 大汉骑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苏丹国王“天父之子” 穆莱。哈桑一再对自己的子民宣称,罗马帝国已有两百多年没有对外交战。其间强大的罗马军团也从未走出过国门一步,甚至近百年来连罗马国内的反抗者的暴动及奴隶起义都少了许多。久而不战的罗马军团已经变成“纸老虎”,而仁慈的天父上帝与我们同在,正义与我们同在,最终地胜利也必然会属于我们的。

    虽然罗马军团近百年来一直戴着神秘的面纱,未在世人面前展露它的强大,但作为世界上唯一一支可以与汉军一较高低的军队,它的力量就不能让人忽视。据帕斯特听到的传言。罗马帝国已准备向埃及行省派遣七个军团,这样罗马军团在埃及的数量就已达到了十个。

    罗马与汉军地军团编制不一样,他们还保持着数百年来的习惯,将每万人部队,编制成一个军团,不像汉军是每五万人编制一个军团。即便如此,罗马人云集十万大军到一个地区,是罗马帝国近百年来的头一遭。

    调动如此众多的兵力。必然耗费时间。穆莱。哈桑认为今年十月之前,罗马人还不可能对自己发动进攻,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调动了三十余万大军,猛攻庭巴克的首都莫普提城。庭巴克人知道会不会被灭国。要取决于是否能坚持到罗马人地到来,所以庭巴克国王在莫普提城集中了十三万人进行防守,并在自己的宫殿周围堆积了大量的柴禾,对子民们表达自己与莫普提城同存亡的决心。

    莫普提城地攻城战。已于本月初正式打响。庭巴克的舰队早被苏丹国歼灭,庭巴克现在剩余的国土全被苏丹压缩到内陆中去,甚至连一片海岸线也没有。按理帕斯特所率领的舰队应该是最安全的部队,但他的心里却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心慌。

    帕斯特相信上帝,相信苏丹代表了正义,也相信自己的国家最终会取得胜利。可最终会取得胜利,就意味着其间苏丹也会经历失败。有人会为国献身。何况罗马强大的舰队,甚至超过了罗马步军地实力。

    如果双方舰队正式开战,帕斯特作为一支巡逻舰队的司令牺牲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早在上月底接受任务时,他就已经安排好后事。家中的财产子女应该如何分配,自己的妻妾今后如何生活,都已做了详细的安排。

    “能多活一天,就尽情的享受一天吧。死了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帕斯特想着心事。在甲板上四处转悠时。一名船员来通知他,说午餐已经准备好了。他吩咐当值的船员们要小心、仔细地观察远方海面地情况。便从甲板上下来,回到他地寝室,坐下来享用午餐。

    午餐刚刚吃了一半,就听见甲板上响起了警铃声。罗马人的舰队终于来了!帕斯特一边想,一边快步地跑上甲板。船长巴罗见到他上来,高声说道:“十里外发现一支舰队正向我方接近。”

    帕斯特跟随巴罗来到船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只见天边出现一大片桅帆和船影。帕斯特凭借着经验,可以断定这是一支数量超过五十艘以上的大型舰队。如果来的是罗马人的远征舰队,自己这支只有五艘小型战舰的巡逻舰队今日怕是凶多吉少了。

    帕斯特转眼向巴罗看去,只见他已是面色惨白,神色很不自然,正用惊恐的眼睛看着自己。帕斯特虽然也是紧张,甚至想下令舰队撤离。但想到这样逃走,后果也是一死。只有硬着头皮对他说道:“命令各舰做好战斗准备,我们迎上去看看。”

    “呜呜……”的号角声响起,船桅杆顶上的传令兵,也向后方的四艘舰船发出指令。一时间,各舰开始转向,巨大的船帆也转动。

    船上的船员们纷纷将遮盖弩床帆布揭开,按上如小孩手臂粗细的箭支,又将床弩一旁火盆点燃,已备好发射的火箭。帕斯特见自己的船员们行动地动作专业而迅速,只是数分钟之内就准备好作战所需的一切。不由暗暗点头。

    船员们都能如现在这样快捷的行动,侦查清楚之后,撤离起来也有机会逃离。帕斯特也暗暗称赞自己有先见之明,自得知要与罗马人交战后,就不断地训练船员。关键时刻,平日的努力就能派得上用场。

    烈日高照,海风吹来是一股股热浪。巡逻船上的船员们,有的人不断地在衣服上擦着手。一些人脱去了衣衫袒胸赤膊,一些人不断在胸前画着十字口里轻声的祈祷着。

    随着双方舰队的距离越来越近,帕斯特地心越来越跳动的厉害,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他口里也低声念叨着天父的名字,保佑自己不要在第一战中就阵亡。

    离对方舰队只有四五里时,桅杆顶上的观察员发来信号,说对方船帆之上悬挂着汉帝国旗帜以及代表着汉国某个商号的旗帜时,帕斯特的心这才放下。

    帕斯特知道本地的紧张局势。对汉商贸易有很大地影响。因为汉商对罗马帝国的交易船队,一贯走的是红海水域,从红海可以直接达到罗马的巴勒斯坦行省或埃及行省。

    往日大批的汉人商船,忙忙碌碌地出入于红海海域。可自5月底,汉商们都知道了罗马帝国将要与苏丹交战地消息后。不敢再走红海纷纷改道它处,这里也变得清静起来。

    其实汉商们也太过小心,苏丹国王穆莱。哈桑已下令,不仅招回本国正在与突忽人的交易商人以及驱除所有在境内的突忽人。还命令本国舰队不能拦截进入红海海域的汉商船队,甚至汉商船队提出需要苏丹舰队护航时,也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穆莱。哈桑讨好汉帝国的举动,帕斯特也能够理解的。在与一个超级大国宣战之后,只有疯子才会去惹怒另一个超级大国。帕斯特听说罗马军队也得到本国类似的通知,如此汉商们不仅没有危险,反而比平时有更大的自由出入红海。

    可是汉商船队还是改道波斯湾,将货物先送到波斯湾最北端的小国巴士拉。然后再由陆地穿过数个小国后,进入罗马的美索不达米亚行省。

    虽说这样地航线及路途既耗费时间,又要在沿途经过的数个小国还要缴纳一定的过境费用,可是胜在安全。如果强行走红海,运气不好正遇见罗马与苏丹交战,被误伤而遭受损失的话就太不值得了。所以苏丹国舰队在6月后,还没有看见过大型的汉商船队,即使有也是一两艘小型船支。货主也是一些为了钱财敢拼命的小商贩。

    今日突然见到如此庞大的汉商船队。难怪所有人开始都误认为是罗马的远征舰队来了。帕斯特看着逐渐接近地舰船,心想。可能是数个汉商地船队为了自我保护,临时组成的大型舰队。

    正在这时帕斯特看见桅杆上地传令兵在喊叫,说对方船支发来信号,让苏丹巡逻舰队让出航线。帕斯特狠狠地瞪了一眼直直而来的汉商船队,片刻后叹了一口气,下令舰队再次转向。

    十余分钟之后,由二十余艘护卫战舰围绕着三十余艘远洋商船的庞大船队来到了苏丹人的舰队的侧面。

    这时,帕斯特听见身边的船长巴罗轻声地说道:“乖乖,一家商号拥有的护卫战舰,就抵得上我们一支正规舰队的规模。汉帝国的实力真是深不可测。”

    帕斯特这才发现对方所有舰船的桅杆上都悬挂着一个商号的旗帜,他心里既是羡慕,又是惊恐。以前他听说过有的汉商富可抵国,本来还有些不信,可是今天见到对面汉商的船队,帕斯特终于相信了。

    不提船队的数量,单看战舰所装备的武器,苏丹的正规战舰就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帕斯特看见不远处汉人护卫战舰的甲板朝着自己的一侧,摆满了准备好的床弩,硕大船体的上半部分舷窗全部打开。远远望去黑压压一片,像是墙上土蜂的蜂窝一般。

    帕斯特知道,这些窗口里面摆放着一座座的弩炮。战舰的一个侧面至少有三十门弩炮窗口,再加上甲板上的数十具床弩和舰船后部的投石塔。一旦开战,必是弹箭如雨点般的飞来。自己这五艘小型巡逻船,只需对方的一艘护卫战舰,就会全军覆灭。

    据最新的情报,汉帝国已经发明出可以用弩炮发射小型火油弹。作战起来一门发射油弹,一门发射火弹,依次射击后止前起、连绵不绝,是近战时最致命、最有效的武器。

    苏丹国的正规舰队虽说也按装了投石塔和众多的床弩和弩炮,但没有技术生产弩炮火油弹。不过对方既是商用护卫舰,应该没有装备汉帝国的最新武器。不然仅凭着装备有新型弩炮火油弹的几十艘护卫舰,就能消灭整个苏丹国的舰队。

    帕斯特突然想起国王的命令,于是大声对着传令兵说道:“询问对方舰队是否需要我国舰队的护航?”

    片刻之后,这条消息便由桅杆顶部的信号手向对方舰队发出。这时对方船队中一艘标着“安江”号的战舰正好驶过苏丹巡逻舰队的身旁。帕斯特看见这艘战舰的桅杆上发来的信号,“我们有能力保护自己,不需要贵国的护航。”

    看着“安江”号战舰破浪而去,帕斯特心头不是滋味。暗自伤感,不知这里是我国的海域,还是汉帝国的疆域?对方仅是一支商船队就如此耀武扬威,丝毫没有将自己的舰队摆上眼的意思。眼看就要与罗马人开战,如果战区内还不断出现汉商船队,我们还怎能施展得开手脚?

    帕斯特眺望“安江”号战舰时,“安江”号战舰上,也有一个人也正在望着苏丹人的巡逻舰队。看到苏丹人已熄灭甲板上准备发射火箭的火盆时,布满汗珠的胖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对手下说道:“传令,解除战斗准备。船队全速前进。”

    “全速前进!”一声声的呼喝,传遍全船。传令兵也将信号发出,数分钟之后,整个舰队都得到了命令。所有战舰将甲板上的武器收好,船舷窗口关闭,船帆升至最高展开,全速向红海入海口曼德海峡驶去。不多时,就将那支苏丹人的巡逻舰队远远的抛在身后。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东岛群岛之主

    第一百一十一章东岛群岛之主

    站在“安江”号战舰上的人正是忙于生意,阔别故乡多年的王敬宝。他年龄也快满三十,原本白皙的脸庞,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早已变得黝黑。在阳光的照射下,圆脸上的几个疙瘩分外醒目。除此以外,他的体型和面容这些年来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5年前,王敬宝听张锐的建议后,决定从事香料生意。按照张锐的说法,东岛群岛上香料是取之不尽的,只需用船贩运就能挣到大钱。

    王敬宝满怀着希望,带着张成等人踏上了去寻找传说中香料群岛的路途。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王敬宝来到了东岛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济罗岛。

    王敬宝命船先围着济罗岛绕了一周,发现这里是由4个半岛构成,海岸陡峭,沿海多珊瑚礁,天然的港口寥寥无几。远望岛内植物生长茂盛、森林面积广阔,山岭纵贯,最高山峰有千余米,西北半岛群山尖还冒着股股的浓烟,像是在燃烧一般。

    这里没有帝国老州居民,都是土著的本地人,王敬宝永远不能忘记第一次看见他们时的情景。那日,王敬宝在环绕了济罗岛一周后,终于找到一处适合作为港口的海湾登上了海岸。

    头天晚上登岸直到第二天上午,王敬宝也没有在岛上看到人影。原以为这里没有人,所以下午时,就一个人试探着向岛内走去。

    不料才离开沙滩,还没有进入密林,他就看见林中树后探出一个个脑袋来。那些人鼻翼和耳垂上都穿着一个小洞,大多数人身着兽皮,手拿着木制的标枪或弓箭。目露凶光,每一张面孔都流露出嗜杀的神情,像是在盯着一头猎物似的。王敬宝当时差点吓得尿湿了裤子,双腿颤抖着不能行走。

    幸好王敬宝有点小聪明,急中生智,将随身携带的一瓶酒还有食物放到地上,一边打着手势向他们比划着,表明自己没有恶意。一边慢慢退回沙滩。脱离了危险后,王敬宝将所有人都叫回到船上。

    第二天,王敬宝一早被张成叫醒,说海岸上聚集了很多土著人。有几个像是酋长的人,还朝着船高声叫嚷。

    观察了好半天,王敬宝终于确认他们没有恶意,这才船上了岸。见沙滩上堆满了椰子、甘蔗、珍珠贝、藤条制品等物品,几个酋长则用手指指这些东西。又指指岸边停靠的船只,口中哇哇不断地说着土语。

    王敬宝看着他们连比带划好半天,才大致猜测出他们试图表达地意思。原来是他们食用了昨日留在岸上的酒和食物后感觉很好,于是想用本地的特产与他们交换食物。

    王敬宝为了与本地人搞好关系,痛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将船上富余的食物以及酒类搬下来。并传令健仆不许擅拿土著手中的任何东西,而是等着他们自己拿物品过来交换。王敬宝的举动赢得了当地人的好感,他们几乎将所有地物品都留下,然后换取了很少一部分食物以及全部的酒。

    王敬宝立刻明白了岛上居民们的爱好。然后立即乘船返回南岛州最大的中心—南岛。购买了大量便宜的酒类。又再次返回济罗岛。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王敬宝用这些东西与当地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这里人烟稀少,岛上的土著居民几乎都过着茹毛饮血地野人生活,而且又不懂汉语,海岸沿途也没有发现任何香料的影子。

    沿着海岸线搜索一遍没有发现香料后,王敬宝便带着人开始向内陆去探查。在当地人的帮助下,王敬宝一行人终于发现了香料。看见漫山遍野生长着各种香料,王敬宝后像个孩子似的手舞足蹈、乱蹦乱跳起来。

    高兴之后。又遇到了新的难题。这里都是崇山峻岭,没有专门地道路,一路都是披荆斩棘行走。即使盛产香料,又怎样将其搬运到船上呢?去南岛聘请工人来帮忙?他们会不会将这里的秘密泄露出去?可是不请人只靠着自己和张成等几个健仆,就算忙上一年,采来的香料也不一定能装满一船,这该怎么办呢?

    王敬宝思前想后考虑了几天,终于想出一计。将几个大族的酋长们请来。费了很大地气力才让他们明白。自己要用物品来换取香料。酋长们弄明白后,又惊讶又怀疑。心想。眼前的这个胖胖的年轻人是不是傻子?要不就在逗着我们玩的。怎么会提出用物品来换取满山遍野一文不值的植物?

    当他们看见王敬宝拿出一块大木板,给他们看时,才确信王敬宝不是逗他们玩。因为木板上画着价目表,多少斤香料换取某种物品多少,都画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既然王敬宝不是说着玩,也不管他是不是疯了,只要能换取到当地人喜爱的物品,酋长们十分乐意。

    商议妥当,王敬宝让当地土著居民收割香料,自己则又一次来到南岛。这次王敬宝划了几千金币买了一条中型商船,又高薪聘请了一批水手,并且与他们签订了终身雇佣合约。王敬宝想,只有用终身雇佣合约和高薪才能使水手们甘心卖命,加之写上数年不能离船回家的规定后,再由张成看着他们,应该可以将香料之事保密。

    购买好船支和聘请了船员后,王敬宝又购买了数千双鞋,数百套粗布衣服,数百套木工工具,数百桶酒,数百口铁锅,锄头、镐头等各种农用器具数十把,还有数十头水牛和满船的大米、油等物品返回了济罗岛。并在岛上设立了一个收购站,专门与当地人换取香料。

    岛上适合种田地土地非常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